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涯诗鉴赏

生平简介

(?835)字广津,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为翰林学士。元和中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罢,迁吏部侍郎,后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复为相。甘露之变,为宦官仇士良族诛。

《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秋思赠远二首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

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

拂云堆畔战初酣。

王涯诗鉴赏

这二首诗,描写了诗人对妻子一往情深的挚爱真情。

开头两句,第一句说了“当年”,第二句便含“ 至今” 之意。“只自”是唐人口语,作“独自”讲,句中含有甘心情愿的意味。意思是:当年自己就立下心愿,与妻离别后,甘自独守空帷;几年来,常常是“梦里关山”—— 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来却发觉两人仍分隔两地,处在别离之中。上句写宿志兼点处境,下句写梦幻兼诉情思,表现出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相传王涯对妻子情笃,虽做高官而“不蓄妓妾”(《唐才子传》),读了这首诗,更觉其情真意切了。

后两句,上句说“不见乡书”,下句道“唯看新月”,从这对举成文的语气里,显示了诗人对家书的时时渴盼;他多么想望能象占代传说那样,突见雁足之上,系着妻子的信件啊!乡书不见,唯见新月,一个“唯”字,透露出诗人无可奈何的怅惘。诗人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仿佛那弯弯新月就象娇妻的蛾眉。

短短四句诗,却写得情真意真,末句以景结情,更给人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无穷美感。

从诗的内容看,第二首显然是写于穆宗朝诗人节度边陲之际。

古人送别,常常折柳相赠,因此,杨柳便成了伤别的象征。诗开头说,“厌攀杨柳临清阁”,“厌”字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自然厌之有理;官署中的“清阁”,有似送别时的长亭,因此临清阁也惹人伤情。诗人极力想逃避这离思之苦,可又怎么能够呢?你看,他避开了清阁杨柳而游清池,那明艳动人的芙蕖(即荷花)却又冲他娇笑。“闲采芙蕖傍碧潭”,一个“闲”字,描摹出了诗人那种情不自禁的动作。芙蓉如面,莲步生春,诗人芙蕖在手,但仿佛跳入诗人眼帘的却是螓首蛾眉,美目盼兮的娇妻。这离愁真是既苦且甜,既甜且苦,懊恼缠人啊!但诗人转念一想,既有王命在身,自当以国事为重,于是笔锋一转,写道:“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走马台”系指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事。拂云堆,在朔方,代征战之地。这两句说:娇妻既在千里之外,想效张敞画眉之事已不可能,而现在·2634·《唐诗鉴赏大典》

边关多事,作为运筹帷幄的边关统帅,应以国事为重,个人儿女私情暂且放一放吧!诗人极力要从思恋中解脱出来,恰是更深一层地表现了怀念妻子的缠绵之情;也是对久别的妻子的解释,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

这首诗是情思缠绵与健美风格的有机结合。前两句诗人将思远之情写得深情款款,卒章处却是开阔雄放。缠绵与雄放,统一在诗人的妙笔下,表现出了诗人既富有感情又能正确对待儿女情长的大将风度,颇具个性。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三十六·吴景旭
  卷一·王若虚
  第三出 僦居·李渔
  第四十四出 治定·梁辰鱼
  第六出 怅眺·汤显祖
  第五折 钦召御敌·冯梦龙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二·方回
  失败·闻一多
  卷526 ·佚名
  卷四十九·朱彝尊
  卷八·史简
  知稼翁集补钞·管庭芬
  卷五百八十九·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97.联句诗·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五出 计竦·李渔

    〖一剪梅〗(外冠带,净、丑扮役随上)人到神京眼自高,帝座非遥,相座非遥。(老旦上)家门将至喜偏饶,儿会今朝,媳会今朝。(外)去国常忧白发新,回来幸是黑头人。(老旦)只因天末多乡思,添却眉间几道顰。(外)夫人,我和你奉旨还朝,已到京师地界了

  • 赵雍·隋树森

    赵雍,字仲穆赵孟頫,以荫守昌国(今浙江定海县)、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二州。历迁至翰林院待制。以书画知名。 小令 【黄钟】人月圆 人生能几浑如梦,梦里奈愁何?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绿杨台榭,梨花院宇,

  • 第二十卷 仕绩 一 一·缪荃孙

    松 江 府 二 明(上)叶 澄叶澄,字清夫,华亭人。洪武初为华阴令。华阴当潼关之险,为陕右、河南要冲。时命将出师定巴、蜀,供亿既繁,器械刍粮之输于军者取具邑四驿,民大困。澄度田而赋,计丁而役,又上封事陈利病。上嘉其

  • 卷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八 【起癸卯晋主重光天福八年○止丙午晋主重贵开运三年】凡四年 表例说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八>

  • 后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六 宋 朱子 纂集 曾公亮 鲁国宣靖公 字明仲泉州人中进士第位至丞相以太傅兼侍中致仕配享英宗庙庭 仁宗一日召执政侍从策访政事时公侍楚国太夫人病谒告家居亟以手诏就问公条六事以

  • 卷十四·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四 唐 司马贞 撰 孔子系家第十七【古敎化之主吾之师也为帝王之仪表示人伦之准的自子思以下代有哲人继世象贤诚可仰同列国前史既定吾无间然矣又孔子非有诸侯之位而亦称系家者以是圣人为敎

  • 赵贵传·令狐德棻

    赵贵字元贵,天水南安人。曾祖赵达,曾任魏朝库部尚书,封临晋子。祖父赵仁,以家世清白而镇守武川,就把家安在这里。赵贵从小就聪慧过人,有志节气概。魏孝昌年间,天下战乱,赵贵带领乡人南迁避难。正值葛荣攻陷中山,于是被拘禁。葛

  • 叔孙建传·李延寿

    叔孙建,代郡人。父亲叔孙骨,被昭成皇帝的母亲王太后抚养大,所以跟各皇子同列。叔孙建从小以有智谋和勇敢著称。道武帝到贺兰部时,他常在皇帝身边。登国初年,任外朝大人,和安同等十三人交相主持日常事务,参预军国大计。他跟随

  • 黄潜善传·脱脱

    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考中进士,宣和初年,任左司郎。陕西、河东大地震,山陵峡谷都变了位置,徽宗命令黄潜善去察访灾情,于是他就去视察。黄潜善回京后,不报告实情,只说是地震而已。他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因事获罪被贬到亳州,以徽猷

  • 陈祚传·张廷玉

    陈祚,字永锡,吴县人。永乐年间中进士。升为河南参议。十五年(1417),他与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联合上疏说建都北京不便,结果他们都被贬到均州太和山做佃户。陈祚躬耕力作,泰然处之。仁宗即位后,下诏选用被贬出的诸臣,陈祚也在

  •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一·允禄

    诏令奏议【诏令之属】上谕外间草炭价值腾贵其故皆因诸王阿哥及家赀丰裕大臣等令其家人岀城逺迎邀截争买居积待价兾获重利其不肖家人复揑增原价巧饰虚词从中隠瞒以圗肥巳此等情系朕所洞悉者嗣后凡草炭运至局厰鬻卖

  • 卷一百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劝课上太宗聚人议      陈 靖臣伏以天生烝民为国之本地生百谷为民之财国非民罔兴民非财罔聚故书有本固邦宁之旨易有聚人曰财之文考斯格言诚为要道夫先王之

  • 出處第七卷·朱熹

      1、伊川先生曰:賢者在下,豈可自進以求於君?苟自求之,必無能信用之理。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盡禮而後往者,非欲自爲尊大。蓋其尊德樂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以有爲也。   2、君子之需時也,安靜自守。志雖有須而恬然若將終

  • 卷第二十二下·朱熹

    伊川先生语八下附杂录后问:「郑伯以壁假许田,左氏以谓易祊田,黎淳以隐十一年入许之事破左氏,谓许田是许之田,如何?」曰:「左氏说是也。既是许之田,如何却假之于鲁?十一年虽入许,许未尝灭,许叔已奉祀也。」问:「桓四年无秋冬,如何?」

  • 卷二十八·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八郊特牲此篇皆记祭事中杂冠昏两段曰郊特牲者以篇首三字名篇也陆氏曰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

  • 辩伪录 第四卷·祥迈

    辩伪录 第四卷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奉 敕实录撰今上问曰。道家所造八十一化图。并余谤佛文字。李志常先于蒙哥皇帝面前。共少林辩论已屈伏了招承烧却。皇帝恐先生每心内不伏。特传圣旨再倚付将来。令子细持论。

  • 至正集·许有壬

    元代诗文别集。原本100卷,现仅存81卷。许有壬撰。《四库全书》曾据河南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刚编成,并由门生集录缮写完毕,许有壬就去世了,其子许桢仓皇轻装南行,书籍遗稿损失殆尽。此后《至正集》便久无传本。

  • 博异志·郑还古

    传奇小说集,作者谷神子。本书自序称: “因寻往事,辄议编题,类成一卷。非徒但资笑语,抑亦粗显箴规。或冀逆耳之辞,稍获周身之诫。只同求己,何必标名。是称谷神子。”关于谷神子的姓名,曾有不少人作过考证,历来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