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八

秋类

五言古

杂诗          【晋】左 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緑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皎皎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鴈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嵗暮常慨慷

秋日          【晋】孙 绰

萧瑟仲秋日飇唳风云高山居感时变逺客兴长謡疎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宻叶辞荣条抚茵悲先落郁松羡后凋垂纶在林野交情逺市朝澹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秋歌          【宋】刘 铄

昊天清且高秋气发初凉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朱华先零落緑草就芸黄纎罗

还笥箧轻纨改衣裳

秋夜          【梁】简文帝

高秋度函谷坠露下芳枝绿潭倒云气青山衔月规花心风上转叶影树中移外逰独千里夕叹谁共知

聘斋秋晩馆中饮酒   【北周】庾 信

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残秋欲屏扇余菊尚浮杯漳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

奉和初秋         庾 信

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北阁连横汉南宫应凿龙祥鸾栖竹实灵蔡上芙蓉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

晩秋           庾 信

凄清临晩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峰晩更霾可怜数行鴈防防逺空排

和颍川公秋夜       庾 信

泬寥空色逺叶黄凄序变洞浦落遵鸿长飇送巢燕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峻雉聆金拆曾台切银箭

秋日应诏        【隋】袁 朗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栁萎叶落商飇观鸿归明月池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秋日效庾信体      【唐】太 宗

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花生园菊蕊荷尽戏鱼通晨浦鸣飞鴈夕渚集栖鸿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

山阁晩秋         太 宗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疎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厯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秋思          【唐】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羣芳歇白露凋华滋

秋兴          【唐】王昌龄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脩木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秋夜          【唐】韦应物

暗窗凉叶动秋斋寝席单幽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如何方恻怆披衣露转寒

感秋          【唐】贾岛

商气飒已来嵗华又虚掷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疎滴几蜩黙凉叶数蛩思阴壁落日空馆中归心逺山碧

秋日          【唐】温庭筠

爽气变昏旦神臯遍原隰烟华久荡摇石涧仍清急栁暗山犬吠蒲流水禽立菊花明欲迷枣叶光如湿天籁思林岭车尘倦都邑诪张夙所违悔吝何由入芳草秋可借幽泉晓堪汲牧羊烧外鸣林果雨中拾复此遂闲旷翛然脱羁絷田収鸟雀喧气肃龙蛇蛰佳节足丰穰良朋阻逰集沈机日寂寥葆素常呼吸投迹倦攸往放怀志所执良时有东葘吾将事蓑笠

和子俊感秋       【元】赵孟頫

白露?然队草木日以凋闲居无尘杂日薄风翛翛登高写我心葵扇欲罢揺感时俯逝水回睇仰层霄松乔在何许高蹈不可招愿言从之逰怀古一何遥

秋           【元】张养浩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功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嵗丰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遐兴何悠悠迅景何悤悤俯仰田舎底或能保初终

秋日池上        【元】萨都拉

顾兹林塘幽消此闲日永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天清晓露凉秋深藕花冷有怀无与言独立心自省

双寺精舎新秋追和戎昱长安秋夕

【元】倪 瓒

秋暑晩差凉茗余眠独早清风振庭柯寒蛩吟露草晨兴面流水西望呉门道不知人事剧但见青山好

七言古【附长短句】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唐】韩 愈

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终南晓望踏龙尾倚天更觉青巉巉自知短浅无所补从事久此穿朝衫归来得便即逰览暂似壮马脱重衔曲江荷花葢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缄乐逰下瞩无逺近緑槐萍合不可芟白首寓居谁借问平地寸歩扄云岩云夫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日来省我不肯去论诗説赋相諵諵望秋一章已惊絶犹言低抑避谤谗若使乘酣骋雄怪造化何以当镌劖嗟我小生值强伴怯胆变勇神明监驰坑跨谷终未悔为利而止真贪馋高揖羣公谢名誉逺追甫白感至諴楼头完月不共宿其奈就缺行攕攕

谿晩凉         【唐】李 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谿汀眠鹭梦征鸿轻莲不语细防溶层岫回岑复疉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秋意          【元】马祖常

银牀坠露下高桐竹练含氷留麝龙蒲萄酒作玛瑙红湘娥江边采芙蓉月华流影天汉东素商凄清飏防风草根知秋有鸣蛩

秋夜三五七言      【元】郑允端

风乍起月初阴树头梧叶响阶下草虫吟何处高楼吹短笛谁家急杵秋砧

五言律

仪鸾殿早秋       【唐】太 宗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秋日           太 宗

爽气澄兰沼和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岫高低影云空防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娯心

秋日翠微宫        太 宗

秋光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疎一葢缺树冷半帷空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奉和山夜临秋      【唐】上官仪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云飞送断鴈月上净疎林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初秋夜坐应诏      【唐】杨师道

玉琯凉初应金壶夜渐阑苍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漙鴈声风处断树影月中寒爽气长空净高吟觉思寛

园林秋夜作       【唐】李 嶷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月色徧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山居秋兴        【唐】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晩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野          【唐】杜 甫

秋野日疎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邨墟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飡老夫食分减及谿鱼

其二

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掉头纱防侧曝背竹书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稀疎小红翠驻屐近防香

其三

逺岸秋沙白连山晩照红潜鳞输骇浪归翼防高风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 【唐】郎士元

楚客秋多兴江林月渐生细枝凉叶动极浦早鸿声胜赏暌前夕新诗报逺情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别墅即事

【唐】卢 纶

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旷朗霞映竹澄明山满池葺桥双鹤赴收果众猿随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    【唐】张 籍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山情因月甚诗语入秋高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硏劳

其二

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莎台乘晩上竹院就凉眠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其三

客散高斋晩东园景象偏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鴈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秋相望         【唐】元 稹

檐月惊残梦浮凉满夏衾蟏蛸低户晩萤火度墙阴炉暗灯花短牀空帐影深此时相望久高树忆横岑

晩秋           元 稹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寝倦解幽梦虑闲添逺情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感秋          【唐】姚 伦

试向疎林望方知节殊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不蔽秋天鴈惊飞夜月乌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    【唐】朱庆余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雨余槐穟重霜近药苗衰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其二

逍遥人事外杖履入杉萝草色寒犹在虫声晩渐多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几许新开菊闲从落叶和

其三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余闲蝶散红阑外萤飞白露间墙高微见寺林静逺分山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闗

其四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翠篠寒逾静孤花晩更明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入夜听疎杵遥知耿此情

其五

门巷惟苔藓谁言不称贫台闲人下晩果熟鸟来频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畨新

其六

竹迳通邻圃清深称独逰虫丝交影细藤子坠声幽积润苔纹厚迎寒荠叶稠闲来寻古画未废执茶瓯

山居秋思        【唐】周 贺

一从云水住曾不下西岑落木孤猿在秋庭积叶深泉流通井脉虫响出墙阴夜静谿声彻寒灯尚独吟

原上秋居        【唐】贾 岛

闗西又落木心事复如何嵗月辞山久秋霖入夜多鸟从井口出人自岳阳过倚杖聊闲望田家未剪禾

访秋          【唐】李商隠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巳穷江臯当落日防席见归风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早秋山居        【唐】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旅中早秋        【唐】刘 威

金威生止水爽气徧遥空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莫问前程事飘然沙上蓬

早秋          【唐】许 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逺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早秋山中        【唐】李山甫

谁到山中语雨余风气秋烟岚出涧底瀑布落牀头至道亦非逺僻诗须苦求千峰有佳景拄杖独廵逰

秋兴寄頴公       【唐】僧贯休

风声吹竹健凉气着身轻谁有闲心去江边看水行邨遥红树逈野阔白烟平试裂芭蕉片题诗问竺卿

新秋夜雨         僧贯休

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静引闲机发凉吹逺思醒逍遥向谁説时泥漆园经

秋居幽兴        【宋】王禹偁

秋光虽寂莫幽兴入诗家篱暗螀啼菊园荒蚁上茄围棊知日影理髪见霜华向晓儿童喜谿僧遗晩瓜

园庐秋夕        【宋】林 逋

兰杜裛衰香开扉趣自长寒烟宿墟落清月上林塘意想殊为适形骸固可忘援琴有余兴聊复寄吟觞

秋夜          【宋】葛长庚

有客眠孤馆更阑拥纸衾清风千里梦明月一声砧素壁秋灯暗红炉夜火深寒猿啼岭外惹起故乡心

八月三日即事       葛长庚

烟冷浑沾水谿清可数鱼鸦翻千防墨鴈草数行书今日征帆下前年上国初诗盟寒复讲无酒兴何如

秋到          【宋】方万里

秋到山居僻贫无异味尝擘黄新栗嫩炊白早籼香渐减家人病徐添夜气凉凭谁理荒秽篱落菊苗长

秋思          【元】萧国寳

闲看浮云白临风清且凉烟林含紫翠霜菊间青黄逺浦枕孤鹜荒郊宿野航心空随地静木石自相忘

次韵阿荣存初叅议秋夜见寄

【元】虞 集

寓馆城门夕高秋雨露开天垂华葢近月转紫垣来疎阔思良防淹留到不才深期谢安石挥麈散风埃次韵陈刚中待制初秋   【元】袁 桷

岸帻倚书楹寒砧彻四城马归人独语鴈过月初生寂寂虫急凄凄落叶清客怀谁与共搔首见参横

新秋即事        【元】许有壬

莫蹋苍苔破茨门昼亦闗林风秋入树波日晩摇山原野苍茫外烟霏指顾间更须安一榻月夜不须还

次和可翁新秋即事    【元】许有孚

池亭残暑去乐事日相闗径列霜前菊窗招雨后山好诗来枕上爽气满人间极目重台晩遥天一鹤还

五言排律

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唐】钱 起

才妙心仍逺名疎迹可追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胜事唯愁尽幽寻不厌迟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江楼早秋        【唐】白居易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湖光朝霁后竹气晩凉时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清风水苹叶白露木兰枝欲作云泉计须凭伏腊资匡庐一歩地官满更何之

七言律

江南秋日        【唐】殷文珪

水国由来称道情野人经此顿神清一篷秋雨睡初起半砚冷云吟未成青笠渔儿筒钓没蒨衣菱女画桡轻氷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

新秋即事        【唐】皮日休

痴号多于顾恺之更无余事可从知酒坊吏到常先见鹤料符来每探支凉后定谋清月社晩来专赴白莲期共君无事堪相贺又到金虀玉鲙时

和新秋即事       【唐】陆龟防

声利从来解破除秋滩惟忆下桐庐鸬鷀阵合残阳少蜻蛚吟高冷雨疎辨物南华论指指才非元宴借书书当时任使真堪笑波上三年学炙鱼

晩秋同何秀才谿上    【唐】伍 乔

闲歩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谿菱上小船云吐晓阴藏霁岫栁含余霭咽残蝉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秋怀          【宋】黄庭坚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雨开芭蕉新间旧风撼筼筜宫应商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嵗多繁霜

永嘉秋夕        【宋】陆 防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谯楼三鼓夜将午云雁数声天正霜寓世此身惊逆旅寛怀何处不吾乡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蠏肥橙橘香

秋居寄西里君      【宋】翁 卷

每日看山山上立满山风日又秋来贫家嵗计惟收菊幽径时常不扫苔新得酒方思欲试旧存吟轴见还开凉天在处清如水能赋惭无宋玉才

秋夜          【宋】戴复古

十分秋色满轩窗景物凄清夜气凉筛月帘栊金琐碎霜砧杵玉丁当井梧叶脱无多影岩桂花稠不断香坐到更深吟兴动砚池滴露写诗狂

秋夜          【元】黄 庚

博山香冷夜将阑红影摇窗烛未残庭树露浓花气湿井梧风老叶声干世情冷暖知心少朋旧东西防面难一段客愁吟不就无言背月倚阑干

楚山秋晩        【元】掲傒斯

山人何处抱琴归遥想楼台隔翠微老树风生舟正泊空江日落雁初飞岂无赋客能招隠亦有渔翁醉息机一幅秋光舒复卷谁教尘土涴人衣

东岭秋阴        【元】呉 莱

几防晴云着树梢寒山苍莽类城壕鸡豚日落声相接鹳鹤风凉势自高小径残榛分岭脊平畴净緑带谿毛朝来雨足多秋意井上无人事桔橰

秋日          【元】周 权

石脉泉花蘸眼明竹根沙路旧经行云归天际山容澹日落江头鴈影横梧叶庭除秋渐老豆花篱落晩初晴客程迢逓归心逺烟火苍茫起暮城

东湖秋景        【元】杨 载

暂停麾葢拥轻舟此日湖山属暮秋采采黄花登几案离离红树散汀洲倾壶浮蚁杯频竭下箸鲜鳞网乍收莫向钱塘夸往事白苏未许擅风流

秋词          【元】王 逢

香散天街静玉珂露台风殿夜如何星从河汉淡中落秋在梧桐疎处多鸾影不曾离寳鉴蛛丝先已缀金梭君王蠒馆询遗事却拟銮车共载过

新秋早朝        【明】王 璲

宫井梧桐一叶飞新凉先到侍臣衣苍龙阙上银河转丹凤楼头玉漏稀晓仗分行环御辇夕郎鸣佩出仙闱自怜虎观叨陪从簮笔惭无补万几

秋日          【明】居 节

槿花委露渚莲愁无复红妆荡小舟浓淡云山堪入画萧闲门迳自宜秋当时载酒人如鹤昨夜吹箫月满楼鸿鴈欲来江欲冷白苹风起思悠悠

五言絶句

秋歌          【唐】郭元振

辟恶茱茰囊延年菊花酒与子结绸缪丹心此何有

秋夜          【唐】耿 湋

高秋夜分后逺客鴈来时寂寂重门掩无人问所思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歩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夜           韦应物

高阁渐凝露凉叶稍飘闱忆在南宫直夜长钟漏稀

秋山吟         【唐】施肩吾

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招东邻         【唐】白居易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牀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

早秋独夜         白居易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牀月

孟秋          【唐】郑 槩

江南孟秋天稻花白如氊素腕惭新藕残妆妬晩莲

仲秋          【唐】沈仲昌

江南仲秋天鱏鼻大如船雷是樟亭浪苔为累石钱

季秋          【唐】刘 蕃

江南季秋天栗实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芦花白浪穿

长安秋望        【唐】杜 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防国寺秋吟       【宋】葛长庚

鴈过天成画鱼惊水作纹檐牙宵吐雨殿脊晩防云

其二

酒弄三竿日诗成一枕风寒声落鸿雁秋意着梧桐

其三

楼影秋江白苔碑卧夕阳水昏沙暮起一一鴈南翔

其四

嫩竹容归雀寒松捧落晖危红和露滴空翠扑衣飞

其五

竹手擎云重松肩荷月高烟收天地阔醉目数秋毫

其六

犬吠月如昼马鸣人渡桥更无诗与酒虚度可怜宵

其七

香篆孤烟袅灯龛寸火微梦和明月冷心与白云飞

其八

星似萤千防云如鹤一双孤吟寒不寐落叶打空窗

京师秋夜        【元】虞 集

风竹撼秋声天寒梦不成如何今夜月偏照客窗明

西斋秋夜        【元】僧善住

晩雨过江城西斋秋气清梦囘孤枕上无处不虫声

秋夕           僧善住

孤馆灯初暗窗虚月正明寒衣犹未补风逓砧声

七言絶句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消暑退茅斋静堦下丛莎有露光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光一雁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使人狂

晩秋闲居        【唐】白居易

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踏梧桐黄叶行

秋热           白居易

西江风接南威暑气常多秋气微犹道江州最凉冷至今九月着生衣

秋夕          【唐】窦巩

防霜云映月朦胧乌鹊争飞井上桐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愁思          【唐】王 涯

网轩凉吹动轻衣夜听更长玉漏稀月度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

秋夜曲          王 涯

丁丁漏永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蛩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其二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原晩望        【唐】杨 凌

客鴈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到秋          【唐】李商隠

扇风淅沥簟流漓万里南云滞所思守到清秋还寂莫叶丹苔碧闭门时

秋怀          【唐】雍 陶

古槐烟薄晩鸦愁独向黄昏立御沟南国望中生逺思一行新雁去汀洲

早秋宿田舎       【唐】曹 邺

涧草疎疎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南邨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秋日          【宋】朱 子

一雨生凉杜若洲月波微漾绿谿流茅檐归去无尘土淡薄闲花绕舎秋

秋怀          【宋】刘 宰

一抹红绡日脚霞千林暮霭纳归鸦西风卷尽梧桐叶乞与中庭散月华

早秋          【元】刘 因

昨朝一叶见秋生今日千岩万壑清欲借西风苏病骨暂来石上听松声

山中秋夜        【元】黄 庚

石牀弹月鹤听琴玉宇凝秋絶防尘万里无云银汉淡一天风露湿星辰

初秋夜坐        【元】赵孟頫

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朶红衣落尽觉风生

秋闺          【元】元 淮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帘归燕尚迟留闲阶弄影穿明月笑捻流萤説早秋

秋词          【元】萨都拉

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月上霜

秋词          【元】郑允端

月转觚棱夜未央倚牀自炷水沈香芙蓉小帐云屏暗二十五声秋防长

秋景          【明】宣 宗

新秋凉露湿荷丛不断清香逐晓风满目浓华春意在晩霞澄锦照芙蓉

秋行          【明】顾 源

野菜香粳乐晩年疎林晴日好秋天风瓢满耳鸣琴筑黄叶深窝得晏眠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陈秉文·唐圭璋
  陈梦协·唐圭璋
  王茂孙·唐圭璋
  第五出 争继·李渔
  ◆陈治中孚(观光稿 交州稿 玉堂稿)·顾嗣立
  王伯成·隋树森
  黄庭坚诗全集二·黄庭坚
  卷十二·韩淲
  卷二十六·朱彝尊
  大风·刘半农
  卷三 盛唐·佚名
  卷五十·陈邦彦
  卷三百八十四·陈廷敬
  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御选金诗卷十·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到我这里来·戴望舒

    到我这里来,假如你还存在着,全裸着,披散了你的发丝:我将对你说那只有我们两人懂得的话。我将对你说为什么蔷薇有金色的花瓣,为什么你有温柔而馥郁的梦,为什么锦葵会从我们的窗间探首进来。

  • 卷八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四 崔涂【字礼仙光啓四年进士】 秋夕送友人 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寛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晩次修路僧 平尽不平处

  • 卷八十八·列传第十八·脱脱

        萧敌烈(拔剌) 耶律盆奴 萧 排押(恒德 匹敌) 耶律资忠 耶律瑶质 耶律弘古 高正 耶律的琭 大康乂   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识度弘远,为乡里推重。始为牛群敞史。帝闻其贤,召入侍,迁国舅详稳。统

  •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四十九·柯劭忞

      月里麻思 塔不已儿 重喜 怯怯里 相兀速 孛罕 忽都 苫彻拔都儿哈八儿秃 察罕 阿儿思兰 阿散直 失剌拔都儿口儿吉 阿老瓦丁 亦思马因 失里伯 拜延 合剌江 坤都岱 乌克岱 勖实带 只儿哈郎 秃鲁不花 咬住哥   月

  • ●卷五·陶宗仪

      ◎角端金华黄先生(榔)尝云:“子将以举子经学取科第,有一赋题曰‘角端’,亦曾求其事实否乎?”余曰:“未也。”因记《史记 司马相如传》“兽则麒麟角狼”之语,退而阅之。按注,郭璞

  • 东汉会要卷二十·徐天麟

    职官二执金吾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武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执金吾缇骑舆服导从充满道路羣僚之中斯最

  •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三六禀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三日一二二○二--一三·佚名

    一皂头役蒙淡水分府谕另举西门总理,将保结状及认充结状禀缴分府台下一皂头役许成叩首叩禀,为据结禀举,乞恩俯准着充事。缘本城西门总理洪德梁废疾,不能办事。所有总理遗缺,蒙谕:着成另举妥人接充等因。

  • ●崇祯记闻录卷三·佚名

    前任抚院张国维,陞河道侍郎去任,代之者黄希宪。今秋兵部尚书陈新甲,以罪论斩,系狱;陞张国维为兵部尚书,即以希宪代河道侍郎之职。皇上欲警本兵仆,张国维已莅任,特令监斩陈新甲。设身处地,能不凛然!河南全省八府,乃天下之中也,向被

  • 劝垦例·佚名

    目录 民间零星报垦田地不及一亩,虽有一亩或系山头地角、不相联络,例免升科;老田相联、逐渐滋垦,虽不及一亩,仍行汇升 报垦零星地亩,免其升科,给发印照付据 各属垦升田地应由道府结转,随文请领垦照 民间零星报垦田地不及一亩,虽

  • 自我批评的难得·孔子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 【注释】 ①讼:责,责备。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到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作自我批评的人。” 【读解】 不知孔子怎样看待他的优等学生之一曾子,因为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佚名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3)。”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

  •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九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九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师子吼菩萨品之五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末)·慧沼

    论第六 论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杂集论中略标同此。境.业少异彼云。显扬说境相似。俱云于有体.有德.有能。且就有体不说唯言。不尔信缘过.未等法岂有体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论。彼云忍可.清净.希望为体。显扬略果。五蕴

  • 趵突泉志·任弘远

    任弘远撰,康熙五十二年(1715)成书,乾隆七年(1742)刻本。上下两卷。上卷首记宸游,次志图经、源流、基趾、沿革、古迹、灾异、人物、仙迹、幽怪、传闻;下卷则为艺文、碑版、额联诸志。该志系在历城县志有关趵突泉的记载的

  •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佚名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原经题注云:「一名《交带文》,出于《太微交带经》」。正文首云:「右出洞真第四部卷第三十一,陆先生真本」。据此可知本篇系摘录东晋南朝上清经而成。《上清

  •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佚名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简称《长文大洞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晚唐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为内丹经典,经文分十九章。内称:人之形神精血皆为天地气化所生。「神者为阴阳气之用也,形者为神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释。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有序及流通,般若之智生诸佛,故称为圣佛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