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冠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曹冠字宗臣,号双溪,东阳(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勋业冠古今”后数日,以右正言张修等论罢。明年,又被论为秦埙假手驳放科名。孝宗时,许再试,复登乾道五年(1169)进士。绍熙初,知郴州,转朝奉大夫赐金紫致仕,年八十卒。有《双溪集》二十卷,《景物类要诗》十卷,词有《燕喜词》一卷。

●念奴娇

曹冠

宋玉《高唐赋》述楚怀王遇神女事,所世信之。愚独以为不然,因赋《念奴桥》,洗千载之诬蔑,以祛流俗之惑。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曹冠词作鉴赏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收有旧题宋玉所撰的《高唐》、《神女》两首词赋《高唐赋。序》载楚怀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塘,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神女赋。序》又记怀王之子楚襄王游云梦之浦,使宋玉赋高唐神女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由于宋赋词笔华美,再加上神女故事本身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这两篇赋对于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尤其是前篇,在诗词中,它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典故之一。正如李商隐《有感》诗之所云,“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当绝大多数读者陶醉于这人神恋爱故事的谲幻温馨之中时,有人开始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找碴儿了。

唐代元稹《楚歌》十首其四(惧盈因邓曼)曰:“襄王忽妖梦,宋玉复淫辞。万事捐宫馆,空山云雨期。”北宋吴简言《题巫山神女庙》诗亦云:“惆怅巫娥事不平,当时一梦是虚成。只因宋玉闲唇吻,流尽巴江洗不清。”皆为其例。然而上述都还不过是诗人一时的感叹而已,真正郑重其事,公然宣称要肃清宋赋“流毒”,为神女“洗千载之诬蔑”的议论,除了曹冠的这首词,再也找不到超过它的了。

全篇的“高论”尽在下阕,我们讲析时不妨打破常规,先从后半段说起。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可笑楚怀王、楚襄王,理当严守父子名分,何以竟越轨乱伦,同一位神女暖昧不清呢?怀王熊槐(一名“相”)、襄王熊横是史有定论的荒淫昏聩之君,骂骂本亦无妨,但神女却不可亵渎,必须替她开脱,于是乃有下文:“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怀、襄二王梦中所交接的,哪什么神女!他们大概都睡昏了头,让山林异气幻化而成的鬼怪所迷惑了。如此判断,有什么根据吗?当然的有的!且看词人怎样推理演绎:“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神的伦理道德水准当然远在人类之上,人间女子尚且以求媒自请嫁人为羞耻,必待男家聘之后才行,何况神女清白正直,断然不会有什么“自荐枕席”的苟且之事,岂可轻易地往她身上泼脏水?然而,竟有人这样泼了。那是谁呢?首先是自诩梦交神女的怀王、襄王父子,其次是将二王艳遇著述于文学的弄臣宋玉。口舌之夸,传播的辐射面毕竟有限,这倒也没有什么;惟笔墨宣淫,能量忒大,波及万人,毒流千载,实不可不大加挞伐,故词人即以狠批宋玉作结:“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迎合君王的丑恶情欲,对其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大事铺陈藻绘,《高唐》、《神女》二赋真是可谓卑劣之极!

看到这里,不仅读者诸君几欲捧腹解颐,就连笔者也忍俊不禁:好个巾气十足的道学家!好个酸馅味满口的老夫子!跟古代的文学家较量,为神话中的人物辨诬,而且态度又是那样的一本正经。——迁哉,迂得可爱!不过且慢,倘若我们于喷饭之余三复其言,便可发柄此词之荒唐中仍有值得正视的严肃的内容。自从春秋时卫宣公将儿子的新娘占为己有,在《诗经。邶风》中留下了一首题为《新台》的讽刺诗后,直至唐高宗李治以其父太宗之妾武媚娘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夺其子寿王妃杨玉环为贵妃,诸如此类“胡然无度”的秽行在封建帝王的宫闱中是屡见不鲜的,诚所谓“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诗·鄘风·墙有茨》)。曹冠之词,能说它没有一点批判的精神吗?

若按封建社会通行的伦理道德标准来考察宋玉二赋,神女即与怀王有私,即成为襄王之庶母,故襄王之梦神女,难以逃脱他“乱伦”的罪名,惟怀王之梦神女时,神女尚未有“婆家”,又何悖于情理呢?而词人却偏要说“堪笑楚国怀襄”,将老子儿子搅作一锅粥,这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指着格尚骂贼秃”了。所鞭笞的对象难道仅仅是指怀王、襄王两人吗?

平心而论,词人所谓“鄙哉宋玉词赋”云云,仅仅是以其内容为不足称道而已,而对于宋赋的艺术成就,却并没有被抹煞。这从上阕的写景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巨石巉岩临积水”七字,即是化用《高唐赋》之“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义同‘积’)水”。“波浪轰天声怒”六字,亦据该赋“长风至而波起兮”、“崪中怒而特高兮”、“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石盖石盖”等句意而以简易浅显文词写出来的。至如“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二句,化用得就更明显了。下阕批宋,得上阕之学宋而愈增其趣;下阕议论,得上阕之写景而摇曳生姿。——以树为喻,通篇说理有枝干而无繁叶,不免有些单调,今以景语渐次引出议论,是在浓荫不可以见到盘根错节,丰腴、瘦劲相得益彰,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凤栖梧·兰溪

曹冠

桂棹悠悠分浪稳。

烟幂层峦,绿水连天远。

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

飞絮撩人花照眼。

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

翠竹谁家门可款?

舣舟闲上斜阳岸。

曹冠词作鉴赏

南宋词人曹冠写了一卷《燕喜词》,有六十多首。

可是,历来的词论家却很少谈及它,各种选本也很少采录他的词作。直到清末况周颐《蕙风词话》中才有这么一段评述:“宋曹冠《燕喜词》《凤栖梧》云:”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同风微,燕外晴丝卷。‘状春晴景色绝佳。每值香南研北,展卷微吟,便觉日丽风暄,淑气扑人眉宇。全帙中似此佳句,竟不可再得。“的确如此,崔信明的”枫落吴江冷“和潘大临的”满城风雨近重阳“,仅存一句,已足流传千古,何况曹冠有这首较为完美的好词,词中还有些不可多得的佳句呢!况氏能够发现了此词,也可以称得上是曹冠的文章的知己了。

词题的“兰溪”,在词人的故乡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县)。曹冠曾在兰溪溪畔建园筑阁,自号双溪居士。本词写泛舟兰溪的闲情逸致,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山川风物的热爱。

首句写泛舟。悠然地划着船桨,分浪稳稳前行。

“悠悠”与“稳”字,可见游赏时闲适的心情。二、三句,写瞭望中的山川景色。轻烟笼罩着两岸重重叠叠的山峦,绿水一直伸展向遥远的天边。“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这两句写词人的豪情胜概。“锦囊”用的是李贺的故事。李商隐《李贺小传》载,李贺出游时,携带一个又破旧的锦囊。当想到好诗句时,马上写下来投入囊中。“挥金碗”,语见杜甫《催驸马山亭宴集》诗:“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写出了豪饮的狂态。“赢得”二句,语意平庸,貌似豪放,其实虚器,显得与上下文情调不一致。

过片三句,确是精美绝伦之笔。濛的飞絮,向游人的身上扑来。两岸盛开的鲜花在丽日的映照下,更是光艳夺目。晴朗的天空无限宽广,微风吹过,燕子贴水争飞,悠飏的游丝轻盈舒卷。写景之佳,并不在于词句字面,而在于它的气象。所用的都是极为普通的词语,但当作者把它们组织起来时,便形成了一种美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春晴景色特具的美。然而,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词人在这里不仅显示了深入捕捉物象的本领,而且还巧妙地运用景语来抒自己的感情。三句一片神行,见几见微,生意盎然,真能得象外之趣。春游时旷朗的胸怀和欣悦的情绪,都自然地表露出来了。

收尾两句意思也稳妥与首句呼应。沿溪缓行,看到岸上翠竹丛中有户人家,便停舟上岸,叩门相访,不知觉又到了斜阳西下的时候了。“款”,这里有叩敲的意思。“舣舟”,泊舟,附船上岸。“翠竹”两句,用《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爱竹,造门不问主人事,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因有“看竹何须问主人”句。这两句所表现的豪情逸兴,要比“挥金碗”之类高雅得多了。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彭定求
  卷一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四·阮阅
  补遗 卷二·袁枚
  提要·连文凤
  杜诗攟卷三·唐元竑
  卷八·佚名
  卷三百十七·陈思
  卷一百五十四·陈思
  唐四僧诗巻六·佚名
  卷二百八十八·佚名
  卷十五·许及之
  卷十七·许及之
  卷九·韦应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折·纪君祥

    (外扮魏绛,领张千上,云)小官乃晋国上卿魏绛是也。方今悼公在位,有屠岸贾专权,将赵盾满门良贱尽皆杀绝。谁想赵朔门下有个程婴,掩茂了赵氏孤儿,今经二十年光景。改名程勃。今早奏知主公,要擒拿屠岸贾,雪父之仇。奉主公的命,道屠

  • 卷一七·郭则沄

    长沙张文达师《金台感事》诗云:“圆明宫殿閟苍苔,镇日烟霞锁未开。福海衣冠忠义尽,淀园风雨鬼神哀。只今跨水分岩地,不见开云镂月台。闻道垂裳三圣主,一时同驾六龙来。”伤淀园之劫也。其地初为世宗邸园。

  • 卷六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杏花村集唐询字彦猷钱唐人天圣中赐进士及第除工部员外郎擢起居注知制诰出知杭苏青三州拜翰林学士卒赠礼部侍郎有集昆山昔有人如此兹山得美名岩扃锁积翠谷

  • 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七李峤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

  • 卷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十五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吏部侍郎李舒撰】迎神皇矣天宗德先王季因心则友克让以位爰命有司式遵前志神其降灵昭飨祀事奠币惟帝时若去而上仙祀用商舞乐备宫悬白璧加荐玄纁告?子孙拜後承兹吉

  • 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八·赵尔巽

      刘清 傅鼐 严如熤子正基   刘清,字天一,贵州广顺人。由拔贡议叙,授四川冕宁县丞,擢南充知县,政声为一省之冠。   嘉庆元年,教匪起,清得民心,募乡勇五百人击贼,人乐为用。贼自为民时知其名,遇辄避之。继从总督英善剿达州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冨秦公言墓志铭富弼呜呼我先君奋寒苦入尚书为郎朝请大夫秩上柱国勲五品服天子又以郡政委之在官凡三十一年不为不遇矣年六十三考终命亦不为凶且夭矣人之生是为初孰无终乎而何苦恨焉呜呼苍天何可胜道先君尝

  • 开济传·张廷玉

    开济,字来学,洛阳人。元末是察罕帖木儿的掌管书记。洪武初年,受人举荐,授予河南府训导,入宫为国子助教。因疾免职回乡。十五年(1382)七月,御史大夫安然举荐开济有治理之才,召任试刑部尚书,一年之后,正式任命。开济以综核为己任

  • 卷一百二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丧礼】宋真宗景德初礼官详定明德皇太后灵驾发引於京师壬地权欑依礼埋悬重升祔神主安易上言曰礼云既虞作主虞者

  • 十一年·佚名

    (丙子)十一年大明正德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癸未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仍賀大妃殿,又受群臣賀。1月3日○乙酉,臺諫啓曰:「成夢井不合長官,請速改正。全五倫不唯不合邊將,前爲全羅水軍節度使時,多有所失。又嘗爲滿浦僉使,以牛與鐵物

  • 卷三十·佚名

    △佛不思议法品第二十八之一尔时诸菩萨大会中。有诸菩萨。作如是念。诸佛刹土不可思议。诸佛净愿不可思议。诸佛种姓不可思议。诸佛出世不可思议。诸佛法身不可思议。诸佛音声不可思议。诸佛智慧不可思议。诸佛神力自

  • 卷四·佚名

    (一七)复次若诤竞者闻断结名。所诤事解。若人欲得供养恭敬应断诸使。我昔曾闻。有差老母。入於林中采波罗树叶卖以自活。路由关逻。逻人税之。于时老母不欲令税。而语之言:汝能将我至王边者,税乃可得。若不尔者终不与汝。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五·宗喀巴

    庚三正释于学处修学之次第分二,辛初总于大乘修学法,辛二别于金刚乘修学法。 初又分三,壬初于菩萨学处求学,壬二学已受菩萨戒,壬三受已修学之法如何。今初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不可听其诸学处,然此菩萨学

  • 由第二次庙产兴学运动说到第三届全国佛教徒代表大会·太虚

    ──二十年四月作──邰爽秋的第二次庙产兴学运动,作了第三届全国佛教徒代表大会的缘起。然以政府诸公之稳慎,及佛教同人之抵抗,未及第三届全国佛教徒代表大会的开会,庙产兴学运动已烟消云灭了;所以第三届全国佛教徒代表大

  • 省庵法师语录卷上·宝贤

      净业学人 彭际清 重订劝发菩提心文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唯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

  • 胜军王所问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佛陀为憍萨罗国国王胜军(即波斯匿王)宣说十二因缘法,谓世间诸法之体性虚空,刹那坏灭,故宜求出世之法。又本经与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义净译之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智圆

    佛典注疏。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智圆述。四卷。是隋智撰《请观音经疏》的注释书。先释作者,再释疏名。后以“五重玄义”法逐次解说经文。见载于明版诸藏和日本的《卐字续藏》、《大正藏》。

  • 大摩里支菩萨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佛在给孤独园,先为苾刍说菩萨名,及咒,次说种种护摩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