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三

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刊

词人姓氏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嘉佑二年试礼部第一复对制策入三等历官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绍圣初安置惠州徙昌化元符初北还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再赠太师諡文忠有东坡居士词二卷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以直言置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神宗立上书召对为三司条例属官以忤王安石徙他职後坐兄轼诗祸谪监筠州盐酒税移知绩溪县哲宗即位召入元佑初为右司谏迁起居郎中书舍人代轼为翰林学士寻权吏

部尚书使契丹还为御史中丞寻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以直谏落职知汝州再谪袁州未至降秩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又谪化州别驾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朝徙永州岳州已而复大中大夫奉祠蔡京当国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追复端明殿学士淳熙中諡文定有栾城集

曾巩字子固南丰人登嘉佑二年进士第历集贤校理出通判越州知齐襄洪三州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屡外徙寻判三班院加史馆修撰终中书舍人有南丰集黄庭坚字鲁直分宁人自号山谷道人一号涪翁举进士元佑初为校书郎迁集贤校理擢起居舍人除秘书丞以忤章惇蔡卞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起监鄂州税迁知舒州复贬宜州卒追諡文节有山谷词二卷黄知命字元明庭坚之弟

秦观字少游初字太虚高邮人登第後苏轼荐於朝除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坐党籍远徙徽宗朝放还有淮海词三卷

晁补之字无咎钜野人元佑初应进士举试开封府及礼部别试皆第一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寻召还为着作郎坐党籍徙放还後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又称济北诗人大观末起知泗州有鸡肋集词一卷其琴趣外篇六卷则俗人贋托者张耒字文潜淮隂人第进士历官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坐党籍谪官晚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建炎初赠集英殿修撰有宛丘集尝从苏轼游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称苏门四学士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已号後山彭城人年十六谒曾巩巩大器之元丰初曾巩典五朝史事以白衣荐为史馆属章惇屡招之卒不一往元佑初苏轼荐为徐州教授未几除太学博士坐党籍罢官元符间除秘书省正字有後山集长短句二卷

李廌字方叔华山人尝携所作文谒苏轼於杭州轼大称赏复归华山闭户读书应乡举试礼部不第遂絶意进取定居长社有济南集又名月岩集

李之仪字端叔无棣人第进士历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徽宗初提举河东常平坐为范纯仁作遗表及行状编管太平自号姑溪居士久之徙唐州终朝请大夫有姑溪词二卷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惠后族孙尝为武弁元佑中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退居吴下筑室於横塘自号庆湖遗老自裒其歌词为东山寓声乐府三卷

毛滂字泽民江山人为杭州法曹以乐府受知苏轼得名尝知武康县又知秀州有东堂乐府二卷行於世王仲字与善元佑间人

杜安世字夀域有词一卷

李元膺南京教官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未冠登进士补秀州法曹复举制科迁集贤校理太常礼官治平中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出知海州元丰初召还直学士院撰灵津庙碑称旨擢翰林学士有孙贤良集

朱服字行中乌程人熙宁中登进士甲科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婺宁庐夀五州绍圣初召为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坐与苏轼游贬海州团练副使蕲州安置

章楶字质夫浦城人以叔得象廕为孟州司户参军试礼部第一历官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二学士以平夏州功拜同知枢密院事赠右银青光禄大夫諡庄简挥麈録作庄敏

舒亶字信道慈谿人试礼部第一累官御史中丞以罪斥终龙图阁待制赠直学士

李清臣字邦直魏人举进士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迁尚书左丞罢为资政殿学士复拜中书侍郎以大学士知河南府徽宗立入为门下侍郎出知大名府赠金紫光禄大夫

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徙开封尚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历官定州观察使开国公驸马都尉赠昭化军节度使諡荣安

赵令畤字德麟燕懿王德昭之後元佑中签书颍州公事苏轼为守爱其才荐於朝及轼被窜坐交通罚金後官右朝请大夫改右监门卫大将军营州防御使迁洪州观察使袭封安定郡王寻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赠开府仪同三司有聊复集一卷

王安礼字和甫临川人安石之弟登制科吕公弼荐为着作佐郎崇文院校书历迁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尚书左丞元佑中加资政殿学士历扬青蔡三州刺史

王安国字平甫临川人安礼之弟熙宁初用韩绦荐召试赐进士及第又举茂才异等除西京国子教授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坐郑侠事夺官有王校理集曾肇字子开南丰人巩之弟举进士元佑中官中书舍人徽宗朝再入西掖迁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提举中太乙宫崇宁中安置汀州绍兴初追諡文昭有曲阜集

晁冲之字叔用一字用道钜野人举进士绍圣初以党论被逐隐居具茨山下号具茨先生有具茨集词一卷秦觏字少章高邮人观之弟举进士

王观字通叟如皋人试开封府第一中元佑二年进士第官翰林学士以赋应制词被谪因自号逐客有冠柳集一卷一云官大理寺丞知江都县事

孔武仲字常父临江新喻人至圣四十八代孙也举进士中甲科调谷城主簿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历秘书正字校书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论诋王氏进起居郎侍讲迩英起居舍人旋拜中书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改宣州坐元佑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文仲弟平仲并有文名时称二苏三孔有清江集

孔平仲字毅父武仲之弟第进士吕公着荐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出为江东转运判官绍圣中坐元佑党谪知衡州徙韶州复谪惠州别驾安置徽宗立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职有清江集

米芾字元章太原人徙居襄阳又徙居吴以恩补临光尉历官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有襄阳集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举进士范仲淹荐其才以秦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改大理寺丞累迁至天章阁待制出知庆州再知虢州复徙岳州终知苏州

郑仅字彦能彭城人第进士历官显谟阁待制出知宁州徙秦州迁都转运使召拜户部侍郎改吏部侍郎知徐州终显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赠光禄大夫諡修敏黄裳字勉仲延平人元丰五年进士先是神宗见裳所着文喜之及进读试策亲擢为第一累官端明殿学士赠少傅有演山集词二卷

张景修字景叔常州人治平中举进士元丰末为饶州浮梁令迁郎中

孙檥字济师

程过字观过

解昉字方叔

陈亚字亚之扬州人咸平五年举进士尝知润州终司封郎中一云太常少卿有澄源集

张舜民字芸叟邠州人登进士第以荐为监察御史累官至吏部侍郎坐元佑党谪楚州复为集贤殿修撰自号浮休居士有画墁集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以父任为沭阳主簿登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历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兼通进银台司自中允至是才三月为河北西路察访使遣聘契丹还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为蔡确所论以集贤学士知宣州明年复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又出知青州未行改延州以副种谔西讨巴延有功加龙图阁学士坐失援谪均州团练副使元佑初徙秀州继以光禄少卿分司居润卒括博学无所不通多所论着又有梦溪笔谈

王雱字元泽安石之子举进士调旌德尉累官崇政殿说书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进龙图阁直学士赠右谏议大夫

蔡挺字子政一作子正宋城人第进士累官天章阁待制出知渭州进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拜枢密副使赠工部尚书諡肃敏

汪辅之字正夫宣州人熙宁中登第历官职方郎中广南转运使左迁知?州有集三十卷

苏庠字养直丹阳人绍圣中与徐俯同召不起自放江湖间号後湖居士有後湖集一卷

刘泾字巨济简州人举进士王安石荐其才召见除经义所检讨迁太学博士後官至职方郎中有前溪集五卷

潘元质金华人

苏过字叔党轼之第三子当时号为小坡初监太原府税次知颍昌府郾城县皆坐党人子弟去官终於通判中山府留家颍昌经营湖隂水竹数亩名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有斜川集

秦湛字处度观之子官宣教郎

李婴

许庭字伯扬濠梁人

葛胜仲字鲁卿丹阳人绍圣四年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权国子司业迁太常卿兼谕德除国子祭酒出知汝州改湖州諡文康有丹阳集词一卷

李冠字世英山东人

张表臣官承议郎通判常州着珊瑚鈎诗话

查荎

周紫芝字少隐宣城人两以乡贡试礼部不第从李之仪吕本中游年六十一始以廷对第三同学究出身历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出知兴国军秩满奉祠居庐山有竹坡词一卷

谢逸字无逸临川人第进士有溪堂词一卷

谢薖字幼盘逸之从弟有竹友词一卷

葛郯字谦问丹阳人有信斋词一卷

赵鼎臣字承之卫城人登元佑甲科绍圣间举博学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自号苇溪翁有竹隐畸士集

廖行之字天民衡阳人有省斋诗余一卷

周邦彦字美成钱塘人元丰初进汴都赋神宗异之除太学正历官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顺昌府徙知处州秩满以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有清真集二卷後集一卷

晁端礼字次膺熙宁六年进士两为县令政和癸巳以蔡京荐赴阙进词称旨除大晟府协律郎有闲适集一卷

孔方平

田不伐

曹组字元宠颍昌人宣和三年登进士第有旨换武阶兼阁职仍给事殿中挥麈録云官副使有箕颍集万俟雅言自号词隐游上庠不第崇宁中充大晟府制撰有大声集五卷

徐伸字干臣三衢人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有青山乐府一卷

陈克字子高临海人侨寓金陵元丰间吕安老辟入幕府为参议官有赤城词一卷

李祁字萧远官至尚书郎宣和间责监汉阳酒税吕渭老字圣求秀州人宣和末朝士有词一卷赵师秀序之

赵企字循道南陵人神宗朝举进士大观中宰绩溪县历员外郎

李持正字季秉政和五年进士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三郡终朝请大夫

王寀字道辅一云字辅道江州人枢密韶之子登第後为校书郎宣和末官至侍郎以林灵素谮坐法

韩驹字子苍蜀利州仙井监人政和初以献颂补假将仕郎召试赐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坐苏氏党谪知分宁召为着作郎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权直学士院寻提举太平观出知江州卒赠中奉大夫有陵阳集

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中进士第除扬州司户参军楚州教授改和州防御推官徽宗立改宣德郎赐諡节孝处士有集二十卷

何籀字子初信安人

蒋子云字元龙

宋齐愈字退翁宣和三年上舍第一建炎初官谏议大夫

李甲字景元华亭人

夏倪字均父蕲州人竦之诸孙自府曹左官监祁阳酒税终知江州有远游集

沈会宗字文伯

孙浩然

廖世美

林少瞻

何大圭字搢之广德军人年十八试礼部第一徽宗朝举进士

沈公述

鲁逸仲

何?字子缜一云字文缜蜀利州仙井监人政和丙申进士第一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赠观文殿大学士

陈瓘字莹中延平人中甲科建中靖国初为右司谏极论章惇蔡卞之奸章疏十上遂除名编隶合浦靖康中赠谏议大夫绍兴中追諡忠肃有了斋集词一卷王安中字履道曲阳人进士及第宣和中累官御史中丞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燕云既复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南燕山府路宣抚使加少师靖康初安置象州绍兴初复左中大夫有初寮集词一卷

杨适字时可棣州人年十八登进士第晚始出仕为尚书比部员外郎

刘焘字无言元佑中进士有见南山集

方乔乐至人大观间秀才

李玉

波子山宿州狱掾

蔡伸字伸道莆田人襄之孙宣和中官彭城倅历左中大夫自号友古居士有友古词一卷

王之道字彦猷濡须人宣和六年与兄之义之深同举进士历官枢密使封魏国公有相山居士词二卷向镐字丰之河内人有乐斋词二卷

刘弇字伟明庐陵人登元丰进士第继中博学宏词科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称旨除秘书省正字改着作佐郎实録检讨官有龙云集三十二卷

赵师侠字介之燕王德昭七世孙举进士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赵长卿南丰宗室自号仙源居士有惜香乐府十卷王灼字晦叔遂宁人有颐堂词一卷

陈济翁

汪存字公泽婺源人元丰七年领乡荐元佑中授西京文学上封事不报弃官归养政和间复故官力辞乞归学者称四友先生

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三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六·彭定求
  卷二十一·何汶
  卷二 东游草·刘鹗
  第四十八出 遇母·汤显祖
  第二折·马致远
  十五、元南戏之文章·王国维
  卷第十四·陈与义
  卷208 ·佚名
  古赋辨体巻七·祝尧
  卷一百三十一·陈思
  卷八十二·陈思
  卷七百六·佚名
  卷六百八十九·佚名
  卷三百八十三·佚名
  岳州别子均·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566_1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王传   朱紫联辉照日新,芳菲全属断金人。华筵重处宗盟地,   白雪飞时郢曲春。仙府色饶攀桂侣,莲花光让握兰身。   自怜亦是膺门客,吟想恩荣气益振。   卷566_2

  • 御定曲谱卷八·王奕清

    【南南吕宫】南吕宫引子大胜乐【胜或作圣】生长幽闺正年少【韵】深庭院镇长欢笑【韵】儿夫多喜风流【句】管教百嵗偕老【韵 陈巡检传】金莲子仰承朝命【竒】便指日絜累【韵】往临他境【句】鸳侣肯离分【韵】奴只虑峻

  • 珊瑚·徐志摩

    你再不用想我说话,我的心早沉在海水底下;你再不用向我叫唤:因为我——我再不能回答!除非你——除非你也来在这珊瑚骨环绕的又一世界;等海风定时的一刻清静,你我来交互你我的幽叹。

  • 卷四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七目录闲适类松雪翁桐阴高士图【元邓文原】题秋林高士图【元郯韶】题赵千里高士图【元郑东】题高士图【元龚开】题高士图【元周驰二首】题高士图【元陆文圭】题高士图【元倪瓒】和

  • 卷二百六十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二月盡其月   二月癸亥朔,河北第八副將、內殿崇班李偁追一官,仍勒停,坐與將官劉慶不和,理曲也。時方置副將,而偁首不協,故特絀之,以勵其餘。   河北東路察訪使曾孝寬言:「試中義勇、保甲授三班差使、借

  • 卷十六·舒赫德

    丙辰军机大臣防同刑部奏言山东逆匪王伦案内所有党恶助逆及被胁同行各犯节经大学士舒赫徳山东巡抚杨景素陆续解送到京分别严鞫均已供认不讳【臣】等伏思蝼蚁小民均受圣朝休飬深仁沦肌浃髓我皇上爱民如子膏泽渥恩有加无

  • 附录·谢蕡

    谢蕡后鍳録三卷 闽县人正徳辛巳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争大礼劾张桂出知直隷太平府録皆正徳时诸叛逆爰书也(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纪之书·千顷堂书目) 谢蕡复旧河疏 谢蕡谨题为复旧河杜夷患

  • 野史无文卷三·郑达

    烈皇帝遗事说烈皇帝遗事(上)烈皇帝遗事说前朝烈皇帝遗事,乃明末王中斋先生所记。先生为锦衣卫侍臣,日近烈皇帝左右,事皆目击。凡正史之未载者纪之,故曰遗事。予又广询博访以续之。于戏!烈皇帝以仁俭英敏之主,遭家不造,忧勤十七

  • 卷一百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二雍正九年正月上谕七道初四日奉上谕朕思惠养黎元之道莫先於除赋蠲租使万姓均沾渥泽是以数年来寛免各省额徵以为阜民足食之计者难以枚举而该省民人果能抒诚慕义宣力急公朕尤嘉其

  • ●自序·多隆阿

      昔夫子教人學詩則在興觀羣怨與事父事君之大而鳥獸草木之名其餘緒也惟為餘緒故後之學者往往略見大意直有學究性命之奧而於目前之物猶多承沿舊誤不能辨正者或據此說以攻彼據彼說以攻此彼此聚訟雖極之連編累牘不能明

  • 第三章 女子最有功于人道·梁启超

    尝原人类得存之功,男子之力为大,而人道文明之事,借女子之功最多。盖自男女相依以来,女任室中之事。男子猎兽而归,则女为之脔切,即司中馈,则火化熟食之事,必自女子创之。至于调味和羹,酱齐珍饵,次第增长皆由中馈之事,亦必皆创自

  • 读诗略记卷二·朱朝瑛

    明 朱朝瑛 撰王以王次卫殊不可据郑氏易之以殿国风亦无所解今从毛传可也焦弱侯云风之与雅体制不同其声风即二南亦系之风其声雅即正月亦系之雅郑氏以五室既卑贬而为风者非也卓去病曰文武之时王盛矣而臣主之曰周召平王

  • 卷十一·朱鹤龄

    <经部,书类,禹贡长笺钦定四库全书禹贡长笺卷十一     呉江朱鹤龄撰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此下濬川也弱水见雍州孔传合黎水名在流沙东正义弱水得入合黎知合黎是水此水出合黎山因山为名【郑及蔡传皆作山名

  • 卷一百一十三·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一世尊,云何以眼处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庆喜。眼处眼处性空。何以故?以眼处性空与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无二无二分故。世尊,云何

  •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为阿那邠邸长者说过去久远有梵志名毗罗摩。饶财多宝若布施时。用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复以八万四千金银澡罐。复以八万四千牛。皆

  • 一百五十赞佛颂·佚名

        尊者摩咥里制吒造    大唐沙门义净于那烂陀寺译  世尊最殊胜  善断诸惑种  无量胜功德  总集如来身  唯佛可归依  可赞可承事  如理思惟者  宜应住此教  诸恶烦恼习  护世者已除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五(本)·智周

    沙门知周撰论。恒依心起等者。有义难云。受等依心起受等名心所。心依受等生应名受等所。又受等四义具受等名心所。心亦四义具应名受等所。如疏以彼二三义简。然疏中说应名心所此即不然。既以心王望受等说。如何仍说名

  • 四波罗底提舍尼法·佚名

    四波罗底提舍尼法摄颂曰。非亲尼自受  舍中处分食不请向学家  受食于寺外从非亲尼受食学处第一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中。时莲华色苾刍尼。自发愿言。我乞食时。得初满钵奉施僧伽。得第二钵自供而食。后因行乞见饥苾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