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谱卷一
○五言古诗
秦越人洞中咏【于鹄】
扁鹊得【拗字】仙处,传是西南峰【三平声字】。年年山下人【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第三字平,亦拗以别律】,长见骑白龙【上注言凡下句是律之调如此,非谓此句,而此句亦非律也】。洞门黑无底【拗句同律】,日夜惟雷风【三平】。清斋将入时【平】,戴星兼抱松【拗律句○拗在第一字仄,第三字平】。石径阴且寒【平】,地响知逺钟【古句】。似行山林【三平】外,闻叶履声重【上句不律,下句可律○此句律】。底碍更俯身【平○上四字仄】,渐逺昼夜【四仄】同。时时白蝙蝠【律句】,飞入茅衣中【三平】。行久路转窄【四仄】,静闻【平○不平则为律矣】水淙【平】淙。但愿逢一人【平】,自得朝天宫【三平】。
总之,两句一聮,中断不得,与律诗相乱也。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羊士谔】
结缆兰渚晓,紫嵓【平】上【仄】连【平】冈。晏温值初霁【二四平○起句二四仄得此句调甚恊】,去遶山河长【三平】。献岁氷雪尽,细【仄在律诗则为失调】泉在路傍。行披松杉【四平】入,激澜横石梁。层阁表精庐【律】,飞甍切云翔。冲襟得髙歩,清眺极逺【三仄】方。潭嶂积【仄】佳气,荑英多【平】早芳【二句律中拗救句可用】。具观泽【仄】国秀,重使春心伤【三平】。念遵烦【平】促涂【与泽国句并拗律】,荣利骛隙光。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三平】。
○七言古诗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苏轼】
朱颜发过如春醅,胸中梨枣初未裁。丹砂未易扫白发,赤松却欲催黄梅。寒溪本自逺公社【拗律句】,白莲翠竹依崔嵬。当时石泉照金像,神光夜发如五台。饮泉鉴面得真意【亦拗律】,坐视万物皆浮埃。欲収暮景返田里【亦拗律】,逆溯江水穷离堆。还朝岂独羞老病,自叹才尽倾空罍。诸公渠渠若夏屋,吞吐风月清隅隈。我如废井久不食,古甃缺落生阴苔。数诗徃复相感发,汲新除旧寒光开。遥知二月春江阔【律句】,云浪倒卷云峯摧。石中无声水亦静,云何觧转空山雷。欲就诸公评此句【律】,要识忧喜何从来?愿求南宗一勺水,徃与屈贾湔余哀。
和蒋夔寄茶
我生百事常随縁,四方水陆无不便【第五字平,第六字仄,便非律句】。扁舟渡江适吴越【仄,此字不可轻用平声】,三年饮食穷芳鲜【此三字平,第四字必仄,如第四字平,则第六字必仄以救之,此法人多不知】。金虀玉脍饭炊雪【拗律句】,海螯江柱初脱泉。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沙溪北苑强分别【拗律】,水脚一线争谁先。清诗両幅寄千里【上句虽不论亦宜少拗乃健○拗律句此正谓苐五字拗也】,紫金百饼费万钱【即六字仄独令末一字平亦可】。吟哦烹噍两竒絶【拗律】,只恐偷乞烦封纒。老妻稚子不知爱【拗律】,一半已入姜盐煎。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媸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此二字不论】寄谢聊相镌。
○乐词
正月【李贺】
上楼迎春新春归【六字皆平】,暗黄【平】着栁宫漏【仄】迟。薄薄淡霭弄野【六字皆仄】姿【第七字用平,下句可律】,寒绿幽风生【平】短丝【律句,第五字用平,少拗以叶之】。锦床晓卧玉【拗字】肌冷,露脸未开【平】对朝【仄】暝。官衙栁带不【拗字】堪折,蚤晚菖蒲胜绾结。
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栁暗愁煞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浄如水。光风转蕙百【拗】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妆宫妓扫【拗】蛾浅,揺揺锦旗夹城暖。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此二句亦宜少拗乃健○谓二句俱律也】。
五月
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井汲铅华水【律句】,扇织鸳鸯纹【三平】。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第一句同此二句皆拗律也】。罗袖从徊翔【三平】,香汗沾寳粟。
七月
星依云渚冷【律句】,露滴盘中圎【三平】。好花生朩末【律句】,衰蕙愁空园【三平○第三字不平亦律句矣】。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二句律】。仅厌舞【仄】衫薄,稍知花【平】簟寒【二句拗律】。晓风何拂拂【律】,北斗光栏杆。
九月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律句】。月缀金铺光脉脉,凉院虚庭空淡白【二句亦律】。露华飞飞风草草,翠锦斑斓满层道【拗律】。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疎桐【二句亦律】。
十月
玉壶银箭稍难倾【律】,缸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罗幕【拗律】,烛龙两行照飞阁。珠帏怨卧不成眠【律】,金凤刺衣着体寒【第五字仄,与拗律少异】,长眉对月闘弯环【律】。
○五言律诗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杜牧】
野店正【宜平而仄】分泊,茧蠺初【宜仄而平○第一字仄第三字必平】引丝【第三字救上句○亦可不救○二句律句中拗】。行人碧【宜平而仄】溪【宜仄而平】渡【拗句○第四字拗平,第三字断断用仄,今人不论者非】,系马緑杨枝【不对格而实对】。苒苒迹始去【五字俱仄○中有入声字妙】,悠悠心【此字必平救上句】所期【此必不可不救,因上句第三、第四字皆当平而反仄,必以此第三字平声救之,否则落调矣。上句仄仄平仄仄亦同】。秋山念君别【拗同第三句】,惆怅桂花时。
落花【李商隐】
髙阁客竟去【拗句起】,小园花【此字拗救】乱飞【此二句同前第五、第六句】。参差连曲陌,迢逓送斜晖。肠断未忍扫【同起句】,眼【此字仄妙】穿仍欲归【同次句】。芳心向春尽【同前第三句、第七句】,所得是沾衣。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律诗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变而仍律者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论”二语误之也。
七言不过于五言上加平平仄仄耳,拗处搃在第五、第六字上,七言之五、六字,即五言之三、四字,可以类推。
起句第二字仄,第四字平者,如仄仄平平仄,或平仄平平仄,或平仄仄平平俱可。若平仄平仄仄,则古诗句矣。
起句仄仄仄平仄,或平仄仄平仄,唐人亦有此调,但下句必须用三平或四平【如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是也】。
上句第三字平,下句第三字可仄;若上句第三字仄,下句第三字断宜平。此在首聮,唐人亦有不拘者,若二聮,则必不容不严矣。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一·彭定求 古今滑稽联话十二·范左青 ◆去华山人洪希文(续轩渠集)·顾嗣立 元诗选初集庚集目录·顾嗣立 楔子·佚名 卷十七·黄希 卷一一·郭则沄 卷二十二·陆游 卷292 ·佚名 卷八 茕斋歌诗四十一首·李白 卷六·胡文学 巻十一·宋绪 卷二十四·范成大 王以宁词作鉴赏·佚名 性情集巻三·周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