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卷四·孝义门

  唐人与亲别而复归,谓之拜家庆。卢象诗云:“上堂家庆毕,顾与亲思(恩)

  迩。”孟浩然诗云:“明朝拜家庆,须著老莱衣。”〔葛常之《韵语阳秋》卷一○〕

  荆公初去临川诗云:“马头西去泪(百)沾襟,一望亲庭更苦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赴调西笑(去)时诗也。非仲叔,则自伤不能养口体;不如曾参,则自伤不能养志也。人士(自)一官所驱乃尔,为志亦岂得已哉!

  后又有诗云:“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正为此尔。〔《葛常之》卷十〕

  张剑州以太夫人丧剑州归,荆公予之诗并示女弟云:“乌辞反哺颠毛黑,鸟引思归口舌丹。”又有《张剑州至剑一日以亲忧罢》诗云:“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所赋皆一时之事,而语意重复如此,何耶?〔同上,同上〕

  陈绎奉亲至孝,尝作庆老堂以娱其母。介甫赠之诗云:“种竹常疑出冬笋,开池故合涌寒泉。”盖不独咏堂前景物,而孝感之事实寓焉。出冬笋暗用孟宗事,涌寒泉暗用姜诗事。〔同上,同上〕

  王稚川调官京师,母老,留鼎州,久不归侍。尝阅贵人歌舞,有诗云:“画堂玉佩萦云响,不及桃源《Ы乃歌》。”山谷次韵讽之曰:“慈母每占乌鹊喜,家人应赋《з歌》。“可谓尽朋友责善之义。谷至孝,奉母安康君至为亲涤厕窬,浣中裙,未尝顷刻不供子职。洎贬黔南,不能与亲俱,则《赠王郎》诗云:“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发亲。”《至赣上食莲有感》则曰:“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亦可见其孝诚矣。余闻无瑕者可以戮人,则其告稚川之语未为过也。老杜《送李舟》诗非不归重,而其中亦不能无讥焉,所谓“舟也衣纟采衣,告我欲远适。倚门固有望,敛衣(衽)就行役。南登吟《白华》,已见楚山碧。

  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岂非讥其无方之游耶?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则山谷、少陵之诗,皆孔子之意也。”〔同上〕

  人之事亲,当以敬为主。故孔子告子游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束皙作《补亡诗》,于《南陔白华》二篇每以为言。《南陔》曰:“养隆敬薄,惟禽之似。”《白华》曰:“竭诚尽敬,忘劬。”可谓得孔子之旨矣。今之人恃亲之爱己而忘其敬者多,故表而出之,以为事亲之戒。〔同上〔同上〕

  李白《乐府》三卷,于三纲五常之道,数致意焉。虑君臣之义不笃也,则有《君道曲》一(之)篇。所谓:“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虑父子之义不笃也,则有《东海勇妇》之篇,所谓:“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紫。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生(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虑兄弟之义不笃也,则有《上留田》之篇,所谓:“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虑朋友之义不笃也,则有《箜篌谣》之篇,所谓:“贵贱交结(结交)心不移,惟有严陵及光武。”“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虑夫妇之情不笃也,则有《双燕离》之篇,所谓:“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徐究自(白)〔之〕行事,亦岂纯于行义者哉!永王之叛,白不能洁身而去,于君臣之义为如何?既合于刘,又合于鲁,又娶于宋,又携昭阳、金陵之妓,于夫妇之义为如何?至于友人路亡,白为权窆;及其麋(糜)溃,又收其骨:则朋友之义庶几矣。《送萧〔三〕十一之鲁兼问稚子伯禽》有“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之句,则父子之义庶几矣。如弟凝、钅享、侪(济)、况、绾各赠诗以致其雍睦之情,则兄弟之义庶几矣。惜乎二失既彰,三美莫赎,此所以不能为醇儒也。〔《韵语阳秋》,同上〕

  乐天及第后归觐,留别同年云:“擢第未为贵,拜亲方始荣。”此毛〔义〕

  得檄而喜之意也。论者以“春风得意〔马蹄〕疾”决非孟郊语,其气格亦不类。

  而白公亦有:“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风(日)归乡情。”

  此又不可晓也。〔黄常明《溪诗话》卷七〕

  范文正公“雷霆日有犯,始可报吾亲”,谁谓臣子忠〔孝〕难于两全也!

  “莅官不敬”,“战阵无勇”,本非事亲事,《礼记》〔必〕以为非孝,公之谓欤!〔黄常明,同上〕

 

  ●卷四·宗族门

  谢师厚生女,梅圣俞与之诗曰:“生男众所喜,生女众所丑。生男走四邻,生女各张口。男大守《诗书》,女大逐鸡狗。”又云:“何时集(某)氏郎,堂上拜媪叟。”盖戏师厚也。陈琳、杜甫诗,及《杨妃外传》,其说异焉。琳痛长城之役,则曰:“生男戒勿举,生女哺用哺(脯)。”杜甫伤关西之戍,则曰:“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杨妃专宠帝室,金印绶,宠遍于、钊;象服鱼轩,荣均于秦、虢。当时遂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却为门楣”之咏。而乐天《长恨歇》亦云:“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今师厚之女敏(毓)质儒门,不过求贤士以为之配尔。纵不至负薪如瞿(翟)妇、饷舂如孟光,亦岂能预知其必大富贵,亢(光)不荣族如蒲〔津〕之妇人乎?宜其圣俞以为戏也。〔《韵语阳秋》卷一○〕

  《传》曰:学士大夫,则知尊祖矣。族之所在,祖之所自出也,其可以不敬乎?陶渊明有《赠长沙公》诗,序云:“予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已为路人。”故其诗云:“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晤叹,念斯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焉踟蹰。”盖深伤之也。长沙公于渊明如此,而渊明乃以教载(尊祖)自任,其临别赠言之际,有“进篑虽少(微),终左(焉)为山”之句。呜呼,渊明亦可谓贤矣。杜子美数访从孙济而不免于防猜。

  故其诗云:“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餐。”“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观长沙与济,尊祖之义扫地矣。〔《韵语阳秋》卷二○〕

猜你喜欢
  补遗 卷四·袁枚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臧懋循
  第二折·关汉卿
  草堂诗余卷三·佚名
  二集卷八·乾隆
  序·皇甫冉
  卷284 ·佚名
  古赋辨体巻六·祝尧
  卷七·朱彝尊
  陵阳集巻一·韩驹
  卷三十三·徐倬
  提要·令狐楚
  御选元诗卷二十二·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宣南杂俎》·张次溪
  28、纳婢·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后序·赖良

    大雅集后序天台赖善卿客授云间课讲暇尝衰元之诗鸣者凡若干人篇帙凡若干首类为八卷名曰大雅集会稽鐡厓杨公首序且锓且传防兵变止今年善卿拟毕初志适有好义之士协成厥美诣予徴序后谓诗具一经诗亡春秋作噫诗奚亡特雅亡耳

  • 卷四百五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七 顾璘 拟古四首 四方多岐路出门难与期游子适万里三岁间音徽不惜离别苦但恐中心乖人情非山岳感物易迁移释我金跳脱缄书寄君侧愿视故人心勿视新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辛卯朔○巡视京营给事中徐应御史温景葵以查核京营副参游佐及千把总等官所部马匹损失数目请罚治如例诏夺五军等营副将孙勇等十七人及神机等营副将季俊等三人俸各三月下中军等官赵营等一百九十八人并

  • 卷二·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二元 胡一桂 撰夏夏禹姓姒黄帝玄孙祖颛顼父鲧【史记颛顼父昌意昌意父黄帝世纪母有莘氏女曰志是为修已】受舜禅以金德王【家语】都安邑国号夏仍唐虞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元年丁巳在位二十八年】

  • 豆卢钦望传·刘昫

    豆卢钦望,是京兆万年人。曾祖父豆卢通是隋相州刺史,封为南陈郡公。祖父豆卢宽,是隋文帝的外甥。隋大业末年(629),任梁泉令。到唐高祖平定关中,豆卢宽与郡守萧王禹率领豪绅大族奔赴京师,由此他被任命为殿中监,并招其子豆卢怀

  • 王伯颜传·宋濂

    王伯颜字伯敬,滨州沾化人。由湖广省宣使历任永州祁阳县尹、湖州乌程县尹及信州推官。至正九年(1345),迁任福宁知州。三年后,又升福建盐运副使。将赴任,省府以当时有动乱,乃留伯颜仍领福宁州事。不久,起义民众自邵武取小路逼

  • 祝允明传·张廷玉

    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人。弘治五年乡试中举,但总是不中进士。授广东兴宁知县。他在该县捕杀盗魁三十余人,全县安宁无事。不久,调应天府通判,因病辞谢,嘉靖五年(1526)逝世。允明生来手上多生一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生指”。

  • 弇山堂别集卷十二·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七勋臣超赠勋臣赠爵超踰本阶者实出一时特恩皆记之侯超赠王者西平侯沐英为黔宁王一品超赠国公者中书平章政事俞通海为虢国公都督同知康茂才为蕲国公二品以下超赠国公者亲军都指挥使冯国用为郢国公

  • 严鹤龄·周诒春

    严鹤龄 字履勤。年三十八岁。生于浙江馀姚。已婚。子三。女一。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得学士学位。以演说得金牌奖。任圣约翰大学及复旦公学教员。为约翰声编辑。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政

  • 商书·微子·佚名

    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小师。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仇。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

  • 东溪日谈录卷十七·周琦

    异端谈墨氏学仁失之兼爱流至于无父杨氏学义失之为我流至于无君无父无君岂止于仁义之差初非有意而为之其差小其失大可不畏哉墨翟曰摩顶至颈一身之间凡可以利天下者皆不惜也杨朱曰伯子髙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隠耕大禹不以

  • 卷七十八·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抑浮末上【禁淫巧奢侈附】 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臣若水通曰此圣人

  • 卷一百三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九  宋 卫湜 撰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曰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

  • 礼记析疑卷二十五·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祭义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举雨露则秋可知雨露通春夏故必举首时霜露与凄怆实相感召故曰非其寒之谓也春日载阳雨露华滋万物欣欣恒情多为之舒畅惟君子感时而思亲则怵焉惕焉哀亲之不

  • 道行品第一·佚名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摩诃比丘僧不可计。诸弟子舍利弗。须菩提等。摩诃萨菩萨无央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月十五日说戒时。佛告须菩提,今日菩萨大会。因诸菩萨故。说般若波罗蜜。菩萨当是学成。舍利弗心念言

  •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通常也被认为是作者文学生涯的巅峰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最初在《俄罗斯信使》杂志上连载了将近两年(自1879年第1期至1880年第11期),并于1881年出版了第一

  • 节孝语录·徐积

    一卷。北宋徐积撰。徐积字仲车,山阳人。进士。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历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于监中岳庙,政和六年(1116)赐谥孝处士。是书,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文献通考》载一卷,与今本合。其中“说经”

  • 定慧相资歌·延寿

    在佛教的修学体系中,作为戒定慧三学之过渡环节的禅定,与般若智慧同是佛法修证过程的根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重要法门。永明延寿禅师秉承大乘佛教的立场,对定慧二学的理解和实践,贯穿着他一生对佛法的修证与弘扬。“五家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