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晞发集补钞

谢翱

听雨

山厨压炊烟,野雨起薄莫。孤客卧空床,不识门前路。回风已若休,入壑忽如赴。荒林啼鬼车,往往不见处。邻翁起厌胜,咒作禹馀步。听雨杂咒声,起歌和其语。咒静雨亦止,还眠向窗曙。

佽飞庙迎神引

剑歌兮击筑,茭青兮蓼绿,夕济甬兮沉玉。步巫兮禹孙,葺神藩兮楚车,神之乘兮海云。噀芳兮越咒,斩将兮神祐。秋零露兮为醑,春集鸦兮神语。风萧萧兮满旗,云之车兮来思。

鸿门宴

天云属地汗流宇,杯影龙蛇分汉楚。楚人起舞本为楚,中有楚人为汉舞。鹈淬光雌不语,楚国孤臣泣俘虏。他年疽背怒发此,硭砀云归作风雨。君看楚舞如楚何?楚舞未终闻楚歌。

哭正节徐先生

凄凉携子女,冠佩赴重阴。塌井千年事,青天此夜深。哀辞山石刻,恤典海舟沈。里族南薰梦,东都直至今。

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上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辽。卻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余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

效孟郊体

手持菖蒲叶,洗根涧水湄。云生岩下石,影落莓苔枝。忽起逐云影,覆以身上衣。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

雨宿太白

城中家斧冰,此地绝炎蒸。天食青童棒,龙民白气升。暗灯犹宿火,寝服尚衷绘。客话从前事,书传入内僧。风流今独尽,云物老相仍。净榻搜凉卧,危栏入醉恁。雨师行下界,鸟梦识中乘。明发甬南云,他山逢智弘。

夜宿雪窦上方

眠山枕斧柯,独客爱盘阿。畏日生尘梦,寻仙到鸟窠。下方闻夕磬,南斗挂秋河。寝服侵云卷,颒泉通瀑和。窦分沧海月,禅入沃洲歌。此地精灵聚,中宵弄薛萝。

野霞观瀑

他年疏上浮,早日此中投。汲饮当鱼入,垂纶即虮游。净祠无血食,噀雨不腥流。僧语皆前事,人来尽别州。草谙长过雪,沙犯欲捐湫。至竟何依止,苍茫难祷求。

二月十日

山居少四邻,槠叶半为薪。野色生遥念,空江滞此身。风涛春忆越,亲旧晚游秦。独拟寻鸡犬,云萝挂葛巾。

早春寄岭海流人

短褐随南贾,衰年异壮游。龙旗虚左个,鸿影别中州。晚避高丽使,春乘百济舟。王孙与芳草,相忆可能留。

僧池青蛙

隐见多无定,时开一道萍。癭分荷背白,身带藓文青。吐雹收寒井,随僧入净瓶。柏坛祠后稷,应想作龙灵。

寄所知

何处识君面,青天云雾裾。携琴上衡霍,玄发向风梳。别去看流水,三年此躇踌。偶同海鸟梦,为致空中书。

僧舍避暑分韵得入字

故人隔天风,海水吹不立。聊将尘渴心,远赴山中汲。晴香芝菌生,暝翠雾露湿。唯应鸡犬深,幽林听经人。

五言杂诗

月离孤嶂雨,寻梦下山川。野冢埋鹦鹉,残碑哭杜鹃。妓收中使客,民买内医田。到此闻邻笛,离情重惘然。

送人还蜀

白发梦乡国,君归路不迷。洑槎秋见草,荒栈夜闻鸡。月过秦凉北,星流河汉西。何因到却返,吴语话分携。

雪榻瀑布

漱石清尘暑,云深畏解携。寒岩萧寺下,县水薜阴西。鸟宿湿栖树,花流晴下溪。谪龙闻咒起,奇服反初笄。

十日菊寄所思

篱菊是秋邻,青蕤几日新。忽逢初过节,相忆早衰人。囊枕离湘湿,分杯度岭贫。想应无事业,遥念更沾巾。

吴越王妃归朝

勾吴月令牵牛中,翟茀乘风来閟宫。随王剑履朝上殿,黄门夜趣长春宴。昭容引班入内朝,龙衮当中开雉扇。宴罢朝辞坐局促,诏赐离宫作汤沐。先王蒸尝泽有差,上恩许歌陌上花。

短歌行

秦淮没日如没鹘,白波摇空湿弦月。舟人倚棹商声发,洞庭脱木如脱发。寒蛩哀啼众芳歇,晨梳青林望吴越。吴饮越吟浪花舞,秋槎湿剑归无所。愁生酒醒闻山鸡,石镜飞花汗如雨。起招如意击树枝,为君悲歌君泪垂。

虞美人草词

髑髅起语鸱叫啸,山精夜啼楚王庙。渡淮风雨八千人,叱咤向天成白道。身经百战转危亡,狼籍悲歌出汉堡。夜帐天寒抱玉泣,血变草青烟晓湿。他年辟仇春草生,吴中草死无妾名。自从为草生西楚,得到吴中犹楚舞。

登广灵寺塔望南高峰

城池风烟杯渡僧,广灵孤塔悬昼灯。塔灯上齐南高云,南高峰巅祠歙神。灵旗萧萧卷清雨,结喉巫阳能楚语。回望人烟塔峰北,惟有空城临水浒。赤蛇不神江海翻,薮泽狐狸作巴舞。当年介弟阶防御,玉鸾青鞭上天去。

鄞女墓

网草新垂月中露,青禽夜宿菱塘渚。寺西幽修云覆土,知葬舒王下殇女。百年光尘事事新,皇子夫人墓作邻。民间厌胜祈新鬼,稚鬼久随风雨陈。去来似尔勿复道,白下钟山梦中老。

明河篇

牵牛夜入明河道,泪滴相思作秋草。婺女城头玩月明,星君冢上无啼鸟。天寒露净沾衣巾,明河倏化为白云。云飞蜿蜿秋在水,石压槎头海烟起。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四·彭定求
  刘山老·唐圭璋
  第四折·佚名
  楔子·郑光祖
  序·王十朋
  纳兰性德·龙榆生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巻二·吴正子
  卷50 ·佚名
  卷二十四·乾隆
  秋声·胡适
  卷三百六十八·陈廷敬
  ●昆仑奴·沈泰
  游次公词作鉴赏·佚名
  王千秋词作鉴赏·佚名
  卷一·孙一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三十四明 梅鼎祚 编襍曲歌辞【魏吴】刘勲妻【艺文云代刘勲妻王氏襍诗二首玉台作王宋自作通志佳丽四十七曲有刘勲妻王宋者平虏将军刘勲妻也入门三十余年後勲悦山阳司马氏女

  • 卷五·张籍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张司业集]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五 唐 张籍 撰 七言律诗 书怀寄元郎中 转觉人间无气味常因身外省因缘经过独爱游山客计较唯求买药钱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岛病多年吟君钓客诗中语便欲南归

  • 卷二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六·柯劭忞

      ○笃行上   田喜缪伦 祖浩然 徐师颜 陈斗龙 胡景清 颜应佑 赵应祥 周古象 王闰 郭道卿 佐卿 廷炜 萧道寿 郭狗狗 张闰 苪世通丁煦 周存义 田改住 宁猪狗 李家奴等 樊渊 赖禄孙 刘德泉 朱显 吴思达 朱汝谐 郭

  • 目录·李岳瑞

     卷上拣魔辨异录雍干遗事(二则)乾隆宫禁遗事(三则)乾隆朝万寿庆典之盛(二则)宣宗冲龄神武德宗皇帝圣德恭纪(二则)德宗外交之大度历书异闻乾隆朝伪皇孙之狱明太祖御书墨迹正音书院福八明故太子之异闻交泰殿大钟(三则)明太傅遗事

  • 世家卷第三 高丽史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成宗。成宗康威章宪文懿大王讳治字温古戴宗第二子母曰宣义太后柳氏光宗十一年庚申十二月辛卯生景宗六年七月甲辰受内禅卽位。八月癸未御

  • 卷五十四·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五十四典礼【五 祭告】【臣】等谨按五礼之序首吉礼百顺受福祭统称之是以国有大庆聿修昭告之典以歆格天祖和悦神人盖本馨德上通迓蕃厘而申崇报皆凖古义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八·高晋

    祀典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初八日礼部奏言乾隆四十五年正月恭逢皇上圣驾南巡【臣】等伏查三十年圣驾南巡【臣】部具奏沿途秩祀事宜奉防照二十七年举行嗣经奏准禹陵元圣周公先师孔子阙里东岳岱宗河渎淮渎江渎河神庙海神庙南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 洪武三年六月戊午朔。 先是,久不雨,上谓中书省臣曰:“君天下者,不可一日无民;餋民者,不可一日无食。食之所恃在农,农之所望在岁,今仲夏不雨,实为农忧。祷祀之事,礼所不废,朕已择六月朔日诣山川坛躬

  • 闵公·孔子

    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冬,齐仲孙来。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秋八月辛丑,公薨。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公子庆父出奔莒。冬,齐高子来盟

  • 积善之方·袁黄

    一、积善之家有馀庆 古时有一妇人颜氏,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只打听其祖先是否积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她认为只要祖上积有大德,其子孙必然会出人头地。孔子也称赞舜之大孝说:&ldquo;舜必能流芳千古,子孙兴旺&rdquo;

  •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二十    宋 吕大圭 撰哀公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二年】或问蒯瞆何以称世子曰左氏序蒯瞆之事曰蒯瞆欲杀夫人夫人啼而走刘原父以为安有此事葢蒯聩闻野人之歌其心慙焉则以谓夫人

  • 卷二十·赜藏主

      ○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参学才良编)   师开堂日,授疏示众云:“兵随印转,将逐符行。请对尊官,分明剖露。”宣疏了,指法座云:“此大宝华王座,従朝至暮,与诸人同起同坐。诸人还见么?若见,更不在升;若不见,莫道

  •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四·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即

  • 二八 自欢喜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住那烂陀之波波利庵婆林。其时,长老舍利弗,诣世尊之处。诣已、礼拜世尊,退坐一面。坐一面已,长老舍利弗,如是白世尊曰:&ldquo;世尊!我今信奉世尊之胜智,无论过去、未来、现在之沙门、婆罗门皆未曾有比世

  •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佚名

    文中称东晋成帝元年 (326年) 受此经。《三洞珠囊》卷8、《云笈七签》卷6皆引。该经当出于南北朝。元始天尊述八节诵、四时召文、八威策文、三十二戒、十六行、二十二事、五明之化、四行道等召龙法,修身积善道,劝人诵经

  • 檀弓疑问·邵泰衢

    一卷。清邵泰衢(生卒年不详)撰。泰衢字鹤亭,浙江钱塘人。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精研礼学,兼明算术。着有《史记疑问》等。是书因《礼记》出自汉儒,而《檀弓》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故摘其可疑者,逐条论证辨析。如脱骖旧馆人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罗什译。十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异名。

  • 撄宁静禅师语录·佚名

    6卷,清智静说,德亮等编,德莪等录。第一卷蕺山戒珠寺上堂(十篇)小参(三篇)吴江喻指庵上堂(五篇)茶话(四篇)第二卷黎川罗汉寺上堂(十三篇)第三卷眠牛山结制小参(七篇)示众(十六篇)第四卷拈古(三十四则)颂古(五十五首)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