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二十

玉兰花类

五言排律

玉兰花         【明】王世贞

暂借辛夷质仍分薝卜光微风催万舞好雨浄千妆月向瑶台并春还锦帐藏高枝凝汉掌艳蘂胜唐昌神女曾捐佩宫妃欲试香谁为后庭奏一曲按霓裳

七言律

玉兰          【明】文徴明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堦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玉兰花         【明】王世贞

南国风流曲未阑开帘一笑万花攒霓裳夜色团瑶殿露掌晴辉散玉盘自是蓝田贻别种不同湘浦怨春寒唐昌观里夸如雪争似侬家几树看

玉兰          【明】陆树声

葱茏芳树雨初干樽酒花前洽笑欢日晃帘栊晴喷雪风廻斋阁气生兰参差玉佩排空出烂熳香鳞拥醉看自是东君苦留客莫教弦管易吹残

七言絶句

玉兰          【明】眭 石

霓裳片片舞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二十

猜你喜欢
  王义山·唐圭璋
  莫蒙·唐圭璋
  赵抃·唐圭璋
  提要·强行父
  第一折·佚名
  曹文贞公诗集卷六·曹伯启
  巻十·顾瑛
  御制选历代诗余序·王奕清
  卷20 ·佚名
  七言巻十一·洪迈
  卷八十·陈起
  卷九十一·朱彝尊
  夜歌·闻一多
  小畜集补钞·管庭芬
  卷二百四十七·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常建诗卷一·常建

    唐 常 建 撰五言古诗送陆擢圣代多才俊【一作秀】陆生何考槃南山髙松树不合空摧残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殷勤叹孤凤早食金琅玕送李十一尉临溪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防影预悬离别心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回轸抚商

  • 卷145 ·佚名

    孔武仲 晁无咎张文潜同校名臣事迹因赠 画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与尘客疏。 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遗两仙同校书。 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 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 兴亡治乱略可知,两

  •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三卢鸿一【新唐书作卢鸿】卢鸿一字浩然范阳人徙家洛阳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隐於嵩山开元中以谏议大夫召鸿一固辞乃聼还山诗十首编为一卷嵩山十志十首草堂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前当墉

  • 卷一·贡奎

    ●钦定四库全书云林集卷一(元)贡奎 撰杂言志士常惜日达人宁慕名廖廖宣尼圣长歌愧耦耕六籍矧已残纷纭起亡嬴守经汉儒者策世何所成圣功苟云效致泽希阿衡赫赫金仙化奈矜势方行归与畎亩乐岂系辱与荣璞玉不自售匣镜翳空尘岂

  • ●卷十·邵博

      汉高祖一竹皮冠起田野,初不食秦禄,卒能除其暴,拯一世之人于刀机陷阱之下,置于安乐之地。帝天下,传之子孙四百年。其取之无一不义,虽汤、武有愧也。史臣不知出此,但称“断蛇著符,协于火德”,谬矣。   “太史迁取贾谊《过

  • 东都事略卷八十·王称

    列传六十三  陈升之字阳叔建州建阳人也举进士为校书郎知南安县徙知汉阳军为监察御史张尧佐以后宫亲为三司使升之言其不可尧佐遂改为宣徽使景灵宫使升之复言其不可且曰已成之命虽不可以臣故追夺自今愿以天寳为鉴防杜

  • 卷第一百九十七·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十三〔起昭阳单阏(癸卯),尽旃蒙大荒落乙巳)五月,凡二年有奇。〕太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四·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正月甲申朔正旦令节在廷文武及华夷赍捧朝贡官员人等于五凤楼前行庆贺礼辅臣叶向高复恭诣仁德门行礼赐酒饭○是日顺天府官进春赐辅臣李廷机叶向高上尊珍馔○丑刻永昌府地震连十日如雷声○以山西按察使孙承

  • 京口耆旧传卷一·刘宰

    刁衎子【湛孙约等】陈升之【子闶闳等】陈汝奭【子龙辅等】栁涚丰有孚【弟有章等】葛良嗣焦千之沈括刁衎字元賔丹徒人祖礼遇乱自上蔡徙居宣城父彦能仕江南因徙升州后从徐知諌于润州乐其风土至李氏时为昭武军节度使赐田

  • 卷四·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康熙二十六年正月丙申喀尔喀两翼汗及七旗济农诺顔台吉等合疏请上尊号土谢图汗等疏曰喀尔喀两汗率领七旗贝勒等谨奏至圣皇帝睿览防皇上鉴照时事欲安辑逺方往谕达赖喇嘛遣使

  • 一 剪 辫·许寿裳

    一九〇二年初秋,我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东京留学,初入弘文学院预备日语;鲁迅已经在那里。他在江南班,共有十余人,也正在预备日语,比我早到半年。我这一班也有十余人,名为浙江班,两班的自修室和寝室虽均是毗邻,当初却极少往来。我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 洪武二十三年秋七月辛卯朔,享太庙。 壬辰,上御谨身殿,观《大学》之书,谓侍臣曰:“治道必本于教化,民俗之善恶即教化之得失也。《大学》一书,其要在于脩身。身者,教化之本也,人君身脩而人化之,好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 洪武十三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高丽贡不如约,以诏问之曰:“曩元之驭宇,运未百年而天命更,朕代元为君,临御十有三载,四夷入贡,惟三方如旧,独尔东

  • 卷三·曾恬

    心本一支离,而去者乃意尔。 看文字须是一看过领得,方是理通。 克己须是从性偏难克去处克将去,克己之私,则心虚见理矣。 问思可去否,曰:思如何去?思曰睿,睿作圣,思岂可去?陈问:遇事出言,毎思而发,是否?曰:虽不中不逺矣。 释氏所以

  • 第二十四卦:《复卦》·佚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白话】《复卦》象征复归:亨通顺利。阳气从下面产生而逐渐向上行进没有阻碍,朋友前来也没有灾难危害。返回复归有一定的运动规律,经过七天就会前

  • 春秋传卷十九·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成公上【公名黑肱宣公子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周【定王十七年鲁成公五年定王崩子简王立】郑【襄公十五年鲁成公四年襄公卒悼公费立成六年悼公卒弟成公睔立】齐【顷公九年鲁成公九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宋【

  • 诗经劄记·杨名时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读大序则知诗之教是从人之心志上养其善端消其邪恶以为美政教之本风如风之动物也此即兴起人善端荡散人邪慝之义闗雎 小序言后妃进贤为后妃之徳义大而精程朱皆不取何也 大臣之职莫大于求

  • 论倭铿赫克尔·太虚

    学者以一生坚决固持之论说,而表示其一种系统组织之思想,此思想之既深入人心,即渐著为群众之行动,而形成国家及国际之政治,其影响必遍及全世界而后已。其尤强有力者,且往往主持十年、数十年、百年、数百年之世运焉。徒见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