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六十六

 

  卷266_1 【洛阳早春】顾况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卷266_2 【步虚词(太清宫作)】顾况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卷266_3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顾况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定中观有漏,言外证无生。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

  卷266_4 【送友失意南归】顾况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卷266_5 【南归】顾况

  老病力难任,犹多镜雪侵。鲈鱼消宦况,鸥鸟识归心。

  急雨江帆重,残更驿树深。乡关殊可望,渐渐入吴音。

  卷266_6 【闲居自述】顾况

  荣辱不关身,谁为疏与亲。有山堪结屋,无地可容尘。

  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

  卷266_7 【题歙山栖霞寺】顾况

  明征君旧宅,陈后主题诗。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

  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卷266_8 【经废寺(前半首一本作五言绝句)】顾况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卷266_9 【送李道士(一本题下有归桃花崦四字)】顾况

  人境年虚掷,仙源日未斜。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莫愁客鬓改,自有紫河车。

  卷266_10 【酬唐起居前后见寄二首】顾况

  愁人空望国,惊鸟不归林。莫话弹冠事,谁知结袜心。

  霜凋树吹断,土蚀剑痕深。欲作怀沙赋,明时耻自沉。

  何处吊灵均,江边一老人。汉仪君已接,楚奏我空频。

  直道其如命,平生不负神。自伤庚子日,鵩鸟上承尘。

  卷266_11 【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顾况

  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

  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

  卷266_12 【白蘋洲送客】顾况

  莫信梅花发,由来谩报春。不才充野客,扶病送朝臣。

  阙下摇青珮,洲边采白蘋。临流不痛饮,鸥鸟也欺人。

  卷266_13 【春鸟词送元秀才入京】顾况

  春来绣羽齐,暮向竹林栖。禁苑衔花出,河桥隔树啼。

  寻声知去远,顾影念飞低。别有无巢燕,犹窥幕上泥。

  卷266_14 【别江南】顾况

  江城吹晓角,愁杀远行人。汉将犹防虏,吴官欲向秦。

  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将底求名宦,平生但任真。

  卷266_15 【空梁落燕泥】顾况

  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

  旧点痕犹浅,新巢缉尚低。不缘频上落,那得此飞栖。

  卷266_16 【上元夜忆长安】顾况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卷266_17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顾况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卷266_18 【送韦秀才赴举】顾况

  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

  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

  卷266_19 【送使君】顾况

  天中洛阳道,海上使君归。拂雾趋金殿,焚香入琐闱。

  山亭倾别酒,野服间朝衣。他日思朱鹭,知从小苑飞。

  卷266_20 【历阳苦雨(一作夜雨)】顾况

  襄城秋雨晦,楚客不归心。亥市风烟接,隋宫草路深。

  离忧翻独笑,用事感浮阴。夜夜空阶响,唯馀蚯蚓吟。

  卷266_21 【伤大理谢少卿】顾况

  旧馆绝逢迎,新诗何处呈。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柳蠹风吹析,阶崩雪绕平。无因重来此,剩哭两三声。

  卷266_22 【经徐侍郎墓作】顾况

  不知山吏部,墓作石桥东。宅兆乡关异,平生翰墨空。

  夜泉无晓日,枯树足悲风。更想幽冥事,唯应有梦同。

  卷266_23 【酅公合祔挽歌】顾况

  草露前朝事,荆茅圣主封。空传馀竹帛,永绝旧歌钟。

  清镜无双影,穷泉有几重。笳箫最悲处,风入九原松。

  卷266_24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顾况

  玉节朝天罢,洪炉造化新。中和方作圣,太素忽收神。

  盛德横千古,高标出四邻。欲知言不尽,处处有遗尘。

  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卷266_25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顾况

  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夕阳迷陇隧,秋雨咽笳箫。画翣无留影,铭旌已度桥。

  卷266_26 【义川公主挽词】顾况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月边丹桂落,风底白杨悲。

  杂珮分泉户,馀香出繐帷。夜台飞镜匣,偏共掩蛾眉。

  卷266_27 【忆山中】顾况

  春还不得还,家在最深山。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

  薄田临谷口,小职向人间。去处但无事,重门深闭关。

  卷266_28 【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顾况

  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白沙洲上江蓠长,

  绿树村边谢豹啼。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卷266_29 【宿湖边山寺】顾况

  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香透经窗笼桧柏,

  云生梵宇湿幡幢。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

  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

  卷266_30 【湖南客中春望】顾况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风尘海内怜双鬓,

  涕泪天涯惨一身。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卷266_31 【闲居怀旧】顾况

  日长鼓腹爱吾庐,洗竹浇花兴有馀。骚客空传成相赋,

  晋人已负绝交书。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今日思来总皆罔,汗青功业又何如。

  卷266_32 【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顾况

  山川重复出,心地暗相逢。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

  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

  卷266_33 【乐府】顾况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

  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细草承雕辇,繁花入幔城。文房开圣藻,武卫宿天营。

  玉醴随觞至,铜壶逐漏行。五星含土德,万姓彻中声。

  亲祀先崇典,躬推示劝耕。国风新正乐,农器近消兵。

  道德关河固,刑章日月明。野人同鸟兽,率舞感升平。

  卷266_34 【送从兄使新罗】顾况

  六气铜浑转,三光玉律调。河宫清奉赆,海岳晏来朝。

  地绝提封入,天平赐贡饶。扬威轻破虏,柔服耻征辽。

  曙色黄金阙,寒声白鹭潮。楼船非习战,骢马是嘉招。

  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管宁虽不偶,徐市倘相邀。

  独岛缘空翠,孤霞上泬寥。蟾蜍同汉月,螮蝀异秦桥。

  水豹横吹浪,花鹰迥拂霄。晨装凌莽渺,夜泊记招摇。

  几路通员峤,何山是沃焦。飓风晴汩起,阴火暝潜烧。

  鬓发成新髻,人参长旧苗。扶桑衔日近,析木带津遥。

  梦向愁中积,魂当别处销。临川思结网,见弹欲求鸮。

  共散羲和历,谁差甲子朝。沧波伏忠信,译语辨讴谣。

  叠鼓鲸鳞隐,阴帆鹢首飘。南溟垂大翼,西海饮文鳐。

  指景寻灵草,排云听洞箫。封侯万里外,未肯后班超。

  卷266_35 【山居即事】顾况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

  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卷266_36 【题卢道士房】顾况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九·彭定求
  第五十五章 法眷聚会·屠隆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沈采
  第二折·关汉卿
  序·杨慎
  后集卷二·罗椅
  卷九·陈师道
  卷七·韩淲
  卷194 ·佚名
  卷一百四十六·陈思
  卷二十九·乾隆
  巻七·童轩
  曲目新编提要·支丰宜
  13.初唐诗馀话·施蜇存
  七言绝句·刘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 五十首·赵崇祚

    张舍人泌 四首江城子二首 河渎神一首 蝴蝶儿一首毛司徒文钖 三十一首虞美人二首 酒泉子一首 喜迁莺一首 赞成功一首 西溪子一首 中兴乐一首 更漏子一首 接贤宾一首 赞浦子一首 甘州遍二首 纱窗恨二首 

  • 卷二百七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四菱芡类五言古采菱曲         【梁】简文帝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采菱曲         【梁】陆 罩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宻转叶任香风舒花

  • ◎戴笠二三事·恽逸群

    戴笠系统以军统局为主,又是中美合作所,又是忠义救国军,又有警察,又有宪兵,“捉”汉奸,封房子,都是他做,所以日寇投降后在沦陷区大发“劫收财”。戴笠到上海后,曾召集他的部下在杜美路七十号(杜月笙的新宅,造好即抗战爆发,自己没有

  • 第二五九移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八日一一六一○--三·佚名

    新竹前任知县方,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张移文 钤记 台北府新竹县典史钤记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到特授埔里分府、在任候补清军府直隶州、前署新竹县正堂方为移交事。案照敝县征存光绪十二、三年隘租银

  • 中州人物考卷一·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理学曹靖修端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戊子举于乡学者称为月川先生天资颕异造诣笃实教人务躬行实践日事著述寒暑不辍坐下足两砖处皆穿其专静如此事父母最孝及遭丧五味不入口寝苫枕块始终不易既塟庐墓六年不

  • 卷二十八·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戊戌(一六五八)、大清顺治十五年(永明王永历十二年、鲁王监国十三年)春正月戊戌朔永明王永历在云南,鲁王在金门。帝封巩国公白文选为巩昌王、鄂国公马进忠为汉阳王。封冯双礼为庆阳王,马惟兴、马宝

  • 十国春秋卷八十三·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呉越七列传赵国太太夫人水丘氏武肃王庄穆夫人呉氏昭懿夫人陈氏文穆王恭穆夫人马氏恭懿夫人呉氏仁惠夫人许氏忠献王夫人杜氏忠懿王妃孙氏【附俞氏黄氏】赵国太夫人水丘氏武肃王母也先是英显王娶于母族故

  • 安乐公主传·欧阳修

    安乐公主是韦后所生的最小的女儿。中宗谪迁房陵时出生于路上,解下衣服用作襁褓,由此取名为裹儿。相貌秀美,聪明善辩,韦后特别喜爱她。下嫁给武崇训。中宗恢复帝位之后,安乐公主恃其宠爱权倾天下,侯王权臣多出其门。曾自做诏

  • 杨最传·张廷玉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工部主事。督收山西的拖欠,怜悯这个地方百姓的贫苦,不等候奏报就返回来。尚书李钅遂弹劾他,有诏令他再前往。杨最向巡按御史牛天麟极力陈讲当年的灾害民困的情况,请求对他们

  • 杨言传·张廷玉

    杨言,字惟仁,鄞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授官行人。嘉靖四年(1525)提升为礼科给事中。任职数日他就上言说:“近来仁寿宫发生火灾,晓谕群臣修身反省。我以为责任在公卿而不在陛下,罪在谏官而不在皇上身上。朝廷设立六科

  • ○汉人、南人第一甲,三名·佚名

    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授承务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李齐贯保定路祁州蒲阴县,匠户。──《春秋》。字[公]平 【[六七]公,据《元史》卷一九四《李齐传》补。】 ,行一,年卅三,十二月廿八日。曾祖□□;祖□让,宣慰[

  •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诏令杂考四燕王靖难师至城下箭头射书谕亲王公主兄致书众兄弟亲王众妹妹公主相别数载天伦之情梦寐不忘五月二十五日有老姐姐公主到说众兄弟妹妹每请老姐姐公主来相劝我说这三四年动军马运粮的百姓厮杀的

  • 绵蛮·佚名

    ——路慢慢其修远兮【原文】绵蛮黄鸟(1),止于丘阿(2)。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饮之食之,命彼后车(3),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4),畏不能趋(5)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

  • 恶友品第六·佚名

    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尔时如来凞怡微笑。从其面门放大光明。青黄赤白。名曰大悲。远照十方。上至阿迦腻吒天。下至十八地狱。照提婆达多身。身诸苦痛即得安宁。尔时大众异口同音赞叹如来。善哉善哉。

  • 卷上·佚名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随汝所欲当问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所问者,我为汝说

  • 机锋转语认作实法其害甚大·印光

    及至曹溪以后,禅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广播寰区[1]。解(知解)路日开,悟门将塞。故南岳、青原诸祖,皆用机语接人,使佛祖现成语言,无从酬其所问。非真了当[2],莫测其说。以此勘验,则金鍮(tōu黄铜矿石)立辨,玉石永分,无从假充,用闲(防御

  • 劝处家宏法·印光

    ●如来说法, 恒顺众生。遇父言慈, 遇子言孝。外尽人伦, 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 是名为佛弟子, 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况贵乡僻居深山, 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 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 竭力学道

  • 类经·张景岳

    医经类著作。明张介宾(1563—1640)撰。三十二卷。介宾字景岳,又字会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喜读经书兵法兼好医学,曾从金英学医,尽得其传。后因从军不得志,复志力医学,钻研《内经》。除撰本书外,尚有《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