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管鉴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吴船录》。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养拙堂词》一卷。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赏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

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管鉴词作鉴赏

管鑑《养拙堂词》里另有一首《虞美人》,序中说:“与客赏海棠,忆去岁临川所赋,怅然有远宦之叹。”“这首《醉落魄》就是”去岁临川所赋“的。管鑑原来是龙泉(今浙江省某县名)人,靠父亲的功绩被荫授为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干办官,任所在抚州,于是移家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西)。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可以估计这首词中”酒醒无奈愁如昨“的”愁“,除了因落花而产生的伤春情绪以外,还应当包括离乡”远宦“之愁。

从词篇描写,作者的远宦之愁,是由赏海棠未能尽兴而引起的,究其未能尽兴的原因,则是由于阴雨连绵的天气、狂风怒吼的巨风。海棠花开得早,败得也早。所以刚是“正月二十日”便遭受到零落的厄运。这不能不勾起词人的惜花之情。《古今词论》引张砥中的话说:“凡词前后两结最为紧要。前结如奔马收缰,须勒得住,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势。后结如众流归海,要收得尽,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这首词写的是“张园赏海棠”,但开头两句一方面是从大的范围讲“春阴漠漠”,另一方面是从眼前的注意中心讲“海棠花底东风恶”,于是在“人情”(要赏花)与“春情”(催花落)之间自然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作者别出心裁地吟出“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两句。这个前结,构思新巧,想象奇特,在炼意铸句上已略胜别人一筹。

并且细细领略词意,则赏海棠的初衷,惜花落的情绪,诅咒“春情”的心境,全都包含在这两句九个字中,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作为“赏海棠作”的一篇小词似乎已全部说尽了,这就是它“勒得住”的地方。可是,“守定花枝”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人“不放”花零落,花就真的不零落吗?在下半片里,作者说他们“绿尊细细供春酌”,乃是死下心来,要“守”到底了。然而,“酒醒无奈愁如昨”!愁也没有减,风也在继续“苦吹花”。由此观之,那么上半片的“勒得住”实在是没有留得住,而是“尚存后面地步”的。

“守定”之法告败,看来一段公案该了结了。谁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作者那里另有高招:“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吹愁却。”这简直是在异想天开地希望换个东西给风吹!如果是这样,愁情被吹尽了,艳丽的海棠花依旧常开,人情花意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思想境界呢?这个后结,想象之奇,情绪之真,造语之痴,更在前结之上。作为一首小词,作者连生两段痴想,惜花与写愁的目的都已达到。所以这个后结,算得上是“众流归海”,算得上是“收得尽”。只是,谁也看得出来:“与东风约”是办不到的,“莫苦吹花”和“吹愁却”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读毕掩卷的时候,人们想到的仍是作者更深重的苦闷,这又是这个后结“有尽而不尽之意”的证明。

最后,这首词在炼字、选词方面,也很有一此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第二句说:“海棠花底东风恶”。论理只要“风恶”,就不仅仅是“恶”在“花底”。一方面作者这么写,由于强调了“花底”,当然也就带过了花上,其结果是加深了花受东风袭击的程度;另一方面,用上“花底”,还可以暗示人在花下,因而又有惜花情绪的寄托。再如,“定”与“往”同为去声,依词律可以互换。可是词中却偏说“守定花枝”,这是要更加突出死守不放的意思。还有,“绿尊细细供春酌”,其中的“细细”二字可当“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注脚看:因为这里的“细细”不只是一般的品酒,而是要借细勘慢饮,来从容地守定将落的海棠而已。此外,如“莫苦吹花”的“苦”,“何似吹愁却”的“却”都是极其平常的字,但用在作者的笔下,却能表达出十分准确而又十分丰富的内容来。

猜你喜欢
  熊则轩·唐圭璋
  宋自逊·唐圭璋
  苏辙·唐圭璋
  尹洙·唐圭璋
  归愚词 全文·葛立方
  第十三出 哭主·孔尚任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杨柔胜
  第二十四出 拾画·汤显祖
  词(附)·连横
  卷六十四·徐世昌
  卷三百二十八·曹学佺
  陵阳集巻一·韩驹
  卷八十一·吴之振
  卷七十四·陈廷敬
  卷八百六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三·本纪第四十三·脱脱

        理宗三   四年春正月壬寅朔,诏边将毋擅兴暴掠,虐杀无辜,以慰中原遗黎之望。帝制《训廉》、《谨刑》二铭,戒饬中外。以李鸣复参知政事,杜范同知枢密院事,刘伯正签书枢密院事,余玠华文阁待制、依旧四川安抚制

  • 第五十九回 诛大憝酷吏除奸 受重赂妇翁嫁祸·蔡东藩

      却说涿人卢植,前曾献书窦武,劝令辞封让贤,武不能用,遂致枉死,见五十四回。嗣由朝廷征为博士,出拜九江卢江各郡太守,并有政绩,入补议郎,转为侍中,进授尚书。植身长八尺二寸,声如宏钟,少时与北海人郑玄,并师事马融,博古通今,能识

  • 卷第一百六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六〔强圉单阏(丁卯),一年。〕高祖武皇帝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戊寅朔冬至大祀 天子圜丘先期视牲命英国公张溶代告请 太祖配 帝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 设醮典于大高玄殿十二日停封禁刑屠如例 遣定国公徐延德长宁伯周大经玉田伯蒋荣分祭 七陵都督佥事沉至祭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天启七年八月甲午朔○丰城侯李承祚疏颂魏忠贤中云厂臣筹边制胜勋高汗马且与我国家开天诸臣共光霄壤岂宁晋例所可拘者先臣徐达有开国功今子孙且以两公世其爵此例独不可循乎 皇上即隆以先臣徐达之报亦二祖 十宗所欣慰

  • 一四○○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月十八日广东巡抚臣郭世勋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议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特令量为删润改补,发交直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第六十五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徐广曰遇固一作偶】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仕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髙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才能徒以婉佞贵

  • 荀伯玉传·李延寿

    荀伯玉字弄璋,广陵人。祖父荀永,是南谯太守。父亲荀阐之,是给事中。荀伯玉在宋朝做官,担任晋安王刘子勋的镇军行参军。泰始初年,跟随刘子勋起事。等事败回到京城,靠占卜挣钱为生。齐高帝镇守淮陰,荀伯玉担任高帝的冠军刑狱参

  • 张宪传·脱脱

    张宪,是岳飞喜爱的部将。岳飞击破曹成,张宪同徐庆、王贵招降曹成党羽两万人。有一名叫郝政的曹成部将率部逃到沅州,头戴白色毛巾,发誓为曹成报仇,号称“白巾贼”,张宪一举把他擒获。岳飞派遣张宪收复随州,敌将王嵩不战而逃。

  • 卷四十五·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五盛事【二十一 一产四男三男】【臣】等谨案挛生之事自诸史志及文献通考咸有专门列於瑞应诚以盛世休养之隆太和涵育之茂与三登丰兆同编者大有之与广生皆昊苍眷锡之庥也然孜宋辽诸史所

  • 第三节 奴 婢·吕思勉

    奴婢来源,一由没入,一由俘掠,一由鬻卖,历代皆然。《梁律》:谋反、降、叛、大逆已上皆斩。父子,同产男无少长皆弃市。母、妻、姊妹及应从坐弃市者,妻、子、女、妾同补奚官为奴婢。《周六律》:盗贼及谋反、大逆、降、叛恶逆罪当

  • 卷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吏部八吏员两考役满起送到京参拨各衙门各有资格以後又有办事之例诸司职掌凡在外各衙门送到考满吏典於在京对品衙门内用在京各衙门考满吏典照依资格陞用无缺借用仍支合得俸裁革减并吏对品衙门用

  • 卷十六·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十六     宋 杨复 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目録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少牢馈食之礼【少诗召反○礼将祭祀必先择牲系于牢而刍之羊豕曰少牢诸侯之卿大

  • 卷三十二·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二易七系辞下问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只是干兑离震之象未説到天地雷风处否曰是然八卦是一项看象在其中又是逐个看又问成列是自一奇一耦画到三画处其中逐一分

  • 黔娄子·黔娄

    序《黔娄子》一卷,周黔娄先生撰。皇甫谧《高士传》云:黔娄先生齐人也,修身清节不求诸侯,又言著书四篇,言道家之用,号《黔娄子》。《汉艺文志.道家.黔娄子四篇》注: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广韵.去声十九》侯娄字注,引《汉艺文

  • 明哲品法句经第十四·佚名

    明哲品者,举智行者,修福进道法为明镜。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终吉无忧,故世有福,念思绍行。善致其愿,福禄转胜,信善作福。积行不厌,信知阴德,久而必彰。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友。押附上士,喜法卧安,心悦意清。圣人演法,慧

  • 第七章 阿育王时期的史话·多罗那他

    当圣者提地迦未付法与圣者讫里瑟拿以前,多年生病,只住在摩腊婆的侨赏弥地方,对四众传授经教。毗舍离的比丘们以为上座生病,怎能得到正确的教诲,因此不到他跟前。在行十事非法的同时宣称&ldquo;这是法,这是戒律,这是本师的教

  • 七政推步·贝琳

    明贝琳在成化年间担任钦天监监副时所整理修订旧作而成。据贝琳在序中称,其书原本为洪武十八年(1385)自远方携来,彼时有历官元统将之译为汉算。但其后《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本书乃《明史·历志》中所称之《回回历》,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