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余谪乌鲁木齐凡二载,鞅掌簿书,未遑吟咏。庚寅(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恩命赐还,辛卯二月,治装东归。时雪消泥泞,必夜深地冻而后行。旅馆孤居,昼长多暇,乃追述风土,兼叙旧游,自巴里坤至哈密,得诗一百六十首。意到辄书,无复诠次,因命曰《乌鲁木齐杂诗》。

夫乌鲁木齐,初西蕃一小部耳。神武耆定以来,休养生聚仅十余年,而民物之蕃衍丰膴,至于如比,比实一统之极盛。

昔柳宗元有言:“思报国恩,惟有文章。”余虽罪废之余,尝叨预承明之著作,歌咏休明,乃其旧职。今亲履边塞,纂缀见闻,将欲俾寰海外内咸知圣天子威德郅隆,开辟绝徼。龙沙葱雪,古来声教不及者,今已为耕凿弦诵之乡,歌舞游冶之地,用以昭示无极,实所至愿。不但灯前酒下,供友朋之谈助已也。

乾隆辛卯三月朔,河间旧史纪昀书。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五十九·彭定求
  卷九·彭定求
  魏顺之·唐圭璋
  ●卷一·赵翼
  卷二·林逋
  卷六·品藻四·冯金伯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顾大典
  昊天塔孟良盗骨·臧懋循
  余集卷十七·乾隆
  卷十七·王奕清
  七言巻十五·洪迈
  嵗时杂咏巻三·蒲积中
  宛陵羣英集巻二·汪泽民
  序·陈元龙
  总目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惊丑·李渔

    (末持香扇等物上)满手持来满袖装,清晨买到日昏黄;手中只少播鼗鼓,竟是街头卖货郎!自家奉小姐之命,去买办东西,整整走了一日。且喜得件件俱全,样样都好,不免叫奶娘交付进去。(向内唤介)老阿妈!(净)阿妈、阿妈,计较堪夸。簸弄老子,只当娃

  • 凡例·钱澄之

    一是编一以小序为断小序去古未逺其世次本末虽未可全据要不大谬也鄱阳马氏极推小序而夹漈郑氏力辟之朱子乃毎主夹漈之説夫诗之为道未有直陈其事直冩其意者也大抵含蓄咏叹使人得其指于意言之表使非序一言以断之曰此为某

  • 卷一七四 陳紀八·司马光

      上章困敦(庚子),一年。   高宗宣皇帝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五八O年)   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廟。   戊戌,以左衞將軍任忠為南豫州刺史,督緣江軍防事。   乙卯,周稅入市者人一錢。   二月,丁巳,周天元幸露門學,釋奠。

  • 班马异同卷十九·倪思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史记一百六荆燕吴传第五汉书三十五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而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天子为骨肉故不忍致法废以为合合阳侯子濞封为沛侯高帝十

  • 龙纪·周绍良

    №龙纪001【盖】无。【志文】唐故河西节度凉州左司马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上柱国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清河张球撰公讳明振,□□□□□□□□□。其先即武昭王之苗裔也。绵迹纡远,□□□列。皇祖大宾,唐赞善大

  • 王亮传·李延寿

    王亮字奉叔,是王莹的堂弟。他的父亲王悠字昌达,在宋朝做官担任太宰中郎,追赠为给事黄门侍郎。王亮因为是名家弟子,宋朝末年选他与公主结婚,封为驸马都尉。曾担任秘书丞。齐朝的竟陵王萧子良开了西邸,招揽俊才,作为士林馆,让工

  • 舒化传·张廷玉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衡州推官。改任凤阳推官候补升户科给事中。隆庆初年,三次调任至刑科给事中。皇帝任用宦官,旨令多从宫中发出。舒化称:“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该全部交付给法司

  • 兵二七·徐松

    备边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二月,诏沿边诸郡关防守吏谨视蕃商,无许阑出铜钱。敢故纵者,自五百至五千,令有司差定其罪,着于甲令。有能告者,第赏之。 四年九月五日,诏忻、岚、宪州缘边诸寨,不得纵军士入蕃界打劫,以致引惹贼众。如入界

  • 194.沈括出使·林汉达

    自从宋真宗以后,宋朝一直依靠每年送大量银绢,维持了几十年跟辽朝暂时妥协的局面,但是辽朝欺宋朝软弱,想进一步侵占宋朝土地。公元1075年,辽朝派大臣萧禧到东京,要求划定边界。宋神宗派大臣跟萧禧谈判,双方争论了几天,没有结果

  • ●牧鑑卷之二·杨昱

    汀郡楊昱東谿輯長白榮譽子譽校治本一(二)◆治本一(二)器度一之四(共二十條)才識一之五(共十九條)言貌一之六(共二十三條)服御一之七(共二十三條)采納一之八(共十九條)○器度一之四(共二十條)坤大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泰九二象曰包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九·慧立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显庆元年三月谢慈恩寺碑成终三年正月随车驾还西京显庆元年春三月癸亥 御制大慈恩寺碑文讫。时礼部尚书许敬宗遣使送碑文与法师。鸿胪寺又有符下寺。甲子法师率寺众诣阙陈谢曰。沙门玄奘言。被

  • 四教义卷第七·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第三约三藏教明菩萨位以释净无垢称义者。三藏教诠因缘生灭之理。明菩萨藏义。亦应具有四门。今约毗昙有门。明大乘菩萨位。即为四意。一翻译。二辨位。三料简。四释净无垢称义。第一翻译。所言

  • 五百问论卷下(一百二十五问)·湛然

    毗陵沙门 湛然 述○五百弟子受记品问五百弟子受记品其义如何。答论七喻治七增上慢中第五无定人於下劣心生虚妄解增上慢为说系宝珠喻释曰谓彼散乱心实无有定者宿有大善不自觉知不求於大於下劣心生虚妄解为第一乘对治

  • 内功四经·佚名

    作者不详,清初王南溪作注。是阐述内功锻炼的专著。此书共四篇:一日内功经,一曰纳卦经,一曰神运经,一曰地龙经。内功经讲练气的脉络、格式、气窍、生劲的理法和真气足于内,帅形显于外的境界。纳卦经是将人体头、身、四肢及内

  • 通占大象历星经·佚名

    通占大象历星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间。《通志‧艺文略》天文类着录「通占大象历星经三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残存二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又《四库提要》着录天一阁旧藏本六卷。此书言天文占星之术。书中列

  •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长筌子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金末元初全真派道士长筌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此书是《太古经》注本。原经约出于唐宋间,分作三章,论述修真养性之道。认为无动无为是万物之本,不视不听是谓太玄。修道者养其真火,固

  • 诗说解颐·季本

    四十卷,明季本著。包括总论二卷,正释三十卷,字义八卷。征引该洽,不肯剽袭前人,多自申其说。其改定前人旧说,必反复援引根据,著明所以然。其解《南山》篇“必告父母”句,以为是鲁桓公告父母之庙;《九罭》篇“公归不复

  • 禅林类聚·佚名

    凡二十卷。元代道泰、智境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本书系就诸祖语录、传灯录等,收集禅家诸师之机缘语要而成,内容包括帝王、宰臣、儒士、佛祖、法身、佛像、伽蓝、殿堂、塔庙、丈室、门户、禅定、经教、尼女、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