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沣

陈沣字兰甫,广东番禺人,原籍上元。道光壬辰(一八三二)举人,六应会试,不售,官河源县学训导。泛览群籍,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体文、填词、篆、籀、真、行书,无不精究。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所著书:《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力排汉宋门户之见。又有《声律通考》、《切韵考》等。生於嘉庆十五年(一八一○),卒於光绪八年(一八八二)。所为《忆江南馆词》一卷,朱孝臧题云:“甄诗格,凌沈几家参。若举经儒长短句,岿然高馆忆江南,绰有雅音涵。”(《彊村语业》卷三)余尝见其手批《山中白云词》,并从其门人汪兆镛处传录所翻白石:《暗香》、《疏影》二曲谱,亦足略窥其所宗尚矣。

○水龙吟

〔壬辰九月之望,吾师程春海先生,与吴石华学博,登粤秀看月,同赋此调,都不似人间语,真绝唱也!今十五年,两先生皆化去。余於此夜,与许青皋、桂皓庭登山,徘徊往迹,淡月微云,增我怊怅,即次原韵。〕

词仙曾驻峰头,鸾吟缥缈来天际。成连去后,冰弦弹折,百重云水。碧月仍圆,苍山不敢,旧时烟翠。只长林坠叶,西风过处,都吹作,秋声起。此夜三人对影,倚高寒红尘全洗。珠江滚滚,暗潮销尽,十年心事。欲问青天,素娥却似,雾迷三里。胜出山回望,镫明佛屋,有闲僧睡。

○齐天乐

〔十八滩舟中夜雨〕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清吟此时正苦!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摸鱼儿

〔东坡《江郊诗序》云:“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磐石小潭,可以垂钓。”余访得之,题以此阕。〕

绕城阴雁沙无际,水光摇漾千顷。苍崖落地平於掌,湿翠倒涵天镜。风乍定,看绝底明漪,曾照东坡影。林烟送暝。只七百年来,斜阳换尽,一片古苔冷。幽寻处,付与牧村樵径。江郊诗句谁省?平生我亦烟波客,笠屐倘堪持赠?云水性,便挈惊提鸥,占取无人境。商量画帧。向碎竹丛边,荒芦叶畔,添个小渔艇。

○甘州

〔惠州朝云墓,每岁清明,倾城女士,酹酒罗拜。坡公诗云:“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余谓朝云倘随坡公仙去,转不如死葬丰湖耳。〕

渐斜阳淡淡下平堤,塔影浸微澜。问秋坟何处?荒亭叶瘦,发碣苔斑。一片零钟碎梵,飘出旧禅关。杳杳松林外,添做萧寒。须信竹根长卧,胜丹成远去,海上三山。只一坏香冢,占断小林峦。似家乡水仙祠庙,有西湖为镜照华鬘。休肠断,玉妃烟雨,谪堕人间。

○高阳台

〔元日独游丰湖,湖边有张氏园林,叩门若无人者,遂过黄塘寺,啜茗而返。忆去年此日,游南昌螺墩,不知明年此日,又在何处也?〕

新曙湖山,严寒城郭,钓船犹阁圆沙。短策行吟,何曾负了韶华?虚亭四面春光入,爱遥峰绿到檐牙。欠些些,几缕垂杨,几点桃花。去年今日螺墩醉,记石苔留墨,窗竹摇纱。底事年年,清游多在天涯?平生最识闲中味,觅山僧同说烟霞。却轮他,斜日关门,近水人家。

○百字令

〔夏日过七里泷,飞雨忽来,凉沁肌骨。推篷看山,新黛如沐,岚影入水,扁舟如行绿颇黎中。临流洗笔,赋成此阕。偿与樊榭老仙倚笛歌之,当令众山皆响也。〕

江流千里,是山痕寸寸,染成浓碧。雨岸画眉声不断,催送薄帆风急。叠石皱烟,明波蘸树,小李将军笔。飞来山雨,满船凉翠吹入。便欲舣棹芦花,渔翁借我,一领闲蓑笠。不为鲈香兼酒美,只爱风光呼吸。野水投竿,高台啸月,何代无狂客?晚来新霁,一星云外犹湿。

右陈沣词六首,录自广州刊本《忆江南馆词》。

【集评】谭献曰:兰甫先生,孙卿、仲舒之流,文而又儒,粹然大师,不废藻咏。填词朗诣,洋洋乎会於风雅,乃使绮靡,奋厉两宗,废然知反。(《箧中词续》二)

猜你喜欢
  潘熊飞·唐圭璋
  黄叔达·唐圭璋
  第二十六出 起炉·李渔
  第十二回 无佞府父女相逢 四贤村姑嫂见面·萧晶玉
  李茂之·隋树森
  榖城山馆集卷三·于慎行
  二集卷十·乾隆
  巻五·袁表
  卷九十九·曹学佺
  卷八·苏泂
  卷三十六·吴之振
  梦观集卷五·大圭
  卷六百三十二·佚名
  卷三百六十三·佚名
  卷四·马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六出 邹孙准奏·王世贞

    【点绛唇前】〔生上〕紫陌鸡鸣。未央钟动天旋斗。朝衣抖搜。步急环声骤。郞官下应列星辰。铁面铜肝石作心。从今抽出除奸手。一扫尘污海宇淸。下官监察御史邹应龙是也。巡视边卫。复命还朝。可耐严嵩父子浊乱朝政。

  • 发凡·万树

    发凡 啸余谱分类为题意欲别於草堂诸刻然题字参差有难取义者强为分列多至乖违如踏莎行御街行望远行此行步之行岂可入歌行之内而长相思尤为不伦醉公子七娘子等是人物岂可与他子字为类通用题与三字

  • 卷四十四·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四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三首【庚辰九月离亷州历藤梧广韶是冬在韶州度岁明年辛巳正月度岭作】 慎按年谱谓先生于庚辰岁除度岭然考之全集有九成台铭及南华长老题名乃建中靖国

  • 志第十五 天文三·沈约

    晋简文咸安元年十二月辛卯,荧惑逆行入太微,二年三月犹不退。占曰:“国不安,有忧。”是时,帝有桓温之逼,恆怀忧惨。七月,帝崩。 咸安二年正月己酉,岁星犯填星,在须女。占曰:“为内乱。”五月,岁星形色如太白。占曰:“进退如度,奸邪

  • 第二节 在武汉·老舍

    离开家里,我手里拿了五十块钱。回想起来,那时候的五十元钱有多么大的用处呀!它使我由济南走到汉口,而还有余钱送给白太太一件衣料——白君新结的婚。白君是我中学时代的同学。在武汉,还另有两位同学,朱君与蔡君。不久,我就看

  •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元帝纪第九 孝元皇帝【荀悦曰讳奭之字曰盛应劭曰諡法行义悦民曰元师古曰奭音式亦反】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

  • 孙睠传·姚思廉

    孙..字德琏,吴郡吴县人。祖父孙文惠,齐越骑校尉、清远太守。父孙循道,梁中散大夫,以德操淡泊而闻名。孙..少时卓异不凡,好使谋虑智略,博览经史典籍,尤其擅长文书。初仕为梁轻车临川嗣王行参军,累迁为安西邵陵王水曹中兵参军事

  • 唐纪二十七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开元二年(甲寅、714)·司马光

    唐纪二十七唐玄宗开元二年(甲寅,公元714年) [1]春,正月,壬申,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 [1]春季,正月壬申(十三日),唐玄宗颁布制命:“要选拔那些有才能见识的京官担任都督

  • 波茨坦公告·佚名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

  • 卷一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司马迁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集解】: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

  • 卷二十一·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一   元 王天与 撰武成第五         周书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汉孔氏曰往诛纣克定偃武修文归马牛于华山桃林之牧地记识殷家政教善事以为法唐孔氏曰此序于经于征

  • 相应品第二十九·佚名

    夜光照于冥,至日未出间。日光布大明,夜光便黤黮。察者布光明,如来未出顷。佛出放大明,无察无声闻。不坚起坚想,坚起不坚想。後不至於坚,由起邪见故。坚而知坚者,不坚知不坚。被人求於坚,正治以为本。愚者以为坚,反被九结缚。如

  • ●续清凉传卷下·张商英

      传既成。遣人以锦囊盛一本。赍疏一通。以八月二十八日。至真容院文殊前表明。疏文曰。近者。亲诣台山。获瞻圣像。慈悲赴感。殊胜现前。庆云纷郁于虚空。宝焰荧煌于岩谷。同僧祇之队仗。不可说之圣贤。大风昏霾。

  • 卷第十四·道宣

      辩惑篇第二之十   内德论门下典仪李师政若夫十力调御。运法舟于苦海。三乘汲引。坦夷途于火宅。劝善进德之广。   七经所不逮。戒恶防患之深。九流莫之比。但穷神知化。其言宏大而可惊。去惑绝尘。厥轨清邈

  • 青鸟·梅特林克

    梅特林克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六幕的梦幻剧。樵夫的两个孩子蒂蒂尔和弥蒂尔在圣诞节前夕梦见他们受仙姑贝里吕娜之托,为她病重的孙女儿去寻找青鸟。兄妹俩用仙姑给他们的有魔法的钻石小帽,召来了面包、糖、火、水、狗、

  • 唐朝大历史·吕思勉

    本书是史学家吕思勉倾力著述的断代史,也是史学界关注最高的唐史读本。独孤家族何以飞黄腾达于隋唐两室?唐高祖为何向匈奴称臣?李世民修改国史为哪般?魏徵之墓被掘背后的真相是?李治何德何能竟登上帝位?上官婉儿留宫之谜?女皇

  • 拔陂菩萨经·佚名

    后汉录失译人名,亦即《大方等大集贤护经》。文来未全。梵语拔陂。此翻贤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