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季候

随机推荐

  • 忠义集卷三·赵景良

    元 赵景良 编昭忠逸咏都统何公【进】张公【珎】老将由来进退宜防囘料敌计何竒地分南北兴亡兆天限关山战伐疲兵已不支犹奋臂将仍尽锐慨舆尸坤维烽燧休频举犹恐英魂待出师【辛卯冬十月二十四日大兵攻大安都统何进开关

  • 列传第三十四 阳斐 卢潜 崔劼 卢叔武 阳休之 袁聿修·李百药

    阳斐,字叔鸾,北平渔阳人也。父藻,魏建德太守,赠幽州刺史。孝庄时,斐于西兖督护流民有功,赐爵方城伯。历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广平王开府中郎,修起居注。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

  • ●卷三十三·徐梦莘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

  • ◎实业界巨奸陈伯陶·佚名

    人说上海民间两大汉奸:文化界是陈彬和,实业界陈伯陶。陈彬和的臭名因职业关系而人人晓得,陈伯陶亦因职业关系除有关方面外知道的还不多,但他的罪行恐怕在陈彬和之上。陈伯陶名咏仁,江阴人。战前是百禄洋行跑街,战后自设新华

  • 八三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将查出空格书籍封呈军机处折(附清单一)·佚名

    八三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将查出空格书籍封呈军机处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七日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查办空格书籍,恭折具奏事。窃臣承准廷寄钦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七·允秘

    传五【亲王】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传尼堪太祖髙皇帝孙原封广略贝勒褚英第三子初征多罗特栋防诸部有功天聪九年五月大兵征明山西随贝勒多铎率偏师入宁锦界牵制明西援兵崇徳元年封固山贝子十二月上征朝鲜李倧遁尼堪随豫亲王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刑赏表葢闻有功不赏有罪不刑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故虞书有天命天讨之文戴记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葢自天子之统壹宇内与列侯之抚驭一国莫不由赏罸之得其道不

  • 邓子龙传·张廷玉

    邓子龙,江西丰城人。身材魁梧,勇猛敏捷,无与伦比。嘉靖年间,江西强盗造反,抢劫樟树镇。邓子龙应有关官署的招募,讨平了他们。立下战功,授职广东把总。万历年间,跟着大帅张元勋讨平巨盗赖元爵。此后,跟着讨平了陈金莺、罗绍清。

  • 一二五、惠施卒年考·钱穆

    《史记 魏世家》:“哀王九年,与秦会临晋,张仪归于魏。相田需死,楚相昭鱼曰: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其言不及惠施。以施在魏地位言,犹高于三人,疑其时已先卒。然则惠施卒年,殆在魏襄王五年使赵后,魏

  • ●皇朝通典卷五十八·佚名

    禮十八 ○禮十八 軍一 △軍一 (臣)等謹按杜佑禮典以吉嘉賓軍為次今從大清通禮之例以軍禮移於賓禮之前考古者大師大田備禮於宗伯其典特重洪維聖朝武功赫濯凡講肄行圍師征受成諸禮尤為崇備恭稽國史參以會典敬謹纂紀篇目敘

  • 选举一五·徐松

    发解真宗天禧元年正月十一日,南郊赦书:「开封府国子监曾经省试陪位举 人,将来科场,特与免取文解。」 六月五日,诏以西京奉安祖容圣,河南府旧举人特免将来文解。 二年十月三日,开封府发解官任布等上言,望依南省例誊录进士试卷,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八 洪武三年十一月丙戌朔。 庚寅,上以高昌王和尚降卒冬寒无衣,命人给布二匹。 壬辰,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李文忠等师还至龙江,车驾出劳于江上,达等奉

  • 凡例·李塨

    一先生是编本之孝悫先生家学孝悫先生躬行实践成己传后详见诸名公传表纪略及孝悫文集内固是编之渊源也一颜习斋先生当羣儒割裂之后独得周孔旧辙卓然见于言行先生从而受之遂广衍抉剔使圣学如日月重光每推习斋先生首倡功

  • 一 中国式的家庭理想·林语堂

    我颇以为《创世纪》中关于创造一节,应该从头写过。中国小说《红楼梦》里边的才子是一个极富于感情的柔性男人,最喜和女人为伴,万分崇拜他许多姊妹的美色,而常常自恨是个男人。他曾说,女人是水做的,而男人则是泥做的。其理由

  • 卷第二 风操 慕贤·颜之推

    风操第六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一〕匕箸〔二〕,咳唾〔三〕唯诺〔四〕,执烛〔五〕沃盥〔六〕,皆有节文〔七〕,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八〕。而家门

  • 僧伽求学之要·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文殊院空林佛学院讲──近来办佛学院者已有多处,学生虽唯出家众,或兼在家众,总之、应注重佛学。如我办的武昌、闽南佛学院,都本斯旨。以佛学名院,乃是不离本宗之义,如日本之各宗大学,及欧美各国之宗教学院等

  • 台湾游记·佚名

    本书(一册九六面五七、六○○字)为一集刊,共收游记与日记各两种,合题曰「台湾游记」。一为池志徵撰「全台游记」,係录自「惜砚楼丛刊」。作者浙江人,清光绪十七年冬来台游幕,迄二十年中日之役起,始仓皇内渡。三载之间,足迹几历

  • 春秋或问·程端学

    十卷。元程端学撰。程氏撰《春秋本义》后,又历举前人诸说得失,以明《本义》去取之意,成《春秋或问》。可见此书是与《本义》相辅而行的,此书是一部通论性着作,其中掊击诸儒之说,多否少可,尤其力攻张洽《春秋集注》。其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