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六十九 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

綦俊,字扌剽显,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代人。祖辰,并州刺史。俊,庄帝时仕累迁为沧州刺史,甚为吏人畏悦。寻除太仆卿。

及尔朱世隆等诛,齐献武王赴洛,止于邙山。上召文武百司,下及士庶,令之曰:“尔朱暴虐,矫弄天常,孤起义信都,罪人斯翦。今将翼戴亲贤,以昌魏历,谁主社稷,允惬天人?”申令频烦,莫有应者。俊乃避席曰:“人主之体,必须度量深远,明哲仁恕。广陵王遇世艰难,不言淹载,以人谋察之,虽为尔朱扶戴,当今之圣主也。”献武王欣然是之。时黄门侍郎崔悛作色而前,谓俊曰:“广陵王为主,不能绍宣魏纲,布德天下。为君如此,何圣之有!若言其圣,应待大王。”时高乾邕、魏兰根等固执悛言,遂立出帝。及出帝失德,齐献武王深思俊言,常以为恨。寻除御史中尉。于路与仆射贾显度相逢,显度恃勋贵,排俊驺列倒,俊忿见于色,自入奏之。寻加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俊佞巧,能候当涂,斛斯椿、贺拔胜皆与友善。斛斯椿之构间也,出帝令俊奉诏晋阳,齐献武王集文武与俊申释,俊辞屈而退。性多诈。贺拔胜出镇荆州,过俊别,因辞俊母,俊笔见败毡敝被,胜更遗之钱物。后兼吏部尚书,复为沧州刺史。征还,兼中尉,章武县伯。寻除殷州刺史,薨于州。赠司空公,谥曰文贞。

子洪寔,字臣正。位尚书左右郎,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无行检。卒官。

山伟,字仲才,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代人。祖强,美容貌,身长八尺五寸,工骑射,弯弓五石。为奏事中散,从显祖猎方山,有两狐起于御前,诏强射之,百步内二狐俱获。位内行长。父稚之,营陵令。伟随父之县,遂师事县人王惠,涉猎文史。稚之位金明太守。

肃宗初,元匡为御史中尉,以伟兼侍御史。入台五日,便遇正会。伟司神武门,其妻从叔为羽林队主,挝直长于殿门,伟即劾奏。匡善之,俄然奏正。帖国子助教,迁员外郎、廷尉评。

时天下无事,进仕路难,代迁之人,多不沾预。及六镇、陇西二方起逆,领军元义欲用代来寒人为传诏以慰悦之,而牧守子孙投状求者百余人。又欲杜之,因奏立勋附队,令各依资出身。自是北人悉被收叙。伟遂奏记,赞义德美。义素不识伟,访侍中安丰王延明、黄门郎元顺,顺等因是称荐之。义令仆射元钦引伟兼尚书二千石郎,后正名士郎。修《起居注》。仆射元顺领选,表荐为谏议大夫。

尔朱荣之害朝士,伟时守直,故免祸。及庄帝入宫,仍除伟给事黄门侍郎。先是,伟与仪曹郎袁升、屯田郎李延孝、外兵郎李奂、三公郎王延业方驾而行,伟少居后。路逢一尼,望之叹曰:“此辈缘业,同日而死。”谓伟曰:“君方近天子,当作好官。”而升等四人,皆于河阴遇害,果如其言。俄领着作郎。前废帝立,除安东将军、秘书监,仍着作。初,尔朱兆之入洛,官守奔散,国史典书高法显密埋史书,故不遗落。伟自以为功,诉求爵赏。伟挟附世隆,遂封东阿县伯,而法显止获男爵。伟寻进侍中。孝静初,除卫大将军、中书令,监起居。后以本官复领着作,卒官。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幽州刺史,谥曰文贞公。

柄史自邓渊、崔琛、崔浩、高允、李彪、崔光以还,诸人相继撰录。綦俊及伟等谄说上党王天穆及尔朱世隆,以为国书正应代人修缉,不宜委之余人,是以俊、伟等更主大籍。守旧而已,初无述着。故自崔鸿死后,迄终伟身,二十许载,时事荡然,万不记一,后人执笔,无所凭据。史之遗阙,伟之由也。外示沉厚,内实矫竞。与綦俊少甚相得,晚以名位之间,遂若水火。与宇文忠之之徒代人为党,时贤畏恶之。而爱尚文史,老而弥笃。伟弟少亡,伟抚寡训孤,同居二十余载,恩义甚笃。不营产业,身亡之后,卖宅营葬,妻子不免飘泊,士友叹愍之。长子昂,袭爵。

刘仁之,字山静,河南洛阳人。其先代人,徒于洛。父尔头,在《外戚传》。仁之少有操尚,粗涉书史,真草书迹,颇号工便。御史中尉元昭引为御史。前废帝时,兼黄门侍郎,深为尔朱世隆所信用。出帝初,为着作郎,兼中书令,既非其才,在史未尝执笔。出除卫将军、西兖州刺史,在州有当时之誉。武定二年卒,赠卫大将军、吏部尚书、青州刺史,谥曰敬。

仁之外示长者,内怀矫诈。其对宾客,破床敝席,粗饭冷菜,衣服故败,乃过逼下。善候当途,能为诡激。每于稠人广众之中,或挝一奸吏,或纵一孤贫,大言自眩,示己高明,矜物无知。浅识皆称其美,公能之誉,动过其实。性又酷虐,在晋阳曾营城雉,仁之统监作役,以小稽缓,遂杖前殷州刺史裴瑗、并州刺史王绰,齐献武王大加谴责。性好文字。吏书失体,便加鞭挞,言韵微讹,亦见捶楚,吏民苦之。而爱好文史,敬重人流。与齐帅冯元兴交款,元兴死后积年,仁之营视其家,常出隆厚。时人以此尚之。

宇文忠之,河南洛阳人也。其先南单于之远属,世据东部,后入居代都。祖阿生,安南将军、巴西公。父侃,卒于治书侍御史。

忠之猎涉文史,颇有笔札,释褐太学博士。天平初,除中书侍郎。裴伯茂与之同省,常侮忽之,以忠之色黑,呼为“黑宇”。后敕修国史。元象初,兼通直散骑常侍,副郑伯猷使萧衍。武定初,为安南将军、尚书右丞,仍修史。未几,以事除名。忠之好荣利,自为中书郎,六七年矣,遇尚书省选右丞,预选者皆射策,忠之入试焉。既获丞职,大为忻满,志气嚣然,有骄物之色,识者笑之。既失官爵,怏怏发病卒。

子君山。

史臣曰:綦俊遭逢受职。山伟位行颇爽。仁之虽内怀矫诈,而交情自笃。忠之虽文史足用,而雅道蔑闻。谓全德者,其难矣哉!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列传第九十三·叛臣·宋濂
  卷二百八十七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卷五十七 景德元年(甲辰,1004)·李焘
  ◎方域三·徐天麟
  举要卷二·金履祥
  ●卷二·徐世溥
  列传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一百十一·郑麟趾
  一二一 卯字号的名人一·周作人
  十国春秋卷九十二·吴任臣
  太平传·宋濂
  哈剌哈孙传·宋濂
  单安仁传·张廷玉
  张仪之楚贫·佚名
  职官六六·徐松
  礼三八·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造·唐圭璋

      造字唐卿,高邮人。生于绍兴三年(1133)。淳熙二年(1175)进士,调繁昌尉,寻宰定海、倅房陵,至淮浙安抚使参议。晚号江湖长翁。嘉泰三年(1203)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集。   诉衷情   西湖   今朝人自藕州来。花意尚迟回

  • 第十七出 道觋·汤显祖

    【风入松】〔净扮老道姑上〕人间嫁娶苦奔忙,只为有阴阳。问天天从来不 具人身相,只得来道扮男妆,屈指有四旬之上。当人生,梦一场。〔集唐〕“紫 府空歌碧落寒

  • 两军师隔江斗智·臧懋循

    两军师隔江斗智杂剧(元)无名氏撰●两军师隔江斗智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两军师隔江斗智 正名 刘玄德巧合良缘第一折〔冲末扮周瑜领卒子上诗

  • 卷八·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八明 梅鼎祚 编鼔吹曲辞【鼓吹曲一曰短箫铙歌刘瓛定军礼曰鼔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鸣笳以和箫声非八音也骚人云鸣箎吹竽是也宋书乐志曰鼓吹盖短箫铙歌蔡邕曰军

  • 卷二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七杂曲歌辞【隋自开皇初置七部乐一曰西凉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至大业中乃立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踈勒安国高丽礼毕

  • 游洞庭湖湘·张说

    缅邈洞庭岫,葱蒙水雾色。 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 剖竹守穷渚,开门对奇域。 城池自絷笼,缨绶为徽纆。 靡日不思往,经时始愿克。 飞棹越溟波,维舟恣攀陟。 窈窕入云步,崎岖倚松息。 岩坛有鹤过,壁字无人识。 滴石香乳溜,垂崖灵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法婴秘籍》·张次溪

    (清)双影庵生 辑●目录《法婴秘籍》序法婴秘笈●《法婴秘籍》序向之为燕台花谱者,凭臆妍媸,任情增减。壬癸之年以后,甲乙之籍更多。岂知云台烟阁,论功犹有未平;雪岭墨池,逞笔何尝足据?况乎月旦半类风闻,或尊嫫母而黜仍妃,或出刘

  • 第九十六回 讨河东王师败绩 走山南阉党失机·蔡东藩

      却说僖宗还都,已经抱病,勉强趋谒太庙,颁诏大赦,改称光启五年为文德元年,入宫寝卧,无力视朝,未几即致大渐。群臣因僖宗子幼,拟立皇弟吉王保为嗣君,独杨复恭请立皇弟寿王杰。杰系懿宗第七子,为懿宗后宫王氏所出,僖宗一再出奔,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二·苏天爵

    ○内翰王文康公(鹗) 内翰王文康公 卷十二之一 公名鹗,字百一,开州东明人。金正大初,中进士第,累擢尚书省右司员外郎。金亡,居保定。岁甲辰,召居王邸。中统元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奏立翰林国史院,诏从其请。至元五年,致仕。十年,卒,年

  • 卷之五百五十六·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二月。癸丑。遣官祭关帝庙。现月○谕内阁、周馥奏。特倢■<曰融>■<石木>庸劣武职一摺。南洋常备军第四标第二营管带补用副将易<走毕>滟隆硚、短发饷银、贪鄙无耻、着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吴淞

  • 七十二、女学生素描·包天笑

      我到上海以后,并没有在男学校教过书。我在山东,对付学生,觉得还好。到上海后,我惴惴然怕对付不了这班男学生。  况且我的职业,已命定我当新闻记者的了,我不能再分一半力量,来做教书先生。而且我立志也不愿教书,这不过变

  •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巻二·允禄

    上谕八旗满洲防古汉军俱系累世効力旧人承平既久满洲戸口滋盛余丁繁多或有人丁多之佐领因防军马甲皆有定额其不得披甲之闲防满洲以无钱粮至有窘廹不防飬其妻子者朕毎思及此恻然动念将如何施恩俾得生计之防再四筹度竝无

  • 卷一·夏僎

    尚书详解卷一宋 夏僎 撰虞书尧典陈少南谓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名或以为諡其説皆无据观大禹谟序言作大禹臯陶谟益稷则臯陶益稷皆名也观师锡帝曰虞舜帝亦曰格汝舜又曰来禹又曰咨禹曰弃曰臯陶曰咨垂曰咨益例以名命之则舜

  • 第十一章 12·辜鸿铭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辜讲有一次几个学生站在孔子旁边伺候孔子,一位学生(闵子骞)显得镇静自若而胸有成竹。勇猛的仲由站得笔直,像一位士兵。另外两个学生(冉有

  • 卷二百五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七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二丧礼仪礼丧服繐衰裳牡麻绖既葬除之者【疏此繐衰是诸侯之臣为天子在大功下小功上者以其天子七月葬既葬除故在大功九月下小功五

  • 易理与佛法·太虚

    依佛法全系统观,有世间法、出世间法,而世间法又分根本法、枝末法。出世间亦分三乘解脱法,大乘圆满法。易经所讲的为世间根本法与枝末法,与佛法上所说的唯识缘起与因果流转相近。易传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 佛说受新岁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东苑鹿母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是时世尊。七月十五日。于露地敷坐。比丘僧前后围绕。佛告阿难曰。汝今于露地速击揵槌。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新岁之日。是时

  • 中观论疏卷第八(本)·吉藏

    释吉藏撰业品第十七此品为五人故来。一有我部。谓有人能造业。业得果。有人作有人受。破此见故有此品。二者无我部。但谓有业体能感果。三小乘无人无法部亦知业空。但是拆法明空耳。四方广邪见谓无业果。五学大乘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