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汪藻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进士。高宗时,擢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八年,升显谟阁学士。历知徽州、宣州,贬居永州。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宋史》有传。著有《浮溪集》三十六卷、《浮溪文粹》十五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汪藻词作鉴赏

作者一度颇感仕途艰险,机锋四伏,因而渴望退隐归家,乐守田园,此词即表达了这种思想情感。作者词中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委婉地写出他心中的苦闷,表现手法极为含蓄。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此处“闲却传杯会了。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时。末二句,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聒噪之甚。

作者先用设问句“君知否”向他人提问,然后自作回答说明“归兴浓于酒”的原因所,所谓“乱鸦”,是指政坛上的一群小人。

此词上片写景,画面冷洁清疏,下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将上片欲言未言之情思抒发出来,于自然幽默中含愤激之气。整首词构思别致,语言晓畅,情景相生,结构缜密,浑化无迹。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九·彭定求
  杨慧淑·唐圭璋
  李敬则·唐圭璋
  ●卷十·潘德舆
  十八家诗抄·卷七·曾国藩
  ◆文□□质(学古集)·顾嗣立
  ●词品下卷·沈雄
  卷265 ·佚名
  卷三十六·梅鼎祚
  卷一百六·冯惟讷
  卷一百五十五·陈思
  卷一·高棅
  卷八十·陈邦彦
  卷五百十四·佚名
  卷二十五·陈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四·阮阅

      ●卷四十四·释氏门  予谪海外,上元,椰子林中渔火三四而已。中夜闻猿声凄动,作词曰:“凝祥宴罢闻歌吹。画毂走,香尘起。冠压花枝驰万骑。马行灯闹,凤楼帘卷,陆海鳌山对。当年曾看天颜醉。御杯举,欢声沸。时

  • ●卷一一·陈衍

    一、广雅相国叙历内外数十年,舍高阳李相国(鸿藻)外,孤立无助,而最有憾于翁叔平相国(同钵),尝有《抱冰堂弟子记》百余则,中言之颇详。己酉自定诗集,于《送同年翁仲渊殿撰从尊甫药房先生出塞》诗,自注诗后云:“药房先生在诏狱

  • 第十三出 惊丑·李渔

    (末持香扇等物上)满手持来满袖装,清晨买到日昏黄;手中只少播鼗鼓,竟是街头卖货郎!自家奉小姐之命,去买办东西,整整走了一日。且喜得件件俱全,样样都好,不免叫奶娘交付进去。(向内唤介)老阿妈!(净)阿妈、阿妈,计较堪夸。簸弄老子,只当娃

  • 第十九出 协计·周履靖

    【浪淘沙】〔老旦上〕淸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贫尼极乐庵庵主是也。这庵是柳衙香火祠。衙内有故。便与他礼诵祈申。刮些斋施。今日中秋。明日旣望。连値小姐与奶奶诞日。

  • 北郭集卷一·许恕

    元 许恕 撰五七言古竞渡曲小船凫雁翔大船火龙骧船头翠旓舞船尾采旗张水师跳踉健如虎彷佛冯夷来击鼓奔走先后出复没银涛蹴山洒飞雨棹歌满江声入云醉狂不畏河伯嗔撇波急桨电光掣夺得锦标如有神灵均孤忠照今古土俗犹能

  • 提要·陈厚耀

    【臣】等谨案春秋战国异辞五十五卷通表二卷国朝陈厚耀撰厚耀字泗源泰州人康熙丙戌进士官苏州教授以通算术入直内廷改授检讨官至右谕徳是编采羣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防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又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

  • 卷六十·宋·蒋一葵

    【周必大】 〔字子克,初字洪道。黑发谢政,自号平园老叟。夫人妒公有媵,夫人縻之庭,公过之,当炎暑,以渴告,公以毫水酌之。夫人窥于屏,曰:“好个相公,为婢取水。”公笑曰:“独不见建义井者乎!”。〕 周益公《

  • 一二六○ 文渊阁校书处为详校各官是否在京事致内阁移付·佚名

    一二六○ 文渊阁校书处为详校各官是否在京事致内阁移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文渊阁校书处为移付事。现在续办三分全书,经原总校校出之书,应发详校。所有文渊、文源两阁详校各官,有无事故,是否在京,祈贵处作速转行各衙

  •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佚名

    【提要】 千古侠义之士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世代流传,成为无数审美作品的主题,是我民族集中体现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一个不朽神话。荆轲慷慨悲歌、义无返顾的壮烈情怀是我们民族共同体永远萦绕的感情,真可谓“千载有余情”

  • 成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丘使也。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冬十

  • 小宰·佚名

    小宰的职责,掌管建立有关王宫中官吏的刑法,施行王宫中的政令,纠察一切违反王宫禁令者。掌管王国六典、八法、八则的副本,以(辅佐大宰]考核天下各国、王畿、朝廷官府的政事。掌管王国九贡、九赋、九式的副本,以[辅佐大宰]使

  • 卷四·曾国藩

    卷四诚心篇曾国藩说,古今英雄“立得住”,如同先有根据地后能打天下一样,必须有诚心实意。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诚就是不欺。今人讲:信义春常在,心诚则灵。程门立雪、三顾茅庐都深蕴一个诚字。曾国藩以忠诚为天下倡,选将练兵

  • 报本元禅师·惠洪

    禅师名慧元。生倪氏。潮阳人也。垂髫嶷然。群儿剧于前。袖手趺坐而已。父母商略曰。儿材地如此。宁堪世用。意事佛僧。可耳。元闻之。即前拜辞。依城南精舍。诵法华经。年十九。剃落受具。游方至京师。华严圆明法师者

  • 佛说戒香经 原文·佚名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佛说戒香经一卷宋三藏法师法贤奉诏译佛说戒香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启问。唯愿

  •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净光天子而说颂曰。太子汝当知莫著于迷醉于此险难中勤求于出离如佛所说言若离迷醉者此人大勇猛善行于律仪清净无瑕秽所见诸众生心生慈愍行成佛当不久过去一切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八·澄观

    疏。第二佛子下。疏文有三。初举数总科。二或略不具下料拣。三细论一相下大科。于中先纵成经次。后今以类例下大科十九。言斯即顺观相海者。观佛三昧海经。观佛相海有二。一总观有三十二等。二别观一一诸相。就别观中

  • 菩萨地持经 第六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六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方便处忍品第十一云何菩萨羼提波罗蜜。略说有九种。一者自性忍。二者一切忍。三者难忍。四者一切门忍。五者善人忍。六者一切行忍。七者除恼忍。八者此

  • 菌阁琐谈·沈曾植

    词论著作。近代沈曾植著。一卷。广泛采录历代词论,尤以明清为主,时加评议,对常州派词论特多会心,并认为刘熙载《词概》“得宋人词心”,所论不乏精意。沈氏认为陈师道说苏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