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卜居

【原文】

悲时俗之迫阨兮,

愿轻举而远游①。

质菲薄而无因兮,

焉托乘而上浮?

遭沉浊而污秽兮,

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

魂营营而至曙②。

惟天地之无穷兮。

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

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

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

心愁凄而增悲③。

神倏忽而不反兮,

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端操兮,

求正气之所由④。

漠虚静以恬愉兮,

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

愿承风乎遗则⑤。

贵真人之休德兮,

美往世之登仙。

与化去而不见兮,

名声著而日延⑥。

奇傅说之托星辰兮,

羡韩众之得一。

形穆穆以浸远兮,

离人群而遁逸⑦。

因气变而遂曾举兮,

忽神奔而鬼怪。

时仿佛以遥见兮,

精晈晈以往来⑧。

绝氛埃而淑尤兮,

终不反其故都。

免众患而不惧兮,

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时之代序兮,

耀灵晔而西征⑨。

微霜降而下沦兮,

悼芳草之先零⑩。

聊仿佯而逍遥兮,

永历年而无成。

谁可与玩斯遗芳兮?

长向风而舒情。

高陽邈以远兮,

余将焉所程?

重曰:

春秋忽其不淹兮,

奚久留此故居?

轩辕不可攀援兮,

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

漱正陽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清澄兮,

精气入而粗秽除。

顺凯风以从游兮,

至南巢而壹息。

见王子而宿之兮,

审壹气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注释】

①迫阨(è):偏促阻塞。王逸《楚辞章句》:“哀众嫉妒,迫胁贤也。”轻举:轻身高举。

②耿耿:心神不安的样子。营营:往来不停的样子。

③荒忽:通“恍惚”,心神不定的样子。流荡:游荡。

④内:指内心。惟省:思考省察。端操:端正操守。所由:来自何方。

⑤赤松:即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为雨师,服冰玉,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清尘:对人尊敬之词。尘:指行而起尘清,尊贵之意。承:继承。遗则:遗留的法则。

⑥化:大化,指四时陰陽自然之变化。著:显赫。日延:一天天扩大。

⑦穆穆:默默,静寂。浸远:渐远。遁逸:隐逸。

⑧精:精灵。晈晈(jiǎo):同“皎皎”,光明的样子。

⑨代序:代谢。耀灵:指太陽。晔(yè):闪光的样子。

⑩沦:沉,降。零:凋零,零落。

玩:玩赏,品评。长:一本作“晨”。

重曰:洪兴祖《楚辞补注》:“离騷有乱有重。乱者,总理一赋之终重者,情志未申,更作赋也。”从全诗结构上看,重曰,是另起一层的意思。

六气: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这里指神话中仙人所餐的六种自然之气。朱熹《楚辞集注》:“六气者,陵陽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陰,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陽,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

凯风:南风。南巢:指南方荒远之国。壹息:犹稍息。

“道可”句:见《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受:指心领神会。传:指用言语传授。无内:极小,不可分割。

壹气孔神:即得道的最佳境界。孔:甚。于中夜存:言夜半万籁无声,人的精神容易达到虚静无为的境界。

【译文】

悲叹世情的褊狭阻塞,

愿轻举高飞远处漫游。

可惜我质性鄙陋无因缘,

怎能乘清气向上飘浮?

遭遇世俗混浊污秽满身,

独自愁思郁结与谁交 谈?

整夜心神不安难以入睡,

灵魂游移不定直到天亮。

想到天地辽阔无穷尽,

哀叹人生劳碌苦无边。

过去的事情我无法追及,

未来的事情我不能亲见。

我步履徘徊想得很远,

惆怅失意理想难实现。

神情恍惚四处游荡,

心中愁苦倍增悲酸。

灵魂忽然上升去而不返,

形体独自留下枯槁消残。

内心思考省察端正操守,

探求正大之气来自何端。

淡漠虚静才能恬淡自乐,

安然无为就会自得无烦。

闻听赤松子清高绝尘,

愿继承他的遗则风范。

敬重真人赤松子的美德,

赞美古人的飞升成仙。

身躯与大化同去而消失,

名声日益显赫千古流传。

惊奇傅说死后化为辰星,

羡慕韩众也能得道成仙。

他们形体静穆渐渐远去,

脱离人群尘世隐逸飘然。

凭借精气变化飞升上天,

飘忽忽像鬼神奔腾化变。

有时候仿佛远远地看见,

精灵来来往往光明耀眼。

超脱尘世来到美善地方,

始终不愿返回自己故乡。

摆脱了群小而无所畏惧,

世人都不知道我的去向。

担心天时变化代谢无情,

明亮的太陽冉冉沉西方。

微薄的霜花慢慢地下降,

伤悼芳草早早凋零损伤。

暂且徘徊寻求自在逍遥,

虚度年华终究事业无成。

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芳草?

只能孤独地向长风抒情。

高陽氏古帝离我们太远,

我将到哪里去取法权衡?

再进一步诉说:

春天与秋天忽匆匆交 替,

为什么长久地留此故地?

轩辕黄帝高远不可攀援,

我将跟随王乔娱乐游戏。

饥餐是六气渴饮有清露,

正陽气漱口朝霞含嘴里。

为了保持精神清明纯洁,

精气多吸入污秽尽排弃。

乘着南风随它各处游历,

游到了南巢我稍稍休息。

见到了王子乔肃然起敬,

向他询问得道成仙秘密。

他说:“道可心领神会不可言传,

小到不可分,大到无边沿。

精神不混乱得道任自然,

得道最佳境存于中夜半。

虚静去等待不为天下先,

得道之门径一切法自然。”

【原文】

闻至贵而遂徂兮,

忽乎吾将行①。

仍羽人于丹丘兮,

留不死之旧乡。

朝濯发于汤谷兮,

夕晞余身兮九陽。

吸飞泉之微液兮,

怀琬琰之华英②。

玉色頩以脕颜兮,

精醇粹而始壮。

质销铄以汋约兮,

神要眇以婬放。

嘉南州之炎德兮,

丽桂树之冬荣③。

山萧条而无兽兮,

野寂漠其无人。

载营魄而登霞兮,

掩浮云而上征。

命天阍其开关兮,

排阊阖而望予。

召丰隆使先导兮,

问太微之所居。

集重陽入帝宫兮,

造旬始而观清都④。

朝发轫于太仪兮,

夕始临乎於微闾。

屯余车之万乘兮,

纷溶与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

载云旗之逶蛇⑤。

建雄虹之采旄兮,

五色杂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

骖连蜷以骄骜。

骑胶葛以杂乱兮,

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辔而正策兮,

吾将过乎句芒⑥。

历太皓以右转兮,

前飞廉以启路。

陽杲杲其未光兮,

凌天地以径度。

风伯为余先驱兮,

氛埃辟而清凉。

凤凰翼其承旗兮,

遇蓐收乎西皇⑦。

揽彗星以为旖兮,

举斗柄以为麾。

叛陆离其上下兮,

游惊雾之流波。

时暧曃其曭莽兮,

召玄武而奔属⑧。

后文昌使掌行兮,

选署众神以并毂。

路漫漫其修远兮,

徐弭节而高厉。

左雨师使径侍兮,

右雷公以为卫⑨。

欲度世而忘归兮,

意恣睢以担挢。

内欣欣而自美兮,

聊媮娱以自乐。

涉青云以泛滥游兮,

忽临睨夫旧乡⑩。

仆夫怀余心悲兮,

边马顾而不行。

思旧故以想象兮,

长太息而掩涕。

泛容与而遐举兮,

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驰兮,

将往乎南疑。

览方外之荒忽兮,

沛罔象而自浮。

祝融戒而还衡兮,

腾告鸾鸟迎宓妃。

张咸池奏承云兮,

二女御九韶歌。

使湘灵鼓瑟兮,

令海若舞冯夷。

玄螭虫象并出进兮,

形蟉虬而逶蛇。

雌霓便娟以增挠兮,

鸾鸟轩翥而翔飞。

音乐博衍无终极兮,

焉乃逝以徘徊。

舒并节以驰骛兮,

逴绝垠乎寒门。

轶迅风于清源兮,

从颛顼乎增冰。

历玄冥以邪径兮,

乘间维以返顾。

召黔嬴而见之兮,

为余先乎平路。

经营四方兮,

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

降望大壑。

下峥嵘而无地兮,

上寥廓而无天。

视倏忽而无见兮。

听惝怳而无闻。

超无为以至清兮,

与泰初而为邻。

【注释】

①至贵:至贵之言,指上王子乔之所言。徂(cú):往。

②飞泉:洪兴祖《楚辞补注》:“六气日入为飞泉。又张揖云:‘飞泉,飞谷也。在昆仑西南。’”

③嘉:赞美。南州:南方。炎德:火德。陰陽家把东、西、南、北、中分属五行,南方属火,故称炎德。

④集:止,到。重陽:天顶。洪兴祖《楚辞补注》:“积陽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造:至。旬始:天名,一说星名。清都:上帝所居之地。

⑤婉婉:同“蜿蜿”,蜿蜒曲折。逶蛇(wēi yí):弯弯绵延的样子。

⑥撰:持、拿。策:马鞭。句芒:神话中的木神。洪兴祖《楚辞补注》:“《山海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注云:‘木神也。’”

⑦蓐收:神话中的西方之神。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山海经》:“西方神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人面,白色有毛,虎爪执钺,金神也。”西皇:西方天帝,即少昊。

⑧暧曃(ài dài):昏暗貌。曭(tǎnɡ)莽:陰晦不明。玄武:星宿名,二十八宿之北方七宿。

⑨径侍:在路旁侍候。径:道路。《离騷》:“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侍。”

⑩涉:徒步过水称涉,这里指经过。泛滥游:纵情 地四方周游。一本无“游”字。临睨(nì):斜视。这里指望见。旧乡:故乡。

炎神:指南方火神祝融。南疑:即九疑山。

祝融: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山海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火神也。”

玄螭(chī):传说中的红黑色无角龙。虫象:水中神物。蟉虬(liú qiú):盘曲貌。

博衍:形容乐声舒缓平和。朱熹《楚辞集注》:“博衍,宽平之意。”

轶:超越。清源:指北极寒风的源头。王逸《章句》:“八风之藏府也。”颛顼:北方之神。洪兴祖《楚辞补注》:“北方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增冰:即层冰,厚冰。增:通“层”。

黔嬴:天上造化神名。或曰水神。黔嬴,又作“黔雷”,司马相如《大人赋》:“左玄冥而右黔雷”。

列缺:天顶之裂隙,古人谓闪电由此漏出,故又称闪电为列缺。大壑:深渊。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列子》曰:“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实维无底之谷,名曰归墟。”

倏忽:疾速,忽然。惝怳(tǎnɡ huǎnɡ):模糊不清。

【译文】

听到至理名言跟着前往,

匆匆忙忙我即将要起航。

追随羽人飞仙丹丘圣地,

永远留在长生不死之乡。

早晨在汤谷里洗濯头发,

傍晚晒身体有九个太陽。

吸饮昆仑飞泉清凉甜水,

美丽般的花朵作为食粮。

我的脸色如玉润泽美丽,

精神纯粹完美开始强壮。

凡人形体销解轻丽柔美,

神人精神旺盛高远奔放。

赞南方的火德善美仙境,

美飘香的桂花冬天吐英。

群山萧条没有野兽出没,

原野寂静不见人们踪影。

车载着魂魄我登上彩霞,

云遮着身躯我登上天庭。

叫守门人赶快打开天门,

他手推天门眼睛把我看。

招呼丰隆做游览的向导,

探问太微宫何处能拜见。

来到九重天进入太微宫,

造访旬始星到清都参观。

早晨从太仪天庭起程行,

傍晚来到东北於微闾山。

集聚起上万辆随从车马,

车辆并驾齐驱从容安闲。

驾着八条飞龙蜿蜒曲折,

载着云旗飘飘长空绵延。

插上绘雄虹的彩色旌旗,

旗帜五色缤纷闪亮耀眼。

服马高大矫健俯仰自如,

骖马奔驰蜷曲纵恣向前。

坐骑车驾杂错纷乱,

车马列队并行漫无际边。

手持缰绳紧握马鞭,

经过木神句芒继续向前。

再经过天帝太皓向右转,

前有风神飞廉开路探看。

太陽初亮还未大放光明,

越过天池继续径直向前。

风伯为我做开路的先驱,

尘土被扫除天宇清且凉。

凤凰展双翼高举着旌旗,

遇到了西方蓐收和西皇。

摘下彗星装饰我的旗旌,

举起斗柄指挥车骑队形。

旗帜纷繁闪动忽上忽下,

游如惊雾闪似流波泛星。

天色渐渐昏暗陰晦不明,

召北方玄武在后面紧跟。

让文昌在后面带领随从,

安排众神并驾齐驱前进。

道路漫漫前途远又长,

暂且停车我要高飞远行。

左边有雨师在路边侍候,

右边有雷公卫护在身旁。

我要超脱尘世忘记归去,

我要放纵心意高飞向上。

内心欣欣自己修美自己,

暂且欢娱求得心情舒畅。

飞越青云纵情 周游四方,

忽然低头看见自己故乡。

仆夫怀恋我也心中悲伤,

边马停止前行回头张望。

思念故旧亲朋很想归去,

长长叹息涕泪纵横沾裳。

终于又慢慢地高高飞起,

暂且压抑自己思乡情肠。

朝着南方火神直奔而去,

我将到那仙界九疑山上。

看那世外景象荒远浩茫,

我像船儿漂浮大海汪洋。

火神祝融劝我转车回返,

传告鸾鸟迎宓妃洛水上。

宓妃演奏古典咸池承云,

娥皇女英也把九韶演唱。

让湘灵女神鼓瑟奏新曲,

令海神与河伯对舞蹁跹。

黑龙水怪一同进退起舞,

形体盘曲蜿蜒姿态万千。

像彩虹轻丽层层缠绕,

如鸾鸟高飞上下盘旋。

音乐舒缓平和不绝于耳,

我无所适从且徘徊蹒跚。

放开缰绳任凭马儿飞奔,

到达天边北极的寒门。

超越疾风来到寒风源头,

跟从颛顼登上层层厚冰。

经过玄冥前面崎岖小路,

登上六间两维回首频频。

召来天神黔嬴与他会见,

让他为我在前把路铺平。

驾着车辆走过荒远四方,

四方和上下都周游一遍。

向上直到天顶上的裂隙,

向下直到渤海里的深渊。

下面深邃看不见大地,

上面高远望不到青天。

眼睛忽闪却视而不见,

耳朵模糊也听而无闻。

超然无为至清虚境界,

与原始太初永远为邻。

【赏析】

《远游》是楚辞中一篇思想比较复杂的作品。关于它的作者,王逸《章句》说:“《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清代以来,一些学者对这一说提出质疑。清人胡 濬源在《楚辞新注求确》中较早地提出《远游》非屈原所作。他说:“屈子一书,虽及周流四荒,乘云天上,皆设想寓言,并无一句说神仙事。”“《远游》一篇,杂引王乔、赤松,且及秦始时之方士韩众,明系汉人所作。”近现代一些学者也认为《远游》充满道家的超尘遁世思想,和《离騷》等作品不合,艺术水平不高,不是屈原作品。游国恩、姜亮夫等先生仍认为《远游》是屈原作品。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姜昆武、徐汉树《〈远游〉真伪辨》(载《文学遗产》1982年第3期),从《远游》产生的社会基础、思想内容以及文风、语法、用韵诸方面,证明《远游》与《离騷》等屈原其他作品的一致性。由于作品年代久远,后人有不同看法,众说分歧是不足为怪的。

猜你喜欢
  陈尧佐·唐圭璋
  卷三·王若虚
  卷二十六·陈廷敬
  ●卷七·徐陵
  唐诗三百首卷八五言绝句·蘅塘退士
  第二折·关汉卿
  ●慶芝堂詩集卷九·戴亨
  乙集第三·钱谦益
  《词综》(卷三十二 补)·朱彝尊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
  序·周作人
  卷一百十二·冯惟讷
  卷一百四十三·曹学佺
  卷一百·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杜仁杰·隋树森

    杜仁杰(约一一九七——一二八二),字仲梁,号止轩。先名之元,先号善夫(一作善甫),晚号散人。济南长清(今属山东省)人。父杜忱,金朝进士,授京兆录事判官;长于词赋,擅名齐鲁间。金末,仁杰曾从元好问游,与麻革、

  • 附録【下】·汪元量

    汪元量先生大有号水云天兵平杭日诗曰西塞山边日落处北闗门外雨来天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又曰钱塘江上雨初干风入端门阵阵酸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洒泪湿铃鸾童儿賸遣追徐福疠鬼须当灭贺兰若説和亲能活国婵姢应是

  • 卷三百九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八驺虞类四言古五灵颂         【汉】蔡 邕大梁乗精白虎用生思叡信立绕于垣坰驺虞颂         【吴】薛 综婉婉白虎优仁是崇饥不侵暴困不改容敛威扬德恺

  • 卷一百三十七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起仁宗慶曆二年六月盡是年閏九月   六月甲戌,出內藏庫銀一百萬兩、紬絹各一百萬匹下三司,以給邊費。賜河北義勇兵弓弩箭材各一百萬。   權御史中丞賈昌朝言:「臣僚年七十而筋力衰者並優與改官,令致仕。年雖七十而

  • 绎史卷八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宋公族废兴【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宋荡伯姬者何荡氏之母也其言来逆妇何兄弟辞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谷梁传妇人既嫁不逾竟宋荡伯姬来逆妇非正也其曰妇何也縁姑言之之辞也 公羊传宋杀其大夫何以不名宋

  • 齐炀王宇文宪传·李延寿

    齐炀王宇文宪,字毗贺突,周文帝宇文泰之子,达步干妃所生。他性情通达睿敏,有器识度量。最初被封为涪城县公。从小与武帝一起攻读《诗经》、《左传》,都能领会其中的要旨,得到里面的精华。宇文泰曾赐给儿子们好马,任他们自己选

  • 卷十三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三下 朱批毛文铨奏摺 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福建廵抚【臣】毛文铨谨 奏为据实奏 闻仰祈 圣鉴事窃查闽省盐政事务纷繁办事员役甚衆如各场

  • 左史谏草·吕午

    (宋)吕午 撰戊戌年正月二十三日奏为定规模以一人心据要害以饬武备欲望圣慈兢业施行奏闻事伏候敇旨臣闻彻桑土于未雨则可以绸缪而无忧索衣裘于大寒则必至已晚而无及舒缓于闲暇之际窘廹于警急之时侥幸或能支持舒缓便复如

  • 说林上第二十二·韩非

    汤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让天下于务光。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仆与行事,孟卯曰:‘ 公不如为仆。公所长者、使也,公虽为

  • 卷二十三·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三     婺源江永撰士喪禮上    凶禮六經【鄭目録云士喪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殯之禮士喪于五禮屬凶】士喪禮右篇目 周禮黨正凡其黨之喪紀教其禮事掌其

  • 卷二十六·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十六【戊靈王戌九年】十年【晉悼十年齊靈十九年衛獻十四年蔡景二十九年鄭簡三年曹成十五年陳哀六年?孝四年宋平十三年秦景十四年楚共二十八年吳壽夢二

  • 阴与阳·钱穆

    阴阳是两相对立,同时并起的。若必加分别,则应该是阴先阳后。让我们把男女两性来讲,男女异性似乎是两相对立,同时并起的。但照生物进化大例言,当其没有雌雄男女之别以前,即以单细胞下等生物言,他的生育机能早已具有了。生育是

  • 诸天叹品第十七·佚名

    于是普首童真白世尊曰:唯愿如来建立是法。使于末后五浊之世。流布天下在阎浮利。斯等则为被大德铠。以三品事致耳闻之。若族姓子族姓女。设使兴立魔因缘者,不随其教。魔及官属不得其便。以能受此经典要者,不退不转至于无

  • 卷第二十三·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三   [宋碑]筠州洞山晓聪禅师初开堂。示众云。举扬宗旨。意密难明。心地法门。岂从语路。秖为众生日用而不知。背觉合尘。狂迷诸趣。遂有诸佛出现于世。转大法轮。随根引逗。

  •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四·怀感

    西都千福寺大德怀感撰问曰。法华经说。谤斯经者。常生难处。永不见佛众圣中尊。如何此经谤法之人得生西方。见佛闻法。永离众苦。若尔如何常生难处。释曰。观经言。如此愚人无恶不造。经历地狱受苦无穷。下言。念佛十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一·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上堂万历戊午上元日。霜轮上座檀越四众等请师开法于湖广衡州府潇湘湖东禅院。至座前连喝三喝云。还会么。也须高着眼。升座拈香云此瓣香浑沦世界管籥生成。吹之则书洛图河。扇之则云龙风虎。爇向炉中奉

  • 次山集·元结

    十二卷。唐元结 (719—772)撰。元结字次山,号猗玗子、浪士、聱叟、漫叟、漫郎、渔者、酒徒漫叟,鲁山 (今属河南)人。少不羁,年十七,乃折节向学,师事从兄元德秀。天宝十三年(754)进士。擢为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又进

  • 阴符发秘·张清夜

    张清夜《阴符发秘》,旧无刻本,且几近湮没失传。我们今天所见者,乃是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于1946年,根据手抄本和罗氏观妙斋聚珍本加以校订而成之《新校张清夜》。蒙文通先生校竟写有清本及《校后记》,并请谢无量为之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