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卷上

拣魔辨异录

雍干遗事(二则)

乾隆宫禁遗事(三则)

乾隆朝万寿庆典之盛(二则)

宣宗冲龄神武

德宗皇帝圣德恭纪(二则)

德宗外交之大度

历书异闻

乾隆朝伪皇孙之狱

明太祖御书墨迹

正音书院

福八

明故太子之异闻

交泰殿大钟(三则)

明太傅遗事

徐健庵遗事

郭华野遗事

高文良公夫人之能诗

鸦片遗闻

田文镜之幕客

于文襄出缺之异闻

来文端之知人

大臣微行(三则)

和珅供词

纪和珅遗事(四则)

管韫山侍御之直节

毕太夫人训子诗

杨重英遗事

尹嘉铨罪案异闻

吴谷人遗事

刘文清姬人善书

庞雪崖之遗爱

金简

朱文正之迷信

成得大逆案

林清逆案异闻

汤文端遗事

杨忠武公遗事

梁山舟遗事

李申耆遗事

汤海秋之死

栗恭勤公遗事

前辈爱才之笃(二则)

内务府糜费

道光时南河官吏之侈汰

曹杜两相得谥文正之由

穆相权势之重

张船山侍御之直节

道光朝两儒将

林文忠公遗诗

 卷中

林邓唱和诗词 三则

陶文毅识左文襄

桂林寇警轶闻

左文襄轶事

左文襄联语

左文襄遗议

李文忠公遗事

阎文介遗事

倭文端沮开同文馆

恭王用人之公

朱提督洪章遗事

张汶祥案异闻

林夫人书稿

高心夔遗事

延树南宗伯之大节

薛云阶司寇之法学

宝文靖遗事(二则)

多忠勇公轶事

国朝列女传三人

李莲英女弟之指婚

厨役高识

沈副宪之知遇

某太史遗事二则

浙案异闻

镇平王树汶之狱

王可庄太守失欢于宝文靖

挽联

纪马江死事诸将

甲申越南战事杂纪

章高元失青岛之遗闻

服妖

庚子拳乱轶闻

张樵野侍郎遗翰(三则)

中堂之识字

尚书忠爱

刘博泉侍郎之直

张文襄遗事(二则)

 卷下

都门词事汇录 七则

半塘老人游仙词

九九销寒图

鹧鸪天咏

咏珍妃殉国事

咏雏伶五九事

纪王焕事

陶农部宫词

纪歙鲍烈士增祥事

纪大刀王五事

南下洼水怪

百年前海王村之书肆 琉璃厂于辽为海王村

燕郊废寺之金炉台

云南铜厂

嘉禾图

知不足斋日记钞本

三进士出身之奇

奏疏纰缪

文牍谬误

明季两烈妇

李奉贞

女子绝技

君杏农侍御

陈子庄明府之外交

王文靖遗文

宰白鸭

史抚部诗

黄公度京卿遗词

周太史(兰)隽语

题壁诗

孙北海雅谑

巧对

国初富室

官书错误

《四库全书》之滥觞

私家藏书楼

闺中经世远识

吴梅村身后之文字狱

吴汉槎髫年能诗

大盲头陀遗诗

孙豹人遗事

吴征君农祥遗事

屈翁山遗诗

钱牧斋诗案(七则)

香冢鹦鹉冢

梦异

洪大全遗事

石达开之日记

吴三桂之逆迹

戈登遗言

丁韪良被骗

赫承先求应乡试

黄靖南遗事

诗钟汇录(三则)

隐语汇录

铁路输入中国之始

乞食制府

时艺余谭

术士能代人饮食

马士英玉佩

猜你喜欢
  卷二O九 唐紀二十五·司马光
  ●卷第二十三·胡三省
  提要·高拱
  卷之二十八上·佚名
  卷二百五十一·杨士奇
  卷二百三十七·杨士奇
  卷二百二十·杨士奇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十一·叶盛
  五九四 谕着永璇等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谢墉等充总阅·佚名
  崔挺传·魏收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八·王世贞
  尼布楚条约·佚名
  卷二十九·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零八·彭定求

        卷108_1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私字)】李元纮   硕儒延凤沼,金马被鸿私。馔玉趋丹禁,笺花降紫墀。   衔恩倾旨酒,鼓舞咏康时。暂觏群书缉,逾昭盛业丕。   接筵欣有命,搦管愧无词。自惊一何幸,太

  • 第一齣~第十齣·顾大典

    第一齣 家门始末【看花囘】〔末上〕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名牵利绾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皓首。极品何爲。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鄕风景好。携手同归。【谢池春

  • 卷一百二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 文彦博 留守相公宠示东田讌集诗依韵和呈 尝同徐勉构东田花竹成隂雨後天为爱宪台寛白简得随相府赏红莲清樽屡釂吟情逸红袖频翻舞态妍归兴直须三皷尽月

  • 王言解第三·王肃

    孔子闲居,曾参侍。孔子曰:“参乎,今之君子,唯士与大夫之言可闻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于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户牖而化天下。”曾子起,下席而对曰:“敢问何谓王之言?”孔子不应,曾子曰:“侍夫子之闲也,难对,是以敢问。”孔子又不

  • 卷五百十六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閏九月盡其月   閏九月庚午朔,朝請郎賈易,特授保靜軍司馬,邵州安置,以易在元祐中嘗任臺諫,內懷比德,羽翼權臣,誣毀先猷,盜竊虛譽,故有是命。(新本刪潤,今止從舊。)   昭宣使、高州刺史、內侍押班閻安為宣政

  • 读礼通考卷八十九·徐乾学

    葬考七山陵二东汉章陵后汉书城阳恭王传建武二年以皇祖皇考墓为昌陵置陵令守视后改为章陵因以舂陵为章陵县蔡邕独断世祖父南顿令曰皇考祖钜鹿都尉曰皇祖世祖原陵后汉书本纪建武二十六年春正月初作寿陵【注初作陵未有名

  • 轩辕黄帝传·佚名

    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①。其母西桥氏女,名附宝,瞑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附宝感之而有娠。以枢星降,又名天枢。怀二十四月,生轩辕于寿丘②。①有熊:在河南新郑县。②寿丘:地名,或说在鲁东门之外。帝生而

  • 卷之一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六 朱批徐鼎奏摺 雍正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浙江杭嘉湖道【臣】徐鼎谨 奏为恭谢 天恩并陈微忱仰祈 睿鉴事窃【臣】一介庸愚蒙 皇上殊恩补授今职於本年二月初七日到任巳经报明督抚在案兹於六月

  • 卷一百十三·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三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五上神宗论青苗      李 常臣闻易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繇伏羲以来治天下者未有不以仁守位以财聚人以义理财者也知非仁不

  • 第三章·管子之微时及齐国前此之形势·梁启超

    管子,名夷吾,字仲,或曰字敬仲。后其君尊之为仲父,故后世皆以仲称之。齐之颖上人也。《史记》及《管子》咸不详其家世,今无考焉(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韦昭云:管仲,姬姓之后,管严之子敬仲也,不知何据)。《史记》称其自述之言曰:&ldq

  • 论语稽求篇卷五·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徳行节】史记弟子列传于受业身通者七十二人皆异能之士下即接德行顔渊至子游子夏三十字则此一节本统记七十二人中之最异能者非从陈蔡人也从陈蔡一时颠沛焉得奇才异能皆与其闲可以分门列部如此况此

  • 续枢言·王柏心

    君臣篇 君道莫大于去疑臣道莫大于去私君莫急于选贤臣莫先于不欺君能断仁乃全不能断伤其仁臣能公才乃裕不能公丧其才君尚察则臣饰诈君好名则臣进伪君治事则臣避事有君于此却封禅罢贡献躬服弋绨器无文饰则恭俭之君也然

  • 卷五十九·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十九     婺源江永撰封建    通禮八補五百里甸服【規方千里之内謂之甸服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百里賦納總【甸服内之百里近王城者禾槀曰總入之供飼國馬】二百里納銍【銍刈謂

  • 地理划分[宰制第三]·王夫之

    圣人坚揽定趾以救天地之祸,非大反孤秦,陋宋之为不得延,固以天下为神器,毋凝滞而尽私之。故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要想取得天下而统治天下,必有圣明的君主,使三维各居其位,起用居官任职

  • 大般若經第五分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 般若經梵有廣中略三本.華番皆有初二三四五五分。求其三文歸類足資對勘   者.梵廣.番初.華初.一類也。梵中.番之二三四.華之二三.一類也。梵略.番五.華四.一類   也。獨華之五分無可歸類.對勘無資矣。今設方便.其一類勘.

  • 园丁集·泰戈尔

    印度诗集。泰戈尔作。1913年出版。中译本吴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诗集共收入85首诗。诗集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爱情。诗人热情地讴歌爱情,细腻地刻画了处于特别情绪之中的女主人公的独特心境,表达了她们爱情

  • 春秋属辞·赵汸

    十五卷,元赵汸著。至正丁酉(1357),赵汸《春秋集传》定稿,因《礼记·经解》之说,悟《春秋》之义在比事属辞,而著此书。赵汸《东山集·与朱枫林书》:“《春秋》随事笔削,决无凡例。前辈言此亦多,至丹阳洪氏之说出,则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