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堂存藁巻二

宋 陈杰 撰

五言律诗

乙丑元日夀昌拜表

盛服黎明起瞻天咫尺东舒迟寅出日清淑艮来风隂尽恰亭午景长疑再中初元调玉烛勉勉圣神功

天基节特晴

东风特地竒阁雨放朝曦厯数归仁夀乾坤表诞弥愿敷皇极福重立太平基忠爱无疎贱新年第一诗

夀昌元夕建醮

鑪穟无风直灯莲有月娇我常占乐岁人自看元宵印信烽烟息光辉玉烛调平生笑徼福今夕爲民徼

苏湖道间

风物瞻天咫林塘占地幽夹墙楼防术跨岸屋藏舟湖近家皆给田腴岁再秋幸生无事日更浙西州

送北张教授赴广阙

逺戍不辞难书生本色官炎埃五岭热夜雨一氊寒乡信无鸿到梅花当雪看风云忽谐偶击海起鹏抟

大享先酒

大享先酒嘉賔贵食蒿不无笾豆实正有涧溪毛岁未登三鬴家安取百牢充庭君试数一 一是民膏

寄黄思梅就别祖德

间濶长回首伻来忽嗣音故人今有子吾味数论心岁晏怀甘防年衰毖枕衾殷勤各彊健春在北枝深

冶城清谈

西周固羸国东辙几孱王信有亲亲弱终无善善亡精详隋五教疎畧汉三章始悟清谈相嘉言味最长

题濓溪画像

睟盎真元防扬休沕穆宣定非三代下自得六经先翠草红莲地光风霁月天几神千载悟纸上更须圏

题思妇

碧天无过鴈芳草静游人深院緑云晓满阶红雨春钗鸾慵照影箫鳯暗栖尘邻女焉知事终朝学美矉大阃拨醅于园亭坐上文武各半恰西师防至用同官韵

花气深迷院湖光曲抱城浅春烽火暇细雨笑谈清舁瓮看浮蚁飞书报斩鲸渔阳廻席处半着鲁诸生

请代

郡小凋残最兵余旱疫仍不能无狱讼但见可哀矜卿自别利器吾犹治乱绳新林有孶尾珍重莫呼鹰

江亭秋思

江濶初寒雨天髙欲委秋轻隂明逺巘晩色澹平畴桂树幽人屋芦花钓叟舟人生足清事长遣意悠悠

江亭小憩

逺树依山瘦空江抱郭斜水云涵鴈影晴雪落梅花【云指鴈雪指梅】经岁长爲客方春最忆家又持五字律草草答年华

荆州雪

荆州寒气盛一尺雪花围赏觉心犹在餐怜齿寖非蔡功裴度入剡兴子猷归岂不俱竒事微醺讯玉妃

宣檄随府初程得风

泝楚三千里离淮第一程海潮随意送江月打头迎西事端无恙东风故有情篙师浑未觧挂席亦欢声

重宿城头驿

天地秋声早山河夜色深市荒余冷锉村逈落孤砧纸帐三生梦蒲团万古心漫漫独无旦微步数看参

斗牛山登髙【辛酉】

佳节一消忧携壶上斗牛乾坤有今日江汉自东流乱后不多菊看来无限秋凭髙未能已更爲夕阳留

山村

乔木藏村古枯藤取迳微落红随蜡屐空翠近荷衣抱瓮云间出吹箫月下归桃源吾酷慕何必此间非

景陵湖中宿人村

孤撑出丛苇小泊得疎林两岸桑麻地一川杨柳隂鹭拳沙碛逺人语竹篱深惟有波间月照予行役心

冬至摄献于郊

夙驾恭深诏圆坛俨博临献班公位亚册捧帝书钦星象开明耀神灵毕顾歆极知祈永命犹愿戒难谌

出郊

飞葢笼晴昼行厨帐逺林柳塘风度絮花迳日移隂翠袖穿红逈清歌绕緑深独将衰晩意危坐数云岑

和叶宋英

风叶静千林归根深复深江山皆本色天地见初心苓少和氷斸梅残带雪吟人间正雕落春在二阳临

东湖夜坐松间

夜深仍露坐湖曲小迷藏松月半身影藕花三面香虽忘入城府终拟卜林塘何日清逋贼妖星渐不芒

送朱靖州【令侄帅属】

渠水咨良牧金台辍上賔山川今后户蛮獠亦吾人保障一方寄袴襦千里春西师足家问吉语寄邮频

饯西北流寓士舟赴南省

天马从西极云鹏起北溟黍离怀故国风景过新亭文物衣冠防山河庙社灵独无中上策一耸汉臣听【用汉书廷臣无出其右】

冬晴散步

入夜朔风烈出门黄叶深霜曦开畅月雪蘤动阳林冬暖儿童色时和父老心百年吾此日乗健数经寻

初出大江移泊别浦

水宿乍移浦客程初望乡江涵鸥梦濶天入鴈愁长汉月闗山白淮云草树苍东游何限意搔首听鸣榔

归梦

人事扰多智天机行不言庭榴华就实梁燕子生孙西岭千家月南湖百丈浑晩风吹防防归梦绕江村

孔明

千载生诸葛余才了十丕百年巴蜀佐三代渭濵师礼乐无兴日乾坤有闰时空留文字在不愧説兼伊

仲宣楼

地大中原接天低七泽浮山川元用武离乱一登楼平逺难爲画髙寒易得秋无言双野鹜相对抱清愁

晓登呉山二首

海水朝天白宫云捧日红衣冠四方极正朔九夷通箭定天山北旗迎太乙东侧闻南渡意暂与去邠同汉鼎犹分二梁瓯未阙全宸居本无外王业偶成偏艺祖肇千祀嫡孙方四传防将新雨露遍洒旧山川

郊行小憩

岚气深笼屋机声细出林落花流水迳芳草短墙隂啼鸟招人处斜阳过客心明朝坐曹去拄颊盼遥岑

送安常簿

怪来留滞久世尚识斯人雨露元深厚龙蛇互屈伸定无绵蕞习富有治安陈华要方从始青云自立身

天人

天上分明暗人间浪喜嗔及鱼殃本妄得马福非真酒薄还围赵渠成适利秦圣贤惟任道两不系天人

寓舍琼花一株盛开

疑是瑶林种分从后土家暂来爲地主相伴住天涯胜日更携酒明年谁看花此生均一寄杜曲有桑麻

送程楚翁归歙用其韵

木落见江空星回属纪穷畏途兵杂盗急景雪兼风问学嗟游子论交愧老翁归来富千古此理此心同

酬西山龚学谕

畏人兼惮暑息影正逃空忽讶衣冠古还欣臭味同带来西岭雪睡起北窻风双璧无嘉报怀斤愧郢工

追哭泉谷徐侍郎墓

更化公初召将行我赋诗呼儿同肃客谓子亦忧时不尽相于意而无再见期些章慙拱木亦复叹吾衰

爲农

去国已爲农忧时但愿丰目光牛背上世事草庐中絶异炰羔恽聊如艺黍通新来诗亦变稍稍近豳风

和后林寄以梦中不知天尽头之韵

老子卧林丘忧时雪满头诗筒自江社句律到防州把菊青山晚看云白日流至人安有梦八极偶神游出关和雷侍郎送行无魔不成佛观过始知仁之句

事来思烂熟罪去得深循天壤嗟微义风霜本至仁十年江社梦一道雪梅春回首无他嘱当言莫爱身

和陈别魁元吉

穷有诗劘垒愁无酒荡城艰虞开口笑邂逅倒衣迎朔雪残榆柳东风拂燕莺一樽何日醁重论不嫌精

懋勲挽辞

即墨当交困金城请自行劒方及蒲外星遽陨中营遗恨羊碑泪忠魂晋柩声成谋授宿将穏爲了残枰【此谓夏节使】

理考挽词

艺祖的孙传仁皇享国年思文重揭日皇武再中天多难扶三正弥留痛八埏乾坤理最大髙益帝王前黄茶陵死防呉荆溪作碑祭文云斥彼懦夫提此英魄为赋诗以挽之

十年三令尹王事厄还期只为生人重非贪死节竒冷云回鴈处妖雨泣鹃时提得英魂在邦侯一片碑【妖雨助逆亦碑中语】

太上务德

太上务爲德后来纷立言谁非托邹鲁宁复得羲轩吾爱黄叔度人称李伸元典刑如可作庶用约文烦

春昼睡起

柳影年华度莺声午梦回空床静看易满席澹凝埃隐几野花落闭门山雨来无人见愁绪欢伯一樽开

探梅

要识梅孤絶花于未叶时玲珑寒玉片防缀古铜枝初雪落旄节始删无传诗东风一吹緑万卉更能竒

赠孙仙軰

株峰紫翠边仙巳住三年手有屠龙技腰无跨鹤钱地图蔵尚秘山屐着多穿笑指青囊道人家要福田

和萧太秀中秋月言内事

每畨昏见甲兹夕兊中天金水光初满山河影正全娥曽分大药敢笑华颠还见乗槎使重来犯斗年

客来

院静尘嚣隔闲防砌长苔新晴农乍急旧雨客能来适报提壶劝还惊布谷催穷居有先务一笑且持杯

送客

信屐倦仍还诗生暮霭间塘蒲身共晩野鹤意俱闲送客度流水见云归别山一声长啸逺吾亦掩柴关

挽洛阳李教授防北归【时就养于南】

华阀晁科峻寒毡洛学开燕山庭五桂晋国手三槐风幕南烹飬涂车北首哀读书终不憾九秩过江来

醉乡

酒亦有何好离人而趣天乾坤拨醅瓮世界拍浮船鲁赵移兵隙淮渑互覇权醉乡知许事蜾蠃过吾前

挽念斋陈郎中

少学真华国郎潜劣晚逢几看新贵驶独抱古文终梦事一丘尽遗编千载公空余细论恨裳锦玉楼东

挽云屋徐侍郎

回首前台谏寒心事阽危着髙棋败后力尽厦颠时国论家无藁民庸路有碑絮觞成阻絶洒泪对倾曦

登钟山憩定林

禾黍古离宫荒畦屈曲通语音京洛近王气海潮东山色余萧寺松声尚晋风兴亡不可诘太息定林翁

夜发呉城渡

秋风江上生秋月渡头明人地籁俱寂水天心共清一双斜阁艣二百顺流程已泊还佳寐城头劣四更

熊校尉挟名画来淮得官辞归

同是饮玻人均为骑鹤身我无钱使鬼君有画通神客梦黄粱熟边愁白髪新归帆过鸥社爲拂钓蓑尘

讯给事徐尚书自除知制诰归

书生稽古力词苑久虚名【知制诰久不除】聊逺【去声】三台逼非贪一佛荣乃身自本末【吾立身自有本末就使与孙刘不平不过不作三公耳】岂果有亏成不尽明时报归来颂太平

宿东林寺

逺公招隐处宿我上方云夜永地祗出谷虚天籁闻挑灯过鴈尽得句晓牕分不寐关何事幽栖意自欣

江头闲行送去客

正有寻梅约今朝此见梅小停剡溪棹更尽渭城杯人物良堪惜山川防复来前村风雪夜归意莫生埃

扬子桥送客浮湘

客里还分袂樽前小系舟笛声扬子晓帆色洞庭秋万里身爲本中年别作愁乾坤多事在何日各林丘

挽李司諌

论建关时大几微犯怨深功名归厚福岁月老初心自以无前劒那知不鼓琴空留忠愤在斜月暮云隂

呉真州屡交诗而不及见告去送别

论心曽未面惜别重相于此复失交臂何当逢下车倚风三弄笛搔首十年书吟巻歌壶暇春江足鲤鱼

清明日新霁

昨夜风雨声今朝鸟哢晴光隂殊变态天地本清明世事观新火年华怯冷饧棠梨溪上冢诸老得无情

出郭晩回

昧谷含凉景环涂进晩程角声呼月出鞭影御风行云树故多思暗泉偏有情临关不得下回首愧尘缨

还家父老见迓境上

出塞功名薄还家父老怜尚迟一饭报又愧五浆先手本平分社诗堪助种田从今数来徃东陌与西阡

郊行遇乡人

乱后江濵路跫然客里声依稀认维梓邂逅共班荆邑里今安否亲交半死生松楸十年泪和酒对君倾

年华

年华机事息世故妄心空一笑播糠眯多生闻蚁聪体中痴防半酒外醉醒同天运端如此聊师五柳翁

移居戍将衙

细柳连营地髙风昨夜秋叟兵擐甲叹中妇寄衣愁白骨闺犹梦黄丁籍已收江南穷巷士抵掌説封侯

过衢阻潦宿民家

暮程闻潦涨投宿取村斜凉借何方雨香来隔浦花翁分区种粒妇进圃抽芽官驿应无此通宵梦亦佳

富州花朝用诸老韵【时雪作】

郑重传河尹殷勤舍葢公今安禆议政昔已坐谈空乡饮干戈后花朝雨雪中明当移棹去啼鸟緑怱怱

送陈知録赴班改秩

相看同味少又送可人行晓日朝天斾春江下水程方将有民社何患不公卿还忆南楼夜论心霜月明

挽刘实斋尚书

玉节江湖晩油幢岭海春一朝晋遗老千古汉名臣清白冰壶操尊光紫府身全归公不憾愁絶奠刍人

赠髙眼相士

遍阅穹华了还来寂寞濵山林枉髙眼宇宙着低人关月吟魂冷呉霜鬓影新相逢欲开説笑指腊醅醇

送七侄游学

迅甚风鹏翮萧然野鹤深一经教子旧万里出门新天下师传道方来友辅仁异时吾悔杀虚负客中春

猜你喜欢
  杜旃·唐圭璋
  姚孝宁·唐圭璋
  ●燕子龛诗话(释曼殊)·蒋箸超
  第四十出 仆侦·汤显祖
  第五出 延师·汤显祖
  梦月轩诗钞·张玉纶
  卢溪集补钞·吴之振
  卷十四·吴之振
  卷二十六·高棅
  卷四十九·陈元龙
  卷四百八十·陈廷敬
  申忠愍诗集巻三·申佳胤
  卷二十五·范成大
  校猎赋原文·扬雄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一·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177_1 【送韩侍御之广德】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卷177_2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李白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 ●慶芝堂詩集卷一·戴亨

    藩 【 藩:瀋】 陽戴亨通乾撰 四言古詩 騷體 ◆四言古詩◆ 東岡二章章十句 臘月四日六章二章章十句二章章八句一章章十四句一章章十二句 立春聞雁 高堂三章章八句 李徵君虛齋九十初度四章章八句 山東朱中丞同年母程太君

  • 南夷纪·张瀚

    余参藩闽中时,二天使至,一郭给事汝霖,一李行人际春,奉命出使琉球,由福州长乐县之石澳出海洋。余与俞宪副曰德供护送之役,登其封船。船长一十六丈,阔三丈六尺,桅高与船等。桅上斗中坐四人,四面各占风色,日夜寝处其上,其人攀援附索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正月庚辰朔免百官朝贺○以元旦令节赐三辅臣上尊珍馔○壬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甲申山西宁乡县地震○乙酉河津稷山皆地震○丙戌以孟春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代侯徐文炜吴继爵分献○戊子升湖广佥事

  • 第三三五认充状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一二·佚名

    西门总理候选人林承恩之认充结状具认充状人林承恩,年五十七岁,原籍惠安县,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恩顶充西门总理遗缺,小心奉公,不敢玩误。合具认充状是实。〔批〕附卷。 私记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三日具

  •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

    郝永娟译注【说明】《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

  • 江阳王元继传·李延寿

    献文帝将南平王元霄的第二个儿子继、字世仁的作为江阳王吐根的后嗣。袭爵为江阳王。宣武帝时,元继任青州刺史,他随便把别人家的女儿拉来给自己的家僮当妻子,又强让好人家的女子当奴婢,因而被御史弹劾,免除官爵。  当灵太

  • 西原蛮传·欧阳修

    西原蛮,位于广、容之南,邕、桂之西。姓宁的,世代在此为豪强。姓黄的,居于黄橙洞,隶属于宁氏。西原蛮的地域西边与南诏连接。天宝初年,黄氏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依互为唇齿,常侵扰我边域,占据了十多个州。韦氏、周氏以寇为耻

  • 万俟禼传·脱脱

    万俟禼,字元忠,开封阳武县人。考中政和二年(1112)上舍生。他被调为相州、颍昌府教授,历任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尚书比部员外郎。绍兴初年,盗贼曹成在荆湖一带劫掠,万俟 禼在沅、湘一带避乱,帅臣程昌禼图方便传檄让万

  •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目录·佚名

    第一章通论第二章汉大租第三章番大租第四章养赡租第五章地基租第六章学租第七章育婴租第八章留养租第九章城工租第十章义渡租第十一章义冢租第十二章官庄租第十三章隆恩租第十四章抄封租第十五章屯租第十六章施侯租第

  • 御题袁燮絜斋家塾书钞·袁燮

    议论持醇正兴亡鉴古今致危惟戒逸胜怠莫如钦惜未聨全璧幸仍拣碎金流斯失法度先已获予心【袁燮解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节言人君岂能无安逸欢乐之时茍不至于过则亦不害其为法度流而不返便是失法度云云余昔游廵所至一

  • 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六宋 叶梦得 撰庄公二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子纠在我者也齐人何以言取乗干时之败胁我而取之也孰取之齐侯也齐侯则何以言齐人贬也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室之邑可以隐死我以千乗之国不能纳子纠又使

  •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佚名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佛、

  • 法 界 论·太虚

    ──五年在普陀山作──一、释名  唯识论云:‘法者轨持’,轨范物解,任持性相。按大宗地玄文本论,又有三义:一、金区义,法界法印常恒不变,如彼区故。此兼轨持,即法自性。胜鬘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与兹同义。二、引导义,摄将行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五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五卷 (别录之六)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别录中有译无本录之二小乘经重译阙本一百一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 中阿鋡经五十九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 增

  • 东瀛识略·丁绍仪

    清丁绍仪撰。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八卷。一建置、疆域,二粮课、税饷, 三学校、习尚,四营制、屯隘,五海防、物产,六番社、番俗,七奇异、兵燹,八遗闻、外纪。作者游台湾,就所见闻之记录。

  • 石城山志·陈诒绂

    《石城山志》书成于1917年左右。石城山又名石头山,即今南京城西之清凉山。石城山自古与钟山齐名,“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石城山西接明城墙,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书以石城山为中心,分山北路、山南路、山东路三个部分,山北路至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佚名

    凡二十卷。北宋天息灾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叙述有关文殊师利之曼拏罗、图像等仪则,以及印相、护摩等作法。计分二十八品。本经乃自大中祥符法宝录卷五所录出者。宋藏遗珍所收之现存祥符录虽有缺损,然从同书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