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八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三

辛学士【诗一首】

荅王无功入长安咏秋蓬见示

托根虽异所飘叶早相依因风若有便更共入云飞卢尚书【诗一首】

哭李远

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棊洛下已传平子赋临川争写谢公诗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

郑仆射【诗一首】

湘中怨讽

青鷁苦幽独隔江相对稀夜寒芦叶雨空作一声归郑中丞【诗一首】

登汾上阁

汾桂秋水阔宛似到阊门惆怅江湖思惟将南客论韩常侍【诗三首】

为御史衔命出关谳狱道中看华山有诗

野麋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猨啼【御史出使不得与人同行故云无伴】

寄织锦篇与薛郎中【时为补阙谢病归山】

锦字龙梭织锦篇凤皇文采间非烟并他时世新花様虚费工夫不直钱

和人忆鹤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情多不似家山水夜夜声声旁枕流【忆山泉诗话总龟】

梁补阙【诗一首】

赠米都知

供奉三朝四十年圣时流落发衰残贪将乐府歌明代不把清吟换好官

卢尚书【诗一首】

题安国观【东都政平坊安国观玉真公主所建女冠多上阳退宫嫔御】

夕照纱窗起暗尘青松遶殿不知春君看白首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

苏广文【诗三首】

自啇山宿隐居【一作灵一诗】

闻道桃源堪避秦寻幽数日不逢人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中有鬼神黄公石上【一作庭下】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

夜归华川因寄幕府

山村寥落野人稀竹里衡门掩翠微溪路夜随明月入亭臯春伴白云归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汀畔数鸥闲不起只应知我已忘机

春日过田明府遇焦山人

陶公归隐白云溪买得春泉溉药畦夜静林间风虎啸月明竹上露禽栖陈仓邑吏惊烽火太白山人讶鼓鼙相见只言秦汉事武陵溪里草萋萋

任生【诗一首】

题升山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无半日欲到已经年任生【诗一首】

投曹文姬诗【文姬长安中娼女工翰墨时号书仙】

玉皇前殿掌书仙一染尘心下九天莫怪浓香薰骨腻云衣曾惹御炉烟

吴公【诗一首】

絶句【吴塘山田园幽旷林木苍翠唐末有吴公者弃官隐此石上刻有诗後书乾宁三年秋】

去国投兹土编茅隐旧踪年年秋水上独对数株松曹生【诗一首】

献卢常侍【云溪友议记卢常侍鉟牧庐江日相座荐生来署郡职生悦营妓名丹霞者卢牧沮而不许会饯朝客於短亭生献诗云】

拜玉亭前闲送客此时孤恨感离乡寻思往岁絶缨事肯向朱门泣夜长

缪氏子【诗一首】

赋新月【开元时缪氏有子七岁聪慧能文以神童召试赋新月诗称旨】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京兆韦氏子【诗一首】

悼妓诗【唐阙史韦尝纳一妓於洛顔色明秀尤善音律工书尝令写杜工部诗有讹辄能改正韦甚溺之年二十一卒韦情痛有嵩山任处士得返魂术用一经身金缕裙导其魂招之果暎帏而出幽芳怨态若不自胜与之言颔首而已逾刻灭生长恸赋诗】

惆怅金泥簇蝶裙春来犹见伴行云不教布施刚留得浑似初逢李少君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三

猜你喜欢
  郑楷·唐圭璋
  吴季子·唐圭璋
  跋·黄彻
  十、元剧之存亡·王国维
  复古诗集卷二·杨维桢
  卷五·侯克中
  律诗·秋瑾
  卷457 ·佚名
  卷二百五·曹学佺
  卷一百七十三·曹学佺
  卷四百六十九·陈廷敬
  卷七百十七·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御选金诗卷七·康熙
  令狐楚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攒羊·李渔

    〖破阵子〗(生冠带,引军卒上)人面朝冲积雪,马蹄夜踏层冰。到此方知边塞苦,悔仗才猷事远征,何时奏荡平?三月河冰米泮时,遥思花发故园枝。少年岂惜沙场老,听愧无功表出师。下官袁滢是也。自从擢举边才,蒙圣恩授以经略之职,募兵措饷

  • 第一折·罗贯中

    (正末赵匡胤引赵普、郑恩、曹彬、楚昭辅常服上,诗云)平生踪迹遍天涯,四海原来是一家。涂炭生民谁拯救,何时正统立中华。某姓赵名匡胤,乃指挥弘殷之子。自幼好使枪棒,攻习韬略,游历关陕,结识天下知名之士。这个是幽州赵普,曾参随

  • ●序·先著

    诗之道广,而词之体轻。道广则穷天际地,体物状变,历古今作者而犹未穷。体轻则转喉庆拍,倾耳赏心而足矣。诗自三言、四言,多至九字、十二字,一韵而止,未有数不齐、体不纯者。词则字数长短参锴,比合而成之。唐以前之乐府,则诗载其

  • 草泽狂歌卷四·王恭

    (明)王恭撰○七言律诗送林大归岁晏山空落叶深临岐那忍重分衿扁舟不载同归梦片月空悬远别心去住谁为悲客路东西总是失家林为予归去逢知已但道平安是好音用韵答林大正尔交情似海深不堪离别涙沾衿几回见雁思乡信千里移家共

  • 御选明诗卷七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七十八七言律诗十一王守仁次壁间杜牧韵春山路僻问归樵为指前石迳遥僧与白云还暝壑月随沧海上寒潮世间老去浑无赖游兴年来独未消回首孤帆又陈迹疎钟隔渚夜迢迢夜宿浮峰次谦之韵日日春山不厌寻

  • 文苑诗格·白居易

    旧题唐·白居易撰 ○创结束为诗创须入意,解题目,然后放旷辞理。若为大诗,十六字一度结束。若为小诗,首末辞理相解,末句一时束,不难创意。○依带境为诗实在对属,今学者但知虚实为妙。古诗云:&ldqu

  • 汪藻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进士。高宗时,擢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八年,升显谟阁学士。历知徽州、宣州,贬居永州。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宋史》有

  • 列传卷第四十六 高丽史一百三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辛禑一。○辛禑小字牟尼奴旽婢妾般若之出也。 或云: "初般若有身满月旽令就友僧能佑母家产*能佑{能佑}母养之未期年儿死能佑恐旽让旁求貌类

  • 或谓韩王曰·佚名

    【提要】 下面的说客预言了六国的灭亡,真是具有远见卓识。远见卓识既是谋略家的重要特点,也是一种论辩素质,远见卓识,才能晓以利害,让对方从长远利益出发考虑自己的行为。论辩者如能做到远见卓识,便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

  • 原序·徐一夔

    明集礼原序大明集礼一书我皇祖高皇帝之所制也所谓吉凶军宾嘉五礼也吉礼者首之以祀典以及朝会等类凶礼也丧葬之类军也宾也嘉也各寓以戎事朝聘婚姻等类莫不详备允为万世之法程子孙之所世守而遵行推衍之也昨岁礼部请刻布

  • 奏谳书十三·佚名

    原文:河東守讞:士吏賢主大夫[左“羊”右“兆”], 盜書繫隧亡。獄史令賢求,弗得。繫母嬐亭中,受豚、酒贓九十,出嬐,疑罪。.廷報:賢當罰金四兩。译文:河东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士吏贤负责看守大夫[左“羊

  • 十一年·佚名

    (庚申)十一年清咸豐十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詣宗廟展謁,景慕宮展拜,春謁也。1月2日○丁卯,以金炳學爲兵曹判書,金應根爲工曹判書。1月3日○戊辰,以洪在喆爲吏曹判書,金炳喬爲禮曹判書。1月5日○庚午,詣社稷齋宿。1月6日○辛未,行

  • 卷九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宗庙时享汉书文帝本纪文帝元年冬十月辛亥皇帝见于高庙景帝本纪元年诏高庙酎【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

  • 第六 忤合 3·王诩

    【原文】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①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②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③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④,故归之不疑也。【注释】①忤合:逆合。《

  • 吉州禾山殷禅师·惠洪

    禅师名无。殷生吴氏。福州人也。七龄雪峰存禅师见之。爱其纯粹。化其亲令出家。年二十。乃剃落受具。辞游方至九峰虔公。问汝远来何所见。当由何路。出生死。对曰重昏廓辟。盲者自盲。虔笑以手挥之曰。佛法不如是。殷

  • 改过实验谈·李叔同

    改过实验谈癸酉正月在厦门妙释寺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着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

  •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 舞天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1卷,为六朝上

  • 玉君·杨振声

    中篇小说。杨振声著。1925 年由现代社出版。小说描写青年学生玉君与同学杜平夫相恋。玉君的父母不顾玉君心中已有所爱,硬要将她嫁给军阀师长的儿子做续弦,逼得玉君跳海自杀(后遇救脱险)。杜平夫出国留学时,委托林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