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八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四

决明类

五言古

种决明         【宋】黄庭坚

后皇富嘉种决明注方术耘耡一席地时至观茂密缥叶资芼羮缃花马蹄实霜丛风雨余簸簸场功毕枕囊代曲肱甘寝听芬苾老眼愿力余读书真成癖

决明          【明】吴 寛

黄花隠緑叶雨过仍离披不为杜老叹未是凉风时服食治目吾将采掇之不须更买药园丁是医师

七言律

次韵济之谢送决明    【明】吴 寛

畦间香露正氤氲童子清晨荷锸勤不惜离披垂翠羽端愁摇动落黄云药名再得宣公注书带休从郑老分病目向来俱有頼凉风吹汝莫纷纷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四

猜你喜欢
  李漳·唐圭璋
  第四幕·老舍
  第三十四出 伪勑·陆采
  第十一折 岳侯挫寇·冯梦龙
  第三折·关汉卿
  道园遗稿卷六·虞集
  歌(译诗)·徐志摩
  八教授颂·闻一多
  序·郭则沄
  卷五十六·陆游
  平仲清江集补钞·管庭芬
  卷五十七·郭元釪
  ●南楼月·沈泰
  陆游词作鉴赏·佚名
  六集 三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一 曾巩 宿尊胜院 朝寒陟山砠宵雨集僧堂敝衣盖苦短客卧梦不长雄风树间吼枯槁簸欲僵向来雪云端叶下百仞隍起攀苍厓望正受万虑戕岁运忽当尔我顔安得芳

  • 卷六十二·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二目录仙佛避暑城西观吴道子画老君像【宋谢翺】自题画老子图【明宋登春】题老子像【明陈继儒】老子出函谷图【明徐渭】题黄帝广成子问道图【明程敏政】彭祖观井图【明吴寛】题刘节

  • 十国世家年谱第十一·欧阳修

    呜呼,尧、舜盛矣!三代之王,功有余而德不足,故皆更始以自新,由是改正朔矣,至于后世,遂名年以建元。及僭窃交兴,而称号纷杂,则不可以不别也。五代十国,称帝改元者七。吴越、荆、楚,常行中国年号。然予闻于故老,谓吴越亦尝称帝改元,而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六、像岳钟琪一样臣事清朝的·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戴皇祖之仇以为君,且守死尽节于其前”,又有“俯首屈节,尽忠于匪类”等语。曾静以岳钟琪之远祖武穆王,称为皇祖者,是奉岳钟琪为主而已,为其臣子也。且曾静狂言,以《春秋》大义自居。其

  • 读礼通考卷二十九·徐乾学

    丧期二十九通论下【禫月之辨】戴徳丧服变除篇礼二十五月祥二十七月而禫干学案公羊传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荀子礼论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盖汉以前无有以禫为二十七月者言之自戴德始自此以后郑康成则主戴说而以为二十七

  • 班马异同卷八·倪思

    张耳陈余列传史记八十九汉书三十二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无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 亡其夫去抵亡邸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聴乃卒为请决嫁之张 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

  • 第一节由三藩市到天津·老舍

    我高兴回到祖国来,祖国已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是崭新的,必能领导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走向光明,自由,与幸福的路途上去的伟大力量!第一节由三藩市到天津一、旧金山到三藩市(旧金山)恰好在双十节之前,中国城正悬灯结彩,预备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天顺三年六月辛亥朔建州左卫右都督董山建州卫都督同知李古纳哈建州右卫都督同知纳郎哈三人俱奏乞迁职事下兵部尚书马昂等言董山李古纳哈世受朝廷厚恩不思图报乘间潜受朝鲜国官职赏赐今不加诛幸矣乃又恣无厌之求希意外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正德十二年八月甲辰朔 上微服从德胜门出幸昌平外廷犹无知者次日大学士梁储蒋冕毛纪追至沙河上曰臣等昨在阁见午本未散候至申刻始出道路相传以为 圣驾清晨出至教场寻幸 天寿山臣等闻之心胆战惊莫知所措今储嗣未建人心

  • 韩愈传·刘昫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名仲卿,无声名地位。韩愈三岁时便成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大历至贞元之间(766~805),文章大多崇尚仿古,模拟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而独孤及、梁肃学

  • 卷第十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二〈起天平七年正月、盡九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璽國押開豊櫻彦天皇〈聖武天皇〉七年春正月戊午朔。天皇御中宮宴侍臣。又饗五位已上於朝堂

  • 卷二十七(成十一年,尽十五年)·孔颖达

    【经】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正月公在晋,不书,讳见止。)[疏]注“正月”至“见止”。○正义曰:襄二十九年“正月公在楚”,传曰“释不朝正于庙也”。彼以逾年,故书“正月公在楚”;此亦逾年,不书“正月公在晋”者,为讳见止故

  • 卷一百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防第五十七哀公元年考异足利本传逢滑当公而进滑作猾 暴骨如莽谨按足利本后人记云异本莽上有草字 亲廵其孤寡而共其乏困无上其字 冬十一月晋赵鞅

  • 中观论疏卷第四(本)·吉藏

    释吉藏撰去来品第二问二十七品为有次第为无次第。若无次第则颠倒说法。若有次第何故次有去来品。答一切经论必有次第。但次第有二。一随义次。二随根次。随根次者凡有三义。随义次第则有七门。合十意也。随根次有三义

  • 第六·宗鉴

    释门正统第六良渚沙门 宗鉴 集中兴第一世八传则全字叔平。四明施氏。十岁师保国光相塔院。行缘进具。造法智轮下。未几悉了其义。居十大弟子之冠。述四明实行录。犹蔡邕作。郭有道碑也。有置气善品藻。遇事不合於心

  • 卷第二十五·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五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七世 筠州九峰道虔禅师法嗣 洪州同安常察禅师(凡十二) 示众云。洪音不剖。其理不彰。设使不言。且道是分不分。 时有僧出云。不分。师云。若不是阇梨

  • 玉箓三日九朝仪·佚名

    玉箓三日九朝仪,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书内载敕建玉箓大斋三日行道之仪。卷上为第一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中为第二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下为第三日早午晚三朝仪(原注「缺晚

  • 大集譬喻王经·佚名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随汝所欲当问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所问者,我为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