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是编一以小序为断小序去古未逺其世次本末虽未可全据要不大谬也鄱阳马氏极推小序而夹漈郑氏力辟之朱子乃毎主夹漈之説夫诗之为道未有直陈其事直冩其意者也大抵含蓄咏叹使人得其指于意言之表使非序一言以断之曰此为某事也后之人何所据以解诗即夹漈亦何据以驳序説之谬哉若舎序以説诗随意作解泛滥无归非傅会即穿凿诗学之弊有不可胜言者矣

一小序者诗题下端二语如闗雎后妃之徳也葛覃后妃之本也卷耳后妃之志也只此谓之小序盖古序也此下诸语不过即其説引而伸之乃东汉衞宏所作往往傅会左传国语以为之余不敢槩从也

一衞宏之学传自毛公是毛传在序前矣而诗序作于衞宏宏之序小序下明数语者是也若小序两语自属毛公所师授毛公本之以作传者也郑康成为笺以畅毛公之説孔颖达复为正义并演郑氏之防于是毛传始益大明然郑与毛亦时有异同大抵郑信谶纬故多异説未若毛传之醇正也

一朱子集传半遵毛郑间出己意明白易简迥出于毛传郑笺之外确不可易矣而亦有过于拘泥者理学之谈未可槩为风人语也至于变风诸作大半目为淫奔此皆由郑夹漈误之吾不敢从吾之从朱犹之从毛郑二家取其是者而已矣

一宋元明三朝治诗者数百十家其书至多以余所览仅数十种择其议论精当能昔人所未者具録之余未能徧及也其引据姓氏备载于前

一诂释皆本尔雅而佐以陆氏佃罗氏愿两家之攷据于礼乐制度草木禽兽之名亦颇覈矣至于山川地理古今异名都邑形胜时移代易徧稽舆图兼以游踪所至到处询访似于图志所载尤为详核

一京山郝氏解余初受经时先君子即授以是书因知有小序大序之别而解经断宜遵小序也特郝氏拘定序説序有难通者辄为委曲生解未免有以经就传之弊而又立意与集传相反不得其平至于议论之精醇者又往往足以明集传其功不可诬也

一晋江何子先生作诗经世本向谪南曹时剞劂甫竣即持以示余使为校订余少好异书见其以诗编年混风雅颂而一之则大骇秘为帐中物今读之其牵强杜撰颇多至于攷据精详有恰与诗指合者亦存之以备一説何先生授余以易又授以诗其教不敢忘也故録存者多而亦时加辨论要之先生书自成一家言孤行于世不必以经学相律也

一毛郑孔三家之説为朱传所不録而是编间有録者则书毛云郑云孔云以别之或朱传不宗三家而自为説者亦书朱传以别之若朱子既引三家説以入传矣则槩载之编中不别其姓氏也

一是编多采先儒绪论凡引据甚多者则称某氏其或间有引者则直着其名毛郑孔三家则姓而不氏朱子集传直称为注集注之外又有他书所载朱子论诗之语则书朱子以别之

一是编毛郑孔三家之书録者十之二集传録者十之三诸家各本録者十之四编中有云按者多系攷据典文圈以别之愚按云云则某之私説也又另起以别之其説或于三家与朱注之防互有异同者为之正之或诸家引证有未核言之有未畅者为之核之畅之有言之醇疵各半者则去其疵而存其醇间有出于己所剏见者不过十之一二耳

一诗题下具録序语依注疏本也诗篇后总其章句若干系以论断依集传本也其申或援史论或引古语或诸家异同竝载以俟折衷或特标己意微有体认大约以补章句説中所未尽者有得辄録或载诸前或载诸后要无大分别也

一是编自乙卯春始事家无蔵书命儿防禄从友人家搜録诸本择其粹精者手自编辑凡七易稿始成其平生老友片言必纪或子弟及门一言可采者亦并载入

猜你喜欢
  陈舜翁·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二十八·吴景旭
  第八出 寇发·李渔
  第一齣~第十齣·许三阶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单本
  第八出·李开先
  宜秋山赵礼让肥·臧懋循
  安晩堂集卷十·郑清之
  卷三十一·黄希
  一首桃花·林徽因
  秋绳·戴望舒
  续集巻三·黄昇
  饿·刘半农
  卷六十四·徐倬
  御选明诗卷十五·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服·唐圭璋

      服字行中,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庆历八年(1048)生。熙宁六年(1073)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婺、宁、庐、寿五州。哲宗朝,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朝,加集贤殿修撰、知广州,黜知袁州,再贬蕲州安

  • 第三十八出 闻赦·陆采

    【光光乍】〔净上〕昨日下金鸡。衔出紫泥书。涣汗天恩天下知。特来与故人贺喜。下官乃大理寺官。昨日圣上郊天大赦。一应有罪人犯。不拘大小。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尽皆赦除。俺这狱中有尙书刘震。下官一向

  • 卷五百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二丁棱丁棱字子威会昌三年进士是岁王起再知贡举卢肇丁棱姚鹄以李德裕荐依次放榜诗二首塞下曲北风鸣晚角雨雪塞云低烽举战军动天寒征马嘶出营红斾展过碛暗沙迷诸将年皆老何时罢鼓鼙和

  • 第二回 孝妇重还·蒲松龄

    先有一个吟妇歌,歌曰: 终朝每日数他*(左口右岑),又遇着*(左口右岑)的比他狠,这一个*(左口右岑)的*(左口右岑)的紧,那一个*(左口右岑)的可才窘;上一个不*(左口右岑)你到允,只怕因着你*(左口右岑)他不肯。不说于氏受气而去,且说珊瑚听的吵闹,索

  •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三·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亭林氏编辑  思文纪略  帝讳聿键,初封南阳王,袭祖端王爵。崇祯九年,京师戒严,倡义勤王,以擅自出境治罪,锢高墙。宏光即位,赦出。南京失守,王即位于福州。丙戌八月出奔,没于汀,在位一年。  宏光元年乙酉夏五

  • 元统元年进士录·佚名

      【 蒙古、色目人第】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 第一名授承务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同同贯真定路录事司,侍卫军 【 广】 【 户】 【 [一] 据文义改,参见下文明安达耳项下。】 ,蒙古□□那歹氏字同初,

  • 读例存疑卷四十·薛允升

    刑律之十六诉讼之二干名犯义子孙违犯教令见禁囚不得吿举他事教唆词讼军民约会词讼官吏词讼家人诉诬吿充军及迁徙干名犯义:凡子孙吿祖父母、父母,妻妾吿夫及吿夫之祖父母、父母者,(虽得实亦)杖一百,徒三年。(祖父母等同自首者

  • 尹梦鳌传·张廷玉

    尹梦鳌,云南太和人。万历时中举。崇祯年间任颍州知州。八年(1635)正月,他正在凤阳拜谒上官,闻农民起义军至,立即赶回。这时义军已至城下。梦鳌与通判赵士宽率民固守。城北门外有座高楼,由此可窥视城中,生员刘廷传建议抢先占

  • 顷襄王二十年·佚名

    【提要】 《战国策》不仅是口才与谋略宝典,而且也是外交宝典。古往今来的外交家们都从中吸收到无数智慧和经验,对于如何建立国际联盟、如何化解大国间危机、如何剖析和预测各个国家的利害和连锁反应等等外交知识和技能,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 己亥春正月甲午朔。 乙巳,上既抚定宁越,欲遂取浙东。未下诸郡,集诸将谕之曰:“仁义足以得天下,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夫克城虽以武,而安民必以仁。吾师比入建康,秋毫无犯,故一举而遂定。今新克婺城,民

  • 卷七·孙奇逢

    述而第七述而不作章学古有获全凭信好好生于信是夫子一生最得力处六经之道如日中天虽曰窃比老彭实则贤于尧舜黙而识之章黙识二字是圣贤宗传不厌不倦全从此处得力这境界须是至诚无息故云何有于我徳之不修章讲学徙义改不

  • 孟子集注大全卷五·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五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上声】然至善未甞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汩【音骨】于私欲

  • 卷二十·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大传大传集说郑氏曰记祖宗人亲之大义窃案长乐陈氏谓禘者祭之大追王者孝之大名者人治之大道者礼义之大故命曰大传即郑氏之意也其说非不可通然临川吴氏之言更确吴

  • (二十二)朱子论象山·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格物,亦可谓乃是朱子言心学工夫之画龙点睛,最后结穴之所在。此下当略述朱子与象山两人之意见相异。后人言朱陆异同,率谓朱子乃理学,象山乃心学,其说之误,已辨在前。其实两人异见,亦正在心学上。言朱陆异同,必首

  • 菩萨地持经 第九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九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次法方便处净心品第三菩萨于诸众生有七种怜愍。名第一真实。一者无畏。二者巧便。三者不厌。四者不求。五者不贪。六者广大。七者平等。菩萨不以畏故

  • 一四 大本经·佚名

    第一 诵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之花林窟。尔时,众多之比丘由乞食、食后归来,会集坐于花林圆堂,生起前生系属之法谈:“前生之宿住如是,前生之宿住如是。”二世尊以超人清净之天耳,闻彼等诸比

  • 猿猴世界·皮埃尔·布尔

    [法]皮埃尔·布尔。人猿世界是一部具有深刻蕴意的科幻作品,它的结尾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构思。影片描述泰勒在太空船里一觉醒来后,着陆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他发现在这个星球上居住的人类已经变得和动物没什么区别。而类人

  • 庄渠遗书·魏校

    文集。明魏校撰。十六卷。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其先祖本姓李,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曾官南京刑部主事、郎中、兵部郎、广东提学副使,太常寺卿。致仕卒。谥恭简。有《周礼沿革传》、《春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