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申忠愍诗集巻六

(明)申佳允 撰 

○七言絶句 

搏云吟(次李香岩韵) 

烧云烁火雪氷敲雾市烟楼撞海潮寒透玻瓈香透水凌虚丹阁紫雯招 

其二 

冶岚浓澹竹风闲万派红光迸火然惊眼怒涛声触树千层旭霭一晴川 

其三 

月影瞿瞿鹤影疎雨帘清閟浄名书虎狼喝夜蛟螭舞十丈酸风不怖余 

其四 

波纹苔绣艳髙春青枣黄芽混沌人笑破莲花踏秋雨白茅双屐紫阳巾 

其五 

琥珀光莹緑雪烹漱松嚼石咀霜英凌空缥缈羣岩静谱尽千春海岳程 

其六 

山阁髙严帯雨眠鹿踪鸥迹伴壶天茫茫大地炎云毒抱影萧疎玉麈寒 

其七 

风云法界电雷书俯仰苍渊碧玉除甲子火流晴雨速闲消静息验居诸 

其八 

惊虹灼灼碾车尘髙揖氤氲演谷神姑射逍遥风月主湖山介绍我为宾 

其九 

星辰歴歴电光微瑞雨缤纷艶雪霏絶顶昆仑天阙逈琪花阵阵緑云挥 

其十 

太乙玄根法海尘纵横龙虎位仙人个中认取眞开落水涸霜销万树新 

其十一 

摩天霹雳石尤风鱼静蛟潜澹碧空脉脉浄香焚柏叶五湖烟雨恰相容 

其十二 

红尘盘礴紫霄顚水印波痕月印天寳筏翩翩浮玉海篴声风逓鹭洲边 

黎城遇雨 

策蹇聊为汗漫游流光倐忽又惊秋萧萧黄叶蒙蒙雨惹起离人一叚愁 

独酌闻蛙 

风散浓云月色开柴扉半掩独衔杯休嫌幽士贪岑寂鼓吹城南逺送来 

寒食 

郭外风吹扑面沙如云红粉扇轻遮归忙只怕清明雨懒向堤头折杏花 

传胪日马上口占 

马逐香尘走帝邦雪霜十载破萤牕沙堤揽辔频回想敢竞看花泛曲江 

题卢邻虚别业 

东垧亭傍横塘水霞浸波痕影借莲载酒日来聊潄石凉阴偏趂片云天 

其二 

报道卢仝载茗来园丁解把小门开碁声敲得斜阳下溪寂林暝尚懒回 

其三 

刻凤主人山水癖林塘卜筑觧抛金寥寥莫笑山光逺幽絶单消水一浔 

其四 

螺舟只欲泛霞觞一镜盈盈望欲狂归去溪云飞入梦吟魂日遶藕花香 

元夜口占 

惊魂无夜不飞摇纔歇芦笳便管箫醉里凄然双泪下岂知今日有元宵 

寒食 

轻寒雨霁緑杨天士女春畦竞翠钿舆梦依稀山色在滏阳极目午桥烟 

黎含中招饮双■〈土答〉寺 

■〈土答〉影双悬夏木菲烧灯酌酒话斜晖风轻两袖香随马一路清尘傍舄飞 

观麦 

雨霁新晴湿野田花城十里麦秋天微官羞列循良传大有应书太史篇 

河上 

长堤野市入惊涛秋老蛟龙分外骄人逐波光轻似蚁那从一叶竹编桥 

其二 

秋涛声满夕阳舂野树苍茫瓠子宫极目平沙烟水断寥寥鸡犬识新丰 

水平感赋 

依然河上一舟横去月茫茫此月平回首风涛转眼定凭虚一任自然行 

于蕃侄备兵颕上过仪信宿 

丝纶新下五云间剑佩翩翩侍从班屐踏衙斋惊齿折铙歌吹送八公山 

懐卢邻虚 

南浦春深泛鹢舟烟光树色午桥头吟魂幻作清漳梦舄影双飞刻凤楼 

宿小宋 

一带河流抱浚城寒烟野杵古林平依稀渡蚁桥头月照破尘颜一榻清 

闻邹县大兄谪官 

风尘潦倒折腰难回首浮云问鹖冠梦入寒庐惊夜雨池塘诗思落河干 

哭贾襄一 

天上新成白玉楼人间忽失凤麟洲低徊翁句为翁恸萧瑟长途苜蓿秋(首二句襄一原诗) 

迁杞别仪封父老口占 

三载惭无赫赫名去时赢得士民情相思一夜并州梦月色秋声满故城 

元夕雨雪戏占 

自从年里看春后日盼元宵恣咲游到得试灯忙栉沐风吹雪片打帘钩 

其二 

元夕燃灯阴亦暖红裙谁耐坐深闺只因笙管吹心去新着春鞵不怕泥 

其三 

灯花影里如云乱笑语喁喁怕失羣冶兴未阑鸡早唱床头盼杀醉郎君 

其四 

烟火光残人渐少归家箫鼓梦中闻明朝收起新花钿只到清明始上坟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传来仙迹在仙祠惹得痴人望更痴一遇乔妆魔道士几回呆盼授青磁 

其二 

日日青驹不断尘却于此地说仙因遍看四壁题诗客半是当年学步人 

其三 

石像玲珑仰面看纷纷踏碎碧香龛摩来摩去浑无动毕竟卢生睡得酣 

其四 

行行古道问仙踪驴背駄来睡眼蒙莫道仙縁非易结仙乡今在睡乡中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次李小有韵) 

梅花破腊发琼枝乍转东风淡荡时天上恰开王母宴仙郎醉捧紫金巵 

其二 

金谷春光烂锦丝和风吹拂万年枝碧云名谪青云里玉液恩浓太液池 

其三 

花枝浓淡映青阳把酒轻浮琥珀光愿得年年春色懒红梅香递九霞觞 

其四 

轻烟晴日百年初五色玄芝产玉除学得长生丹已熟蓬莱何事觅仙书 

其五 

瑞云渺渺葛山巅柳软花柔艳雪天太白谪来尘世里阳春一曲吐青莲 

其六 

潇洒卢生意自如樽前今日问何吁想因素室传书后天半飞来素女无 

其七 

何姑曽共泛螺舟咫尺相思天际悠恨杀青鸾无处觅春风醉过岳阳楼 

其八 

云隔巫山十二峯玄霜独酌醉思浓莫愁应早归金屋织女何须七夕逢 

其九 

章台柳色应知改回首青青可奈何莫恨瑶台无尔伴云中好去觅仙娥 

其十 

西行怪道懒于云方朔原来为细君但得玄珠生老蚌何劳飞舄渡河汾 

其十一 

白玉仙童吹紫鸾飞来次第落洺干他年乱舞琼筵上赢得吴姬笑眼看 

其十二 

不献蟠桃唱竹枝愿君富寿更多儿明春再祝长安道同上红楼续旧词 

申忠愍诗集卷六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四十六·阮阅
  卷四·林逋
  黄媛介序·李渔
  第卅七折 存殁恩光·冯梦龙
  第九折 就逮·李玉
  卷四十四·王奕清
  卷303 ·佚名
  卷三十三·查慎行
  静思集巻四·郭钰
  卷一百七十·陈廷敬
  卷四十二·陈廷敬
  卷十五·佚名
  例畧·查慎行
  卷二·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钱振锽

    《采苓》其伯夷之所作与?伯夷既薇而食,则采苓、采葑、采苦,亦何不可?“人之为言,苟亦无信”,盖指颂扬新朝功德者与?“舍旃舍旃”,死志决矣。一则曰“首阳之颠”,再则曰“首阳之下”,三

  • 卷第十·陈与义

    ○中牟道中二首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依然壤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其二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秋雨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书生重口轻肝肾,不如墙角蚯蚓

  • 杜安世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杜安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

  • 列传第四十五 五王·欧阳修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以门廕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狄仁杰曰:“君之才,当自光大,毋恤于初。”厚为礼。寻擢监察御史,迁累中丞。长安中,为司刑少卿。张昌宗引妖人迎占,言计不轨。宋璟请穷治其奸,武后以昌宗尝自归,不许。彦范

  • 纲目续麟原序·张自勋

    士必通经而后可以学史史者经之翼也经不明则权衡轻重莫适主焉余服膺六经四子有年而取义尤在易与春秋易春秋葢名殊而实同者也孔子本易以作春秋而予本春秋以治纲目虽大儒笔削不能无议诸家推扬过情褒称失实予不复置喙独怪

  • 卷十四·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四宋元綘闵忠诗石刻王抑庵绝句题清风岭诗厉布衣庐陵李布政祯波罗蜜树实耽犁手卷二程遗书西湖俗谣推命论相近事○宋元綘闵忠诗石刻皇佑四年夏五月,邕僚劫库兵称乱,陈船顺江,绝数郡。郡

  • 卷九·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九康熙三十年正月癸巳谕儆备噶尔丹时噶尔丹奏言其下人如狼有一二妄行者祈勿介意奏至上谕大学士伊桑阿等曰阅噶尔丹所奏不可谓无作乱之事今噶尔丹所屯自俄侬向喀尔喀墨尔根济

  • 徐文远传·刘昫

    徐文远,洛州偃师县人,陈朝司空徐孝嗣的玄孙,其先祖从东海郡迁家于此。父亲徐彻,梁朝秘书郎,娶梁元帝女儿安昌公主为妻而生文远。当时正遇江陵沦陷,被掳掠到长守,家境贫寒无法自给。文远的哥哥徐休卖书度日。文远每天都到书店

  •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吕思勉

    五代时的国,原不过唐朝藩镇的变形。这许多武人,虽然据土自专,其实并无经营天下的大志,不过骄奢淫佚而已。所以除中原之地,战争较烈外,其余列国之间,兵事颇少。本族纷争不已,必然要引起外患,这是最可痛心的事。当唐之末年,梁之形

  • 卷九·王溥

    后唐长兴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御史台奏:先奉敕,前守亳州谯县主簿卢茂谦进策内一事。窃见京城内偶遭凶丧者,身不居于爵禄,葬有碍于条流,须使鳖甲车殡送者,事虽该于往制,敕已著于前文。或值炎郁所拘,偶缘留驻,利便须期于时日,贫穷旋

  • 近思録集注卷十四·江永

    【朱子曰此卷圣贤气象】明道先生曰尧与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孟子言性之反之自古无人如此説只孟子分别出来便知得尧舜是生而知之汤武是学而能之文王之徳则似尧舜禹之徳则似汤武要之皆是圣人【朱子曰尧舜天性浑全不假

  • 主道·韩非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

  • 卷六·曾国藩

    卷六名利篇《菜根谭》日:名为招祸之本,利乃忘志之媒。”“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豪杰难过名利关。古往今来,有的人好虚名以殒身,有的人贪私利以祸族。面对名利,心将何置?明代陈继儒说“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息”。曾国藩以“不忮

  • 卷六·佚名

    △无放逸品第四下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寿,不犯善名增。正念常兴起者,或有行人兴起想念。所欲为事则不成办。尊者童子辩说曰:意念施设事心悔则不办。识猛专一念何愿而不得。彼修行人亦复如是,心但念善身不行者不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一·圆晖

        中大云寺沙门圆晖述  粤烛天下之幽者。其惟赫日乎。鼓万物而成者。其惟颽风乎。匡大教而济时者。其惟菩萨乎。爰有大士。厥号世亲。弘道于五天。制论于千部。光我师之正躅。解外道之邪纷。功无得而详也 千

  • 华严经旨归·法藏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夫以。主教圆通尽虚空于尘刹。帝珠方广揽法界于毫端。无碍镕融卢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贤眼之玄鉴。浩汗微言实叵寻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测于宗源。今略举大纲开兹十义。撮其机要称曰旨归。

  • 卷第三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七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索美食学处第四十尔时薄伽梵。在释迦住处人间游行。至劫比罗城多根树园。时释子大名。闻佛世尊今来至此多根树园中。即便往诣。既至彼已顶礼佛足在一面坐。佛为说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佚名

    全一卷。略称比丘尼戒本。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属于根本说一切有部之比丘尼戒本,其体裁同于比丘戒本,戒条总计三五八条。西藏律之比丘尼戒条与此部律最为相似,然以众学法计为一一二条之故,较此部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