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卷9_1 【丈人观】徐氏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当时信有壶中景,

  今日亲来洞里天。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卷9_2 【玄都观】徐氏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瀑布迸舂青石碎,

  轮茵横翦翠峰齐。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卷9_3 【丈人观谒先帝御容】徐氏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卷9_4 【题金华宫】徐氏

  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卷9_5 【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晴日晓升金晃曜,

  寒泉夜落玉丁当。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煠六铢宜铸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卷9_6 【题彭州阳平化】徐氏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卷9_7 【三学山夜看圣灯】徐氏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

  顿作超三界,浑疑证六通。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卷9_8 【题天回驿】徐氏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卷9_9 【丈人观(以下为太妃时作)】徐氏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

  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卷9_10 【玄都观】徐氏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

  卷9_11 【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徐氏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卷9_12 【题金华宫】徐氏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风巧解吹松上曲,

  蝶娇频采脸边脂。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卷9_13 【和题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军持无水注寒碧,

  兰若有花开晚红。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卷9_14 【题彭州阳平化】徐氏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风起半厓闻虎啸,

  雨来当面见龙行。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卷9_15 【三学山夜看圣灯】徐氏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卷9_16 【题天回驿】徐氏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五十三·彭定求
  善珍·唐圭璋
  魏夫人·唐圭璋
  腾宗谅·唐圭璋
  凡例·陈廷敬
  第二十五出 雪愤·李渔
  卷四·张元凯
  背枪的人·周作人
  卷六十四·徐世昌
  初集卷二十二·乾隆
  卷465 ·佚名
  卷四十四·高棅
  卷九十四·佚名
  关于《缀白裘》·钱德苍
  卷八·方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四·谢章铤

    秋风乍起,忽染沉疴,病间则冬已深矣。续纂词话,辍业者累月。丛残满案,零落殊可惜。红日上窗,寸心渐暖,乃于严寒瑟缩之中,负暄而重录之。其词名素著及位高望重者,有所见则论及,否则本集在,不赘也。孙锡雪帷韵竹词 雪帷韵竹

  • 楔子·郑廷玉

    (正末扮周荣祖同旦儿张氏,俫儿上,云)小人汴梁曹州人氏,姓周名荣祖,字伯成。浑家张氏,孩儿长寿。小生先世广有家财,因祖父周奉记敬理释门,盖起一所佛院,每日看经念佛,祈保平安。至我父亲,一心只做人家,为修理宅舍,这木石砖瓦,无处取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一·乾隆

      明  神宗皇帝  【壬午】万厯十年春正月免天下逋赋  张居正上言带征逋赋徒为民累百姓财力有限一嵗之入傅足供一嵗不幸嵗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嵗积逋乎有司避责往徃移新抵旧年分杂淆小民竭脂膏胥吏

  • 卷十四客魏始末纪略·刘若愚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直棣宁肃县亡赖子也。父魏志敏,母刘氏,妻冯氏,生女魏氏嫁杨六奇者是也。贤无子,家贫自宫,妻改适他方,人不存。万历十七年选入,隶司礼监秉笔掌东厂太监孙暹名下,派与御马监刘吉祥照管,刘之墓今在碧云寺下北山坡

  • 读礼通考卷一·徐乾学

    丧期一表上干学案上古丧期无数中古圣人以亲踈定服术上杀下杀旁杀而别为再期期九月七月五月三月之丧有恩有理有节有权着于经礼卜子传之其后代有因革或重而轻或轻而重或古有而今省或前畧而后详其见于载纪者贞观之律开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万历二年二月丙午朔升浙江左参政史朝为广东按察使山西副使刘世昌为辽东苑马寺卿○除原任河南道御史李辅于原职○以考察不及调湖广左布政施尧臣于广东山东按察使刘孝于陕西○丁未升浙江右参议曹栋为本省副使○戊申 上

  • 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冬十月。甲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

  • ◎币制处·费行简

    币制处何为而设,袁慰庭特为位置梁卓如计也。溯远因于戊戌二人本深仇,然华夏光复,梁不能不归国,而为民党所丑诋,势不得不托庇于袁。于是结共和党,以主持中央集权,示与国民党立异。袁未必不知其意,而可藉以排除孙黄诸人,从此乘仇

  • 一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访查李清所著书一并销毁事致江浙等省督抚函·佚名

    一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访查李清所著书一并销毁事致江浙等省督抚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初三日径启者:李清所著《诸史同异录》一书,语多悖缪。现在奉旨将四库全书内抄录者撤出销毁,又李清所著《南唐书合订》、《南北史合

  • 卷一百九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谨名器宋哲宗元佑元年殿中侍御史孙升上疏曰臣窃以人主持利势以兼制天下役使羣衆者有法制而已朝廷以一言而宠辱臣属风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礼部主客清吏司宾礼朝贡凡四夷朝贡之国东曰朝鲜东南曰琉球苏禄南曰安南暹罗西南曰西洋缅甸南掌【西北番夷见理藩院】皆遣陪臣爲使奉表纳贡来朝凡勅封国王朝贡诸国遇有嗣位者先遣使请

  •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司马迁

    南越王【正义】:都广州南海县。尉佗者,【索隐】:尉他。尉,官也;他,名也;姓赵。他音徒河反。又十三州记云“大郡曰守,小郡曰尉”。真定人也,索隐韦昭曰:“故郡名,後更为县,在常山。”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集解】:张晏曰:

  • 仲秋纪第八·吕不韦

    仲秋原文: 一曰: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巂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 生,候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天子居总章太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

  • 行夫/朝大夫·佚名

    行夫负责乘轻车前往诸侯国传达小事,这是一些有关福庆或丧荒而[出使传达者]无须讲究礼的事。凡行夫出使,必须持有旌节,即使出使途中因故而不能按时到达,也一定要把王的命令传达到。[如果随大行人出使而]留居在出使国,就负责

  • 卷第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七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时频毗娑罗王。闻长者子乘舡而来。从弶伽河穿渠。直至王舍大城。五里之内满油麻子。船至城所。敕令扫洒去诸瓦石香水洒地散诸名花。喻如天宫。作好供养。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八·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八 偈颂四 侍者 文斌等 编 明真颂二十八首 我有摩尼一颗。埋在五蕴身田。昨向泥中取出。光明照烛无边。所为莫不知意。日用寻常现前。世上谁无此宝。昏迷未脱盖缠。死生生死。萦绊

  • 上林赋·司马相如

    汉赋。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将《子虚赋》、《上林赋》连成一气,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始分为两篇,《子虚赋》收入卷7,《上林赋》收入卷8。据《西京杂记》所载,司马相如写此赋时,“意思萧散,不

  • 百越先贤志·欧大任

    (明)欧大任撰,4卷。这是一部记述古代闽浙一带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体工具书,共收录从西周到东汉的历史人物如欧冶子、畴无余、讴阳、文种、计倪、范蠡等134人。古代闽浙一带有东越、闽越、欧越、南越、西越、骆越,统称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