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声调谱卷一

○五言古诗

秦越人洞中咏【于鹄】

扁鹊得【拗字】仙处,传是西南峰【三平声字】。年年山下人【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第三字平,亦拗以别律】,长见骑白龙【上注言凡下句是律之调如此,非谓此句,而此句亦非律也】。洞门黑无底【拗句同律】,日夜惟雷风【三平】。清斋将入时【平】,戴星兼抱松【拗律句○拗在第一字仄,第三字平】。石径阴且寒【平】,地响知逺钟【古句】。似行山林【三平】外,闻叶履声重【上句不律,下句可律○此句律】。底碍更俯身【平○上四字仄】,渐逺昼夜【四仄】同。时时白蝙蝠【律句】,飞入茅衣中【三平】。行久路转窄【四仄】,静闻【平○不平则为律矣】水淙【平】淙。但愿逢一人【平】,自得朝天宫【三平】。

总之,两句一聮,中断不得,与律诗相乱也。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羊士谔】

结缆兰渚晓,紫嵓【平】上【仄】连【平】冈。晏温值初霁【二四平○起句二四仄得此句调甚恊】,去遶山河长【三平】。献岁氷雪尽,细【仄在律诗则为失调】泉在路傍。行披松杉【四平】入,激澜横石梁。层阁表精庐【律】,飞甍切云翔。冲襟得髙歩,清眺极逺【三仄】方。潭嶂积【仄】佳气,荑英多【平】早芳【二句律中拗救句可用】。具观泽【仄】国秀,重使春心伤【三平】。念遵烦【平】促涂【与泽国句并拗律】,荣利骛隙光。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三平】。

○七言古诗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苏轼】

朱颜发过如春醅,胸中梨枣初未裁。丹砂未易扫白发,赤松却欲催黄梅。寒溪本自逺公社【拗律句】,白莲翠竹依崔嵬。当时石泉照金像,神光夜发如五台。饮泉鉴面得真意【亦拗律】,坐视万物皆浮埃。欲収暮景返田里【亦拗律】,逆溯江水穷离堆。还朝岂独羞老病,自叹才尽倾空罍。诸公渠渠若夏屋,吞吐风月清隅隈。我如废井久不食,古甃缺落生阴苔。数诗徃复相感发,汲新除旧寒光开。遥知二月春江阔【律句】,云浪倒卷云峯摧。石中无声水亦静,云何觧转空山雷。欲就诸公评此句【律】,要识忧喜何从来?愿求南宗一勺水,徃与屈贾湔余哀。

和蒋夔寄茶

我生百事常随縁,四方水陆无不便【第五字平,第六字仄,便非律句】。扁舟渡江适吴越【仄,此字不可轻用平声】,三年饮食穷芳鲜【此三字平,第四字必仄,如第四字平,则第六字必仄以救之,此法人多不知】。金虀玉脍饭炊雪【拗律句】,海螯江柱初脱泉。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沙溪北苑强分别【拗律】,水脚一线争谁先。清诗両幅寄千里【上句虽不论亦宜少拗乃健○拗律句此正谓苐五字拗也】,紫金百饼费万钱【即六字仄独令末一字平亦可】。吟哦烹噍两竒絶【拗律】,只恐偷乞烦封纒。老妻稚子不知爱【拗律】,一半已入姜盐煎。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媸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此二字不论】寄谢聊相镌。

○乐词

正月【李贺】

上楼迎春新春归【六字皆平】,暗黄【平】着栁宫漏【仄】迟。薄薄淡霭弄野【六字皆仄】姿【第七字用平,下句可律】,寒绿幽风生【平】短丝【律句,第五字用平,少拗以叶之】。锦床晓卧玉【拗字】肌冷,露脸未开【平】对朝【仄】暝。官衙栁带不【拗字】堪折,蚤晚菖蒲胜绾结。

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栁暗愁煞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浄如水。光风转蕙百【拗】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妆宫妓扫【拗】蛾浅,揺揺锦旗夹城暖。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此二句亦宜少拗乃健○谓二句俱律也】。

五月

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井汲铅华水【律句】,扇织鸳鸯纹【三平】。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第一句同此二句皆拗律也】。罗袖从徊翔【三平】,香汗沾寳粟。

七月

星依云渚冷【律句】,露滴盘中圎【三平】。好花生朩末【律句】,衰蕙愁空园【三平○第三字不平亦律句矣】。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二句律】。仅厌舞【仄】衫薄,稍知花【平】簟寒【二句拗律】。晓风何拂拂【律】,北斗光栏杆。

九月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律句】。月缀金铺光脉脉,凉院虚庭空淡白【二句亦律】。露华飞飞风草草,翠锦斑斓满层道【拗律】。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疎桐【二句亦律】。

十月

玉壶银箭稍难倾【律】,缸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罗幕【拗律】,烛龙两行照飞阁。珠帏怨卧不成眠【律】,金凤刺衣着体寒【第五字仄,与拗律少异】,长眉对月闘弯环【律】。

○五言律诗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杜牧】

野店正【宜平而仄】分泊,茧蠺初【宜仄而平○第一字仄第三字必平】引丝【第三字救上句○亦可不救○二句律句中拗】。行人碧【宜平而仄】溪【宜仄而平】渡【拗句○第四字拗平,第三字断断用仄,今人不论者非】,系马緑杨枝【不对格而实对】。苒苒迹始去【五字俱仄○中有入声字妙】,悠悠心【此字必平救上句】所期【此必不可不救,因上句第三、第四字皆当平而反仄,必以此第三字平声救之,否则落调矣。上句仄仄平仄仄亦同】。秋山念君别【拗同第三句】,惆怅桂花时。

落花【李商隐】

髙阁客竟去【拗句起】,小园花【此字拗救】乱飞【此二句同前第五、第六句】。参差连曲陌,迢逓送斜晖。肠断未忍扫【同起句】,眼【此字仄妙】穿仍欲归【同次句】。芳心向春尽【同前第三句、第七句】,所得是沾衣。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律诗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变而仍律者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论”二语误之也。

七言不过于五言上加平平仄仄耳,拗处搃在第五、第六字上,七言之五、六字,即五言之三、四字,可以类推。

起句第二字仄,第四字平者,如仄仄平平仄,或平仄平平仄,或平仄仄平平俱可。若平仄平仄仄,则古诗句矣。

起句仄仄仄平仄,或平仄仄平仄,唐人亦有此调,但下句必须用三平或四平【如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是也】。

上句第三字平,下句第三字可仄;若上句第三字仄,下句第三字断宜平。此在首聮,唐人亦有不拘者,若二聮,则必不容不严矣。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一·彭定求
  古今滑稽联话十二·范左青
  ◆去华山人洪希文(续轩渠集)·顾嗣立
  元诗选初集庚集目录·顾嗣立
  楔子·佚名
  卷十七·黄希
  卷一一·郭则沄
  卷二十二·陆游
  卷292 ·佚名
  卷八 茕斋歌诗四十一首·李白
  卷六·胡文学
  巻十一·宋绪
  卷二十四·范成大
  王以宁词作鉴赏·佚名
  性情集巻三·周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李开先

    (末上白)日傍侯门岂惮劳,半生辛苦侍权豪。井蛙自谓游龙窟,篱鷃争知有凰巢!吾乃是高殿侍府中一个都官。往来帅府,出入朱门,专主内外公私,善分上下应对。若说太尉富贵:官居一品,位列三台。赫赫公车,昼长铃锁静;潭潭相府,漏定戟枝齐。

  • 卷一百二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 杨亿 奉和御制社日诗 仙掌凌空沆瀣秋大田多稼似云浮天边霁景芙蓉阙江上残芳杜若洲东观羣儒宣宴乐南荆遗俗重嬉游宸章忽降容瞻覩疑是神龟负九畴 别赋赏

  • 卷四·本纪第四·恭闵帝·张廷玉

        ◎恭闵帝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吕氏。帝生颍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太祖抚之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

  • 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三·赵尔巽

      辛从益 张鳞 顾皋 沈维鐈 朱为䦷 程恩泽 吴杰   辛从益,字谦受,江西万载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以母老陈请终养。嘉庆十七年,起复补原官。会京畿多雨,诏发廪平粜,从益在事,釐剔弊端,实惠及民,时称

  • 序例第十·浦起龙

    孔安国有云:序者,所以叙作者之意也。窃以《书》列典谟,《诗》含比兴,若不先叙其意,难以曲得其情。故每篇有序,敷畅厥义。降逮《史》、《汉》,以记事为宗,至于表志杂传,亦时复立序。文兼史体,状若子书,然可与诰誓相参,风雅齐列矣。

  • 卷四百六十七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丙辰朔,戶部請:「應承買場務,元係官監及敗闕者,課利錢並不得支移、折變;若屆滿一年無人承買,巳經差官體量減定淨利錢,即自減定後月分,課利亦與依減放淨利分數與免支移、折變。」從之

  • 卷之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二十六·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二十三 魏 曹丕【文帝】 谨案曹丕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高帝除秦苛虐蠲楚暴戾恢张雄图铺绎远畧创业垂统

  • 有凤来仪:远游·胡兰成

    有凤来仪:远游去北京的路上,渡长江 ,济淮水,望泰山,过黄河,此地古来出过多少帝王,但我在火车上想,便是下来在凤陽淮陰或徐州济南,做个街坊小户人家,只过着今天的日子,亦无有不好。是年我廿一岁,九月里到北京,进燕大副校长室抄写文

  • 华皎传·姚思廉

    华皎,晋陵暨陽人。世代为小吏。华皎在梁为尚书比部令史。侯景之乱时,他投靠侯景党人王伟。高祖南下,文帝为侯景所囚禁,华皎待文帝很友善。景乱平,文帝为吴兴太守,以华皎为都录事,军府粮草钱帛之事,多委任于他。华皎聪明敏慧,于

  • 武帝纪·令狐德棻

    (上)高祖武皇帝名邕,字祢罗突,是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叱奴太后。大统九年(543),武皇帝生于同州,当时有神光照耀室内。武皇帝年幼时就懂得孝敬,聪明机敏,表现出才识和天赋。太祖为之感到惊异,说:“能完成我志向的,必定是这

  • 王廷相传·张廷玉

    王廷相,字子衡,河南仪封人。从小就有文名。考上弘治十五年(1502)榜进士后,选为庶吉士,授官兵科给事中。因回家守丧去职。正德初年,丧礼完结除丧服去到北京。刘瑾诬他有罪,贬为亳州判官,经考察转任高淳知县。后来征召回京为御

  • 跋·萧奭龄

    昔刘知几专心诸史。不遗杂记小书。谓史之名杂。其流有十。司马光作通鉴。采杂史二百余种。盖小录之书。皆托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唐宋士夫。留心记注。尊信传闻。必着所本。次柳氏旧闻、涑水纪闻两书。

  • 卷一百九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十五 朱批彭维新奏摺 雍正七年闰七月十六日吏部右侍郎署理苏州廵抚印务总理清查钱粮事【臣】彭维新谨 奏为请 旨事窃照清查江苏各属积欠钱粮前奉 谕旨令原任户部侍郎【臣】王玑与【臣

  • 第九章 24·辜鸿铭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辜讲孔子说:“将尽职尽责和真诚作为自己的第一准则,不同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一旦发现坏习惯,应毫不犹豫地去改正。”(重复了第一章第八条。)

  • 卷十八·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八宋 林之奇 撰盘庚上       商书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盘庚逸书之序葢有其书虽已亡而其所述亦可证见存之书者若其记载商人迁国之始末也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

  • 卷第二十六·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六   [宋碑]益州灵庆院海渊禅师有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石人抚掌歌三曲。木马嘶时满归路 进云。恁么则芭蕉儿孙。天彭嫡子 师云。莫乱道。问。如何是新繁境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佚名

    无名氏注。多唐宋时期故事,称为“昔唐”、“昔宋”,当作于元明时。倡导清静无为,念诵《清静经》,并有内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