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一十四

 

  卷714_1 【梅花】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卷714_2 【铜雀妓二首】崔道融

  严妆垂玉箸,妙舞对清风。无复君王顾,春来起渐慵。

  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春雨暗,不见六龙归。

  卷714_3 【春闺二首】崔道融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辽西。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卷714_4 【访僧不遇】崔道融

  寻僧已寂寞,林下锁山房。松竹虽无语,牵衣借晚凉。

  卷714_5 【田上】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卷714_6 【月夕】崔道融

  月上随人意,人闲月更清。朱楼高百尺,不见到天明。

  卷714_7 【槿花】崔道融

  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东风吹桃李,须到明年春。

  卷714_8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卷714_9 【江上逢故人】崔道融

  故里琴樽侣,相逢近腊梅。江村买一醉,破泪却成咍。

  卷714_10 【牧竖】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卷714_11 【过农家】崔道融

  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卷714_12 【江夕】崔道融

  江心秋月白,起柁信潮行。蛟龙化为人,半夜吹笛声。

  卷714_13 【春墅】崔道融

  蛙声近过社,农事忽已忙。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

  卷714_14 【江村】崔道融

  日暮片帆落,江村如有情。独对沙上月,满船人睡声。

  卷714_15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崔道融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

  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

  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

  卷714_16 【寄人二首】崔道融

  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相思春欲尽,未遣酒尊空。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卷714_17 【江鸥】崔道融

  白鸟波上栖,见人懒飞起。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江水。

  卷714_18 【春晚】崔道融

  三月寒食时,日色浓于酒。落尽墙头花,莺声隔原柳。

  卷714_19 【汉宫词】崔道融

  独诏胡衣出,天花落殿堂。他人不敢妒,垂泪向君王。

  卷714_20 【旅行】崔道融

  少壮经勤苦,衰年始浪游。谁怜不龟手,他处却封侯。

  卷714_21 【班婕妤】崔道融

  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

  卷714_22 【元日有题】崔道融

  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卷714_23 【古树】崔道融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

  卷714_24 【春题二首】崔道融

  青春未得意,见花却如雠。路逢白面郎,醉插花满头。

  满眼桃李花,愁人如不见。别有惜花人,东风莫吹散。

  卷714_25 【长安春】崔道融

  长安牡丹开,绣毂辗晴雷。若使花长在,人应看不回。

  卷714_26 【病起二首】崔道融

  病起春已晚,曳筇伤绿苔。强攀庭树枝,唤作花未开。

  病起绕庭除,春泥粘屐齿。如从万里来,骨肉满面喜。

  卷714_27 【峡路】崔道融

  清猿啼不住,白水下来新。八月莫为客,夜长愁杀人。

  卷714_28 【长门怨】崔道融

  长门春欲尽,明月照花枝。买得相如赋,君恩不可移。

  卷714_29 【月夕有怀】崔道融

  圆光照一海,远客在孤舟。相忆无期见,中宵独上楼。

  卷714_30 【夜泊九江】崔道融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卷714_31 【寒食夜】崔道融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卷714_32 【归燕】崔道融

  海燕频来去,西人独滞留。天边又相送,肠断故园秋。

  卷714_33 【长安春】崔道融

  珠箔映高柳,美人红袖垂。忽闻半天语,不见上楼时。

  卷714_34 【銮驾东回】崔道融

  两川花捧御衣香,万岁山呼辇路长。

  天子还从马嵬过,别无惆怅似明皇。

  卷714_35 【钓鱼】崔道融

  闲钓江鱼不钓名,瓦瓯斟酒暮山青。

  醉头倒向芦花里,却笑无端犯客星。

  卷714_36 【西施】崔道融

  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卷714_37 【马嵬】崔道融

  万乘凄凉蜀路归,眼前朱翠与心违。

  重华不是风流主,湘水犹传泣二妃。

  卷714_38 【羯鼓】崔道融

  华清宫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

  寂寞銮舆斜谷里,是谁翻得雨淋铃。

  卷714_39 【寄李左司】崔道融

  柏台兰省共清风,鸣玉朝联夜被同。

  肯信人间有兄弟,一生长在别离中。

  卷714_40 【梅】崔道融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寞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卷714_41 【天台陈逸人】崔道融

  绝粒空山秋复春,欲看沧海化成尘。

  近抛三井更深去,不怕虎狼唯怕人。

  卷714_42 【雪窦禅师】崔道融

  雪窦峰前一派悬,雪窦五月无炎天。

  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卷714_43 【溪上遇雨二首】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卷714_44 【长门怨】崔道融

  长门花泣一枝春,争奈君恩别处新。

  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卷714_45 【秋夕】崔道融

  自怜三十未西游,傍水寻山过却秋。

  一夜雨声多少事,不思量尽到心头。

  卷714_46 【过隆中】崔道融

  玄德苍黄起卧龙,鼎分天下一言中。

  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

  卷714_47 【关下】崔道融

  百二山河壮帝畿,关门何事更开迟。

  应从漏却田文后,每度闻鸡不免疑。

  卷714_48 【寒食客中有怀】崔道融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

  卷714_49 【溪夜】崔道融

  积雪消来溪水宽,满楼明月碎琅玕。

  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卷714_50 【山居卧疾,广利大师见访】崔道融

  桐谷孙枝已上弦,野人犹卧白云边。

  九天飞锡应相诮,三到行朝二十年。

  卷714_51 【村墅】崔道融

  正月二月村墅闲,馀粮未乏人心宽。

  南邻雨中揭屋笑,酒熟数家来相看。

  卷714_52 【悲李拾遗二首】崔道融

  故友从来匪石心,谏多难得主恩深。

  行朝半夜烟尘起,晓殿吁嗟一镜沈。

  天涯时有北来尘,因话它人及故人。

  也是先皇能罪己,殿前频得触龙鳞。

  卷714_53 【题《李将军传》】崔道融

  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

  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时。

  卷714_54 【酒醒】崔道融

  酒醒拨剔残灰火,多少凄凉在此中。

  炉畔自斟还自醉,打窗深夜雪兼风。

  卷714_55 【郊居友人相访】崔道融

  柴门深掩古城秋,背郭缘溪一径幽。

  不有小园新竹色,君来那肯暂淹留。

  卷714_56 【镜湖雪霁贻方干】崔道融

  天外晓岚和雪望,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应抵寒猿袅树声。

  卷714_57 【秋霁】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卷714_58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崔道融

  瑟瑟香尘瑟瑟泉,惊风骤雨起炉烟。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百幅轻明雪未融,薛家凡纸漫深红。

  不应点染闲言语,留记将军盖世功。

  卷714_59 【读杜紫微集】崔道融

  紫微才调复知兵,长觉风雷笔下生。

  还有枉抛心力处,多于五柳赋闲情。

  卷714_60 【寓题】崔道融

  海上乘查便合仙,若无仙骨未如船。

  人间亦有支机石,虚被声名到洞天。

  卷714_61 【寓吟集】崔道融

  陶集篇篇皆有酒,崔诗句句不无杯。

  醉来已共身安约,让却诗人作酒魁。

  卷714_62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卷714_63 【鸡】崔道融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卷714_64 【献浙东柳大夫】崔道融

  属城甘雨几经春,圣主全分付越人。

  俗眼不知青琐贵,江头争看碧油新。

  卷714_65 【杨柳枝词】崔道融

  雾撚烟搓一索春,年年长似染来新。

  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

  卷714_66 【楚怀王】崔道融

  宫花一朵掌中开,缓急翻为敌国媒。

  六里江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

  卷714_67 【对早梅寄友人二首】崔道融

  忆得前年君寄诗,海边三见早梅词。

  与君犹是海边客,又见早梅花发时。

  忆得去年有遗恨,花前未醉到无花。

  清芳一夜月通白,先脱寒衣送酒家。

  卷714_68 【句】崔道融

  万里一点白,长空鸟不飞。(《边庭雪》,见《诗格》)

  如今却羡相如富,犹有人间四壁居。(见杨万里《诗话》)

  

猜你喜欢
  卷七百零一·彭定求
  卷二百九十七·彭定求
  第三幕·老舍
  提要·曹邺
  黄昏过泰山·林徽因
  御街行·戴望舒
  续集巻三·黄昇
  卷九十五·王奕清
  卷十二·王奕清
  卷五十七·冯惟讷
  卷三十三·王琦
  卷十二·胡文学
  卷三百八十三·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五十二·康熙
  张绍文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二出 红构·孟称舜

    【一封书】〔贴上〕开帘雾气清,看繁花,照眼明。侵阶草色青,助春游,将莲步擎。日转空庭人影静,忽听黄鹂啼数声。呀,那来的是申生也。俊书生,我为你逗春情,几次花前陪笑迎。【前腔】〔生上〕韶华入锦亭,压春愁,人未醒。空阶款步行

  • 劝世歌·佚名

    心不光明点甚灯 意不明来莫诵经 大斗小秤吃甚素 不孝父母斋甚僧妙药非医冤业病 横财不富命穷人 利已害人促寿算 积德修身旺子孙人恶人怕天不怕 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分明天有报 远在儿孙近在身守口莫谈人过短 自短何曾

  • 庄棫·龙榆生

    庄棫字中白,江苏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纬候。先世业嵯,后家中落,校书淮南、江宁各官书局,以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马。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

  • 司马槱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司马槱字才仲,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从孙。元祐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事迹见张耒《书司马槱事》(《张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 卷四十三 郦陆硃刘叔孙传第十三·班固

    郦食其,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衣食业。为里监门,然吏县中贤豪不敢役,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食其闻其将皆握龊好荷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食其乃自匿。后闻沛公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

  •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穆宗下   十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奉安神纛。戊戌,汉以宋将来袭,驰告。二月壬子,诏西南面招讨使挞烈进兵援汉。癸亥,如潢河。戊辰,支解鹿人没答、海里等七人于野,封土识其地。己巳,如老林东泺。壬申,汉以败宋兵石

  • 王元规传·姚思廉

    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陽人。祖父王道宝,是齐员外散骑常侍、晋安郡守。父亲王玮,梁武陵王府中记室参军。王元规八岁时丧父,有兄弟三人,跟随母亲依靠舅氏去到临海郡,那年他十二岁。临海郡有一个土豪名叫刘王真,资财有万万之数,要

  • 令狐腍传·刘昫

    令狐腍字子直,文宗太和四年(830)中进士,初入仕途任弘文馆校书郎。开成初年(836)任左拾遗。二年(837),其父令狐楚去世,守丧免职。服丧期满,授予原官职,不久,改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加官晋职为库部、户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五年(84

  • 卷二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宋神宗熙宁元年知谏院吕诲论青城劳费乞建斋宫奏曰臣伏覩累降诏勅裁减烦费有以知讲求治体崇俭为先中外共闻莫不庆拚臣切

  • ●皇朝通典卷十四·佚名

    食貨十四 ○食貨十四 輕重下 △輕重下 乾隆元年諭積貯平糶之法原以便民乃聞各省州縣於倉穀出入竟有派累百姓者當出糶之時則派單令其納銀領穀若干及買補之時則派單令其納穀領銀若干納銀則收書重取其贏餘納穀則倉胥大肆

  • 卷首·佚名

    &mdash;&mdash;奉天外海战船做法福建省造送金州水师营大赶缯船三只,每只身长七丈四尺,梁头阔一丈八尺七寸。计二十一舱。今将成造前船需用工料、价值细数开后。计开:船底松木龙骨一道,计三节,连交接匙头凑长八丈、围大六尺

  • 卷三十五·郑玄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外朝,朝在雉门之外者也。国危,谓有兵寇之难。国迁,谓徙都改邑也。立君,谓无冢?选于庶也。郑司农云:“致万民,聚万民也。询,谋也。《诗》曰‘询于刍荛

  • 卷首上·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首上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纲领一通论制礼之本书臯陶谟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

  • 卷四·僧祐

    ○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一佑总集众经,遍阅群录,新撰失译,犹多卷部,声实纷糅,尤难铨品。或一本数名;或一名数本;或妄加游字,以辞繁致殊;或撮半立题,以文省成异。至于书误益惑,乱甚棼丝,故知必也正名,于斯为急矣。是以雠校历年,因而后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六·宗喀巴

    〔科〕未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申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申二由六力成办申三具四种作意今申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初中九心:一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缘内所缘境。《庄严经论》云:「心住内所缘。」二续住者,谓初

  • 翻译名义集卷第四·法云

    释氏众名篇第十三古者出家。从师命氏。如帛法祖。竺道生之流也。东晋安法师。受业佛图澄。乃谓师莫过佛。宜通称释氏。后增一阿含流传此土。经叙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子(是释子非沙门。乃

  • 于阗国行程记·平居诲

    自灵州过黄河,行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项界,曰细腰沙、神点沙。至三公沙,宿月支都督帐。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堡沙,沙尤广,遂登沙岭。沙岭,党项牙也,其酋曰捻崖天子。渡白亭河至凉州,自凉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甘州,回鹘牙也。

  • 至真子龙虎大丹诗·佚名

    至真子龙虎大丹诗,北宋道士周方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中有七律诗三十二首,咏颂龙虎大丹,其说似属内丹:卷首有天圣四年(1026)卢天序,概述丹法要旨。序云:「乾坤为鼎,天地为炉,坎离为至药之宗,铅汞作大丹之体。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