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溪集补钞

王庭珪

和刘美中尚书听宝月弹桃源春晓

何年凿源开混茫,桃花两岸吹红香。烟消远浦生微阳,渔舟误行溪水长。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能弹往事悲孟尝,昔时台沼今耕桑。又如勇士赴敌场,坐令游子思故乡。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曲终待月西南厢,重调十指初不忙。如见古画秦衣裳,春天百鸟争颉颃。桃源归来今已忘,弹到落花空断肠。

题辰州壁

辰州更在武陵西,每望长安信息稀。二十年兴缙绅祸,一终朝失相公威。外人初说哥奴病,远道俄传逐客归。当日弄权谁敢指,如今忆得姓依稀。

夜蛾儿

碧眼银须粉扑衣,又随雪柳趁灯辉。怕寒还恋南华梦,凝伫钗头未肯飞。

夜归西园独步

清夜游西园,竹影乱秋月。穹色湛虚明,林光益奇绝。人间睡方浓,那知此时节。坐观衡阳移,领列风烟别。沆瀣洗天宇,一饮醒毛发。气与南山高,青苍助施设。池塘收绿净,星斗转空阔。微云点太清,须臾亦自灭。明朝问此境,胜处不可说。却恐鸡三号,开门走车辙。

游贡游洞

窜身楚西极,幽奇颇穷历。况此古道傍,横天竦苍壁。何年始开凿,工如鬼镵刻。飞空数百丈,突出清鲸额。那知风雨时,云雷非窟宅。事迹堕渺茫,探讨失图籍。岂无高世士,於此炼金液。不能久徘徊,上马空叹息。

江亭候施倅醇翁阻水涨作诗寄之

夜雨涨溪碧,天明望归舟。飞帆出木杪,浩荡兀中流。洪崖仙人姿,谓落沧海游。兴尽却回棹,待此霖潦收。抱琴出竹迎,倒披翠云裘。风涛正可久,烟波生暮愁。

送谢梦叟昆仲之湘江

蜡屐访穷巷,脂车戴晓星。哦诗添些语,望岳插清冥。烽火连蛮徼,楼船壮洞庭。潇湘多夜雨,羡尔对床听。

送客

东门杨柳陌,东骑散林坰。草绿古今道,马嘶长短亭。人归天北阙,使动斗南星,送客何年了,春苹又满汀。

春日游鸽湖山

风起群木末,花开雨壁香。山溪云影变,人静鸟声长。绀殿横崖起,飞泉喷玉光。扣门僧出定,弹指下禅床。

送刘禹踢之官五羊

南海千山外,东风几驿催。岭头梅雨歇,旗尾瘴烟开。蛮徼无尘起,中原有使来。时应问消息,会向日边回。

郭教授南窗置酒观竞渡次坐客刘时举韵

一饮径一石,此风谁敢陪。日移林影转,船劈浪纹开。银烛自相映,玉山何用推。广文官独冷,赖此酒盈杯。

仙人春宴曲

高楼玉佩摇春风,银槽压雨珍珠红。天留晓月十分魄,飞光下照仙人宫。瑶姬半醉挝鼍鼓,彩凤吹笙黄鹤舞。双成翠袖织藕丝,麻姑行厨擗麟脯。金盘烧蜡夜未央,从妃进果蟠桃香。坐上花开人未老,他日重来花更好。三千年后忽相逢,再约群仙醉蓬岛。

观骆元直经进江南形势图

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啮江南草。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间耆老。龙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须在眼中。浔阳江水射蛟处,旌旗拂天来向东。艨瞳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横江九道波翻屋,试请轻兵渡淮曲。夜入长安人不知,应见画图心已熟。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而西如破竹。

题罗畴老家明妃辞汉图

明妃辞汉出宫门,丰容靓饰朝至尊。至尊左右皆动色,明妃欲语复吞咽。三千娥眉塞天阍,帝独不识王昭君。顾影徘徊复良久,尚冀君王一回首。当时自倚绝世姿,不将赂结毛延寿。可怜朱网画香车,却来远嫁呼韩邪。不如归州旧村女,三幅罗裙两髻丫。陌上花开大堤暖,细雨春风归缓缓。宁从禁篽落胡沙,长路漫漫碧云断。忽看汉月临毡裘,泪湿弹丝锦臂鞲。龙眠会作无声句,写得当时一段愁。

同陈思忠访洪觉范

寻春反向僧房卧,无乃行藏与时左。起来刮目览新诗,花压栏干梦初破。黄叶丹枫属兴深,吁然莫测楚人心。惠休岛可没已久,二百年来无此音。我气未衰词颇弱,欲借席前筹一着。终朝岩下不逢人,苔色应嗔马蹄削。

送李亨仲赴荆南辟

少年胆气横秋烟,腰间棂具森龙泉。出门万里探虎穴,锦带雕鞍明积雪。洞庭木叶飞霜风,将军秉旄西击戎。旌旗戈甲照湖海,搀枪欲灭胡天空。须君磨盾作露布,插羽来奏明光宫。

丽人行

桃叶山前宫漏迟,宫人傍辇持花枝。君王喜凭绛仙立,殿脚争画双长眉。欲把琵琶弹《出塞》,结绮临春时事改。井边忽见张丽华,忍听《后庭》歌一再。

早行

群鸡鼓翼天欲光,井上梧桐生微凉。残星烂烂或出没,初日淡淡开青苍。楚妃台边晓云碧,伏波庙前秋草黄。骚人辛苦拾何物,沅有芷兮今已香。

和韵胡敦实少年行

酒酣坐待东方高,臂鹰走逐城南豪。弯弓射杀白额虎,醉骑归马雪花毛。日暮黄云动天色,易水迷魂魂不得。莫学并州游侠儿,徒费黄金饰鞯勒。

题刘端礼步芳桥

桥上画栏低压水,青龙影落芙蕖底。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红云映屐齿。洛浦清流古有神,罗袜凌波生暗尘。东昏戏作锦地茵,金莲榇步如花人。而今此事堕渺漭,但有荷花开荡漾。试穿芒层踏风烟,安用紫丝连步障。

送向丰之

君家梁苑妙人物,羯末封胡咸勃窣。子今二十能缀文,诗如阵马敢驰突。此去荆湖道路长,要吟秋水动三湘。归时蕉叶应黄落,胜拾骚人春草香。

过刘美中新居

乱碧峰头水拍堤,白沙寒竹净柴扉。晨光破雾千山出,绝壁盘云一雁飞。窗外烟霞舒锦绮,坐中谈笑落珠玑。江边野老逢人说,待看追烽入翠微。

再次前韵

湘水清如碧玉环,湘妃泪染竹痕斑。此时游宦非高志,何日抱琴归故山。雁塔共题双阙际,马蹄同下五云间。今朝憔悴荆湖外,却望烟霄叹未还。

别葛德裕主簿

官冷身闲簿领稀,时从物外赴襟期。凭君少缓青丝鞍,为我聊倾碧玉卮。野寺石泉秋煮茗,松窗雪屋夜论诗。悬知别后东风近,先寄寒梅第一枝。

和葛德裕别后用旧韵见寄

渝川咫尺如千里,鸡黍犹堪敕妇炊。旋滴银槽将进酒,细倾金屈倒垂卮。闲为洛下诸生咏,突过黄初数子诗。阿吉想能骑竹马,凤雏低映碧梧枝。

次韵江正邦

泸溪春水欲平堤,满径蓬蒿竹掩扉。斋馆静无尘土杂,盘餐喜有药苗肥。君寻甘露峰前住,人似山阴雪里归。江海未应终寂寞,鹤书将下钓璜矶。

和曹温如都监惠诗

雨脚虚随匹马尘,江湖岁晚始谋身。篱边日醉陶元亮,窗外夜呼祁孔宾。倒著敝衣迎好客,急搜奇句发阳春。阿瞒岂但能横槊,文彩风流世有人。

二月二日出郊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和刘端礼避地初归见访

庭前喜鹊乱栖鸦,知有邻翁酒易赊。老瓦盆随田舍饮,半溪云属野人家。莫将钓手迎西日,来倚危栏咏落霞。无奈醉归灯火乱,仆夫争路向江沙。

和裴主簿九日

欲上高高岭路微,疏林蔽日尚堪依。枫江水冷天初静,桐井霜乾叶乱飞。篱下采花人独秀,山头落帽客何稀。金壶倒尽重沽酒,莫惜朝来更典衣。

次韵杨廷秀求近诗

闻说学诗如学仙,怪来诗思渺无边。自怜犹裹痴人骨,岂意妄得麻姑鞭。曾似千军初入阵,清於三峡夜流泉。只今老钝无新语,枫落吴江恐误传。

杨文发自长沙相别忽来权邑惠诗次其韵

湘水东边唤渡舟,湘天欲暮使人愁。岂期陶令来为县,应念庞公不入州。索我题诗今老矣,看君下笔几时休。论文把酒诚堪乐,莫叹樽前欠狄秋。

和刘乔卿雪诗

柴门忽启玉为关,疑是新移海上山。野寺僧居银窟里,广寒宫在月明间。老农击鼓迎丰岁,紫极吹箫近帝寰。腊后东风将解冻,已看峰顶露孱颜。

中夜起坐惜春亭月照酴醿清香郁然因成四韵

袖手归来避世尘,酴醿对坐惜馀春。靓妆不入市厘眼,幽韵只应丘壑人。醉唤江梅君益友,力移亭竹我比邻。天公着意怜诗客,月色西窗一夜新。

谒魏彦成郎中

病夫投老入城闉,到处逢人说使君。岂料骑驴冲大尹,政须扛鼎识奇文。池生春草何曾梦,枫落吴江误所闻。更愿兼收湖海士,当令冀北马空群!

王主簿清暑阁

襬襶起程作热官,何如避暑得清安。轻阴画出三湘境,爽气能为六月寒。自有薰风生屋角,不须纤手捧冰盘。阑干半倚红尘外,卧听江声泻碧湍。

次韵常德府葛倅见寄

武陵旌节钺控湘西,通守仍兼把一麾。玉帐静谈千里月,铜符遥镇五溪夷。漂流欲识荆州面,饥渴正如桑下儿。仰止门墙诉羁旅,穷愁那复有佳词。

赠李子安

穷居未有四立壁,负郭兼无二顷田。拟断云根结茅屋,不知谁赠买山钱。

和郑元清同游殷仲堪读书台

晋国衣冠扫地空,渔歌长在水云中。倚栏欲问兴亡事,木末琉璃坠晓风。

次韵刘惠直梅花

雪压寒梢玉作容,岭头相见又东风。人间欲问春消息,半在竹桥溪影中。

赠写真胡生

误着儒衣到骨穷,儿童拍手笑衰翁。钓鱼艇子今无恙,置我五湖烟雨中。

谒僧惠端不遇

僧扉深倚碧岩隈,何处看云久未回。日暮鸣钟应不语,嗔人马迹涴苍苔。

和答邦直

惠爱如兰正吐芽,芳风吹落几千家。明年催直金銮殿,龙口飘香看百花。

和刘元弼见招

玉壶沽酒挈青丝,及取春风花发时。便把一樽留客醉,莫教红雨洗残枝。

步芳园

密栽桃李碍车轮,柳下风微不动尘。已办寻春蜡双蜡屐,飞花满地草如茵。

茉莉花

纤云卷尽日西流,人在瑶池宴未休。王母欲归香满路,晓风吹下玉搔头。

猜你喜欢
  ●卷五·潘德舆
  ●卷二·赵炳麟
  赌棋山庄词话卷一·谢章铤
  第四十六出 觅魂·洪昇
  梁山泊李逵负荆·臧懋循
  ●词评上卷·沈雄
  卷140 ·佚名
  卷二百二十八·陈思
  卷二百三十九·陈廷敬
  卷一百四·陈廷敬
  卷六十六·陈廷敬
  卷五百八十八·佚名
  诗女史纂目録·田艺蘅
  卷四·施元之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一·蔡松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徐陵

    ○歌辞二首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华发色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

  • 第八出 述异·李渔

    〖传言玉女前〗(小生上)访戴归来,独把游装先解。叹同人独羁海外。小生张羽,自从别了柳兄,到湖州去了几月。如今回到故乡,想柳兄也好转来也。〖前腔后〗(生带丑、挑行李上)佳人何在?空遗下相思冤债。归来分与,良朋同害。(见介)(小生

  • 卷三·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三       宋 邵雍 撰贺人致政 人情大率喜为官达士何尝有所牵解印本非嫌薄禄挂冠殊不为高年因通物性兴衰理遂悟天心用舍权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 放言 既得希夷乐曾无龙辱惊泥

  • 第十六出 设朝·孔尚任

    ◎甲申五月〖念奴娇〗(小生扮弘光衮冕,小旦、老旦扮二监引上)高皇旧宇,看宫门殿阁,重重初敞。满目飞腾新紫气,倚着钟山千丈。祖德重光,民心合仰,迎俺青天上。云消帘卷,东南烟景雄壮。一朵黄云捧御床,醒来魂梦自徬徨;中兴不用亲征

  • 曹文贞公诗集卷一·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五言古诗宪使徐公子方俾诸生赋勤学诗葢示勉励之意僭题卷末修身戒昬惰学业贵精勤圣人惜寸晷志士耻无闻勤惰不自省贤愚此中分流观八纮内矻矻穷朝曛农者国之本三时务耕耘作劳乃有得老稚俱欢欣梓匠服工役营

  • 唐诗镜卷三十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八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十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随兄官岭表兄卒愈自知刻苦学儒比长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累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论宫闱贬阳山令元和初擢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改

  • 卷三十三·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十三平湖沈季友编明筠隠禅师大遂大遂字梵印号筠隠万天间平湖乍浦防济庵僧觉承讲主之法子有出林草小萍庵曰遂公潜踪林樾景企前修或时托寄长吟不觉词意俱逺可与齐已并驾也赠朱白民山静犹空刼惟

  • 卷四百九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十五·蛮夷四·脱脱

        ◎蛮夷四   ○西南诸夷 黎州诸蛮 叙州三路蛮 威茂渝州蛮 黔涪施高徼外诸蛮 泸州蛮   西南诸夷,汉牂牁郡地。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南夷,置牂牁郡。唐置费、珍、庄、琰、播、郎、牂、夷等州。其地北距充州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四·杨仲良

      神宗皇帝   修经义   熙宁四年二月丁巳朔,中书奏定贡举新制: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本经,次兼经,并大义十道。务通义理,不

  • 元经卷五·王通

    经:东晋康帝建元元年春帝正月即位。夏四月,遣将伐蜀。秋七月丁巳,诏桓温北伐图中原。冬十二月,石虎侵张骏,战于河西,虎兵败绩,传曰康帝讳岳,字世同,成帝母弟也。初封琅琊王。庾氷谋立长君,遂诏帝为嗣。及即位,欲定制度,年号,再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三年十二月己亥朔准代王鼐铉弟新宁王鼐匀暂管府事○加山东参政余寅太常寺少卿令致仕○遣礼部主事王宗蓁郭如川于河南山东选择端秀子弟○初廷川端穆王庶长子倪煋以擅婚停爵其所生第一子已赐名伸顶□土而未有封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懐王客死于秦史记懐王二十年齐湣王欲为从长恶楚之与秦合乃使使遗楚王书曰寡人患楚之不察于尊名也今秦惠王死武王立张仪走魏樗里疾公孙衍用而楚事秦夫樗里疾善乎韩而公孙衍善乎魏楚必事秦韩魏恐必因

  • 提要·邵泰衢

    【臣】等谨案史记疑问三卷国朝邵泰衢撰泰衢有檀弓疑问等书已着録史记采众説以成书徴引浩博不免抵牾班固尝议其宗防之乖刘知几颇摘其体例之谬至其叙述之罅漏先儒虽往往疑之而未有専着一书抉其疎舛者泰衢独旁引异同而一

  • 治政篇 第十三 凡二十二条·范立本

    明道先生曰:“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唐太宗御制:“上有麾之,中有乘之,下有附之。币帛衣之,仓廪食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童蒙训》曰:“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

  • 第七章 37·辜鸿铭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辜讲在记载孔子的书籍当中,孔子总显得和蔼可亲而严肃认真 ,令人敬畏但不艰苦卓绝,诚挚热心而不矫揉造作。这美丽的姑娘带着乡间的清纯,能站在她的身边就让人感到多么幸福!顿觉晴空万里,豁然开朗,可

  • 卷十·佚名

    △赞持品第十之二尔时世尊赞尊者舍利子言:善哉善哉!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引譬喻。汝今以佛神力。复说譬喻而明此义。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又如有人欲见大海渐次而行。若见有树或见树相。若见有山或见山相。当知是人去海

  • 一贯别传卷三·吹万广真

    西蜀忠州聚云寺沙门 广真 着释宗世尊拈花迦叶破颜微笑盖此花自日月灯明来至于阿难则又倒却门前插竿矣展转相传如一灯然百千灯明明无尽故西天所以有二十八相也末后菩提达磨则为东土初祖熊耳之壁观髓总浚于神光黄梅之

  •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佚名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遭藏》洞神部威仪类。称真武,当出自北宋后。天尊告妙行真人,敕真武神巡察诸天人间,录善伐恶,劝人礼四十九位天尊,忏罪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