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坡诗集注序

昔秦延君注尧典二字至十余万言而君子讥其繁丁子襄注周易一书才二三万言而君子恨其畧训注之学古今所难自非集衆人之长殆未易得其全体况东坡先生之英才絶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毕究故虽天地之造化古今之兴替风俗之消长与夫山川草木禽兽鳞介昆虫之属亦皆洞其机而贯其妙积而为胸中之文不啻如长江大河汪洋闳肆变化万状则凡波澜於一吟一咏之间者讵可以一二人之学而窥其涯涘哉予旧得公诗八注十注而事之载者十未能五故常有窥豹之叹近於暇日搜诸家之释裒而一之剗繁剔冗所存者几百人庶几於公之诗有光虽然自八而十自十而百固非畧矣而亦未敢以繁言盖以一人而肩乌获之任则折筋絶体之不暇一旦而均之百人虽未能舂容乎通衢张王乎大都而北燕南越亦不难到此则百注之意也若夫必待读遍天下书然後答尽韩公策则又望诸後人焉

昔杜预注春秋左传顔籀注班固汉书时人谓征南秘书为丘明孟坚忠臣又李善於梁宋之间开文选学注六十卷流传於世皆仆所喜而慕之者此注东坡诗集所以作也东坡先生读书数十万卷学术文章之妙若太山北斗百世尊仰未易可窥测藩篱况堂奥乎然仆自幼岁诵其诗文手不暂释其初如涉大海浩无津涯孰辨淄渑泾渭而鱼龙异状莫识其名既穷山海变怪然後了然无有疑者崇宁年间仆年志於学逮今三十年一句一字推究来历必欲见其用事之处经史子传僻书小说图经碑刻古今诗集本朝故事无所不覧又於道释二藏经文亦尝遍观抄节及询访耆旧老成间其一时见闻之事有得既已多矣顷者赴调京师继复守官累与小坡叔党游从至熟叩其所未知者叔党亦能为仆言之仆既慕先生甚切精诚感通一日梦先生野服乘驴若世之所画李太白者惠然见访仆方坐一室中书史环列起而迎见先生顾仆喜曰天下之乐莫大於此了无他语又一日梦与先生对谈因问水仙王事即答以茫昧之语殊不可晓不知何意也仆於此诗分五十门总括殆尽凡偶用古人两句用古人一句用古人六字五字四字三字二字用古人上下句中各四字三字一字相对止用古人意不用字所用古人字不用古人意能造古人意能造古人不到妙处引一时事一句中用两故事疑不用事而是用事疑是用事而不用事使道经僻事释经僻事小说僻事碑刻中事州县图经事错使故事使古人作用字成一家句法全类古人诗句用事有所不尽引用一时小诗不用故事而句法高胜句法明白而用意深远用字或有未稳无一字无来历点化古诗拙言间用本朝名人诗句用古人词中佳句改古人句中借用故事有偏受之故事有参差之语言诗中自有奇对自撰古人名字用古謡言用经史注中隐事间俗语俚谚诗意物理此其大略也三十年中殚精竭虑仆之心力尽於此书今乃编写刋行愿与学者共之若乃事有遗误当竢博雅君子补而镌之庶俾先生之诗文与左传汉书文选并传无穷而仆於杜预顔籀李善三子亦庶几焉虽然尚有可以言者先生之用事不可谓无心先生之用古人诗句未必皆有意耳盖胸中之书汪洋浩博下笔之际不知为我语耶他人之语也观者以意达之可也

猜你喜欢
  第八回 玉臂双拳佳儿怀异宝 金丹十粒义仆结仙缘·萧晶玉
  王氏·隋树森
  楔子·关汉卿
  卷一百四十·徐世昌
  卷一百三十九·冯惟讷
  卷一百九·曹学佺
  卷十三·陈邦彦
  卷五百九十·佚名
  卷一百二十·佚名
  明诗平论二集卷四·朱隗
  诗女史纂卷之九·田艺蘅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著者事略》·张次溪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黄庭坚
  06、邂逅·蒲松龄
  刘将孙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相思·胡适

    自我与子别,于今十日耳。 奈何十日间,两夜梦及子。 前夜梦书来,谓无再见时。 老母日就衰,未可远别离。 昨梦君归来,欢喜便同坐。 语我故乡事,故人颇思我。 吾乃澹荡人,未知“爱”何似。 古人说“相思”,无乃颇类此?(一九一五年

  • 卷六十·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五正宗【上】太白宫中行乐词六首水緑南薫殿花红北阙楼莺歌闻太液鳯吹绕瀛州素女鸣珠佩天人弄防毬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迟日

  • 芸隐倦游稿自序·施枢

    余下壬辰第始学诗间吟殊未与意合甲午往来锦谿或自家山趋京城萍汛不羁每多感赋至市桥见月之句若有悟解及乙未秋入呉摄庾台幕丙申防复过越访东甽先生唫又少暇日搜故箧得五言七言絶句可意者仅百篇题曰勌防稿嗟夫自三百篇

  • 列传第五十八 氐胡·沈约

    略阳清水氐杨氏,秦、汉以来,世居陇右,为豪族。汉献帝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子驹,勇健多计略,始徙仇池。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成盐。驹后有名千万者,魏

  • 卷一百十五 志九十·赵尔巽

      ◎职官二   理藩院都察院五城兵马司六科给事中 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文渊阁国史馆经筵讲官起居注 詹事府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衍圣公五经博士 钦天监太医院坛庙官陵寝官僧道录司   理藩院管理院务

  • 卷二十一·黄以周

      徽宗   △崇宁二年(癸未,一一○三)   1、正月(案:据《朔闰考》,是年癸未,正月辛巳朔。甲申,诏:“诸路教授自外任移者,除依条通理考任,许就仕升改,其教导有方贡试如法者,仍听保明再任,内广南路应升改者,减举主一人。”《纪事

  • ●卷五·黎庶昌

    「丁巳」咸丰七年,公四十七岁。正月,公在南昌。初五日,吴公坤修克奉新县城,毕刚毅公金科由饶州率军剿贼于景德镇,遇伏阵亡。十七日,奏报吴坤修一军迭获胜仗,克奉新县城。随摺奏保吴坤修请以道员用,并保杜霖、孔广晋二员,阵亡勇

  • 卷之五·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五月戊子朔。以破流贼李自成捷音。宣示朝鲜及外藩蒙古诸王贝勒。  ○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师至通州知州率百姓迎降谕令薙发。  ○己丑。师至燕京。故明文武官员、出迎五里外。摄政和硕睿亲王

  •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四。○(乙巳)十四年春正月戊辰遣密直副使金庾如元请执送德兴君。 庾至辽阳知枢密院事黑驴谓庾曰: "帝 臣杖塔思帖木儿还其本国今

  • 七 屠家小店·周作人

    屠家小店没有字号,但他们自称是屠正泰,大概从前曾经开过这么一个店,所以名号还保存着,现在的却是牌号什么都没有,只是临街一间店面,也没有柜台,当街一个木栅栏,直角放着钱柜,也算是曲尺形。檐下横放铺板,陈列十几堆炒豆炒花生之

  •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在这篇列传中,作者着重记述了伍子胥为报杀父子之仇,弃小义而灭大恨的事迹。昭关受窘,中途乞讨,未曾片刻忘掉郢都仇恨的心志,忍辱负重、艰苦卓绝,终于复仇雪耻,名留后世。一篇大传,以吴国

  • 二十五年·佚名

    (壬辰)二十五年大明萬曆二十年夏四月4月13日○十三日壬寅,倭寇至。先是日本賊酋平秀吉爲關白,〈初秀吉極貧賤,賣芻資生。前關白出行時,裸體當車而臥。左右欲殺之,關白止之,問所願。秀吉言窮不聊生,關白使守溷廁。秀吉手自掃絜,

  • 卷三·陆粲

    <经部,春秋类,左传附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三      明 陆粲 撰杜氏集解昭公元年其敢爱丰氏之祧祧逺祖庙防曰祭法云逺庙为祧郑注祧之言超也超上去意也此公孙段是穆公之孙子丰之子其家唯有子丰之庙君

  • 《中庸章句》下·钱穆

    十二章。 问:旧说谓程子引必有事焉与活泼泼地两语,皆是指其实体而形容其流行发见无所滞碍倚着之意。今说则谓必有事焉,乃指此心之存主处。道之体用,流行发见,虽无间息,然在人而见诸日用者,初不外乎此心。故必此心之存,然后方

  • 胜利归来话佛教·太虚

    ──三十五年四月在首都欢迎大会讲──今天承中国佛教会、佛学会、市佛教整委会邀集佛教同人、各界人士作此盛大欢迎;并承主席过分誉扬,很不敢当!本人自抗战后常在后方,虽曾到西南各省及缅甸、印度、锡兰等处,但在重庆的时

  • 正法华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往古品第七  佛告诸比丘。乃去往古久远世时。不可计会无央数劫。有佛号大通众慧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世界。曰大殖稼。劫名所在形色。其佛说经

  • 卷八·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八住余庆县钟灵门人心庆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法语示本源明教授嵩少不立文字是入道要门亦可谓至简切者今人不察尚浮华虚习琢句雕章谓如此可张大教法其好事者又

  • 雅述·王廷相

    明王廷相的哲学代表作。分上下篇,约四万 言。王氏自称:“余不自量,每于读书之暇,其于天道人 事,变化几宜,诸所拟议有不符于圣者,时置一论,以求 合道真。积久成卷,分为上下二篇,名曰《雅述》,谓述其 中正经常足以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