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七

杨发

杨发字至之冯翊人以父遗直客苏州因家焉登太和四年进士第历太常少卿出为苏州刺史即其乡里也後为岭南节度使以严为治军乱贬婺州刺史诗十三首

南溪书院

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草生垂井口花发接【一作拥】篱根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猨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春园醉醒闲卧小斋

酣醉送余春醒来恨更频花残蜂蠧物叶暗鸟欺人帘闭高眠贵斋空浩气新从今北牕蝶长是梦中身

小园秋兴【一作晚】

谁言帝城里独作野人居石磴晴看叠山苗晚自锄相慙五秉粟尚癖一车书昔日扬雄宅还无卿相舆

与诸公池上待月

树密云萦岸池遥水际空芰开方吐镜苹动欲含风渐映沙汀白微分渚叶红金波宜共赏仙櫂一宵同

檐雀

弱羽怯孤飞投檐幸所依衔环唯报德贺厦本知归红觜休争顾丹心自识机从来攀凤足生死恋光辉

残花【一作罗隐诗】

巳笑良时晚仍悲别酒催暖芳随日薄残【一作轻】片逐风回黛歛愁歌扇妆残【一作红】泣镜台繁隂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山泉【一作李才江诗】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静彻啼猨寺高陵坐客台耳同经劒阁身若到天台溅树吹成冻邻祠触作灰深中试榔栗浅处落莓苔半夜重城闭潺湲枕底来

秋晚日少陵原游山泉之什

喧浊侵肌性未沈每来云外恣幽寻尘衣更喜秋泉洁倦迹方依竹洞深暂过偶然应系分有期终去但劳心唯怜一夜空山月似许他年伴独吟

秋晴独立南亭

昼对南风独闭关暗期幽鸟去仍还如今有待终身贵未若忘机尽日闲心似蒙庄游物【一作象】外官慙许掾在人间开襟自向清风笑无限秋光为解顔

宿黄花舘

孤馆萧条槐叶稀暮蝉声隔水声微年年为客路无尽日日送人身未归何处迷鸿离浦月谁家愁妇捣霜衣夜深不卧帘犹卷数点残萤入户飞

南野逢田客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犂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未饥逢饲妻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壠雉媒低生时自乐死由命万事在天管不迷

东斋夜宴酬绍之起居见赠

龙门八上不知津唯有君心困益亲白社追游名自远青袍相映道逾新十年江海鱼缄尽一夜笙歌凤吹频渐老旧交情更重莫将美【一作文】酒负良辰

翫残花

十日浓芳一岁程东风初急眼偏明低枝似泥幽人醉莫道无情似有情

杨收

杨收字藏之发之弟十三善文咏吴人呼为神童会昌元年登第累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韦保衡所倾长流驩州赐死诗三首

咏蛙【见旧唐书本传兄发戏令咏蛙】

兎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笔【又令咏笔仍赋钻字】

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嘲吴人观者【吴人多造门求观神童请为诗什时观者压败其藩收嘲之】

尔幸无羸角何用触吾藩若是升堂者还应自得门杨乘

杨乘发之子大中初登进士第终殿中侍御史发兄弟四人与诸羣从皆以文学登高第时号修行杨家诗五首

甲子岁书事【时会昌四年讨刘稹也】

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风雷随出师云霞有战色犒功椎万牛募勇悬千帛武士日曳柴飞将竞执馘喜气迎捷书懽声送羽檄天兵日雄强桀犬稍离析贼臂既已断贼喉既巳搤乐祸但鲸鲵同恶为肘腋小大势难侔逆顺初不敌违命固天亡恃险乖长策虿毒久萌牙狼顾非日夕礼貌忽骄狂疏奏遂指斥动衆岂佳兵含忍恐无益鸿恩既已孤小效不足惜腐儒一铅刀投笔时感激帝阍不敢干恓恓坐长画

南徐春日怀古

六代骄奢地三春物象繁灵湖通涨海天堑隔中原晓渡高帆驶隂风巨舰翻旌旗西日落戈甲夏云屯豹变资陈武龙飞拥晋元风流前事尽文物旧仪存邪侮尝移润忠贞几度寃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露滴蜂偷蘂莺啼日到轩酒肠堆麴蘖诗思遶乾坤愁梦全无蝶离忧每愧萱形骸劳大块玉石任炎崑出处宁由已升沈未足言且应中圣乐坐起任昏昏

吴中书事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香迳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建邺怀古

故城故垒满江濆尽是干戈旧苦辛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

牓句

伶俜【一作自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数拍胡笳弹未熟【一作遍】故人新命画胡车

尹璞

尹璞会昌後人诗一首

题杨收相公宅

祸福从来路不遥偶然平地上烟霄烟霄未稳还平地门对孤峯占寂寥【抒情录作江遵诗云倚仗从来事不遥无何平地起青霄才到青霄却平地门对古槐空寂寥与此小异】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七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六十一·吴景旭
  第三十八出 沉江·孔尚任
  卷六·陈肇兴
  曹文贞公诗集卷一·曹伯启
  陈刚中诗集附录·陈孚
  卷八十四·徐世昌
  况周颐·龙榆生
  五集卷二十九·乾隆
  初集卷三十六·乾隆
  卷三百六十二·陈思
  山谷诗钞·吴之振
  安阳集钞·吴之振
  卷六百六十七·佚名
  卷五十七·徐倬
  谈商籁体·闻一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晁无咎词卷一·晁补之

    宋 晁补之 撰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水晶宫绕干家卞山倒影双溪里白苹洲渚诗成春晩当年此地行遍瑶台防英携手月婵娟际算多情小杜风流未覩空肠断枝间子 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黄粱未熟红旌已逺南柯旧事常恐重

  •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九储光羲临江亭五咏【并序】建业为都旧矣晋主来此而礼物尽备虽云在德亦云在险京口其地也鸣呼有邦国者有兴亡焉自晋及陈五世而灭以今怀古五篇为咏临江亭得其胜槩寄以兴言虽未及乎辩士

  • 洪咨夔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定二年(1209)进士。授如皋主簿,试饶州教授。嘉定间,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与之帅成都,又荐为籍田令、通判成都府。理宗即位,召除秘书郎。宝庆元年(1225),迁金部员外

  • 载记第三十 赫连勃勃·房玄龄

    赫连勃勃,字屈孑,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元海之族也。曾祖武,刘聪世以宗室封楼烦公,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为代王猗卢所败,遂出塞表。祖豹子招集种落,复为诸部之雄,石季龙遣使就拜平北将军、左贤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尚史卷九十三·李锴

    志一天文志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浑沌迨其既分则清阳为天浊隂为地是故天为元气之始万物之祖浮悬于上有宗动之枢左旋不已而王者法之亦建其极有所或戾则示变于上昭应于下董子曰天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

  • 序·缪荃孙

    阙里巍巍,弘开国教。历代文明,爰昭宗主。南朝释奠,多为储皇。元明崇奉,务臻其极。清开大祀,其蔑以加。今录文化,首为尊孔。关沿革者,虽非苏境,自不容阙。建康之志,载立学者,已始汉代。唐代州郡,例皆有学,宋自庆历,遂普寰宇。旧稿所

  • 第三十三册 天聪四年颁发满汉官员敕书·佚名

    第三十三册 天聪四年颁发满汉官员敕书及致蒙古台吉之盟书行文庚午年正月颁赐敕书、刘付档天聪四年正月三十日,汗曰:“贾维钥,尔原系明革职郎中。克遵化後,令尔仍为郎中,以备补缺。今遵化出都堂缺,令尔仍以郎中管都堂

  • 一四一八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一八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署江西巡抚臣姚棻跪奏,为遵例具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附载《发明》、《广义》各条,语多偏谬,遵照钦定改本,于坊版内一律铲改刷

  • 第39章 对于病兵不闻不问·冯玉祥

    检阅军队的事完了,又发表我督练三军。这三个军驻扎的地方相距很远,第一个是三十六军,驻重庆附近;第二个是九十九军,驻贵阳附近;第三个是第十八军,驻宜昌附近。我先从三十六军开始,军长名江纯。我按着预定表先来训练干部,每天午

  • 卷十七·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噐图式卷十七武备五皇帝行营内旌门纛 谨按乾隆二十年钦定行营内旌门纛三东镶黄西正黄南正白俱以縀为之各从旗色镶黄以红縁正黄正白不加縁皆正幅销金云龙縿径四尺八寸斿径五尺縁销金火周濶八寸杆

  • 17.愚蠢的宋襄公·林汉达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

  • 卷九·僧祐

    华严经记第一出经后记十住经含注序第二释僧卫作渐备经十住梵名并书叙第三未详作者菩萨善戒菩萨地持二经记第四释僧佑撰大集虚空藏无尽意三经记第五释僧佑撰如来大哀经记第六未详作者长阿含经序第七僧肇法师中阿含经序

  • 卷第一百六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缘纳息第二之三有不修净初静虑亦非无漏。谓已得非初静虑世俗智无漏智现在前。若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无漏智。彼现在前而不修净初静虑

  • 卷第七(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七(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一分之五第二十二事佛在舍卫城。尔时诸比丘。次第教诫比丘尼。语比丘尼言。明日般陀比丘次教诫汝。汝当就彼听受法教。作是语已还到所住。语般陀。汝明日应教诫比

  • 皇霸文纪·梅鼎祚

    十三卷。明梅鼎祚(1553—1619)编。鼎祚字禹金,安徽宣城人。守德子,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尝称之,申时行欲荐于朝,辞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著述其中。有《才鬼记》、《青泥莲花记》、《梅禹金集》、《历代文纪》、

  • 乾元子三始论·佚名

    乾元子三始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乾元子似为唐代道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袭取《周易干凿度》之说,论述天地万物生成之序,认为天地起于无形无象之「太易」,太易一变而为太初,再变而为太始,三变而为太素

  • 屏岩小稿·张观光

    元诗别集。1卷。旧题张观光撰。但此《屏岩小稿》内容全同于元人黄庚的《月屋漫稿》,显然是1部伪书。《四库全书》编者虽然注意到两集有个别诗相同,但仍将两书一齐收入别集类,没有细作鉴别,也没有发现《屏岩小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