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万俟禼传

万俟禼,字元忠,开封阳武县人。考中政和二年(1112)上舍生。他被调为相州、颍昌府教授,历任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尚书比部员外郎。绍兴初年,盗贼曹成在荆湖一带劫掠,万俟 禼在沅、湘一带避乱,帅臣程昌禼图方便传檄让万俟禼权领沅州政事。曹成突然到沅州城下,万俟禼召集土豪、青壮年守城,曹成粮尽才撤走。万俟 禼被任命为湖北转运判官,改为提点湖北刑狱。岳飞为荆湖宣抚使,对万俟禼不以礼相待,万俟禼对岳飞不满。万俟禼朝见皇上,被调任湖南转运判官,辞别皇上出都时,秉承秦桧的意志,在朝中诬陷岳飞。皇上留他担任监察御史,擢升为右正言。

当时秦桧谋求夺众大将兵权,万俟 禼极力帮助他,说众大将出身行伍,知道谋利不讲道义,怕死不怕法,高官要职,子女玉帛,已达到他们私欲的顶点,何不让他们知道逗留军期者罚,战败者诛,不听命令者斩,使他们有所惧怕。

张俊从楚州回到京城,同秦桧合谋排挤岳飞,让万俟 禼弹劾岳飞对部将说山阳不可以的罪状。命令御史中丞何铸审理岳飞一案,何铸说明岳飞是无辜的。秦桧愤怒,用万俟禼代替何铸审理,他就诬陷岳飞,说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给张宪写信,让张宪谎报军情以动摇朝廷,并命令张宪设法让岳飞回到军中;此案没成立,就又诬告说岳飞在淮西战场迟滞不前的事。岳飞父子和张宪都被处死,天下认为他们冤枉。大理卿薛仁辅、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说岳飞无罪,遭万俟 禼弹劾,知宗正寺士禼请求用自家百口人的性命担保岳飞,遭万俟禼弹劾,被流放并死在建州。刘洪道与岳飞有私交,万俟禼弹劾他取媚于岳飞,听说岳飞被罢去宣抚使,拍掌流涕。于是刘洪道也获罪,终身不许为官。参政范同是秦桧提拔的,有时擅自奏事,秦桧忌恨他,万俟 禼弹劾他,范同的官职被罢,再论范同罪状,范同被贬到筠州居住。万俟禼还替秦桧弹劾李光蛊惑人心,孙近结朋党,他们二人都被贬官流放。

宋、金和议成,万俟 禼请求下诏让户部统计用兵时和议和后用去的费用各是多少,若比从前少,就把多余的财物另外贮存在御前激赏库,不许用在别处,等积蓄稍多,可备缓急之用。徽宗灵柩迎回后,万俟 禼为木赞宫按行使,内侍省副都知宋唐卿为副使,万俟禼请求与宋唐卿同时上殿奏事,十分无耻。张浚住在长沙,万俟禼无中生有,弹劾张浚的住宅超越了规定,甚至模拟五凤楼。恰好吴秉信从长沙回京,上奏说张浚的宅第与众人一样,财产可以清查,张浚才得免祸。

万俟 禼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任金国报谢使。他出使金国回来,秦桧借金人之口赞誉自己,嘱托万俟禼奏给皇上,万俟禼刁难他。另一天奏事退朝后,秦桧坐在殿中批阅皇上圣旨,就提升自己的亲信,小吏把这些送给万俟 禼,万俟禼说“:没听到圣旨这样安排。”推到一边不看。秦桧大怒,从此他二人不交谈。言官李文会、詹大方接连上奏弹劾万俟 禼,万俟禼就请求辞官。皇上命令他出守外地,秦桧更愤怒。给事中杨愿认为诏旨不当,历数万俟禼之罪,万俟禼被罢职,不久,被贬到归州居住。赶上赦免,他被酌情移到沅州。

绍兴二十五年(1155),万俟 禼被召回京,任命他为参知政事,不久又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编纂成太后从金国返回的经过,献给高宗。张浚认为万俟 禼和沈该为宰相有负众望,上书说他们只想听命金人。万俟禼看见这份奏书后大怒,认为金人本无意兴兵,而张浚的奏书将要惹祸,张浚因此获罪被流放。万俟 禼提举刊修《贡举敕令格式》五十卷、《看详法意》四百八十七卷,书成后献上,他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退休。去世时七十五岁,谥号为“忠靖”。

万俟 禼起初党附秦桧,担任言官,他所说的大多出于秦桧的意图;等他任宰相后,不受秦桧控制,于是因违背秦桧而被罢职。秦桧死后,皇帝亲政,准备改变秦桧的做法,首先召回万俟 禼。万俟禼主张与金国议和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与秦桧无异,更被众论所鄙薄。

猜你喜欢
  卷三 高后纪第三·班固
  卷四百一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四·脱脱
  卷七十五·志第二十六·祭祀四·宋濂
  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十六·赵尔巽
  卷二十二 本纪二十二·赵尔巽
  卷五·连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二·徐紘
  卷二十五·萧常
  第十卷 诸山 附:沙岛·缪荃孙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四·杜大珪
  卷二十一 上 律历志 第一上·班固
  李纲传·脱脱
  ●皇朝通典卷七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由房·陆采

    【临江仙】〔旦上〕蝉吟蚊静人初起。朝霞掩映庭墀。〔贴上〕乘凉试卷绛绡衣。〔合〕风前开翠榻。窗下绣花枝。〔旦〕绿树阴浓夏日长。〔贴〕珍珠帘箔掩兰堂。〔合〕绣床斜凭娇无那。烧尽金炉百和香。〔旦〕采苹。连

  • 二集卷二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六古今体八十首【辛未五】题董邦逹西湖画册十四幅邦逹曾为西湖各景图以献兹临明圣游覧畅观信足娱志以境证画允擅传神旧有十景及灵隐云栖诸胜久羶芗人间者无不究妙吟奇所作即书邦逹册端以

  • 卷六十三·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六十三目録【九十七字】迷神引柳永【二首】朱雍帝台春刘基葛一龙水调歌头【又一体】何梦桂声声慢【又一体】宋徽宗【二首】赵长卿【二首】李弥逊辛弃疾吴潜吴文英【四首】蒋捷周密【三首】

  • 卷第二百七十 後梁紀五·司马光

      起強圉赤奮若(丁丑)七月,盡屠維單閼(己卯)九月,凡二年有奇。   均王貞明三年(丁丑、九一七年)   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為西北面第一招討,王宗宏為東北面第二招討,己未,以兼中書令王宗侃為東北面都招討,武信節度使劉知俊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八·焦竑

      太醫院(尚書掌院事 院使 院判 御醫 吏目 正科 附)   ◆尚書掌院事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掌太醫院事謚恭僖許公紳墓志銘(張文憲)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掌太醫院事謚恭僖許公紳墓志銘(張文憲)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二·乾隆

      宋【起太祖建隆元年庚申至帝昺祥兴二年己夘凡十八帝十三世共三百二十年】  太祖皇帝  帝姓赵氏名匡涿郡人父殷【周检校司徒岳州防御使殷曽祖朓唐幽都令朓生珽唐御史中丞珽生敬涿州刺史敬生殷】母杜氏

  • 卷二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九乾隆二十一年夏六月丁未防赞大臣富德疏奏擒获逆党恩克巴雅尔等及进兵哈萨克情形富德奏言据骁骑校毕齐罕口等擒获阿逆所属台吉恩克巴雅尔等四十余人查恩克巴雅尔等系从前投诚之

  • 台巡事项·佚名

    南北巡预先数日前,向左军府汛衙门取白牌一支,明油纸一张,大条红纱一只,小铁钉二十四支,竹板四枝。以上数件系发马牌用的。又欲台巡数日前,查明帅字旗,队伍旗;顶马官红紬弓箭套一副,油布漆红一副;摆马官月紬弓箭套二副;油布套二副

  • 卷三十五 耶律伊都之叛·李有棠

    天祚帝天庆九年春二月,帝至鸳鸯泺。贼张萨巴诱中京射粮军,僭号,南面军帅伊都讨擒之。伊都,一名伊都古,国族之近者也。慷慨尚气义。历官副都统。其妻为帝文妃之妹。文妃生晋王,最贤,国人皆属望。时萧奉先之妹为帝元妃,生秦王。

  • 卷六十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八 朱批楼俨奏摺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署理广东按察使【臣】楼俨谨 奏为遵 旨明白回奏事本年四月初二日署抚【臣】傅泰传【臣】同

  • 卷一百七·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内帑【封桩库】上仁宗论奉宸库估卖物色 赵 拚臣窃闻已降指挥奉宸库估计珠犀玉帛珍宝等物差官置场出卖伏缘奉宸库并系朝廷

  • 爱敬第六凡十二章·湛若水

      &ldquo;孩提以往,无不知爱也,无不知敬也。然不知爱敬人之亲长者,不能扩其知者也。&rdquo;士德问曰:&ldquo;何谓达?&rdquo;甘泉子曰:&ldquo;至于盗也尽然,然爱其亲而杀人之亲,可谓仁乎?敬其兄而杀人之兄,可谓义乎?故知致之,而

  • 四书通凡例·胡炳文

    四书通凡例一语录凡朱子未定之説与门人传录差误及重意者不复出门人姓氏依纂疏例亦不复纪一集注谓集诸家之注而为之也或融其意或举其辞字字称停不可増减今集成复举朱子以前诸议论是朱子当时犹有遗者也今并不复出或张氏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七·佚名

    宋 滕珙 撰六经类论先儒经解之题荅詹帅【体仁】此段谓解经不可以己之姓名加之经上经题之説尤见精宻不肯容易放过大抵此理何所不在今人初不理防只见事体小可便谓无害而必以整理者为过当非独此事为然也顷尝见杨子直説

  • 卷二十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二     婺源江永撰喪服義    凶禮五補凡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隂陽順人情故謂之禮訾之者是不知禮之所由生也【禮之言體也故謂之禮言本有法則而生也口毀曰訾】夫禮吉凶異道不得相

  • 卷三十三·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三   宋 王与之 撰肆师之职郑康成曰肆犹陈也肆师佐宗伯陈列祭祀之位及牲器粢盛郑锷曰肆师礼官之考所陈者皆祭祀之仪物礼官之属皆取法于是故以下大夫为之

  • 卷八十八·佚名

    △初分学般若品第二十六之四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时。不为色摄受坏灭故学。不为受想行识摄受坏灭故学。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时。不为眼处摄受坏灭故学。不。为耳鼻舌身意处摄受坏灭

  • 卷七·道世

    △第六地狱部(此别八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地狱幽酸,特为痛切。刀林耸日,剑岭参天,沸镬腾波,炎炉起焰;铁城昼掩,铜柱夜然。如此之中,罪人遍满。周慞困苦,悲号叫唤。牛头恶眼,狱卒凶牙。长叉拄肋,肝心碓捣,猛火逼身,肌肤净荆或复舂头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