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四

崔涂【字礼仙光啓四年进士】

秋夕送友人

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寛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晩次修路僧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夕次洛阳道中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流年川闇渡往事月空明不复叹岐路马蹄尘夜生

读方干诗因怀别业

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华髪新知少沧洲旧隐深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题嵩阳隐者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江行晩望

木落曙江晴寒郊极望平孤舟三楚去万里独吟行鸟占横查立人当数里耕十年来复去不觉二毛生

巫山庙

双黛俨如嚬应伤故国春江山非旧主云雨是前身梦觉传词客灵犹福楚人不知千载後何处又为神

与友人同怀江南别业

因君话故国此夕信依依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浮名如纵得沧海亦终归却是风尘里悠悠未息机

送道士于千龄游南岳

物外与谁期人间又别离四方多事日五岳独游时猿狖潇湘浦烟波屈宋祠无因陪此去空惜鬓将衰

春日登吴门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静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

南山旅舍与故人别

一日又欲暮一年看即残病知新事少老别旧交难山尽路犹险雨余春却寒那堪试回首烽火是长安

秋日犍为道中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芳草不长緑故人无重期那堪更南渡乡国巳天涯

送僧归天竺

忽忆曾栖处千峰近沃州别来秦树老归去海门秋汲带寒汀月禅隣贾客舟遥思情兴惬不厌石林幽

送友人归江南

渚田芳草徧共忆故山春独往沧洲暮相看白髪新定过林下寺应见社中人只恐东归後难将鸥鸟亲

过陶徵君隐居

陶令昔居此弄琴遗世荣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铢轻衰柳日无主白云犹可耕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

江上旅泊

汀洲一夜泊久客半连樯尽说逢秋色多同忆故乡孤冈生晚烧独树隐回塘欲问东归路遥知隔渺茫

题絶岛山寺

絶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夕阳高鸟迥疎雨一钟残骇浪摇空阔灵山厌渺漫那堪更回首乡树隔云端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南磵耕叟

年年南涧滨力尽志犹新雨雪朝耕苦桑麻岁计贫战添丁壮役老忆太平春见说经荒後田园半属人

宿庐山絶顶山舍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自嫌心不达向此梦长安

申州道中

风紧日凄凄乡心向此迷水分平楚濶山接故关低客路缘烽火人家厌鼓鼙那堪独驰马江树穆陵西

江上怀翠微寺空上人

旅泛本无定相逢那可期空怀白阁夜未答碧云诗暮雨潮生早春寒雁到迟所思吟不见乡国正天涯

远望

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不是青山色能伤愁客心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况复斜阳外分明有返禽

途中感怀寄青城李明府

鳞鬛摧残志未休壮心翻是此身雠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耕钓旧交吟好忆雪霜危栈去堪愁如何只是三年别君着朱衣我白头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趂秋高作恨媒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苹汀暖不回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途中秋晩送友人归江南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羇离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里巷半空兵过後水云初冷雁来时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夏日书怀寄道友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十年只误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絶华髪春惟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橹声

烟外晓声远天涯幽梦回争知江上客不是故乡来

湖中謡二首

苍山遥遥江潾潾路傍老尽没闲人王孙不见草空緑惆怅渡头春复春

烟愁雨细云溟溟桂兰香老三湘清故山望断不知处鶗鴂隔花时一声

海棠图

海棠花底三年客不见海棠花盛开却向江南展图画始惭虚到蜀城来

远辞岩窦泻潺潺静拂云根别故山可惜寒声留不住旋添波浪向人间

巫山旅别

五千里外三年客十二峰前一望秋无限别魂招不得夕阳西下水东流

张乔【池州人】

送宾贡金夷吾奉使归本国

渡海登仙籍还家备汉仪孤舟无岸泊万里有星随积水浮魂梦流年半别离东风未回日音信杳难期

华山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衆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树黏青霭合崖宿白云浓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滕王阁

昔人登览处遗阁大江隅叠浪有时有闲云无日无早凉先燕去返照後帆孤未得营归计菱歌满旧湖

寄处士梁烛

贤哉君子风讽与古人同采药楚云里移家湘水东星霜秋野濶雨雹夜山空早晚相招隐深耕老此中

送许棠下第游蜀

天下猿多处西南是蜀关马登青壁痩人宿翠微闲带雨逢残日因江见断山行歌风月好休滞锦城间

吊建州李员外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客传为郡政僧说读书年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曲江春

寻春与送春多遶曲江滨一片鳬鷖水千秋辇毂尘岸凉随衆木波影逐游人自是游人老年年管吹新

游华山云际寺

少华中峰寺高秋衆景归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

送郑谷先辈赴汝州辟命

看花兴未休已散曲江游载笔离秦甸从军过洛州嵩云将雨去汝水背城流应念依门客蒿莱满径秋

题灵山寺

树凉清岛寺虚阁敞禅扉四面闲云入中流独鸟归湖平幽迳近船泊夜灯微一宿秋风里烟波隔捣衣

经隐岩旧居

住久村落静徘徊杨柳津青山犹有路明月已无人梦寐空前事星霜倦此身尝期结茅处来往蹑遗尘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

重来访惠休已是十年游向水千松老空山一磬秋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久别多新作长吟洗俗愁

送友人归江南

辛勤同失意迢逓独还家落日江边笛残春塞上花亲安诚可喜道在亦何嗟谁伴高吟处晴天望九华

江南逢洛下友人

洛下吟诗侣南游只有君波涛归路见蟋蟀在船闻晓月江城出晴霞岛树分无穷怀古意岂独遶湘云

东湖赠僧子兰

名利了无时何人暂访师道情闲外见心地语来知竹落穿窗叶松寒?井枝匡山许同社愿卜挂帆期

听琴

清月转瑶轸弄中湘水寒能令坐来客不语自相看静恐鬼神出急疑风雨残几时归岭峤更过洞庭弹

送睦州张参军

重禄轻身日清资近故乡因知送君後转自惜年芳远水分林影层峰起鸟行扁舟此中去溪月有余光

送友人归宣州

失计复离愁君归我独游乱花藏道发春水遶乡流暝火丛桥市晴山叠郡楼无为谢公恋吟过晓蝉秋

思宜春寄友人

胜游虽隔年魂梦亦依然瀑水喧秋思孤灯动夜船断虹全岭雨斜月半溪烟旧日吟诗侣何人更不眠

吴江旅次

行人愁落日去鸟倦遥林旷野鸣流水空山响暮砧旋途归计晩乡树别年深寂寞逢村酒渔家一醉吟

郢州即事

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此地秋风起应随计吏还

宿昭应

宿昔开元事凄凉里巷间薄烟通魏阙明月照骊山半壁空宫闭连天白道闲清晨更回首独向灞陵还

书梅福殿壁

一自白云去千秋坛月明我来思往事谁更得长生雅韵钟磬远真风楼殿清今来为尉者天下有仙名

送友人往江南

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野桥喧磑水山郭入楼云故里南陔曲秋期更送君

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塚白日下梁州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送友人许棠

离乡积岁年客路远依然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何处营甘旨潮波浸薄田

题郑侍御蓝田别业

秋山清若水吟客静于僧小径通商岭高窗是杜陵云霞朝入迳猿鸟夜窥灯欲作前峰侣终来寄上层

荆楚道中

前程曾未到岐路拟何为返照行人急荒郊去鸟迟春宵多旅梦夏闰远秋期处处牵愁绪无穷是柳丝

送南陵尉李频

重作东南尉生涯尚似僧客程淮馆月乡思海船灯晚雾看春谷晴天见朗陵不应三考足先授诏书徵

沿汉东归

北去穷秦塞南归遶汉川深山逢古迹远道见新年絶壁云衔寺空江雪在船萦回多此景还坐夜灯前

送蜀客

劎阁缘空去西南转几州丹霄行客语明月杜鹃愁露带山花落云随野水流相如曾醉地莫滞少年游

塞上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絶塞寒无树平沙势尽天云晴回探骑月落控鸣弦永定山河誓南归改汉年

蓝溪夜坐

蓝水警尘梦夜吟开草堂月临山霭薄松滴露花香诗外真风远人间静兴长明朝访禅侣更上翠微房

江行夜雨

江风木落天游子感流年万里波连蜀三更雨到船梦残灯影外愁积苇丛边不及樵渔客全家住岛田

将离江上作

白衣归树下青草恋江边三楚足深隐五陵多少年寂寥闻蜀魄清絶怨湘弦岐路在何处西行心渺然

别李参军

王孙游不偶况我五湖人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题湖上友人居

岂得恋樵渔全家湖畔居远无潮客信闲寄岳僧书野白梅繁後山明雨散初逍遥向云水莫与宦情疎

题古观

急景递衰老此经谁养真松留千载鹤碑隔六朝人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其如为名利归踏五陵尘

题小松

松子落何年纎枝长水边斸开深涧雪移出远林烟带月栖幽鸟兼花灌冷泉微风动清韵闲听罢琴眠

送友人江上南游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长羣岫晚湖濶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商山道中

春去计秋期长安在梦思多逢山好处少值客行时云起争峰势花交隐间枝停骖一惆怅应只岭猿知

寄绩溪陈明府

古邑猿声里空城只半存?移无旧路沙涨别成村鼓角喧京口江山尽汝坟六朝兴废地行子一销魂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江上逢进士许棠

诗人推上第新牓又无君鹤髪他乡老渔歌故国闻平江留晓月独鸟伴余云且了髫年志沙鸥未可羣

送河西从事

结束佐戎旃河西住几年陇头随日去碛里寄星眠水近沙连帐程遥马入天圣朝思上策重待奏安边

送何道士归山

身非絶粒本清羸束挂仙经杖一枝落叶独寻流水去深山长与白云期树围丹竈寒花发坛近清风夜月迟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

题河中鹳雀楼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戍火成寒烧牧笛风吹起夜波千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对月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河湟旧卒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越中赠别

东越相逢几醉眠满楼明月镜湖边别离吟断西陵渡杨柳秋风两?蝉

宿洛都门

山川马上度边禽一宿都门永夜吟客路不归秋又晚西风吹动洛阳砧

翦雨栽烟一节秋落梅杨柳曲中愁樽前暂借殷勤看明月曾闻向陇头

宿潺湲亭

走月流烟叠树西听来愁甚听猿啼几时御水声边住却梦潺湲宿此溪

台城

宫殿余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

寄山僧

闲倚蒲圑向日眠不能归老岳云边旧时僧侣无人在惟有长松见少年

寄维扬故人

离别河边绾柳条山川无那玉人遥月明记得相寻处城琐东风十五桥

寄弟

故里行人战後疎青崖萍寄白云居那堪又是伤春日把得长安落第书

鹭鸶障子

翦得机中如雪素画为江上带丝禽闲来相对茅堂下引出烟波万里心

长门怨

御泉长绕凤凰楼自是恩波别处流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

赠河南诗友

山东令族玉无尘裁翦烟花笔下春不把瑶华借风月洛阳才子更何人

寄清越上人

子性本来无所染白云那得有心期远公已刻连花漏独向空山礼六时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七

 

猜你喜欢
  詹玉·唐圭璋
  赵功可·唐圭璋
  ●卷二三·陈衍
  第十九出 村卺·李渔
  第十二出 班师·姚茂良
  发凡·万树
  骳稿·利登
  五集卷六十四·乾隆
  惜香乐府卷十·赵长卿
  卷514 ·佚名
  卷三十二·查慎行
  卷八十·吴之振
  唐僧弘秀集巻四·李龏
  御选明诗卷三十一·康熙
  卷十六·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六十八·刘昫

    ○元载 王昂 李少良 郇谟附 王缙 杨炎 黎干 刘忠翼附庾准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父景昇,任员外官,不理产业,常居岐州。载母携载适景昇,冒姓元氏。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家贫,徒步随乡赋,累上

  • 卷十九·吴广成

    皇元年、夏延嗣宁国元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群臣以幼主改元,元旦日食,天象可畏,请慎政刑,讹庞不听。 二月,契丹留贺正使。 曩霄临终遗言曰:“异日力弱势衰,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盖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

  •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二月。癸卯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未皆如之。外记  ○谕军机大臣等、太常寺奏奉宸苑圈养鹿只无存援案请旨变通办理一摺。社稷坛关圣帝君庙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纪昀

    昆虫草木略 【七】禽类兽类○禽类鸾瑞鸟一曰鸡趣见师旷禽经张华注云凤鸟之亚始生类凤久则五彩变易故字从变省礼斗仪曰天下太平安寍则见其音如铃峦峦 然也周之文物大备法车之上缀以大铃如鸾之声也后改为銮鹓雏凤属山海

  • 五五八 谕内阁杨魁办理韦玉振擅用「赦」字等事殊属过当着交部议处·佚名

    五五八 谕内阁杨魁办理韦玉振擅用「赦」字等事殊属过当着交部议处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据杨魁奏赣榆县民韦昭禀首伊侄韦玉振为父刊刻行述,内有「于佃户之贫者赦不加息,并赦屡年

  • 卷一·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一宋 吕中 撰序论治体论古今论治者不过曰寛与严而已。然寛非纵弛之谓也,而世之尚寛者则流于纵弛;严非惨刻之谓也,而世之尚严者则流于惨刻。反是则曰寛,当施之所当寛之地,严当施之所当严之人,遂以

  • 卷十六·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六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自古帝王之兴曷尝不建辅弼之臣所与共成天功者乎【师古曰天功天下之功业也虞书舜

  • 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范晔

    (周燮、黄宪、徐稺、姜肱、申屠蟠)◆周燮传,周燮字彦祖,汝南安城人。法曹掾燕之后代。杨震燮生而曲颔折额,丑状使人害怕。他的母亲想抛弃他,父亲不同意,说道“:我听说贤圣多有异貌。兴我宗族的,便是这个儿子。”于是养了下来。

  • 郑赐传·张廷玉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后被授予监察御史。当时天下郡县官员多因犯罪被贬戍,郑赐曾奉命在龙江编组行伍,当时天气酷热,囚犯们都很疲惫,郑赐给他们脱去刑具,让他们租房休息,给他们接济饮食,有病便请医疗治,使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 庚子春正月己丑朔。 己亥,夏煜自庆元还,言方国珍奸诈状,非兵威无以服之。上曰:“吾方致力姑苏,未暇与校。”乃遣都事杨宪、傅仲彰往谕之曰:“吾始以汝为豪杰,识时务,不待征讨,幡然归命。嘉汝之意,命以

  • 提要·石光霁

    【臣】等谨按春秋钩元四卷明石光霁撰光霁字仲濓泰州人张以寕之弟子也洪武十三年以荐为国子监学正擢春秋博士明史文苑传附载张以寜传中史称元故官来京者危素及以寜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寜长于经素宋元史稿俱失传而以寜春秋

  • 卷四十三·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三学一小学程子曰古人虽胎教与保傅之教犹胜今日庠序乡党之教古人自防学耳目游处所见皆善至长而不见异物故易以成就今日自少所见皆不善才能言便习秽恶日日销铄更

  • 卷三十·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    元 王天与 撰多士第十六        周书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成周説见召诰洛诰○汉孔氏曰殷大夫士心不则德义之经故徙近王都教诲之吕氏曰迁洛之事召诰则经

  • 佛 教 偶 感·太虚

    昆明曾经虚云、常惺、戒尘等禅教诸德之游化,佛教原有相当之开展,乃近年转益衰乱,过在净土争与新流行之西藏密宗互相歧视,两宗信徒时有向余申诉者。余告净宗徒曰:“佛法广大,净宗与密宗各适一类机宜,笃修净宗者,应以律仪范身,教

  • 宗镜录卷第七十·延寿

    夫祖佛正意。本显一心。何必教中。更谈阴界。答。随妄心而破妄境。谓显人空。除异执。而说异门。成法解脱。无有定法故。号之为阿耨菩提。病差药消。如筏喻之法尚应舍。识论问云。以有阿含证验知故。若但心识虚妄分别

  • 尔雅注·郑樵

    训诂学著作。三卷,宋郑樵著。约成书于南宋绍兴年间,是专门诠释《尔雅》的训诂书。郑樵认为,经文散失,然后才有《尔雅》的疏和注;而疏注又往往以数十言为义,言理不明;兼以解释《诗》义,又多昧于事物的情状,故尤须加以

  • 辨惑编·谢应芳

    元明之际学者谢应芳著,共4卷15篇,另附录1卷(1937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旨在维护儒家纲常名教,反对崇拜佛教、道教和求神问卜等时俗弊端。《四库全书提要》说,谢氏“因吴俗信鬼神,多拘忌。引古人事迹及先儒议论,一一条析

  • 丁鹤年集·丁鹤年

    元诗别集。4卷。丁鹤年撰。《四库全书》曾据直隶总督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唯仅1卷。本集另有别本,题为《丁孝子集》3卷。本集为黄丕烈旧藏的明初刻本(黄跋认为是元刻本),曾刊入《琳琅秘室丛书》,并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