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八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四

景龙文馆学士【诗一首】

长宁公主宅流杯

凭高瞰迥足怡心茵阁桃源不暇寻余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神龙从臣【诗一首】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纪事张仁亶自朔方入朝中宗迎宴於桃】

【花园命从臣咏桃花时李峤赵彦昭等各有赋此诗失姓名】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

天宝时人【诗一首】

玉龙子诗【太平广记云玉龙子本太宗晋阳宫物文德皇后尝赐大帝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後则天以赐玄宗开元中三辅旱祈祷无应乃密投於南山龙池风雨】

【随作及上皇幸西蜀回次渭水左右临流濯弄沙中得之人有诗曰】

圣运潜符瑞玉龙自兴云雨更无踪不如渭水沙中得

争保銮舆复九重

僖宗朝北省官【诗一首】

寄兄【江邻几襍志云僖宗幸蜀有北省官避地江左而元昆扈跸在蜀因寄诗】

涉江今日恨偏多援笔长吁欲奈何倘使泪流西去得便应添作锦江波

洪州将军【诗一首】

题屈原祠【青琐集屈子沈沙之处在岳州境内汨罗江上有祠以渔父配享唐末有洪州衙前军将忘其姓名题一絶自後能诗者不能措手】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贞元文士【诗一首】

题端正树【酉阳杂俎云长安西端正树去马嵬一舍之程廼德宗皇帝幸奉天覩其蔽芾锡以美名有文士经过题诗逆旅不显姓名】

昔日偏沾雨露荣德皇西幸赐嘉名马嵬此去无多地合向杨妃冢上生

河北士人【诗二首】

寄内诗【本事诗河北朱滔括兵不择士族悉令赴军自阅於球塲有士子容止可观进趋淹雅滔召问曰所业者何曰学为诗问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及代妻荅诗援笔立成滔怜之遗束帛遣归】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鴈门寒瘦尽寛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

代妻荅诗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此诗一作女郎葛鵶儿作】

元和举子【诗一首】

丙申岁诗【摭言曰元和十一年丙申中书舍人李逢吉下放高澥等三十三人多取寒素时有诗】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懿宗朝举子【诗一首】

刺安南事诗【北梦琐言云懿宗朝安南失于抚柔劳动兵役有举子闻许卒二千没于蛮乡有诗以刺吟之知失于授任为国家生事尔】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

白衫举子【诗一首】

歌【侯鲭录敬翔当权时有一举子白衫作舞歌唱云】

执板狂歌乞个钱尘中流浪且随缘直饶到老常如此犹胜危时弄化权

唐末朝士【诗一首】

覩野花思京师旧游

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谢便心阑如今变作村园眼鼓子花开也喜欢

西鄙人【诗一首】

哥舒歌【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着威令故西鄙人歌此】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太上隐者【诗一首】

荅人【古今诗话云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荅留诗一絶云】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黄山隐【诗一首】

向竹吟【云溪友议云皇甫大夫素好道术在夏口时有一人着道士服策杖蹑履直入戟门公遽起迎之道士则傲然不窥向竹而吟云云自谓我是七贤中一贤也问姓名云黄山隐公未能明其旨伪留於宫观曰斯人若是至道名利俱捐试令军将持书送绢百疋钱一百千文山隐启缄忻喜立修回报遂乃脱其道服饰以青衿引见谢陈礼度甚恭殊异初来傲睨之态皇甫公判书之末乃至尽刑山隐拟为妖惑敢蔑公侯死无于吉致孙策镜里之妖来非许迈起刘恢舟中之顾足见凡愚自贻伊祸云是王相公事】

积尘为太山掬水成东海富贵有时乖希夷无日改绦节出崆峝霓衣发光彩古者有七贤六个今何在婺州山中人【诗一首】

歌【葆光录婺州有僧入山见一人古貌巾褐骑牛手执鞭光铄日色扣角而歌云云僧揖之不应驰去】

静居青嶂里高啸紫烟中尘世连仙界琼田前路通同谷子【诗五首】

五子之歌【纪事云昭宗播岐何后用事有同谷子者咏五子之歌何后潜令秦王诛之事未行而奔去】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如今筭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惆怅太康荒坠後覆宗絶祀灭其门

仇讐万姓遂无依顔厚何曾解忸怩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崔公佐客【诗一首】

献公佐诗【郡阁雅谈云公佐牧郡日宴宾僚有一客巾屦不完衣破肘见突筵而入崔喜其来令下牙筹引满数觥神色自若饮妓骇其蓝缕因大?客献诗云云崔令掩口无咍贤士】

破额幞头衫也穿使君犹许对华筵今朝幸倚文章守遮莫青蛾笑揭天

洛中举子【诗二首】

赠妓茂英【太平广记茂英年小时举子与相识後到江外偶於饮席遇之因赠】

忆昔当初过柳楼茂英年小尚娇羞隔窗未省闻高语对镜曾窥学上头一别中原俱老大再来南国见风流弹弦酌酒话前事零落碧云生暮愁

又赠【举子时谒节帅留连数月宴饮既频茂英为酒糺谐戏颇洽一日告辞帅开筵送别因暗留絶句与之帅取览知其情即令人送付举子】

少插花枝少下筹须防女伴妬风流坐中若打占相令除却尚书莫点头

江陵士子【诗一首】

寄故姬【卢氏杂记曰江陵寓居士子忘其姓名有美姬甚贫去游交广间戒其姬曰我若五年不归任尔改适去後五年未归姬遂为前刺史所纳在高丽坡底及明年归已失姬所在寻访知处遂为诗寄之刺史见诗给一百千及资装遣还士子】

隂云羃羃下阳台惹着襄王更不回五度看花空有泪一心如结不曾开纎萝自合依芳树覆水宁思返旧杯惆怅高丽坡底宅春光无复下山来

织锦人【诗一首】

吟【卢氏襍说云卢氏子失第徒步出都城逆旅寒甚有一人续至附火吟云云卢愕然以为白乐天诗问姓名曰姓李世织绫锦前属东都官锦坊近以薄伎投本行皆云以今花様与前不同不谓伎俩见以文彩求售者不重於世如此且东归去】

学织缭绫功未多乱拈机杼错抛梭莫教官锦行家见把此文章笑杀他

如今不重文章士莫把文章夸向人

吏部选人【诗一首】

送南中尉

羡君初拜职嗟我独无名且是正员尉全胜兼试卿建业卜者【诗一首】

题紫微观

昨日朝天过紫微醮坛风泠杏花稀碧桃泥我传消息何事人间更不归

天峤游人【诗一首】

题邓仙客墓【邓仙客晋延康代为国师锡紫服葬麻姑山】

鹤老芝田鸡在笼上清那与俗尘同既言白日升仙去何事人间有殡宫

骊山游人【诗一首】

题故翠微宫【谈苑云翠微寺在骊山絶顶旧骊宫也唐太宗避暑於此後寺亦废有游人题云】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衡州舟子【诗一首】

吟【语林云衡州人多文词至於樵夫往往能言诗尝有人赴广州幕府夜闻舟中吟问之乃其所作也】

野鹊滩西一櫂孤月光遥接洞庭湖堪嗟回雁峰前过望断家山一字无

华山老人【诗一首】

月夜

涧水泠泠声不絶溪流茫茫野花发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常对空山月

终南山翁【诗一首】

终南【一作陈季卿诗】

霜鹤鸣时夕风急乱鸦又向寒林集此君辍櫂悲且吟独对莲花一峰立

吴越失姓名人【诗五首】

大庆堂赐宴元璫有诗呈吴越王

非为亲贤展绮筵恒常宁敢恣游盘緑槎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乾谷鸟乍啼声似涩甘霖方霁景犹寒笙歌风紧人酣醉却遶珍丛烂漫看

又和

樱桃花下会亲贤风远铜壶转露盘蝶下粉墙梅乍折蚁浮金斚酒难乾云和缓奏泉声咽珠箔低垂水影寒狂简斐然吟咏足却邀羣彦重吟看

再和

我有嘉宾宴乍欢画帘纹细凤双盘影笼沼沚修篁密声透笙歌羯鼓乾散後便依书箧寐渴来潜想玉壶寒樱桃零落红桃媚更俟旬余共醉看

重和

冷宴殷勤展小园舞鞇柔软彩虬盘篸花尽日疑头重病酒经宵觉口乾嘉树倚楼青琐暗晩云藏雨碧山寒文章天子文章别八采卢郎未可看

御制春游长句

天意分明道已光春游嘉景胜仙乡玉炉烟直风初静银汉云销日正长柳带似眉全展绿杏苞如脸半开香黄莺历历啼红树紫鷰关关语画梁低槛晩晴笼翡翠小池波暖浴鸳鸯马嘶广陌贪新草人醉花堤怕夕阳比屋管弦呈妙曲连营罗绮鬬时妆全吴霸越千年後独此昇平显万方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四

猜你喜欢
  附民国元年辛亥稿·丘逢甲
  第三十一出 冥感·许自昌
  第十八出 林公避兵·王世贞
  第二十六出 合鎞·叶宪祖
  第一折·王实甫
  韵语阳秋序·葛立方
  卷下·吴可
  《词综》(卷二十六)·朱彝尊
  二集卷十五·乾隆
  卷八十·陆游
  卷三十·陈焯
  嵗时杂咏巻三十七·蒲积中
  卷二百八·陈廷敬
  卷二·佚名
  御选元诗卷二十八·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清照·唐圭璋

      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格非之女,赵明诚妻。生于元丰七年(1084),绍兴年间卒,年在七十以上。有漱玉集,不传。   孤雁儿   并序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   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

  • ◆弋阳山樵李瓒(戈阳山樵稿)·顾嗣立

    瓒字子粲,一字子鬯,姑苏人。幼从余元明游。多才能文,自号弋阳山樵,旁通浮屠并漆园氏学。至正十一年冬,尝过玉山,作分题序有云:人生百年,忧患之秋多,燕乐之日少。而况友朋南北东西,迄无定居,则今日之簪盍,夫岂偶然哉!读此亦足见其胸

  • 二集卷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古今体九十八首【戊辰二】戊辰仲春东廵祭阙里秩岱宗初四日自亰奉皇太后唘程得诗八韵幼服先师训宫墙念在兹兼怀岱宗麓堂阜讶何其二月言廵鲁六龙始戒逵鸿猷思圣祖乌养奉徽慈丽日曈曨暖祥风左

  • 苇碧轩集补钞·管庭芬

    苇碧轩集补钞翁卷冬日登富览亭永委海潮水,往来何不闲。轻烟分近郭,积雪盖遥山。渔舸汀鸿外,僧廊岛树间。晚寒难独立,吟竟小诗还。梦回一枕庄生梦,回来日未衙。自煎沙井水,更煮岳僧茶。宿雨消花气,惊雷长荻芽。故山沧海角,遥念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闰三月。辛巳朔。日食  ○先是、厄麻唐胡土克图、以第巴语密奏达赖喇嘛没已十六年。小达赖喇嘛生、今年十五。因欲俟相合年岁、始闻之天朝皇帝、及众施主。欲定于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方出

  • 卷之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十一月。乙丑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巳皆如之。记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进江西贡生黄楙材所撰五印度、西域、回部、暨

  • 崔光传·魏收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高祖所赐,东清河俞阝人。祖名旷,跟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时水。慕容氏灭亡之后,出仕刘义隆政权,任乐陵太守。父亲灵延,任刘骏的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的冀州刺史崔道固一起抵抗国军。慕容白曜平

  • 张弼传·张廷玉

    张弼,字汝彬,松江府华亭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受兵部主事,又晋升为员外郎。后调任南安知府。南安地处两广要冲,奸人聚集山谷,出没无常,为恶多端,弼将他们全数捕灭。又废除淫祠一百数十处,以此建为社学。因病辞官还乡,当地士民

  • 野史无文卷十二·郑达

    郑成功海东事闽中四隐君子郑成功海东事郑成功传朱术桂传陈永华传陈夫人传郑成功传郑成功字大木,福建泉州府南安县石井人也。初名森,事隆武皇帝,赐森姓朱氏,名元功。森奏:『高皇帝讳元某,臣不敢名元』。更名成功。其父,芝龙也

  • 兵民·苏辙

    事固有出于不得已,而为后世之利者,分兵、民一也,割燕、蓟二也。何谓分兵、民之利?人生而天畀之才,畀之才,则付之禄,随其精粗,适其高下,使食其技而资其身,是未有知其所由然者也。故士大夫读《诗》《书》,执射御,习书计,高可以治人,下

  • 卷六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三宋 陳祥道 撰九族書堯典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以睦高祖玄孫之親】臯陶謨曰惇叙九族庶明勵翼仲虺之誥曰志自滿九族乃離詩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

  • 卷六·佚名

    △无放逸品第四下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寿,不犯善名增。正念常兴起者,或有行人兴起想念。所欲为事则不成办。尊者童子辩说曰:意念施设事心悔则不办。识猛专一念何愿而不得。彼修行人亦复如是,心但念善身不行者不

  • 卷二十九·佚名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应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有缚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後五阴。此阴自灭不至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因子生芽

  • 亚欧美佛教之鸟瞰·太虚

    一 成立佛教之根本原理二 佛教普及之范围三 亚洲佛教古代之概况四 亚洲佛教在近代之大系五 亚洲佛教在近代之传播六 欧洲佛教之近况七 美洲佛教之近况  一、成立佛教之根本原理  对于佛教,向来讨论者多矣,或

  • 十地经论 第二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二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此菩萨前同生众上首请。次大众请。复待诸佛法王加请。何以故。为增敬重法故经曰。尔时释迦牟尼佛。从眉间白毫放菩萨力明光焰阿僧祇阿僧祇光以为眷属

  •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司汤达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是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叙述了一起贵族家庭常有的事情:女主人与年轻的男侍从偷情。司汤达没有过多地描写偷情的场面,倒是对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写,更费了不少笔墨,对教廷内部你死我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