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幼卿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幼卿」生卒和姓氏不详。徽宗宣和年间世。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录其词一首。

●浪淘沙

幼卿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

漫留遗恨锁眉峰。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

扬鞭那忍骤花骢。

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幼卿词作鉴赏

据《能改斋漫录》记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人题词于陕府驿壁云:“幼卿少与表兄同砚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公。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今甘肃临潭),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因作《浪淘沙》以寄情云。”这段话表现出上面这首词隐含着一幕婚姻悲剧。又因为这段词出自封建社会一位不幸女子之手笔,读之使人如闻其内心的泣诉,深感封建礼教对人的命运的主宰,即便是今天仍有认识意义。

这首词上片写“目送楚云”,下片又曰“望断斜阳”,从中可以看出全篇笔墨集中写两个有情人驿馆偶遇而又倏然而别感人的一幕。“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多年不见的表兄,突然出现眼前,勾引起自己多少相思恨。可是人眼前,词人却不能对他面诉衷情;顷刻间情人又策马而去,又只好忍看他匆匆离去,只能徒然远远地“目送楚云”,心中有多少凄楚难言之情啊!“楚云”,似说飘泊的行人如浮云般远去,其实又何尝不是暗示昔日的一段恋情,巫山云雨枉断肠;个“空”字,多少怅惘,大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慨。

紧接“目送楚云空”一句,女主人公发出一声轻轻叹息:“前事无踪!”“前事”,自然是指她“少与表兄同砚席,雅有文字之好”那段共度的美好的时光,然而,往事已如云烟般地永远消失了!当然,如果这些往事真的彻底消失得渺无踪迹,那么倒也干净;可是,如烟往事却又偏自己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漫留遗恨锁眉峰”,从这句词中可以想见词人空有遗恨,不能明言,但是又难以排遣。于是她转而自怨自艾,归咎于命运:“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这句话说的是可怜的荷花,你为什么不春天开放,要迟迟等到夏季呢?你孤负了东风的深情,现只好独自默默地吞咽下这人生的苦果了!荷花的比喻,当是指自己年尚未及笄、兄欲缔姻这件事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这一点幼卿当然是很清楚,然而,作为封建时代的妇女,她不便责怪父母,所以,她吞吞吐吐隐约其辞,这也就是诗教的温柔敦厚之旨吧!

上片由“目送楚云”引出对往事的回忆,接着下片便着重写这次重逢带给词人的悲痛。“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这两句充满了多少人生的感慨和谓叹,幼卿看来,人生就象随风飘的蓬草,谁想到两个离别多年的恋人,会突然这他乡驿馆见面?然而相见却又立刻相别,人生的离合、聚散,为何如此匆匆!“于是词人便写出这短暂的扣人心弦的一幕:”扬鞭那忍骤花骢“。这一幕也就是《能改斋漫录》记述的情景:两人”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可以想见,面对此睛此景,从悲剧主人公眼里望去,更是心如刀剜。她责怪他给马儿狠狠的那一鞭,太无情人,忽地拉开了两人的距离。他骑着的花骢马飞奔而去,他怎么忍心匆匆离去,也不多看自己一眼啊!然而,她心里又何尝不明白:这一刹那间,他内心翻腾何等剧烈的痛苦。正因为他前时欲缔结婚姻未成,对她有误解,有怨气,即所说的”前憾未平“所以才给马儿狠狠一鞭。然而这狠狠一鞭,看似无情却有情啊!的确,这一鞭,悲剧女主人公心里是永远难以消逝。这是因为它象征着心爱的人将会永远地离去;它象征着她与他之间美好的恋情如昙花一现,永远幻灭;它象征着她们的爱情将成为无可弥补的千古遗恨!

“扬鞭”这一句写出了特定的情境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十分准确地刻画出悲剧主人公内心感情的剧烈矛盾和痛苦,是十分难得的传神妙笔。又因为这种传神之笔来源于生活本身,因而也就更为真切动人。表兄策马远去了,但是她还痴痴望着。他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载小,终于消失,可是她仍然痴痴地望着,直到“望断斜阳”。显然,少女时期的初恋失败将使她抱恨终身,可以想见今后的岁月中,她将有多少朝朝暮暮凭栏“目送楚云”、“望断斜阳”啊!而这种痛苦词人又只能永远埋藏心灵的最深处,于无人处偷偷啜泣,以至于“满袖啼红”。这绵绵之恨真无尽期呀!

这首词不同于一般文人词,因为它是闺阁女子自抒衷曲,感情真挚,不事雕琢。本词哀婉而低沉的倾诉,唱出了封建礼教下多少不幸妇女的心声!

猜你喜欢
  张倅·唐圭璋
  徐鹿卿·唐圭璋
  赵才卿·唐圭璋
  秦湛·唐圭璋
  三·王直方
  论阴阳第六·王骥德
  ●卷三·徐陵
  古今滑稽联话六·范左青
  ◆瞿博士智(睿夫集)·顾嗣立
  第十八出 得赦·梁辰鱼
  第二折·高文秀
  林下的小语·戴望舒
  序·丁耀亢
  卷383 ·佚名
  补遗卷三·陈元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仇远·唐圭璋

      远字仁近,一字仁父,自号山村民,钱塘人。生于淳祐七年(1247),咸淳间以诗名。元大德九年(1305),尝为溧阳教授,官满代归,优游湖山以终。泰定三年(1326)卒。所著有兴观集、金渊集及无弦琴谱二卷。   摸鱼儿   答二隐   爱青

  • 卷六·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六       宋 邵雍 撰代书寄劒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作官休用叹奚为未有升高不自卑君子屈伸方为道吾儒进退贵从宜即今彭泽归何地他日东门去未迟痛恨伊嵩景无限一名佳处重求资 二蜀至三吴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邱瑞吾

    第十一齣 翦逆闻丧【天下乐】〔生上〕玉节遥承鎭武昌。妖魑远遁过浔阳。〔小旦〕夜来刁斗鸣声寂。祗听铜壶淸漏长。爹爹。拜揖。〔生〕孩儿。初赐鱼书墨未乾。迩人欢洽远人安。朝驱旌斾行新令。夜见星辰忆旧官。梅萼

  • 初集目录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总目卷二十五题周鲲山水八帧雨中过顺义县夜雨御园春晓今年节令颇寒二月晦日花尚未开因而有作即事桃清明郊行春日瀛台即事丰泽园演耕耤礼泛舟太液池作张鹏翀给假

  • 卷五十六·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六遯庵段克已上【共一百七首以下已借刻顾嗣立元百家诗二选中 补】补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已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

  • 曲目新编·支丰宜

    清 支丰宜编〔注〕谨案:传奇雑剧莫盛于国朝,故以元、明人次之,合成一表。如有未备,再列补遗于后,汇成大观。国朝传奇《秣陵春》太仓吴传业作。《书中人》、《疗妬羹》、《绿牡丹》、《西园》右四种宜兴呈石渠作。《花筵赚

  •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魏收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其先居于尔朱川,因为氏焉。常领部落,世为酋帅。高祖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山。论功拜散骑常侍。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太祖初以南秀容川原沃衍

  • 卷九·辛文房

      ○崔道融   道融,荆人也,自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出为永嘉宰。工绝句,语意妙甚,如《铜雀妓》云:"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风雨暗,不见六龙归。"《春闺》云:"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

  • 第二十九卷 仕绩 二 ○·缪荃孙

    镇 江 府 二 明秦从龙秦从龙,字元之,洛阳人。仕元,官江南行台侍御史。兵乱,避居镇江。徐达之攻镇江也,太祖谓之曰:闻有秦元之者,才器老成,汝当询访,致吾欲见意。达下镇江,访得之。太祖命从子文正、甥李文忠,奉金绮造其

  • 绎史卷九十五之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孔门诸子言行【四】史记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子张问干禄孔子曰多闻阙疑愼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愼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他日从在陈蔡闲困问行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

  • 南唐书卷二十九·马令

    宋 马令 撰灭国下第二十六楚国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也唐中和三年蔡州秦宗权遣孙儒刘建峯将兵万人属其弟宗衡畧地淮南殷初为儒禆将儒杀宗衡自将其兵取高邮逐杨行密行密走宣州儒以兵围之久不尅遣殷与建峯掠食旁县儒

  • 卷九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宗庙时享汉书文帝本纪文帝元年冬十月辛亥皇帝见于高庙景帝本纪元年诏高庙酎【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

  • 佛说阿难分别经全文·佚名

    乞伏秦沙门释法坚译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利者,有衰耗不偶者,云何不等耶。愿天中天。普为说之。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然灯。净施所安。不违道禁

  • 答觉非问(十三则)·太虚

    答一:济生会假扶乩行善事,同善社借孔附佛,欺罔人世,皆迷信仙鬼者,与佛教初不相干也。  答二:知进香求福,不知正法,大都习俗使然。亦由能读书明理者少,故佛教之经论虽灿然大备,而知之者卒鲜矣!  答三:念佛持斋,固亦有益,但若能明

  • 佛说法身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于大众中以微妙音作如是言。诸佛如来有二种身。皆具河沙功德。何等为二。所谓化身法身。而化身者。示从父母所生。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以智

  •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卷第六·佚名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南无焰积如来 南无光明功德如来 南无除两圆如来 南无不死佛华焰如来 南无别弥留如来 南无善现如来 南无善目如来 南无最胜众如来 南无宝华如来 南无宝所出如来 南无月华如来 

  • 续画品·姚最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

  • 中边分别论·世亲

    梵名Madhya^nta-vibha^ga-t!i^ka^ 。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偈颂部分系弥勒(梵Maitreya ,四世纪后半)所作;长行(散文)部分则为世亲(梵Vasubandhu ,五世纪)所著。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真谛(梵Parama^rtha , 5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