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去 春

不过是去年的春天,花香,

红白的相间着一条小曲径,

相伴着动人的细致,在此时,

时间里悬挂,迎面阳光不来,

就吹成长长的距离,在自己身旁。

在今天这苍白的下午,再一次登山

回头看,小山前一片松风

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已全变了画。

人去时,孔雀绿的园门,白丁香花,

 

就是来了也是斜抹一行沉寂记忆,树下。

猜你喜欢
  卷二百零三·彭定求
  卷一十七·彭定求
  丁持正·唐圭璋
  戴复古·唐圭璋
  赵昂·唐圭璋
  卷三私情四句·冯梦龙
  大食惟寅·隋树森
  卷三十九·白居易
  卷417 ·佚名
  卷三·郭知达
  巻六·李蓘
  卷十九·陈邦彦
  卷十四·陈邦彦
  卷三百五十九·陈廷敬
  杨炎正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鼎臣·唐圭璋

      鼎臣字承之,卫城人。熙宁三年(1070)生,登元祐六个(1091)进士甲科。绍圣二年(1095),以真定府户曹参军举博学宏词科。宣和元年(1119),度支员外郎。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如为太府卿卒。自号苇溪翁。有竹隐畸士集。   念奴娇   

  • 天神似的英雄·徐志摩

    这石是一堆粗丑的顽石,这百合是一从明媚的秀色;但当月光将花影描上了石隙,这粗丑的顽石也化生了媚迹。我是一团臃肿的凡庸,她的是人间无比的仙容;但当恋爱将她偎入我的怀中,就我也变成了天神似的英雄!

  • 钟声·闻一多

    钟声报得这样急——时间之海的记水标哦!是记涨呢,还是记落呢!——是报过去的添长呢?还是报未来的消缩呢?(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 归程中得小诗五首·刘半农

    一 地中海涛声寂寂中天静,三五疏星兢月明。 一片清平万里海,更欣船向故乡行。二 苏彝土运河重来夜泛苏彝士,月照平沙雪样明。 最是岸头鸣蟋蟀,预传万里故乡情。三 Minikoi岛小岛低低烟雨浓,椰林滴翠野花红。 从今不看炎荒

  • 李甲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一云:“李景元,元符中,武康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帝台春 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

  • 五言八十二首·阮籍

    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第二首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

  •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紀四十五·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十一月,盡閼逢困敦(甲子)正月,不滿一年。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建中四年(癸亥、七八三年)   十一月,乙亥,以隴州為奉義軍,擢皋為節度使。泚又使中使劉海廣許皋鳳翔節度使;皋斬之。   靈武留後杜希全、

  • 卷之四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一·阿桂

    六月癸酉温福丰升额奏言副都统富勒浑总兵李煦报称自五月二十二日起连日大雨至二十六日邜刻雨止领兵绕过南山后面分为三路冲进箐林直抵大木栅前攻击有贼二百余名从两旁林内突出木栅内又冲出百余名俱被官兵奋勇撃败已刻

  • 第六十一章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北平行辕·李宗仁

    一抗战胜利的消息一出,中央便任命我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该机构于1946年9月1日改称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其组织与人事除增加一调查处,处长由中央直接委派之外,余均照旧。 按中央所颁组织章程,北平行

  • 諡法卷三·苏洵

    宋 苏洵 撰英【一】出类抜萃曰英新改旧法曰徳正应和曰英又曰道徳应物曰英左传有徳正应和曰莫英莫字相类盖误耳道徳应物盖后人因误所为之也诗曰彼其之子美如英毛彦云万人为英行英者有大过之词也故取孟子论孔子出乎其

  • 卷一百三十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三十一宋 陳祥道 撰【旗】【制周禮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為常交龍為旗通帛為旜雑帛為物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虵為旐全羽為旞析羽為旌及國之大閲贊司馬頒旗物

  • 卷三·惠栋

    <经部,五经总义类,九经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三      长洲恵栋撰尚书古义康成书赞云孔子撰书乃尊而命之曰尚书尚者上也葢言若天书然尚书纬璿玑钤云因而谓之书加尚以尊之墨子明鬼篇云尚书夏书其次商周

  • 黄梅在佛教史上之地位及此后地方人士之责任·太虚

    ──十二年七月在黄梅讲──一、佛教之来由:佛教出自印度,起源于释迦牟尼世尊,在彼土或兴或衰之年代,及分宗裂派之渊源,暂略而不宣。我国佛教之起源,自汉明金人入梦,遂开彼般若之心胸,涤彼无明之烦恼,因是遣使西域,迎佛像、取佛

  • 佛说见正经(亦名生死变识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国精舍。正以食时。将诸比丘五百人。菩萨及优婆塞千人。皆持供养具出罗阅只城外。有大树。名曰甘香。根深干大。枝叶茂盛。华实红赤。其味甜美。树下广平。集石为座。

  • 密庵禅师语录序·咸杰

    密庵禅师示寂之三年。其得法真子。住灵岩了悟。以老师平生语一编。属(镃)作序。(镃)切谓。老师一见应庵。便明大法。破沙盆语。盛播丛林。此无可序者。七镇名山。道满天下。一时龙象。尽出钳锤。此亦无可序者。入对中

  • 三峰藏和尚语录序·三峰法藏

    嘉兴大藏经 三峰藏和尚语录三峰藏和尚语录序武林卫军嘉鱼学人熊开元撰开也闇髫岁荷至人加策初无所冥会乙丑得假归从觉来先生急自研始有醯鸡之获自喻适志将谓天上下乐无逾者明年受事吴门趋见三峰老和尚于万峰之书屋亲

  • 徐仙真录·方文照

    《徐仙真录》,明朝方文照编撰。五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记述洪恩灵济真君徐知证、徐知谔(即徐仙)之生平及其灵迹。包括真君之家族世系、生平事蹟、死后灵应显化事蹟、徐仙降笔或有关徐仙之诗文赞颂,历代褒封徐仙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