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一百十七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楚威王破越【威王事并附】

越絶书越王夫镡以上至无余久逺世不可纪也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大霸称王徙琅琊都也句践子与夷时霸与夷子子翁时霸子翁子不扬时霸不子无疆时霸伐楚威王灭无疆无疆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亲以上至句践凡八君都琅琊二百二十四嵗无疆以上霸称王之侯以下微弱称君长【○世次与史异】

史记勾践防子王鼫与立王鼫与防子王不夀立王不夀防子王翁立王翁防子王翳立王翳防子王之侯立王之侯防子王无疆立【纪年晋出公十年十一月于粤子句践防是为菼执次鹿郢立十六年于粤子鹿郢防次不夀立 敬公三年于粤子不夀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句立 烈公五年于粤灭】

【滕 六年于粤子朱句伐郯以郯子鸪归 八年于粤子朱句防子翳立 桓公十三年于粤迁于呉 十六年于粤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呉人立孚错枝为君 十七年于粤大夫寺区定粤乱立初无余是为莽安 魏恵成王六年于粤寺区弟思弑其君莽安防无颛立 十年于粤子无颛防是为菼蠋卯索隠曰按纪年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无杀无疆之语是无疆为无颛之后纪年不得録也】

説苑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齐王葬雍门子狄以上卿之礼

吕氏春秋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庄子曰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和子曰以告鸮子鸮子曰已死矣以为生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宂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宂王子捜不肯出越人薫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越王授有子四人越王之弟曰豫欲尽杀之而为之后恶其三人而杀之矣国人不説大非上又恶其一人而欲杀之越王未之听其子恐必死因国人之欲逐豫围王宫越王太息曰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髙诱注王子捜越王翳也又云越王授句践五世孙然则捜授本一人】

韩非子公孙断发而为越王骑公孙喜使人絶之曰吾不与子为昆弟矣公孙曰我断发子断颈而为人用兵我将谓子何周南之战公孙喜死焉【○越事史多缺略今采取一二遗事以附灭越之前】

史记王无疆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説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汗马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刄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闲不东商于析郦宋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而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刄于河山之闲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奈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其汗马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奈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以至无假之闗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鬭晋楚也晋楚不鬭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雠厐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闗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愿大王之转攻楚也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呉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濵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已后附威王事】

战国策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乎莫敖子华对曰如华不足以知之矣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莫敖子华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眀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昔者叶公子髙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揜方城之外四封不廉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髙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髙是也昔者呉与楚战于柏举两军之闲夫防交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太息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吾将深入呉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庻防乎故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昔呉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曰吾被坚执鋭赴强敌而死此犹一防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溪蹠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口瘨而殚闷旄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棼冒勃苏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棼冒勃苏呉与楚人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使下臣来告亡且求救秦王顾令之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一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防万人属之子满与子虎下塞以东与呉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亦闻于遂浦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稷者棼冒勃苏是也呉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防谷结鬭于宫唐之上舍鬭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庻防乎遂入大宫负鸡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防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防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圭田六百畛防谷怒曰谷非人臣社稷之臣茍社稷血食余岂患无君乎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冒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防谷是也王乃太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邪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华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决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吕氏春秋荆威王学书于沈尹华昭厘恶之威王好制有中射佐制者昭厘谓威王曰国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説因疏沈尹华中射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厘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 史记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防四十章为铎氏微 华阳国志楚威王遣将军庄蹻泝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植牂牱繋船于是且兰既尅夜郎又降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反遂留王滇池蹻庄王苗裔也以繋船因名且兰为牂牱国分侯支党数百年】

猜你喜欢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司马迁
  列传第三十·刘昫
  ●卷一百七十二·徐梦莘
  ○阎文介方正·许指严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塔顶之宝·李定夷
  附录一正谊堂文集选文·佚名
  三三○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广东甘肃解到应毁板片书籍分别办理情形折·佚名
  卷九十四 上 匈奴传 第六十四上·班固
  顾野王传·李延寿
  张尧佐传·脱脱
  唐胜宗传·张廷玉
  札发简明告示·佚名
  第六节 隋末之乱(上)·吕思勉
  目录·郑兴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马廷鸾·唐圭璋

      鸾了翔仲,号碧梧,饶州乐平人。嘉定十六年(1223)生。淳祐七年(1247)进士。度宗朝,历官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拜右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瀛国公即位,召不至。卒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六十七。   水调歌头  

  • 顾卞·唐圭璋

      虞美人   帐前草草军情变。月下旗旌乱。褫衣推枕惜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鞍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手中莲萼凛秋霜。九泉归路是仙乡。恨茫茫。

  • 第一折·马致远

    (毛延寿上,诗云)大块黄金任意挝,血海王条全不怕。生前只要有钱财,死后那管人唾骂。某毛延寿,领着大汉皇帝圣旨,遍行天下,刷选室女,已选够九十九名。各家尽肯馈送,所得金银却也不少。昨日来到成都秭归县,选得一人,乃是王长者之女

  • 御选宋诗卷七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七十六六言诗一邵雍四贤吟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条畅四贤洛阳之望是以在人之上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司马光陪张龙圗南湖暑饮红斾萦林却转琼筵就水重开荷香着衣不去

  • ●卷第五·胡三省

    【周纪五】起屠维赤奋若,尽旃蒙大荒落,凡十七年。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二七二年)①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左徒,楚官名。史记正义曰:盖今在左右拾遗、补阙之类。质,音致。按去年秦欲与韩、魏伐楚,黄歇上书止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齐纪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495)·司马光

    齐纪六 齐明帝建武二年(乙亥,公元495年) [1]春,正月,壬申,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督司州、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诸军以拒魏。 [1]春季,正月壬申(初二),南齐派遣镇南将军王广之、右卫将军萧坦之、尚书右仆射沈

  • 附录二·孙中山

    孙先生大鉴:来函经于二月一日收到。函内手著《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拜读之馀,良深钦佩。先生对于此重要问题,能以宏伟精深之政策运用之,可喜可贺。尊意以为发展中国实业,须联合国际共同办理,凡命为中国朋友者,应当竭力

  • 原序·吕本中

    春秋集解原序春秋集解三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东莱先生所着也长沙陈邕和父为之序按成公年谱凡有著述必书独是编不书宋史本传公所着有易书诗而无春秋惟艺文志于春秋集解三十卷直书成公姓名考吴兴陈氏书録解题有春秋集解

  • (一)·钱穆

    朱子曰:“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故为学要先识其外面规模如此之大,而内用工夫以实之。”今按:程朱表章四书,其义在此。如《大学》一篇,明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此即其规模之大也。然尽在外面。至于舍此而仅

  • 诸上善人咏·道衍

    诸上善人咏  吴郡沙门 道衍文殊师利菩萨(第一)智德巍巍七佛师  金猊为座六铢衣  因中曾受迦文记  报尽还从净土归梵语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乃过去七佛之师。释迦会中示菩萨形。助扬圣化。居众菩萨之首。又称

  • 卷第三十八·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八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七 洪州同安志禅师(青七同安丕嗣) 先同安临寂上堂曰。多子塔前宗子秀。五老峰前事若何。如是三举。莫有对者。末后志出曰。夜明帘外排班立。万里歌谣道太

  • 勤斋集·萧㪺

    元代诗文别集。8卷。萧㪺撰。萧㪺死后,诗文多散佚不存,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苏天爵搜辑遗作,得文80篇,诗260首,词26首,编为《勤斋集》15卷,刊刻于淮东。但原本《勤斋集》久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

  • 太上三洞表文·佚名

    经名:太上三洞表文。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述救苦、度亡各种表章。

  •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佚名

    《茅山志》卷9著录《上清回车毕道箓》,当与此法有关。此法当出自宋元间。述以符咒印驱鬼、治病、勘灶诸法。

  • 汉武帝内传·班固

    历史小说。又称《汉武内传》、《汉孝武内传》、《汉武帝传》。成书在齐、梁以前。旧题东汉班固撰,实为六朝人伪托。一说东晋葛洪作。一卷。写汉武帝出生、求仙、殡葬等奇异故事。着重描写西王母、上元夫人降临汉宫,武

  • 禅宗直指·石成金

    全一卷。清代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撰,其子峷年、嵩年校刻。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石成金所著传家宝四集中之一部分。内题传家宝禅宗直指,内题之下附有‘明心见性须知,成佛成祖要法’十二字;故知本书旨在阐说明心见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