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出 仆侦

【孤飞雁】〔净扮郭驼挑担上〕世路平消长,十年事老头儿心上。柳郎君翰 墨人家长。无营运,单承望,天生天养,果树成行。年深树老,把园围抛漾。你 索在何方?好没主量。凄惶,趁上他身衣口粮。“家人做事兴,全靠主人命。主 人不在家,园树不开花。”俺老驼一生依着柳相公种果为生。你说好不古怪:柳 相公在家,一株树上摘百十来个果儿;自柳相公去后,一株树上生百十来个虫。

便胡乱结几个儿,小厮们偷个尽。老驼无主,被人欺负。因此发个老狠,体探俺 相公过岭北来了,在梅花观养病,直寻到此,早则南安府大封条封了观门。听的 边厢人说,道婆为事走了,有个侄儿癞头鼋是小西门住。去寻问他。〔行介〕 “抹过大东路,投至小西门。”〔下〕 【金钱花】〔丑扮疙童披衣笑上〕自小疙辣郎当,郎当。官司拿俺为姑娘, 姑娘。尽了法,脑皮撞。得了命,卖了房。充小厮,串街坊。“若要人不知,除 非己不为。”自家癞头鼋便是。这无人所在,表白一会。你说姑娘和柳秀才那事 干得好,又走得好!只被陈教授那狗才,禀过南安府,拿了俺去。拷问俺:“姑 娘那里去了?劫了杜小姐坟哩!”你道俺更不聪明,却也颇颇的。则掉着头不做 声。那鸟官喝道:“马不吊不肥,人不拶不直,把这厮上起脑箍来。”哎也,哎 也,好不生疼!原来用刑人先捞了俺一架金钟玉磬,替俺方便,禀说这小厮夹出 脑髓来了。那鸟官喝道:“捻上来瞧。”瞧了,大鼻子一颩,说道:“这小厮 真个夹出脑浆来了。”他不知是俺癞头上脓。叫松了刑,着保在外。俺如今有了 命,把柳相公送俺这件黑海青穿摆将起来。〔唱介〕摆摇摇,摆摆摇。没人所在, 被俺摆过子桥。〔净向前叫揖介〕小官喝喏。〔丑作不回揖,大笑唱介〕俺小官 子腰闪价,唱不的子喏。比似你个驼子唱喏,则当伸子个腰。〔净〕这贼种,开 口伤人。难道做小官的背偏不驼?〔丑〕刮这驼子嘴,偷了你什幺?贼?〔净作 认丑衣介〕别的罢了。则这件衣服,岭南柳相公的,怎在你身上?〔丑〕咳呀, 难道俺做小官的,就没件干净衣服,便是岭南柳家的?隔这般一道梅花岭,谁见 俺偷来?〔净〕这衣带上有字。你还不认,叫地方。〔扯丑作怕倒介〕罢了,衣 服还你去罗。〔净〕耍哩!俺正要问一个人。〔丑〕谁?〔净〕柳秀才那里去了? 〔丑〕不知。〔净三问〕〔丑三不知介〕〔净〕你不说,叫地方去。〔丑〕罢了, 大路头难好讲话。演武厅去。〔行介〕〔净〕好个僻静所在。〔丑〕咦,柳秀才 到有一个。可是你问的不是?你说得象,俺说;你说不象,休想叫地方,便到官 司,俺也只是不说。〔净〕这小厮到贼。听俺道来: 【尾犯序】提起柳家郎,他俊白庞儿,典雅行藏。〔丑〕是了。多少年纪? 〔净〕论仪表看他,三十不上。〔丑〕是了。你是他什幺人?〔净〕他祖上、传 留下俺栽花种粮。自小儿、俺看成他快长。〔丑〕原来你是柳大官。你几时别他, 知他做出甚事来?〔净〕春头别,跟寻至此,闻说的不端详。〔丑〕这老儿说的 一句句着。老儿,若论他做的事,咦!〔丑作扯净耳语〕〔净听不见介〕〔丑〕 呸,左则无人,耍他去。老儿你听者。

【前腔】他到此病郎当。逢着个杜太爷衙教小姐的陈秀才,勾引他养病庵堂, 去后园游赏。〔净〕后来?〔丑〕一游游到小姐坟儿上。拾得一轴春容,朝思暮 想,做出事来。〔净〕怎的来?〔丑〕秀才家为真当假,劫坟偷圹。〔净惊介〕 这却怎了?〔丑〕你还不知。被那陈教授禀了官,围住观门。拖番柳秀才,和俺 姑娘行了杖。棚琶拶压,不怕不招。点了供纸,解上江西提刑廉访司。问那六案 都孔目,这男女应得何罪?六案请了律令,禀复道,但偷坟见尸者,依律一秋。

〔净〕怎幺秋?〔丑作按净头介〕这等秋。〔净惊哭介〕俺的柳秀才呵,老驼没 处投奔了。〔丑笑介〕休慌。后来遇赦了。便是那杜小姐活转来哩。〔净〕有这 等事!〔丑〕活鬼头还做了秀才正房,俺那死姑娘到做了梅香伴当。〔净〕何往? 〔丑〕临安去,送他上路,赏这领旧衣裳。〔净〕吓俺一跳。却早喜也! 【尾声】去临安定是图金榜。〔丑〕着了。〔净〕俺勒挣着躯腰走帝乡。

〔丑〕老哥,你路上精细些。现如今一路里画影图形捕凶党。

〔净〕寻得仙源访隐沦,(朱湾)〔丑〕郡城南下是通津。(柳宗元) 〔净〕众中不敢分明说,(于鹄)〔丑〕遥想风流第一人。(王维)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彭定求
  卷三百五十四·彭定求
  杨佥判·唐圭璋
  李曾伯·唐圭璋
  第二十九出 见父·李渔
  田间诗学卷十一·钱澄之
  第二十九出 禁怨·陆采
  第九出 二臣哭夏·王世贞
  乐府雅词拾遗巻上·曾慥
  巻十七·邵浩
  卷五十三·吴之振
  卷一百五十九·陈廷敬
  卷九十五·陈廷敬
  王司马集题词·王建
  卷一·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成大·唐圭璋

      成大,“全”已见。   鹧鸪天   仗下仪客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经圀志,立朝身。暂烦高手活吴民。明朝莫遣书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洞仙歌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

  • 卷153 ·佚名

    李复 甘罗庙 纵横争擅势,之子独尊秦。 弱齿能专国,奇谋不借人。 拳峰凌九仞,勺粒动千钧。 过客瞻遗构,临溪野草春。 李复 感春 新槐未成阴,藤花如紫云。 蒙羃出高杪,花叶不可分。 双鸠

  • 宋史全文卷十三上·佚名

    宋哲宗一丙寅元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改元。户部言,,『准敕,府界诸路耆长壮丁之役,欲乞应府界诸路自来有轮差及轮募役人去处,并乞依元役法。如有合增损事件,亦依役法增损条施行。』从之。甲辰,监察御史王岩叟奏:『自冬不雪,今涉春

  • 阅史郄视卷三·李塨

    蠡县李塨着宋艺祖恢阔大略,已与汉高帝唐太宗有间,至太宗,则又下矣。宜其终身不能混一宇内,而成一代阘茸之天下也。太祖纪诏郡国令佐察民有孝弟力田奇材异行或文武可用者,遣诣阙下。又诏民五千户举孝弟彰闻德行纯茂者一人,奇

  •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佚名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七月初八日,下书曰:“奉天承运英明汗谕曰:皇天祐我,授以基业。为国君者,唯恐有失天授之基业而兢兢业业固守之。汗委任之诸大臣等,自总额真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尔等应勤敏恪慎,殚心厥职,严守法度,严东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七·佚名

    唐高祖起义兵【东坡 孙之翰 范祖禹】高祖推李密为盟主以骄其志【范祖禹】世民诛佞人高德儒【范祖禹】高祖辞九锡殊礼【范祖禹】録用隋子孙【范祖禹】高祖辟言路赏孙伏伽之諌【范祖禹】徐世绩降赐姓李氏【范祖禹】宇

  • 文帝纪·令狐德棻

    (上)太祖文皇帝姓宇文,名泰,字黑獭,是代州武川人。他的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被黄帝灭掉,子孙移居北方原野。有一个叫葛乌菟的,雄杰英武而多有谋略,鲜卑人仰慕他,推举他为领袖,统率十二个部落,世代担任部落首领。他的后人叫普回,因

  • 卷二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帝系考皇太子 皇子【臣】等谨按宋理宗无子以母弟荣王与芮之子为子即度宗也度宗子即恭帝端宗帝昺皆已详帝号历年今所纂断自辽始辽太祖四子太宗

  • ●卷之五·吕坤

    一纪恶以示惩戒事朝廷设官满天下为管善良之民那善良之民他纳粮当差分毫不少凶心恶事一些不为立身则行公道积阴骘见人则深唱喏高举手天下要那许多官何用只为你这不良之民凶恶的拏刀弄杖欺凌那善良强梁的倚势恃财作践那

  • 卷首四·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四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读诗纲领 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虞惇按经典言诗无先於此者吕氏春秋云葛天氏歌八阕隋乐志云伏羲有网罟之咏楚辞大招云伏羲驾辨注云伏羲作琴始造此曲也夏侯

  • 卷二百七·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二十六复次善现,净戒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净戒波罗蜜多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净戒波罗蜜多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

  • 复戴季陶院长书·太虚

    季公赐鉴:昨承莅教后,晚间又荷惠书,感佩奚似!奉僧居士昨已赴普陀,然十日外当再至杭,当以尊意转达之也。宋藏会一函,昨遗案头,今再附上。虚意除法会请购十藏,分赠康、藏、青、蒙各寺外,再祈商请林主席、褚秘书长鼎力提倡,由政府购

  •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论。相违有四谓法自相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相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因等。述曰。下第三解相违有三。初标。次列。后释。此初二也。相违因义者。谓两宗相返。此之四过。不改他因。能令立者宗成相违。

  • 雷庵受禅师行业·雷庵正受

    续藏经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 宋 正受编 雷庵受禅师行业 师讳正受。字虚中。号雷庵。出苏之常熟邵氏。年十六。肄儒业。因游邑之慧日寺。与主僧心鉴语。异其敏慧。类若夙习。乃曰。世境虚幻。百年一瞬。读世书选官。盍

  • 卷第七·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七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疏二初随章叙

  • 佩文斋书画谱·孙岳颁

    一百卷。清代孙岳颁、宋骏业、王原祁、吴暻、王铨等奉敕编纂。岳颁,字云韶,号树峰,江苏吴县人。康熙壬戍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为康熙敕撰,康熙书斋“佩文”,因以书名。凡经史子集、稗官野乘、山经地志、释典道藏,

  • 金丹大要·陈致虚

    道教论著。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陈致虚撰。原书10卷,收入《正统道藏》,分为16卷,且将原书第8卷抽出单为一书,题名《金丹大要图》。该书综合全真道北派列祖的心法,论金丹大还最上乘之道。认为金丹由神与气、精调和

  •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陀罗尼之念诵法。不出大悲章句,但云真言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