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纲 对偶

学诗百法之九 一字对偶法  

学作律诗,以对偶工稳为最要。学习对偶之法,不外以平声字对仄声字,以仄声字对平声字,而字面则以类相从,如天类对天类,地类对地类,人类对人类,物类对物类,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其入手初步,可先任拈一字,求其配偶,如风对雨山对水之类。因风雨皆天类字,山水皆地类字,风与山皆平声,雨与水皆仄声,故均可对。但亦有一字而可两对者,如风对雨,自是同类字之最相合者,然而亦可与地类之水相对。又如宫对室,皮对革,皆以类相从,而宫又为五音(宫商角徵羽为五音。徵,音止)之一,故可对角徵羽等字,革又为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谓之八音)之一,故可对金丝匏等字。明乎此则属对自易,而不致为同类之字所束缚也。兹试就天地人物四类略举其例如下:[例句之旁,原标注有平仄符号,略去,反正平仄相对就是了。] 

天类 

风/雨 日/云 霜/雪 月/星 烟/露 雾/霞 雷/电 雹/虹 春/夏 夜/朝 年/岁 暑/寒 

地类 

山/水 石/泉 河/井 海/江 城/市 邑/田 乡/野 路/桥 溪/谷 沼/池 波/浪 岸/滩 

人类 

男/女 祖/孙 妻/子 弟/兄 宾/主 圣/贤 农/士 死/生 穷/富 面/心 头/足 目/眉 身/手 智/愚 忠/孝 

物类 

冠/履 带/衣 珠/玉 斗/升 刀/尺 剑/枪 灯/镜 帐/帘 茶/酒 草/花 桐/竹 杏/桃 梅/菊 马/牛 禽/兽 

学诗百法之十 二字属对法  

一字之对既习熟矣,然后增一字而为二字对。二字之对,有两字平行者,有两字侧串者。何谓平行?上下二字皆实字或皆形容字,如日月对虹霓、浓淡对深浅之类。何谓侧串?上为形容字而下为实字,或上为实字而下为形容字,如蕙风对甘雨、月瘦对云痴之类。学者须知平行之字止可对平行,侧串之字止可对侧串。至平仄则下一字须平对仄仄对平,上一字则可平可仄,不必拘定。今再举例如下: 

天类 

春风/夏雨 白日/青天 风剪/月轮 三星/十雨 煮雪/残霞 雷鼓/风铃 花朝/谷日 九夏/三冬 丁年/午夜 菊月/梅天 

地类 

山腰/水腹 蜀道/秦关 黄浦/赤城 榆关/梓里 济北/淮南 金井/玉溪 岐山/渭水 剑阁/炉峰 西江/北海 雁门/鸡泽 

人类 

桥父/芥孙 荻母/梅妻 茶神/酒圣 奇侠/逸民 农夫/士子 织女/针神 红玉/绿珠 白眉/黄发 云鬓/雪肤 口禅/牙慧 

物类 

缁衣/赤舄 衾角/帐眉 琉璃/琥珀 玉环/金珥 红笺/白简 棘矢/桑弧 秧针/稻剑 芍药/荼□ 鹦鹉/鹧鸪 吴牛/蜀犬 

□:蘼中以糸代非。荼□(tu2mi2):落叶小灌木,花白而有香。 

学诗百法之十一 三字属对法  

由二字对而增为三字对,其连缀之字须要自然,不可勉强硬凑。兹试按照前例分举如后: 

天类 

风吹花/日照树 月移栏/云出岫 看花日/斗草天 烟初散/露未干 含宿雨/带朝霞 嫩霜寒/香雾湿 桐叶雨/楝花风 月满湖/星临户  

歌风曲/咏雪诗 彩虹垂/晴日映 清和月/料峭天 百六辰/重三节 

地类 

山有色/水无声 水如烟/涛似雪 榆塞外/柳城东 十二衢/三千界 松菊径/薜萝泉 杏花村/桃叶渡 波澜阔/岛屿深 傍山城/临水驿 

人类 

花君子/酒圣人 子象贤/孙绳武 丸熊母/挽鹿妻 入幕宾/升堂客 弹冠客/进履人 赤松子/黄石公 颍士奴/康成俾 贤避世/士居贫  

矍铄翁/逍遥子 嵇康懒/许靖贫 气凌云/心捧日 腰舞柳/舌生莲 

物类 

芙蓉带/薜荔裳 挂壁冠/寻山屐 金步摇/玉条脱 珊瑚网/琥珀杯 镂青笔/飞白书 流星矢/偃月刀 花荫浅/草色深 玉关柳/金井梧  

蔷薇露/茉莉霜 月瓜凉/吴藕嫩 云外雁/水中鸥 喘月牛/追风骥 

学诗百法之十二 四字属对法  

由三字对而增为四字对,其法较易。兹再分类举例于下: 

天类 

风吹槛外/日照窗前 渡口绿烟/溪头红雨 春风舞柳/夏雨喧荷 踏雪溪桥/迎风水榭 微雨淡云/晓风残月 有风伏热/无雨冬晴 

地类 

山色迎眸/水声入耳 万顷波光/千山雨意 埋盆作池/叠石成嶂 绕城水绿/排闼山青 风皱麦浪/雨洗松岚 三径苔痕/一庭树影 

人类 

男羁女角/婢织奴耕 舍肉贻母/含饴弄孙 南贫北富/浊圣清贤 谢隐东山/韩瞻北斗 才储国器/寿冠耆英 苏妇题图/宓妃赠枕  

白手成家/丹心报国 舌翻三寸/肠荡九迴 

物类 

冠裳毕集/履舄交加 舞扇歌衫/耕蓑钓笠 屏围芍药/帐暖芙蓉 紫云割砚/红雪飞笺 跃马横戈/闻鸡舞剑 菊泉汲酒/槐火烹茶  

黄菊吟诗/紫芝作饵 霜侵菊熟/雨绽梅肥 花鸟和风/草虫冷露 狐知集腋/象戒焚身 

学诗百法之十三 五字属对法  

五字对已成诗句,其平仄应较前稍宽。然第一第三字虽可不拘,如当用平而可以用仄,当用仄而可以用平,及平对平仄对仄之类,而第二第四字则不可稍误,如当用平者必须用平,当用仄者必须用仄,及平对仄仄对平之类。此前人所以於五言近体诗有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之说。兹试举例于后: 

天类 

日照花如锦/风吹柳似丝 凉风桑叶岸/细雨菊花天 雪尚晴时积/星从曙后孤 水高春雨足/山杂夏云多 暮烟明月黯/残雨夕阳收  

细雨重阳菊/和风上巳兰 晴窗逢谷日/雨径记花朝 蝉催残暑去/雁带早凉来 

地类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山昏函谷雨/水落洞庭波 白水千层浪/青山一片云 云堆山径仄/雨涨石桥平 天势回平野/河流入断山  

江声通白帝/山势入青羌 岫石苔缘绿/江村叶落黄 山家潜豹雾/海国靖狼烟 

人类 

旧谊酬宾主/新妆拜舅姑 鸡鸣修子职/燕翼貽孙谋 北漠孤臣梦/南陔孝子心 宦游妻子远/乡梦弟兄多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味疏  

红裙沾越女/翠袖醉吴姬 色艳梅侵额/豪轻碧展眉 长贫唯祝健/渐老不禁愁 

物类 

径晚红黏屧/林深翠湿衣 弹冠登仕路/曳履伺侯门 学奕摊清簟/看书照短檠 横刀奇侠传/舞剑大娘行 野店人沽酒/邮亭客唤茶  

麦香吹饼饵/花暖卖饧餹 夜宴喧桃李/晨游静芰荷 暖红烘橘市/寒碧湿菱塘 碧水双鸥静/青山一鹤归 哀声猿入峡/渴势骥奔泉 

学诗百法之十四 六字属对法  

由五字对而增为六字对,平仄通用与不通用处,其法相同,不过造句之时,需要圆转自如,切不可露凑合之迹。仍照前例,分举如下: 

天类 

日照芸窗冬暖/风吹草阁夜寒 春野东风旖旎/夜深北斗阑干 月落天光送曙/冰消地气回春 树衬残霞画稿/花含宿雨诗情  

小院栽花剪雨/深山采药锄云 槐密山庄避暑/蓼疏水国知秋 

地类 

春水浅蓝一色/夏山浓翠千层 一点山青螺髻/三篙水绿鸭头 日落江声带湿/风来海气含腥 窗外青山远绕/岸边白水长流 

人类 

名士弹冠白屋/鄙夫曳履朱门 名重薛家三凤/位分荀氏八龙 屋庑伯鸾夫妇/池塘灵运弟兄 虢公国之唇齿/祈父王曰爪牙  

天锡汾阳贵寿/人称李邺神仙 进学三苏轼辙/登科二宋郊祁 

物类 

草履山衣隐逸/花冠月帔神仙 酒客磁杯竹叶/诗家纸帐梅花 里社执刀宰肉/侯门弹铗求鱼 赤水求珠遇合/蓝天种玉因缘  

红蓼丹枫入画/碧梧绿竹招凉 鱼戏碧擎莲叶/蟹肥黄绽菊花 倦鹊绕枝知冻/飞鸿涵水带秋 山黯荒郊射虎/水沉远渚然犀 

学诗百法之十五 七字属对法  

学习对偶,至七字为完毕,以后则可入手近体诗矣。至七字对之平仄,与五字对相类,如第一第三第五字可以不拘,而第二第四第六字则不可差误。此前人所以于七言近体诗又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兹再举例如下: 

天类 

星稀月落长天晓/日暖风和大地春 残月晓风杨柳岸/淡云微雨杏花天 烟销皓月临江浒/日出晴霞亘海门 雨过平添三尺水/风寒为勒一枝花  

玉柳风斜寒食节/银花月朗上元宵 桐叶枣花风四月/蓼洲萍溆露三秋 

地类 

苍松古树山家屋/红蓼疏花水国天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山径烟浓迷栈道/海潮雨急荡楼船 云边树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帝京西望诗吟社/王室东迁政失周 晓月征夫催野渡/秋风谪宦梦乡关 

人类 

孙子曾玄分祖谱/舅甥伯叔列封圻 耕田冀缺妻能馌/下第苏秦嫂不炊 逢友鞠躬双握手/呼朋促膝两谈心 天钟异遇唐三侠/世纵清谈晋七贤  

晚风鼓急喧红玉/秋雨楼空感绿珠 老来岁月看腰脚/身外云霄付羽毛 

物类 

衣冠济楚威仪美/仗履优游岁月闲 山衣草履渊明趣/缓带轻裘叔子装 宝鼎天香红袖女/珠帘说偈雪衣娘 花砖昼永分簪笔/画烛宵凉快读书  

红飞帘外花频落/绿映窗前草不除 双鬓秋霜留菊傲/满身夜月纳荷凉 林鸦落日红三面/野鹤闲云白一行 残堞草莱嘶石马/故宫荆棘访铜驼

猜你喜欢
  郭应祥·唐圭璋
  李甲·唐圭璋
  范仲淹·唐圭璋
  四·钱仲联
  提要·林逋
  第三出 伙谋·李渔
  卷之十八·高启
  韵语阳秋序·葛立方
  卷三十七·白居易
  四集卷七十四·乾隆
  七言巻十一·洪迈
  中州集巻九·元好问
  卷三十五·曹庭栋
  六集 四卷·钱德苍
  竹斋诗集附録·裘万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耕烟草堂诗钞卷四·戴梓

    仁和戴梓文开甫着七十自寿十首 博宗人榷使枉顾 赵南村见顾 刘孝子子超索书歌 西征闻捷三首 辛丑三月望后一日闻亨儿成进士五百字 题画梅 题画 过徐医 香秋海棠八绝 青 黄 赤 白&

  • 季候·徐志摩

    一他俩初起的日子,像春风吹着春花。花对风说“我要”,风不回话:他给!二但春花早变了泥,春风也不知去向。她怨,说天时太冷;“不久就冻冰。”他说。

  • 卷四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四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罗洪先【六首】洪先字达夫吉水人嘉靖己丑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进左春坊赞善罢为民隆庆初赠光禄寺少卿諡文恭有念庵集【王元美云罗达夫如讲师参禅两处着脚不堪高坐 穆敬

  • 卷一百六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三 洪适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南北各倦游昔人重离别一日嗟三秋如何三秋暮相见尚悠悠方寸正纡轸何以写我忧仰瞻衡汉移俯

  • 卷一九三 唐紀九·司马光

      起著雍困敦(戊子)九月,盡重光單閼(辛卯),凡三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二年(戊子,公元六二八年)   九月,丙午,初令致仕官在本品之上。   上曰:「比見羣臣屢上表賀祥瑞,夫家給人足而無瑞,不害為堯、舜;百姓愁

  •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大事记卷四·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周显王四十四年【秦惠王十三年魏惠王后十年韩宣惠王八年赵武灵王元年卫平侯八年】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以周夲纪通鉴修】赵武灵王加肥义秩【以赵世家修】韩韩举赵赵防帅师与魏师战韩赵败绩【以年表修】

  • 卷八十七下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七下上  元 郝经 撰 録第五下上 礼乐 律吕  声音 自孔子没周鲁乐正散而之四方乐已崩矣【原注论语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

  • 卷之四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七传第三十一扎萨克多罗郡王固噜什喜列传【今袭固山贝子】固噜什喜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族弟号墨尔根诺顔祖昂噶海子三长巴特玛什号墨尔根楚琥尔子

  • ·施八坑·丁曰健

    嘉庆十七年,民人林朝宗等请垦苏澳施八坑。通判翟淦遣役李泉往侦之;回报云:&ldquo;查施八坑,乃由东势山尾过山盘仑始至其处。西、南、北俱叠山茂林;惟有一坑,形势甚狭。坑首西连叭哩吵喃生番社坑口;东出苏澳港,乃

  • 冯行袭传·薛居正

    冯行袭,字正臣,武当人。历年在本郡担任都校职务。中和年间,唐僖宗在蜀地,有位叫孙喜的贼寇头目,聚集数千党徒想进入武当,均州刺史吕烨惶恐惧怕无计可施。冯行袭在江南埋伏下勇士,自己乘着小船去迎接孙喜。对孙喜说“:我郡人民

  • 普陀洛迦新志卷三·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灵异门第三(共六十八条) 性具万法,不假外求。用遍恒沙,无劳力作。故毛端不妨现刹,尘里可以转轮。时劫任意短长,小大自由相入。本归性德,庸诩神奇。惟佛法只度有缘,众生贵乎善感。故金刚石上,来

  • 毗尼母经卷第八·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十夜相应法者。若比丘畜长衣。不作净施不过十日。畜长钵不作净施。亦不过十日。是名十夜相应法。半月相应法者。夏安居前一月求浴衣。得衣已要半月著。至夏安居中半月一用浴。若比丘尼犯

  • 午后曳航·三岛由纪夫

    《午后曳航》的小主人公黑田登8岁丧父,与经营洋货店的寡母房子相依为命。一年夏天33岁的房子带着13岁的阿登参观货轮,她与海员冢崎龙二邂逅,34岁的单身汉龙二简直像是做了一场梦。平时龙二认为自己有一种特殊的宿命,他曾

  • 结婚十年·苏青

    长篇小说。苏青作。1944年上海天地出版社出版。作品写一位有文化、有上进心、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的青年女子苏怀青,由家庭包办而结婚,生儿育女,由家乡迁居上海,但“在结婚十年中几乎不曾有过合理的生活”,夫妻感情逐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智升

    全一卷。唐代智升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为承继道宣之集古今佛道论衡,收集有关佛教、道教对立之资料。其内容引述汉法本内传之明帝求法品、请法师立寺品、兴道士比校度脱品等,述及佛教传来初期二教之论争,并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