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苑诗格

旧题唐·白居易撰                       

○创结束

为诗创须入意,解题目,然后放旷辞理。若为大诗,十六字一度结束。若为小诗,首末辞理相解,末句一时束,不难创意。

○依带境

为诗实在对属,今学者但知虚实为妙。古诗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此上句先叙其事,下句拂之。古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光辉。此并先势,然后解之也。

○菁华章

诗有属对,方知学之浅深。古诗:“金波丽鹊,玉绳低建章”。此名对为丽也。

○宣畅骚雅

为诗之体,节在裨益《国风》。古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今诗:“手持双鲤鱼,目送千里鸿。此雅意,无有浮艳也。

○影带宗旨

文体直叙其意,语成文,影带回合,三向四通,翻皆流美。古诗云:“花飞织绵处,月落捣衣边”。又古诗:“朱门日照金生翠,粉蝶云横月放光”。

○雕藻文字

夫文字须雕藻三两字文彩,不得全真致,恐伤鄙朴。古诗云:“初篁包绿箨,新蒲含紫茸”。又古诗:“日户昼辉静,月林霞影阴”。有此势,可精求之。

○聊环文藻

为诗不论大小,须聊环文藻,得隔句相解。古诗云:“扰扰羁游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负剑远辞亲”。此第四句解第一句,第三句解第二句。今诗云:“青山辗为尘,向日无闲人。自古推高车,争利入西秦”此第三句解第一句,第四句解第二句。

○杼柝入境意

或先境而入意,或入意而后境。古诗:“路远喜行尽,家贫愁到时。”“家贫”是境,“愁到”是意。又诗:残月生秋水,悲风惨古台。”“月”、“台”是境,“生”“惨”是意。若空言境,入浮艳;若空言意,又重滞。

○招二境意

或于一句之中用物色,第五字招第二字为上格。今诗云:“乱石不知数,积雪如到门”。

○精颐以事

若古文用事,又伤浮艳;不用事,又不精华。用古事似今事,为上格也。古诗云:“朝采南涧草,夕息西山足。”

○褒赞《国风》

为时之道,义在裨益,言意皆有所为。古诗云:“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讽谏

为诗不裨益,即须讽谏,依《离骚》、《雅》。古诗云:“苍鹰独立行,众鸟不敢飞”。此乃自喻也。

○语穷意远

为诗须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古诗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又古诗:“前有寒泉井,了然水中月。”此语尽意未穷也。

○束丽常格

为诗有当面叙事,内隐一字,古语皆有此体。《古诗》:“纠纠葛屦,可以复霜。”此云不可以复霜也,隐一“不”字也。又古诗:“海水知天寒。”此言不知也。又古诗:“黄鸟不恋枝。”此方岂不恋也。

○叙旧意

每见为诗者,多于本事中更说旧意,须旧意更说新意。古诗:“细雨湿衣看不见,余花落地更无声。”此是消息,不合更说。又古诗:“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此旧意说新景为佳矣。

○重叠叙事

每见为诗,上句说了,下句又说。文不相依带,只伤重叠。今诗云:“夜久冰轮侧,更深珠露悬。”“夜久”、“更深”是重也。

○明五七言

凡为七言诗,须减为五言不得,始是工夫。今诗云:“风散池篁闻戏鸟,霞光粉壁见题诗。”今但言“池篁闻戏鸟,粉壁见题诗”亦得。又诗云:“金钿来往当春风,玉绳嗟它下秋汉。”此七言去两字不成也。

猜你喜欢
  某邑妓·唐圭璋
  王□□·唐圭璋
  补遗 卷一·袁枚
  卷十七·董康
  乐章集 全文·柳永
  第二十九出 搜挟·李渔
  ◆虞学士集(道园学古录 道园遗稿)·顾嗣立
  第十九回 依舅家雪贞迨吉·陈端生
  卷三十三·陆游
  巻三十三·李攀龙
  卷六·方回
  卷一百十七·陈廷敬
  ○序一·王廷绍
  山谷别集诗注卷上·黄庭坚
  第一幕·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常山沂(春咏亭稿)·顾嗣立

    沂字子与,清江人。由成均诸生擢艺文监掾,迁赣州从事,复除常山县尹。所著有《春咏亭稿》。 题燕士李叔成静怡精舍 题澹斋 题听秋轩 东海谣奉送宋大监降香海上天妃庙 送逯都水赴海运万户 赠别黄德广赴都 白鹤观次韵郑蒙泉

  • 第十五出 迎驾·孔尚任

    ◎甲申四月〖番卜筭〗(净扮马士英冠带上)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下官马士英,别字瑶草,贵州贵阳卫人也,起家万历己未进士,现任凤阳督抚。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前日发

  • 文山诗钞·吴之振

    文天祥敬和道山堂庆瞻御书韵墨洒天奎映籀红,斯堂殿阁与俱隆。方壶圆峤神仙宅,温洛荣河造化工。列圣文章千载重,诸孙声气一时同。著庭更有邦人笔,稽首承休学二忠。【著作之庭乃胡忠简公书,周文忠公立。】赠秘书王监丞君不见

  • 卷三百·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梨花类五言古咏池上梨花       【齐】王 融翻阶没细草集水间疎萍芳春照流雪深夕映防星和池上梨花       【齐】刘 绘露庭晚翻积风闺夜入多萦丛似乱蝶拂烛状聨蛾

  • 靖康要録卷四·汪藻

    四月一日诏皇太子大宁郡王谌嫡长而贤年甫就傅可依大臣所请择日降制立为皇太子二日臣僚上言近日朝廷元恶大憝悉行窜殛而残孽未殄士论不厌李彦括田京东西贼民之大者监司守令助彦为虐者犹未放逐监司如王子献郡守如韩宗胄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七·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髙宗七辛已绍兴三十一年春正月甲戌日有食之 用牲于社 丁丑雷癸未夜风雷雨雪侍御史汪澈言春秋鲁隐公时大雨雷电继以雨雪孔子以八日之间再有大变谨而书之今一夕之间二异交至隂盛

  • 袁督师斩毛文龙始末·陈洪范

    李清撰崇祯二年己已五月二十二日,辽东督师袁崇焕牌仰旗鼓司查东江官兵在清江者给赏。随登岸,轻骑。标下各官当有龙武右营都司金鼎卿带船二十八只接应,俱列坐觞酒。二十四日,赏东江官兵每员行粮二斗,登岸试放佛郎机大炮,远者

  • 韦夐传·令狐德棻

    韦夐是韦孝宽之兄,字敬远。性格恬淡质朴,不看重功名利禄。二十岁时,被征召为雍州中从事,因为不合心意,就称病离职。先后有十次被征召为官,均不出仕。当时太祖筹划大业,求贤若渴,听说韦夐保持高尚志节,不愿当官,心中非常敬佩,派使

  • 姚景行传·脱脱

    姚景行,初名景禧。祖父汉英,本为周国将领,应历初来访我国,用敌国之礼仪,皇上发怒,扣留了他,隶属于汉人宫分。及至景行贵显之后,才出其宫籍,定籍贯为兴中县。景行博学。重熙五年(1036),提升入进士乙科,任将作监,改任燕赵国王教授。

  • 四·钱穆

    隋、唐的府兵制,沿袭了北周成规,而唐代的租庸调制,则由北魏均田制所蜕变。汉代租额三十税一,唐代更轻,只四十税一了。汉代农民服役,每年一月,唐代减到二十天。更重要的,是唐代沿袭北周,接受了古代井田制度为民制产的精神,每一农

  • 卷九十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六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士庶五礼上神宗请定婚嫁丧祭之礼 吕大防臣伏见朝廷厉新庶政举以三代先王为法而独於典礼制度似未及汉唐之盛昨闻特下明诏置局考定礼文得失有以见圣虑高明急所先务

  • 版法解第六十六·管仲

    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生长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是故文事在左,武事在右,圣人法之

  • (二)公孙丑篇·钱穆

    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论告子与孟子不动心之不同。朱子曰:“孟子乃兼贯物我,举天下之言所以失者而知之,是以其心正理明而无疑于天下之故。由是以集义而无不慊于心。告子论性皆率然立论,辞穷即止,无复思惟论辩之意。所谓不得

  •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下·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舍利子。云何同彼最上苦切逼身。谓我身支尘土坌污初则微少渐增后积。譬如鼎讷迦树枝叶。尘坌从微渐增。后积成大。我之身分亦复如是。舍利子。我虽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五·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住苏州虎丘云岩寺语到寺上堂拈香曰此一瓣香天上天下独尊世出世间至贵爇向炉中专伸供养始祖释迦文佛大和尚恭愿。一人有庆慧命无疆万国同风智严不昧此一瓣香拈出则递相恭敬收来则各自成家普同供养饮光

  • 西山文集·真德秀

    一作《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诗文别集。宋真德秀著。五十五卷(一作五十一卷)。据《宋史》本传,真德秀著有《西山甲乙稿》、《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端平庙议》、《翰林词草》、《四六献忠集》、《江东救

  • 补农书·张履祥

    反映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农书。清张履祥撰。成书于1658年。此书为补明末《沈氏农书》而作。内容包括“补农书后”22条,主要论述农桑园圃事宜;总论9条,述地主持家操业之经验;附录8条也多与农事有关。介绍了我国南方江

  • 明宪宗实录·佚名

    二百九十三卷。述宪宗在位期间史事,起天顺八年(1464)正月,终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弘治元年(1488)闰正月,以刘吉为总裁纂修,四年八月成书。因刘吉与宪宗末年大学士刘珝及吏部尚书尹旻不和,故记事中多有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