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686_1 【阌乡寓居十首·阿对泉】吴融    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   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   卷686_2 【阌乡寓居十首·蛙声】吴融    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 
-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二古今体一百一十六首【辛未一】辛未元旦瑞烟喜爆引晨光首祚新春啓百祥一岁勤民今日始大清承运万年昌玉阶王会衣冠盛金殿朝仪礼乐章正值慈宁开六袠敷天夀域庆方长元旦试笔寰瀛启祚庆元正 
-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四明吟藳吴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人嘉定十年举进士第一出入朝省不常两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勋德最着浙东人士至今诵之为人刚直敢言其所疏奏及与宰相论辩 
-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	周权	拟古	东溟跃羲和西海沉望舒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途长日苦短何以寜其躯白露沾我衣衆芳忽萎枯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	又	山中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一女红类五言古子夜夏歌        【晋】乐 府田蚕事巳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咏剪防花        【梁】刘孝威叶舒非渐大花发是初开无论人讶似蜂见 
- 隆庆六年十一月癸未朔  上御文华殿讲读○升狭西副使刘有诚为山东右参政分守海右道云南左参议徐中行为福建副使整理福宁道○准分守冀北道兼理兵备右参议萧大大亨回籍终餋时大亨母年七十有七  巡按狭西御史萧廪奏改勘牧 
-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叫朱翊钧,穆宗第三子。其母为李贵妃。隆庆二年(1568),被立为皇太子,当时年方六岁。翊钧少年聪慧,穆宗曾驰马宫中,他进谏道:“陛下为天下之主,独骑而骋,宁无衔橛忧。”穆宗大喜,下马 
- 【提要】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地理上离强秦较远,但强秦的兵锋战鼓已临近齐国。“山雨欲来风满楼”,如何救亡图存成为崤山以东六国迫在眉睫的大事。 【原文】 秦伐魏,陈轸合三晋而东谓齐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 
- (丁未)八年清康熙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丙子,以朴長遠爲刑曹判書,趙復陽爲吏曹參判,姜栢年爲大司諫,尹絳爲工曹判書,李敏采爲奉敎,李慶徽爲兵曹參判,李慶億爲大司憲,尹文擧爲左副賓客,李時術爲兵曹參知,李翊爲兼輔德,沈梓爲兼弼善 
- 秋七月7月4日○甲申,正宗大王二十四年〈淸嘉慶五年〉夏六月己卯,正宗薨。越六日秋七月甲申,〈初四日。〉王卽位于昌德宮之仁政門。王以正宗十四年〈庚戌。〉夏六月丁卯,〈十八日申時。〉誕降于昌慶宮之集福軒。初,正宗在位 
-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一钱塘程川撰书一统论经义问可学近读何书曰读尚书曰尚书如何看曰须要考厯代之变曰世变难看唐虞三代事浩大濶逺何处测度不若求圣人之心如尧则考其所 
- 新安倪士毅辑按宋初因唐制取士试诗赋【省题诗及八韵律赋】至神宗朝王安石为相熈寜四年辛亥议更科举法罢诗赋以经义论防试士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各一经此经义之始也宋之盛时如张公才叔自靖义正今日作经者所当以为标凖 
-                     景德传灯录卷第四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旁出法嗣九世共七十六人金陵牛头山六世祖宗第一世法融禅师第二世智岩禅师第三世慧方禅师第四世法持禅师第五世智威禅师第六世慧忠禅师(已上六人见录)前六世祖 
-       成实论 第四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根假名品第四十五问曰。眼等诸根与四大为一为异。答曰。从业因缘。四大成眼等根。是故不异四大。又佛分别眼。作如是言。眼肉形中。所有坚依坚。名为地种。故知诸根 
- 禅林备用卷之十女 日用清规无量寿禅师。嘉定间。分座信之龟峰时述也。兹笔以备日用。序云。脱尘离族。圆顶方袍。大率经历丛林。切要洞明规矩。举措未谙法度。动止不合律仪。纵有善友良朋。讵肯深锥痛札。循习成弊。 
- 明代诗文别集。赵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晚号海壑)著。初由赵慎修,于万历十年(1582)刊刻行世,凡11卷。其中诗5卷,文5卷,第1卷为目录,入之卷数,盖从唐以前例。此本上有顾尔行、王象坤批点。集前有王三锡序。《四库全书》 
- 洞神八帝元变经,道教经名,又作《洞神八帝玄变经》,撰人不详,盖为六朝时作品,系洞神部古经之一。明《正统道藏》录为一卷,收入正一部。经文前有作者自序称:魏永平元年(508年),有仙人传授刘助召役八帝之术,后由沙门惠宗撰文传世,神 
- 该书以记载明末清初两代名臣、文士言行轶闻为主,对当时的政坛大事、典章制度、文坛风气以及社习俗也多有涉及,是一部较重要的野史笔记。今以守山阁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