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贯传
陈贯字仲通,其先辈为相州安阳人。后来将其父葬在河阳,因此就在河阳定居。陈贯年少时卓越不凡,多次上疏议论边防之事。考中为进士,真宗皇帝知道陈贯的名字,提拔安排在高等级上。担任临安县主簿,以秘书省著作郎的身份担任刑部详覆官,后改为秘书丞,为审刑院详议官,历任卫州、泾州刺史。督察盗贼,禁止不肖子弟私藏兵器,对所管理的仓库财物全部登记造册,对赋租的收入和支出,都亲自检查核实,曾经对同僚们说“:将县里的国家财物当作自己的财物,能容忍奸贼存在吗?”他所在之州的人都害怕他的严厉。提升为利州路转运使。饥荒之年,陈贯拿出自己职田的粟米赈济饥荒者,又带领富民们令他们根据人口领取粟米,其余的全部散发给饥民。调任陕西,多次升为尚书度支员外郎,进入京城成为三司盐铁判官。兼任河北转运使,请求疏通徐、鲍、曹、易四水,大兴屯田。调任河东,历任三司户部、盐铁副使,以刑部郎中直昭文馆,知相州。还朝后逝世。
陈贯喜欢谈论军事,咸平(998~1003)年中,大将杨琼、王荣兵败而归,陈贯上疏说“:前日不斩杀傅潜、张昭允,使杨琼这些人害怕死而不害怕法律的处罚,请从今天开始与敌人交战而逃跑者,主校都得斩首;大将战死,副校无伤而还的,与逃兵一样治罪。军队战败城池被围,别的部队力量能够营救而不救者,以延误军情论处。”真宗认为很好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又曾经给皇帝敬献《形势》、《选将》、《练兵论》三篇文章,大略是说:
地有六害。现在北部边境已经失去了古北之险,但从威虏城东距海三百里,地势低湿,土地贫瘠,怪石林立,这就是所谓天设地造,不是敌人能轻易进入的地方。由威虏往西到最远的狼山不超过一百里,土地广阔平坦,有利于车马疾行,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凡争地之利,先占有则容易安逸,后起而争利则容易疲劳,应该用办法来对待这些。
从前李汉超镇守瀛州,契丹不敢对关南的土地有任何非份之想。如今将帅的选拔大都是凭借恩泽,虽然谨慎持重能够让人信任,最后与敌人交战,战争谋略又从哪里来呢?因此敌人的势力更加扩张,而我军二十余年来与敌人交战都遭受损失。
正在国家收罗天下材勇来充备禁旅之时,禁卫军反依赖于军库的供给和皇帝的赏赐而已,安于休息,长期不知道战争之事,虽说可以守卫京师,但不能够戍守边境。请求招募土著之民隶属禁卫军,依靠丁民作为府兵,让他们在北边抵御契丹军队,西边抵御西夏的军队。敌人军情的真假,地势的险易,这些人向来都十分清楚,这样就可以不用战斗就能使敌军屈服了。
后来陈贯因病而死。著作有《兵略》,很受世人称赞。儿子陈安石。
猜你喜欢 卷七十五·毕沅 第七十七回 救藩封猛攻平壤 破和议再战岛山·蔡东藩 卷十一·张廷玉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总目·纪昀 一三○六 军机大臣奏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夹签呈览片·佚名 朴不花传·宋濂 陆炳传·张廷玉 二八、孔子卒年考·钱穆 卷十·纪昀 咸丰九年三月廿七日·曾国藩 三十六年·佚名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