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四十三

宋 陈经 撰

康王之诰【周书】

此篇与顾命之书相连伏生之书以康王之诰合顾命后人分之为二篇然天子之居丧也百官緫已以聴冢宰啜粥面深墨寝苫枕块之时何暇以冕服朝羣臣何暇出诰命若高宗亮阴三年不言滕公小国之君耳一闻孟子性善之论滕定公薨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未闻以言语诰臣下也虽太甲即位之初既葬成汤之后伊尹奉嗣王只见厥祖伊尹明言烈祖之成德作伊训肆命徂后亦未闻太甲以冕服朝羣臣出命令也然则康王贤主也召毕之徒又皆元老大臣曷为其如此哉说者曰礼有正有变丧服正礼也冕服变礼也然嫂溺援之以手者皆其不得已而后有变非有不得已则何用变哉东坡引左传子皮如晋之事考据甚详然其书既定于孔子之手为后世之法谓之非礼有不可也姑存厥疑以待能辨之者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

读顾命之书当知春秋书公薨路寝之法读康王之诰之书当知春秋书公即位之事即位而谨始本不可以不正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王此大本也咸无焉则不书鲁昭公之薨于干侯也不得正其终故定公制于权臣不得以正其始春秋元年必书正月而定公独无正月鲁于是乎旷年无君也康王既受成王之顾命则是得以正其始矣夫子序书直曰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奔赴王丧因新君即位而相见故康王因此报诰之此康王之诰所以作也

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

毕门之外为应门毕门及路寝殡宫在焉故王出应门内太保为西伯率西方诸侯而入在应门之左毕公为东伯率东方诸侯而入在应门之右北面而立布乘黄朱布陈也乘四匹马也黄马之色朱者其尾鬛也诸侯朝见天子毕献国之所有以表忠敬之心所谓享多仪是也故诸侯皆陈四马黄朱鬛以为廷实诗曰駜彼乘黄则黄者出于自然左氏传曰宋公子有白马公取而朱其尾鬛则朱出于人为诸侯所献之马必用黄而以朱饰者盖黄有中顺之色象臣道朱者君之服象君道诸侯体臣道以从君令故黄而朱之宾者诸侯有宾客之义称举也举奉圭兼币之辞周礼小行人合六币曰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是圭以马为币说者谓六币所以享也此特享礼之一盖因丧礼而行朝故简享礼之数宾称奉圭兼币之辞而进曰一二臣言诸侯非一人也衞为王之藩衞也敢执壤奠言执土所出之物以奠于王皆称再拜稽首拜送币而手至地以尽礼也康王义在于继前人之德则为诸侯之主受其币故荅拜王无荅拜礼以即位初谦退如此

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壊我高祖寡命

太保为冢宰第一芮伯为司徒第二咸进相揖率羣臣诸侯皆进戒也不言诸侯者以内而言外也再拜稽首而后戒王曰敢敬以告天子以敬而告欲王聴之专皇天改大国殷家之命而归周惟文武诞受羑若盖自出羑里之囚天命始顺用能忧恤西土之民文武兴邦自西土始也太保所言羑若者盖康王生长于深宫富贵之中不知祖宗之得天命皆自艰难之中得之故举此以为戒惟新陟王升遐曰陟指成王也毕协赏罚言或赏或罚无不当理如记功宗以功作元祀赏也如践奄伐淮夷罚也戡定厥功能胜天下之强定天下之业所以有此休美敷布以遗之子孙今王敬之哉文武成王所以有天下者亦惟敬而已今王当以敬为主张大六师之众俾国威振而天下服无使我高祖之德寡有之命至于隳壊然而当康王即位之始羣臣进陈不闻有盛德之言惟曰张皇六师成王之所以持盈守承者盛德之事非一端而第及于赏罚无乃羣臣教康王以好大穷兵严刑酷法欤非也人臣之进言也必因其君之资而为之言贾谊进权势法制之说于寛仁之主君子以为通达贡禹进恭俭于优游不断之主君子以为不切盖康王贤主其仁爱出于天性所患者惟恐失之过谦况守成之世易以废弛故谦之六五必曰利用侵伐大有于六五亦曰厥孚交如威如正此意也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衞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

羣臣既进戒康王故康王报之以诰曰庶邦侯甸男衞不言羣臣者言外以见内也天子自称曰予一人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大平天下使人莫不得其均大富天下使人无有不足文武之为君惟务平富不务害人其德如此故所至之地凡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天运所及皆齐信齐一其心以信上之德文武之德所以昭明于天下四方万里无不昭灼文武之德既达于天下又有其臣以宣布心力于天下熊罴之士有力也不二心之臣言一心也文武所得有心力之臣保安乂治王家所以能受天之正命皇天训之以道所谓式教用休也付畀之以四方之众文武之心犹以为未足也又建置侯国树立藩屏以辅赞我后之人康王之意谓文武之德尚赖人臣之助况当时建侯树屏亦欲得人以遗其子孙今我其赖尔诸侯羣臣协心以事上亦犹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所以为文武也今予一二伯父天子称同姓诸侯曰伯父举同姓之大者言之则异姓可知矣尔先公之臣即诸侯祖父也尔诸侯之祖父也所以臣服我先王之法度如何汝当循守之以安尔先公之臣盖尔能循尔先公之臣所以服我先王之法则尔祖父亦得其安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身有彼此逺近之异心无彼此逺近之异身虽居外土而心之所向当常在王家用奉忧其臣道之所当顺者敬尔侯度心在王室孰非臣道之所顺则臣道尽矣不可遗我稚子之羞辱汝诸侯不能尽臣职岂不为我之羞乎此见君臣同体也古者天子之于诸侯其言辞责望慰抚之意思下达如此汝诸侯安得不以一心奉上哉

羣公既皆聴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羣公自太保而下也聴命既毕皆相揖而趋出诸侯各归其国朝臣各就其位王释冕反丧服则羣臣诸侯亦皆释冕反丧服可知臣子之情一也礼臣为君诸侯为天子皆服斩衰若夫考据古今以证其非礼则东坡之说为详

尚书详解卷四十三

猜你喜欢
  易经·说卦传·第九章·佚名
  三传辨疑卷九·程端学
  卷二十五·刘因
  孟子集编卷四·真德秀
  春秋辨义卷二十五·卓尔康
  春秋大全卷二十九·胡广
  郑志卷上·郑小同
  原序·吕祖谦
  《仪礼》的主要内容·佚名
  桓公·桓公十二年·左丘明
  卷二十八·佚名
  ●巴黎本神会录·神会
  人生的自由问题·太虚
  大庄严法门经卷下·佚名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五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六古今体一百十五首【丙戌四】敬赋中正仁和此四字皇考御书养心殿扁额也日夕仰瞻以为莅政临民法则敬赋心存并示来许奎画殿楹悬因文道以诠养心奚外此示後永无愆律已旰宵慎临民政化宣守中惟

  • 须溪四景诗集卷四·刘辰翁

    宋 刘辰翁 撰冬景冬日可爱此日荷天公宁须挟纩重一寒偏更老可爱莫如冬不恨乗驹隙犹愁闭烛龙身如花正午春入眼偏浓有喜融霜鬓何堪借酒容至尊何处在流涕献无从负暄虽霜晴可爱容我俯前轩纵是围燕玉何如负赵暄自怜台背痒

  • 列传第十一 王珍国 马仙琕 张齐·姚思廉

    王珍国,字德重,沛国相人也。父广之,齐世良将,官至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珍国起家冠军行参军,累迁虎贲中郎将、南谯太守,治有能名。时郡境苦饥,乃发米散财,以拯穷乏。齐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治国,甚副吾意也。”永明初,迁桂阳内史,讨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阙)·杨仲良

      太祖皇帝   受禅   圣德(阙)   圣学(阙)   亲信赵普(阙)

  • 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后垂帘 拜首相温公殉国·蔡东藩

      却说元丰八年正月,神宗不豫,命辅臣代祷景灵宫。及群臣分祷天地宗庙社稷,均不见效,反且加剧,辅臣等入宫问疾,就请立皇太子,并皇太后权同听政。神宗已无力答言,只略略点首罢了。查神宗本有十四子,长名佾,次名仅,三名俊,四名伸,

  • 卷之一千二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列传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一百二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叛逆二。 郑仲夫[李光挺宋有仁]。○郑仲夫海州人容貌雄伟方瞳广 白晳美须髥身长七尺余望之可畏。 初州上军籍封其臂送京宰相崔弘宰选军见而

  • 柳裘传·魏徵

    柳裘字茂和,河东解人,是齐朝司空柳世隆的曾孙。 祖父柳琰是梁朝的尚书左仆射。 父亲柳明,太子舍人、义兴太守。 柳裘年少时就很聪明,一二十岁就有美名,在梁朝时曾先后做过尚书郎、驸马都尉。 梁元帝被北魏军队包围时,派遣柳

  • 姜汉传·张廷玉

    姜汉,榆林卫人。弘治年中,他继承世袭职位,任本卫指挥使。御史胡希颜推荐姜汉,说他有才有勇,姜汉于是进升为都指挥佥事,充任延绥游击将军。十八年(1505)春,贼寇进犯宁夏兴武营,姜汉率所部迅速赴援,与贼寇在中沙墩遭遇,将其击败。

  • 一零七、惠施去魏考·钱穆

    《吕氏春秋 不屈篇》:“惠王布冠而拘于鄄,齐威王几勿受。惠子易衣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魏境。”是谓惠施去魏,在鄄会之后也。然考《楚策》:“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则惠子实见逐于张仪。鄄会在惠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旗分志二十八旗佐领二十【镶白旗蒙古佐领 镶红旗蒙古佐领】镶白旗蒙古佐领镶白旗蒙古都统所属左右参领各一右参领下佐领十二左参领下佐领十二察哈尔参领下佐领十三右参领第一佐领原系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二歌颂二十二【词臣十四】万寿诗【七言律八首】翰  林 院  编 修【臣】沈树本圣寿昌期敞御筵羣生拚舞徧垓埏万年永与乾坤竝六十初逢甲子全雉尾云开迎晓日螭头风细起祥烟班聨肃穆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 洪武十八年春正月癸亥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谨身殿。 高丽、暹罗、琉球等国遣使贡方物,上表贺。 甲子,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普定知府者额来朝,贡方物及马三百余匹,诏赐绮帛、

  • 卷十六 寓言十四(上)·孙星衍

    《御览》八百十八引《韩诗外传》孔子、颜渊登鲁泰山,望吴阊门。渊曰:“见一匹练,前有生蓝。”子曰:“白马,蓝刍也。”《御览》八百九十七引《论衡》儒书称孔子与颜渊俱登鲁东山,望吴阊门。谓曰:“尔何见?”“一匹练,前生蓝。”

  • 封人/均人·佚名

    封人掌管修建王的社稷的壝坛,在王畿周围修筑疆界并在界上种树[以为固]。凡分封诸侯国,修建该国社稷的壝坛,在该国的四周修筑疆界。建造都邑的[社稷壝坛和]疆界,也这样做。[将要祭祀社稷时],命令对于祭祀社稷负有职责的人[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上·湛然

    第一会菩提场中说经六品十一卷世主妙严品第一(此经共有三十九品唯阿僧祇品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是佛自说余皆加诸菩萨说)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又云。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悉于中现。曰既异寿量久

  • 大乘义章 第八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八卷远法师撰染法聚苦报义有十四门(一二种生死义 二四生义 三四有义 四四识住义 五四食义 六五阴义 七六道义 八七识住义 九八难义 十九众生居义 十一十二入义 十二十八界义 十三二十五

  • 序·佚名

    憨予禅师语录序佛法不离权实后世故分教宗世尊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其言具在无不可晓即举拳示珠拈花微笑教外垂机匪为常也嗣是祖祖相承比锯投针提持向上少室西来指心是佛坛经阐道平实示人皆为和盘托出五宗未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