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楚诗鉴赏
生平简介
令狐楚(766-837),唐文学家。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祖籍敦煌。贞元进士。初为太原府从事,自掌书记迁至节度判官。宪宗时,累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又诏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元和十四年(819),升任宰相,翌年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时,为宣武军节度使。大和三年(829),任太平军节度使。后入朝为吏部尚书,累迁尚书左仆射,进封彭阳郡开国公。死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内。名诗人李商隐出其门下。与刘禹锡、白居易等有诗文来往。
楚擅长笺奏制令,每一篇成,人皆传诵。又工诗,长于乐府。《全唐文》录存其文六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十九首。
少年行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
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
不拟回头望故乡。
令狐楚诗鉴赏
诗的前两句重彩浓墨地渲染了将士们戎装出征的英武勇敢形象。“弓背霞明剑照霜”,侧重描绘将士随身携带的武器,从雕弓利剑被擦拭琢磨得寒光闪耀的形象中,可以折射出爱国将士们同仇敌忾、求战心切“ 秋风走马出咸阳”,侧重于描写将士的飒爽英姿。
“秋风”写出了出征的节令;“走马”二字则入神地传出了爱国将士们勇往直前的豪壮气势。
诗的后两句重在抒写广大将士决心收复失地、克敌制胜的满腔爱国激情。河湟之地自安史乱后,已沦于敌手几十年。这些将士为收复河湟失地而出征,说明是正义之师;“不拟回头望故乡”,就写出了将士为正义而战、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心灵。
在表现技巧上,这首诗的层次分明,先景而后情,情景交融,使人能够透过前两句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景物描写而感受到将士那起伏的胸波,又能令人循着后两句那冲腾着爱国主义热浪的心曲而进一步丰富起将士们威武豪迈的英雄形象,可谓情景跌宕,互藏其宅,读后令人为之振奋。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四·彭定求 第十六出 梦骇·李渔 声调谱卷二·赵执信 初寮词·王安中 卷十·陈耀文 天籁集原序·白朴 卷第十四·陈与义 卷524 ·佚名 卷八十九·吴之振 卷五·李蓘 卷三十二·乾隆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御选元诗卷四十·康熙 诗女史凡例·田艺蘅 岳飞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