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珏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崔珏,字梦之,大中进士。官至侍御史。存诗一卷。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

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

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

又送文星入夜台。

崔珏诗鉴赏

李商隐是一代才人。崔珏说他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便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有“襟抱”且终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坚,而以“未曾开”收句,便表现了对世事的鞭笞和对才人的叹惜。首联貌似平淡,实则包含数层跌宕,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不幸、怀才不遇的一生。

中间两联 ,承首联而写 “哭 ”。李商隐有《流 莺》诗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以 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的失意 。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 ”,则用“鸟啼花落”

烘托成一幅伤感情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力,悲悼的意味更浓。

第四句以“桐枯凤死”暗喻李商隐的逝世 。《庄 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 贵。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 。李商隐在科第失意时, 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鸱鸟 , 而自喻为鹓雏(《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凤在,却无桐可栖 ,无竹可食 。如今竹死 ,桐枯,凤亡,就更令人悲切了。此句用字平易、 精审,可谓一哭三叹也。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折,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酿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抑制人材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一般人都为此深感悲愤 , 何况作为李商隐的旧交和知音呢?

“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 ,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 ,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作者借此故事,十分真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结束时作者独运匠心,运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放开笔触 ,不说自己的悲哀 ,却用劝慰的语气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现在您的逝世,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啊!这是安慰亡友吗?这是诗人自慰吗?其实都不是。李商隐贫困潦倒,郁闷而逝,人世既不达,冥间安可期 ?因此说, 这只不过是作者极度悲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反进一层”之法。

撼动人心的悲恸 ,是对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这首诗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 ,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强烈, 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量,诗篇感染力就愈深刻。

和友人鸳鸯之什(其一)

崔珏

翠鬣红毛舞夕晖,

水禽情似此禽稀。

暂分烟岛犹回首,

只渡寒塘亦并飞。

映雾尽迷珠殿瓦,

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

笑指中流羡尔归。

崔珏诗鉴赏

崔珏这首诗很有特色,作者竟因此被誉为“崔鸳鸯”。

诗人咏鸳鸯,首先从羽色写起 。他以 “翠鬣红毛”这样艳丽鲜明的字眼来形容鸳鸯,又着意把它放在夕晖斜照的背景下来写,以夕晖的璀璨多彩来烘托鸳鸯羽色的五彩缤纷,这就把鸳鸯写得更加美丽可爱了。“舞”字下得尤妙 。它启迪读者去想象鸳鸯浮波 弄影、振羽欢鸣的种种姿态,云锦、波光交融闪烁的绮丽景象。只此一字,使整个画面气势飞动,意趣盎然。

然而 ,鸳鸯之逗人喜爱 ,并非只是因其羽色之美,而是因其习惯于双飞并栖,雌雄偶居不离。这种习性,是一般水禽少有的。人们正是取其这一点,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所以,诗的第二句直接点明多情这一最重要的特征 。“水禽情似此禽稀 ”,一语破的 ,切中肯綮,以下各联就紧紧抓住这一“情”字, 从各方面去加以表现 。在结构上,此句既紧承首句, 又开拓下文,是全篇转换的主导。

第二联正面描写鸳鸯之多情、重情。鸳鸯栖息在内陆湖泊溪流中 ,其活动范围并不大 ,回旋余地亦小,但它们无时无刻不相依相守。你看,当它们飞向烟云萦绕的小岛时 ,难免一前一后 ,稍稍拉下了距离;然而,即使是这样短瞬的距离,鸳鸯也是难舍难分,前者频频回顾,后者紧紧相随,表现出依依眷恋的深情。深秋水枯,池塘显得更加狭小,但哪怕只是渡过这样窄小的寒塘,它们也不愿须臾离开,一定要相逐相呼,双双齐飞 。“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 亦并飞 ”,诗人从鸳鸯日常的飞鸣宿食中选择这两个 最能表现其多情的细节 ,淡笔轻描 ,就把鸳鸯的习性表现得维妙维肖,淋漓尽致。这一联对偶工整而又自然流利。“暂”与“犹”,“只”与“亦”四个虚词,两相呼应,顿挫传神,有一种纡徐舒缓、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鸳鸯的“情”显得更加细腻缠绵、深挚感人。这一联历来为人称道,成为传颂不朽的名句。

正因为鸳鸯是幸福美好的象征,人们常常以它来寄托美好的理想 。 因此人们的衣饰什物常以鸳鸯命名,如鸳鸯枕、鸳鸯衾、鸳鸯盏、鸳鸯机等等。第三联就是从人和鸳鸯的这种联系上生发联想,表现鸳鸯的情。一俯一仰成对组合的瓦叫鸳鸯瓦,是人们根据鸳鸯比翼双飞的形状制作、排列的,它们覆盖于珠殿之上,绚丽美观。“映雾尽迷珠殿瓦”,诗人想象鸳鸯在淡薄的晨雾中飞翔,透过五彩烟霞看见了鸳鸯瓦相依相并,不禁为之动情而迷恋不已 。“逐梭齐上玉人 机”,织有鸳鸯图案的锦缎叫鸳鸯锦 ,是人们根据鸳 鸯双飞并栖的情状精心编织出来的,而诗人却幻想是鸳鸯双双追逐着梭子,飞上了织机。构思奇特,处处突出一个“情”字。与上联对照起来看,一写眼前实景,从正面落笔 ;一则运实入虚 ,从侧面烘托,前后 ,虚实兼到 ,从而把鸳鸯的习性表现得既充分鲜明,又生动有趣。

以上六句直咏本题,尾联则别开一境 ,“采莲无 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诗人由想象回到实景。

此 ,晚风初起,暮色渐浓 ,采莲姑娘打桨归来,阵阵笑声掠过水面 ,惊起一对对鸳鸯 ,扑剌剌比翼双飞 。此情此景 ,唤起姑娘们美好的向往和幸福的憧憬 !正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 照邻 《长安古意 》)。“笑指”二字 ,十分传神,使 女伴们互相戏谑 、互相祝愿 、娇羞可爱的神态,呼之欲出 ,把人物的情和鸳鸯的“情”融为一体。这 里不似写鸳鸯 ,却胜似写鸳鸯,有“不着一字,尽 得风流 ”之妙。就全诗布局看,这尾联既与开篇紧 相呼应 ,有如神龙掉首,又使“结句如撞钟,清音 有余”。青春的欢笑声,不绝如缕,把读者携入了优美隽永的意境之中。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六百零六·彭定求
  卷五百二十六·彭定求
  诗话补遗卷三·杨慎
  卷五·皎然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臧懋循
  卷五·唐圭璋
  卷第二十八·陈与义
  卷四百十八·曹学佺
  卷三百五十九·陈廷敬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张说
  穷汉词·蒲松龄
  蔡挺词作鉴赏·佚名
  第二節 律詩的韻·王力
  ●玉井樵唱卷下·尹廷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声调谱卷一·赵执信

    ○五言古诗秦越人洞中咏【于鹄】扁鹊得【拗字】仙处,传是西南峰【三平声字】。年年山下人【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第三字平,亦拗以别律】,长见骑白龙【上注言凡下句是律之调如此,非谓此句,而此句亦非律也】。洞门黑无底

  • 陈沣·龙榆生

    陈沣字兰甫,广东番禺人,原籍上元。道光壬辰(一八三二)举人,六应会试,不售,官河源县学训导。泛览群籍,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体文、填词、篆、籀、真、行书,无不精究。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

  • 卷一百八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二 林光朝 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瞿塘不

  • 御选宋诗卷七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七十二七言絶句九薛师石题南塘薛圃门对南塘水乱流竹根橘柢自成洲中间老子隠名姓只聴渔歌今白头孤山不到西湖今防时十年霜髩欲如丝难寻和靖题诗处空见梅花成老枝送薛泳病里风光总虚掷岸花园栁雨

  • 幼卿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幼卿」生卒和姓氏不详。徽宗宣和年间世。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录其词一首。 ●浪淘沙 幼卿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 漫留遗恨锁眉峰。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 扬鞭那忍骤花骢。 望

  • 列传第六十九 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魏收

    綦俊,字扌剽显,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代人。祖辰,并州刺史。俊,庄帝时仕累迁为沧州刺史,甚为吏人畏悦。寻除太仆卿。及尔朱世隆等诛,齐献武王赴洛,止于邙山。上召文武百司,下及士庶,令之曰:“尔朱暴虐,矫弄天常,孤起义信都,罪人斯翦。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隆庆元年六月甲申朔始开史馆纂脩 世宗肃皇帝实录 命礼部遣官行取衍圣公孔尚贤及翰林院五经博士颜肇先孟彦璞仍别取孔氏老成族人五人颜孟族各二人驰驿来京以 圣驾将幸大学也○户部署员外郎林乔相以三年秩满请得追赠生

  • 治术类·佚名

    ○刘文正值军机刘文正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数十年中,目中并未见有此等气象者。每直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事偶误,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只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后高云从案,大臣多罹罪者,独不及公。其端严慎密如此。

  • 王序·丁宗洛

    余少游京师,恭谒敕建贤良祠;祠内诸公名位、爵里,赫然照人耳目。海康陈清端公,尤以清廉第一着闻;至今啧啧人口,称道不衰。顾欲进考其政绩、行实,士大夫间亦鲜能备述之者。盖公之政绩大端,具详「国史」,世莫得窥;而公之家传,未经梓

  •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朱瑞传·魏收

    朱瑞,字元龙,代郡桑乾人。祖朱就,字祖成,卒于沛县令。父朱惠,字僧生,行太原太守,卒于任上。永安年间,朱瑞贵达,朱就被赠为平东将军、齐州刺史,朱惠赠使持节、冠军将军、恒州刺史。朱瑞厚道质朴正直,敬爱人士。孝昌末年(527),..朱

  • 卷之四·姚莹

    谢赏(太子太保衔二品顶戴)恩奏查明大安破舟捦夷出力人员奏折件在洋被劫奏折件二次在洋被劫奏夷官来台投书及遵释夷囚奏拿捕草岛匪船多起奏(夹片)剿平彰化县逆匪奏夷船两次来台释还遭风夷人奏(夹片)通筹经费酌量撤留兵勇奏(夹

  • 二十二年·佚名

    (甲申)二十二年大明崇祯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寅,世子遣文學李

  • 贵农第十一·佚名

    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民恃衣食,犹鱼之须水,国之恃民,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先王知其如此,而给民衣食。故农祥旦正,晨集鲰訾,阳气愤盈,土木脉发,天子亲耕于东郊,后妃躬桑于北郊

  • 卷十一·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防引卷十一     明 蔡清 撰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为世子【减四十四字】世子太子也【注】或谓天子之子为太子诸侯之子为世子非也周公立教世子之法成王亦称世子则世子太子天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四·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子)八识食体。前约生灭分位。今约住位言之也。文分为二。初引经通明四食。二别显识食唯真异熟。(丑)今初。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第八)识。彼(经所说)识食(之)体。不应有故。谓契经说。食有四种

  • 渊海子平·徐大升

    古代算命书。清人假托宋徐大升撰。与托名刘基的《滴天髓》及沈孝瞻的《子平真诠》、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陈素庵的《子平约言》以及无名氏的《拦江网》(即《穷通宝鉴》)等,同为近世江湖术士挟术游食所常用

  • 行军散记·叶紫

    沿桃花坪,快要到宝庆的一段路上,有好几个规模宏大的石榴园。阴历九月中旬,石榴已经长得烂熟了;有的张开着一条一条的娇艳的小口,露出满腹宝珠似的水红色的子儿,逗引着过客们的涎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