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正旦引梅香上,云)自从裴少俊将我休弃了,回到洛阳,父母双亡,遗下几个使数和那宅舍庄田,依还的享用富贵不尽。则是撇下一双儿女,又未知少俊应举去,得官也不曾,好伤感人也!(唱)

【中吕】【粉蝶儿】帘卷虾须,冷清清绿窗朱户,闷杀我独自离居。落可便想金枷,思玉锁,风流的牢狱。(内做鸟鸣科)(唱)谁叫你飞出巴蜀,叫离人“不如归去”。

【醉春风】家万里梦蝴蝶,月三更闻杜宇。则兀那墙头马上引起欢娱,怎想有这场苦、苦。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

(裴舍上,诗云)亲捧丹书下九重,路人争识五花骢。想来全是文章力,未必家门积善功。小官裴少俊,自从上朝取应,一举状元及第,就除洛阳县尹之职。来到这洛阳城,我且换了衣服,跟寻我那李千金小姐去。问人来,则这里便是李总管家,府门首兀的不是梅香。小姐在家么?(梅香见科,云)我则做不知。我这里有甚么小姐!这个汉子不达时务,你这里立地,我家去见。(见旦科,云)你欢喜也!姐夫在门首。(正旦云)这妮子又胡说!果然是他,你看他穿着甚么衣服哩?(梅香云)他穿着秀才的衣服。小姐,真个我不说谎。(正旦云)可怎生穿着秀才衣服!(唱)

【满庭芳】长安应举,羞归故里,懒睹乡闾。他那里谈天口喷珠玉,一刬的者也之乎;他那三昧手能修手模,读五车书会写休书。教斋长休题柱,想他人有怨语,兀的不笑杀汉相如。

(裴舍云)梅香进去了就不出来,我自过去。(做见旦科,云)小姐,间别无恙?今日还来寻你,依旧和你相好,重做夫妻。(正旦云)裴少俊,你是说甚么话!(唱)

【普天乐】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你娘并无那子母情,你爷怎肯相怜顾?问的个下惠先生无言语。他道我更不贤达,败坏风俗;怎做家无二长,男游九郡,女嫁三夫。

(裴舍云)小姐,我如今得了官也,我父亲致仕闲居。我特来认你,我就在此处为县尹。(正旦唱)

【迎仙客】你封为三品官,列着八椒图,你父亲告致仕,却离了京兆府。吏部里注定迁移,户部里革罢了俸禄。枉教他遥授着尚书,则好教管着那普天下姻缘簿。

(裴舍云)我则今日就搬将行李来。(正旦云)我这里住不的!(唱)

【石榴花】常言道好客不如无,抢出去又何如。我心中意气怎消除!你是窨付、负与、何辜。既为官怎脸上无羞辱?(裴舍云)我与你是儿女夫妻,怎么不认我?(正旦唱)你道我不识亲疏。虽然是眼中没的珍珠处,也须知略辩个贤愚。

(裴舍云)这是我父亲之命,不干我事。(正旦唱)

【斗鹌鹑】一个是八烈周公,一个是三移孟母。我本是好人家孩儿,不是娼人家妇女,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待要做眷属,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你裴家上祖!

(裴舍云)小姐,你是个读书聪明的人,岂不闻“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则行夫妇之礼焉,终身不衰。”(正旦云)裴少俊,你是不知,听我说与你咱。(唱)

【上小楼】恁母亲从来狠毒,恁父亲偏生嫉妒。治国忠直,操守廉能,可怎生做事糊突!幸得个鸾凤交,琴瑟揩,夫妻和睦,不似你裴尚书替儿嫌妇。

(尚书引夫人、端端、重阳上,云)老夫裴尚书。我问人来,这便是我李总管家府里。听的少俊孩儿得了官,授本处县尹,媳妇儿不肯认他。我引着两个孩儿同老夫人,可早来到也。左右,报复去,道裴尚书在于门首。(祗候报科)(裴舍云)呀!父亲在门首,我接去。父亲,你孩儿得了官也,授本处县尹;媳妇不肯相认,道我当初休了他来。(尚书云)孩儿在那里?(见旦科,云)儿也,谁知道你是李世杰的女儿,我当初也曾议亲来,谁知道你暗合姻缘。你可怎生不说你是李世杰的女儿,我则道你是优人娼女。我如今和夫人、两个孩儿,牵羊担酒,一径的来替你陪话,可是我不是了。左右,将酒来,你满饮此一杯。(正旦唱)

【幺篇】他把酒盏儿擎,我便把“认”字儿许?(夫人云)你看我的面皮,我替你抬举的两个孩儿偌大也,你认了俺者。(端端、重阳云)奶奶,你认了俺者。(正旦唱)赤紧的陶母熬煎,曾参错见,太公跋扈。一个儿,一个女,都一时啼哭,(带云)哎!儿,则被你想杀我也!(唱)须是俺断不了子母肠肚。

(尚书云)哎!你认了我罢。(正旦云)你休了我,我断然不认!(尚书云)你既不认,引着孩儿回去。(端端、重阳悲云)奶奶,你好狠也,则被你痛杀我也!你若不认,要我两个性命怎的?我两个死了罢。(正旦云)我待不认来呵,不干你两个事,罢,罢,罢!我认了罢。公公,婆婆,你受媳妇几拜。(尚书云)既是孩儿认了,将酒来!我与你庆喜,你满饮一杯者。(正旦拜受科,唱)

【十二月】这是你自来的媳妇,今日参拜公姑。索甚擎壶执盏,又怕是定计铺谋。猛见了玉簪银瓶,不由我不想起当初。

【尧民歌】呀!只怕簪折瓶坠写休书,(尚书云)孩儿,旧话休题。(正旦唱)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杯满饮醉模糊。(裴舍云)小姐,须索欢喜咱。(正旦唱)有甚心情笑欢娱,踌也波蹰。贼儿胆底虚,又怕似赶我归家去。

(尚书云)孩儿也,您当初等我来问亲,可不好;你可瞒着我私奔来宅内,你又不说是李世杰的女儿。(正旦云)父亲,自古及今,则您孩儿私奔哩?(唱)

【耍孩儿】告爹爹奶奶听分诉,不是我家丑事,将今喻古。只一个卓王孙气量卷江湖,卓文君美貌无如。他一时窃听求凰曲,异日同乘驷马车,也是他前生福。怎将我墙头马上,偏输却沽酒当垆。

【煞尾】今日个五花诰准应言,七香车谈笑取。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荷着万万岁当今圣明主。

(尚书云)今日夫妻团圆,杀羊造酒,做庆喜的筵席。(诗云)从来女大不中留,马上墙头亦好逑。只要姻缘天配合,何必区区结彩楼。

题目 李千金月下花前

正名 裴少俊墙头马上

猜你喜欢
  第二十九章 展武相逢·屠隆
  第二十七出 败北·周履靖
  第二折·佚名
  马谦斋·隋树森
  孙叔顺·隋树森
  ●卷六·陈廷焯
  朱孝臧·龙榆生
  英译李太白诗·闻一多
  忆菊·闻一多
  卷三十·沈德潜
  卷十五·王安石
  卷三百三十八·陈廷敬
  卷四百七十一·佚名
  卷七十·佚名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三·黄庭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丁绍仪

    ○词综讹脱自竹太史词综出而各选皆废,各家选词亦未有善於词综者。惜彼时宋元善本书匿而未出,仅见毛氏所刻与世俗流传刊钞各本,每有错脱,梓时又多帝虎之讹,均未校改。如苏东坡醉翁操云:“琅然清圆。”夏均父减字

  • 楔子·王实甫

    (末引仆人上,开,云)自暮秋与小姐相别,倏经半载之际。托赖祖宗之荫,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如今在客馆听候圣旨御笔除授,惟恐小姐挂念,且修一封书,琴童家去,达知夫人,便知小生得中,以安其心。琴童过来,你将文房四宝来,我写就家书一

  • 古赋辨体巻四·祝尧

    元 祝尧 撰两汉体下扬子云【名雄西汉人】子云少而好赋每慕相如尝作绵竹颂成帝时直郎杨庄颂此帝曰此似相如之文庄曰非也此臣邑人扬子云帝召见时帝为赵飞燕无予徃祠甘泉防畤子云奏甘泉赋以风帝又祠后土汾阴追观先代遗

  • 卷一百三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三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梁溪集上李纲字伯纪邵武人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宣和中歴尚书右丞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卒諡忠定有梁溪集一百二十卷松江第四桥【舟人云桥下有老蛟

  • 卷九·沈德潜

    张佳胤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谥襄敏。少保诗时露警拔,陈卧子重其庄雅,称为李、王后劲。【乌蛮滩】乌蛮滩前石齿齿,盘涡转地惊涛起。险绝空传滟滪堆,估客帆樯愁欲死。万里江源异域来

  • 卷一百·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一百太上隐者【以下神仙诗不分古近体】答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厯日寒尽不知年许宣平宣平新安歙人景云中隐城阳山不食行如奔马时或负薪卖担挂一花瓠及曲竹杖每醉腾腾拄之以归有诗题

  • 双溪集巻三·杭淮

    明 杭淮 撰五言排律赠顾华玉赴官南都鹿鸣同听里君独美青年浩荡词源濶澜翻笔势悬声传三殿晓宴锡曲江先省掖看通籍花封试着鞭小施瞻气槩大録拟夤縁文与鳯麟瑞姿同松竹妍南曹登妙选庶尹列诸贤张相词人首裴公藻鉴偏庭闱

  • 卷一四三 齊紀九·司马光

      上章執徐(庚辰),一年。   東昏侯永元二年(庚辰,公元五OO年)   春,正月,元會,帝食後方出;朝賀裁竟,卽還殿西序寢。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飢甚。比起就會,怱遽而罷。   乙巳,魏大赦,改元景明。   豫州刺史裴叔業聞帝數誅大

  • 卷一·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五帝本纪第一 【集解裴駰曰凡是徐氏义

  • 冯道根传·姚思廉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赞阝地人。冯道根幼时失去父亲,家境贫寒,靠帮工、租赁养活母亲。路上得到好吃的,不敢先吃,一定急忙回家把它进献给母亲。十三岁时,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郡里召冯道根为主簿,道根推辞不受。冯道根十六岁时,乡

  • 李庆传·张廷玉

    李庆,字德孚,顺义人。洪武年间,他以国子监学生代理右佥都御史,后来被授予刑部员外郎,又升为绍兴知府。永乐元年(1403),他被召为刑部侍郎。他个性刚毅果断,有才干气度,对下属约束得很严。皇上认为他很有才,多次命他治理别的事,,使

  • 卷三百三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广西漕臣胡庭直上言邕州之左江永年太平等砦在祖宗时以其与交址邻壤实南边藩篱重地故置州县籍其

  •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何休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夏,秦伐晋。(谓之秦者,起令狐之战,敌均不败,晋先昧以师奔秦,可以足矣,而犹不知止,故夷狄之。)楚杀其大夫宜申。○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公子遂之所招。)及苏子盟于女栗。(○女,音汝,本亦作汝。)冬,狄侵宋

  • 四称第三十三·管仲

    桓公问于管子曰:“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诸侯四邻之义,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夷吾之所能与所不能,尽在君所矣,君胡有辱令?”桓公又问曰:“仲父,寡人幼弱惛愚,不通四邻诸侯之义,仲父不当尽告我昔者有道

  •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四意断品第二十六之一(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山河.石壁.百草.五谷。皆依于地而得长大。然复此地最尊.最上。此亦如是。诸善道品之法。住不放逸之地

  • 猫乘·王初桐

    《猫乘》是现存的最早系统记载中国猫文化史的著作,作者王初桐是清朝极具才华和传奇故事的文人。《猫乘》卷首有篇“小引”,这篇序言作于清代嘉庆三年(1798),作者是一位名叫巏[quán]堥[máo]山人的人,全书有八卷,卷一字说,

  • 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佚名

    具名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

  • 咒三首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地婆诃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列述三项咒文,即:(一)大轮金刚陀罗尼,若诵读二十一遍,于人一切坛场之际,所行之法皆得成就。(二)日光菩萨咒,可灭除一切障难、恶魔、天灾等。(三)摩利支天咒,可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