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齐炀王宇文宪传

齐炀王宇文宪,字毗贺突,周文帝宇文泰之子,达步干妃所生。他性情通达睿敏,有器识度量。最初被封为涪城县公。从小与武帝一起攻读《诗经》、《左传》,都能领会其中的要旨,得到里面的精华。宇文泰曾赐给儿子们好马,任他们自己选择。宇文宪却挑选了一匹毛色不纯的马。父亲问他原因,他说:“这匹马的毛色既然特殊,或许更加俊逸神速。如果从军打仗,或者参加围猎,容易区分。”周文帝高兴地说“:这孩子的智慧识见不同一般,将来会成为重要人才。”后来,他跟从父亲到陇地,来到官办的牧场,周文帝每看见毛色驳杂的马便说:“这是我儿的马匹。”命取回来赐给他。魏恭帝元年(554),晋封他为安城郡公。周明帝即位,授予他大将军的职衔。

  武成初年,朝廷命他为益州总管,晋封为齐国公。当初,平定蜀地之后,周文帝认为那里是重要之地,不想让军中的老将居守。他想在诸子中挑选一人。武帝以下他都问遍:谁想守卫蜀地?诸子没来得及回答,宇文宪已抢先请求。周文帝说“:刺史应当抚慰百姓,亲临万民,不是你能做到的。按年龄大小授官,应当让你的哥哥去任这个官职。”他说“:才能与年龄大小没有关系,我先试着干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成效,甘心承受当面欺骗父亲的罪名。”周文帝因他年龄还小,没有派他去。明帝遵照父亲的遗旨,所以任他为益州总管。宇文宪这时才十六岁,却善于抚绥百姓,留心于为政的方法,告状的人每天接连不断,他受理起来不知疲倦。蜀地人都拥护他,一起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保定年间,朝廷任命他为雍州刺史。晋公宇文护东伐,让尉迟回充当前锋围攻洛阳。齐国数万大军从周军背后杀出,各军惊骇,纷纷退散。惟有宇文宪与王雄、达奚武临危不乱,抗拒齐军。王雄被敌兵打败,三军震惊。宇文宪亲自督促鼓励,军心才安定下来。这时,晋公宇文护掌管朝政,对他很是亲近和重用,对将士和百官的赏罚,都让他参与。天和三年(568),朝廷命他任大司马,行小冢宰的权力,雍州刺史的官职不变。天和四年,齐将独孤永业前来侵犯,朝廷下诏命宇文宪与柱国李穆进向宜阳,修筑崇德等五座城堡,断绝齐军的粮道。齐将斛律明月在洛阳南面修筑堡垒。天和五年,宇文宪率军涉过洛河进攻齐军,斛律明月败走。这一年,明月又在汾水以北修筑城堡,绵延向西,直达龙门。宇文护向他询问作战方略,他说:“哥哥你应率军暂趋同州,以显示军威。我请求带领精锐部队列队前面,寻找机会发起进攻。”天和六年,宇文宪率军到达龙门,齐将新蔡王康德领军乘夜悄悄退却。宇文宪挥军渡过黄河,攻打齐军的伏龙等四座城堡,二天内全部攻破。他又挥师攻打张壁,一举拿下。斛律明月这时尚在华谷,不能救援,便向北进攻周的姚襄城,克复。汾州又被齐军围困很长时间,宇文宪派柱国宇文盛运粮食救济汾州军民。他亲自率军进入两乳谷,攻克齐军的伯杜城,派柱国谭公宇文会修建石殿城,作为汾州的后援。齐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高长恭率大军赶来,周军大将韩欢被齐军打败,军士退却。宇文宪亲自督战,齐军稍稍退却。适逢天色黄昏,双方各自收军回营。

  晋公宇文护被武帝诛杀,武帝召宇文宪入宫,宇文宪免冠向武帝叩拜谢罪。武帝对他说:“你与我关系亲密,同气连枝,休戚与共。事情和你不相关涉,何劳谢罪?”便命他到宇文护的府第收取兵符以及各种簿册文书等。不久,武帝又命他为大冢宰。这时,武帝既诛杀了担任宰相的大臣,亲自总揽朝政,正想以法治国,涉及到亲友也很峻刻。宇文宪原来被宇文护信任,自天和年以后,威势越来越大。宇文护想有所陈奏,大多令宇文宪出面奏说。其中偶尔有些不恰当的意见,他担心帝相之间有矛盾,常常委曲心意以求君臣之间关系和畅。武帝也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所以,他能够没有祸患。然而,仍因威名过重,武帝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虽然授予他冢宰的职务,实际上夺去了他的权力。开府裴文举是宇文宪的侍读,武帝曾在内殿召见他,对他说“:过去,北魏末年纲纪败坏,太祖匡扶元氏;周朝受命立国以来,晋公宇文护又掌握极大的权力。积习为常,便认为朝廷成法就是这样。哪里有三十岁的天子能够受别人控制的?而且近代以来,还有一种弊端,暂时有了隶属关系。便立即像君臣一样,这只是动乱时的权宜之计,不是治理国家长久的办法。你过去虽然陪侍过齐公宇文宪,不得一直保留臣与主的关系,况且太祖有十个儿子,哪能都成为天子?你应遵循正道,不要令我们兄弟相互招致嫌疑。”裴文举听完,再次叩拜武帝出宫,归来将这番话告诉宇文宪,他听后指着心,扶着几案说:“我的心你还不知道?只能竭忠尽智去对待天子,其他还能再说什么呢!”

  建德三年(574),他被晋爵为王。他的好友刘休征送来《王箴》诗一首,他读了十分赞赏。休征后来又将这首诗呈给武帝,武帝正要削弱他的兄弟们的力量,也很喜欢这首诗。宇文宪曾因为兵书过于繁杂,自己编写《要略》五篇,这时上表陈奏,武帝看后连连称赞。

  这年秋天,武帝在云阳患病,卫王宇文直在京城举兵反叛,武帝召来宇文宪,对他说“:你作为前军先行,我接着也出发。”宇文直战败逃走。武帝到京城,他与赵王宇文招一起入内叩拜谢罪。武帝说“:管叔、蔡叔虽然也是武王的兄弟,却因反叛被杀戮;而周公旦却辅助成王建立国家,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脸面互不雷同。只是兄弟骨肉之间大动干戈,深感惭愧,对我来说不能这样啊。”早先,宇文直心内忌恨宇文宪,宇文宪对他却宽容隐忍。况且,又认为他是武帝的同母兄弟,所以对他友好敬重。晋公宇文护被诛杀后,宇文直请求武帝将宇文宪一齐除掉。武帝说:“齐公的心思,我自己知道,不得去怀疑他。”武帝与宇文直的生母文宣皇后去世,宇文直又密奏宇文宪在守丧时饮酒吃肉。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武帝说“:我们与齐王是异母兄弟,都不是正出,人家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现在,我对他和你的袒护都一样。你应当感到惭愧,还论什么得失。你是太后亲生的儿子,更应该自我勉励。”宇文直从此才停止对宇文宪的诽谤。

  建德四年,武帝准备东征,只与内史王谊谋划,其他人都不知道。后来,他考虑所有兄弟们的才能,没有能赶上宇文宪的,便将东征的事告诉了他。他立即赞成这件事。大军将要出发,他又献出金银财宝十六件作为军队的开支。武帝下诏不接受,他拿着宇文宪贡献财宝的奏章对公卿大臣们说“:做臣子的就应该这样,我最珍贵的就是你们的心,怎么能要这些东西!”他下诏命宇文宪为前军,直趋黎阳。武帝亲自围攻河阴,没有攻下。宇文宪攻克武济,包围洛口,打破洛口的东西二城。因武帝生病,班师返回。这年,朝廷刚设置上柱国的官职,朝廷命宇文宪担任。

  建德五年,周军大举东讨,宇文宪仍任前锋,把守雀鼠谷。武帝亲自围攻晋州,宇文宪率军克复洪洞、永安两座城池,进一步谋图进取的方向。齐主听说晋州被围,亲自率军救援。这时,陈王宇文纯驻扎在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宇文椿屯住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守卫汾水关,都受宇文宪的指挥。他秘密对宇文椿说:“用兵,要有诡诈之道。你现在建造军营,不需要用幕布搭帐篷,可砍伐柏树搭起棚庵,表示正住在这地方。让军队离开之后,敌人仍怀疑你们还驻守在这里。”这时,齐主分兵一万人进向千里径,又命其他军队进攻汾水关,他亲自率大军与宇文椿对垒。宇文盛赶快告急,宇文宪亲率军队救援,齐兵忽然退去。宇文盛与柱国侯莫陈芮追赶,杀死和俘获许多敌兵。不久,宇文椿报告齐朝大军逼近,宇文宪又去救援,适逢宇文椿被武帝下令调回,他率兵连夜返回。齐兵果然认为柏树搭的庵棚就是军帐,不怀疑周军已经撤退,第二天才明白。这时武帝已去晋州,留下宇文宪把守后路。他在水边摆下阵势。齐朝领军段畅来到桥边。他隔着水问段畅的姓名,段畅说:“我是领军段畅,你是谁呢?”他答道“:我是虞侯大都督。”段畅说“:看你说话的气概,不是一般人物,为何要隐去自己的姓名和官位?”他于是才说“:我是齐王呀。”然后,将陈王宇文纯以下的将领姓名,都告诉给了他。段畅听后,策马率军离去,宇文宪立即命撤军。齐军突然追来,兵锋勇锐。宇文宪与开府宇文忻殿后抗拒,斩杀齐军骁将贺兰豹子、山褥环等人,齐军才撤退。

  武帝又命宇文宪救援晋州。齐国君主围攻晋州,武帝到达高显,宇文宪率所部先进向晋州。第二天,各路人马汇集,进逼晋州城下。齐军的大阵布置在军营的南面,武帝召宇文宪骑马前去观察。宇文宪回来后对武帝请命说“:我请求先打破齐军再回来吃饭。”武帝极为高兴,不长时间,各路大军一齐进发,齐军很快溃乱,齐国君主逃走。齐军又占据高壁和洛女,武帝命宇文宪攻打洛女,将城堡打破。齐主退回邺城,留下安德王高延宗占据并州。武帝率军进围并州,宇文宪攻打城的西面,攻入城内。高延宗逃走,周军追赶并将他擒获。因立功,朝廷封宇文宪的第二子安城公宇文质为河间王,命他的第三子宇文宾为大将军。武帝下诏命宇文宪率军进向邺城,不久将邺城拿下。

  他用兵善于计谋,长于安抚和驾驭将士,冲锋陷阵,都在士卒前面。齐军闻风落魄,都害怕他的勇气和胆略。齐国任城王高蔆、广宁王高孝珩等把守信都,武帝又命宇文宪率军讨伐。他命被抓获的齐主写信招高蔆投降,高蔆不听从。宇文宪率军经过赵州,高蔆命两个间谍侦查周军情况,周军将他们抓住报告给宇文宪。他便召集齐军的旧将,让间谍一一与他们见面,说:“我所争的在于天下,不在你们两人。”立即将他们放还,让他们充做信使,带书信给高蔆。他率军到达信都,高蔆在城南列阵。宇文宪登上张耳墓观察阵势。不一会儿,高蔆的部将领军尉相愿假装出来袭击周军,乘机投降。高蔆杀死了他的妻子。第二天,大败齐军,俘获高蔆和高孝珩等人。

  稽胡刘没铎自称皇帝,朝廷又命宇文宪率领赵王宇文招等将他讨平。

  他知道自己威望和名声越来越大,暗中想急流勇退。武帝想亲自征讨北部的夷族,他以有病推辞。不久,武帝驾崩,宣帝即位,因为宇文宪辈分较尊,威望又重,内心里很是忌恨。这时武帝尚未埋葬,宗室各王都在宫内守丧。司卫长孙览统领兵马,辅助朝政。他恐怕各王心怀异志,奏请宣帝,令开府于智访察他们的动静。武帝安葬以后,宣帝又命于智到宇文宪家去问候,于智因此诬告宇文宪有阴谋。宣帝派小冢宰宇文孝伯对宇文宪说:“现在想让叔父您为太师,九叔为太傅,十一叔为太保,怎么样?”他以才能低下拒绝。孝伯回宫复命,又回来对他说“:天子命您晚上和其他各王都到宫里去。”到了宫殿门口,他单独被领入宫中。宣帝先在别的屋子里埋伏下壮士,一进来就将他逮捕。宇文宪面不改色,说话不屈不挠,坚持陈说。宣帝让于智与他对质,他目光愤怒,如蜡烛燃烧,与于智互相对质。有人说“:以您今天的处境,何必再多说呢?”他答道:“我官位高,辈分长,一旦到了这种地步,是死是活听天由命,怎么还希望活着?只是有老母尚在堂上,恐怕给她老人家留下怨恨和痛苦。”因而把朝笏扔在地上,自缢身亡。时年仅三十五岁。宣帝命于智为柱国,又封他为齐国公。宣帝又命杀死大将军安邑公王兴、上开府独孤熊、开府豆卢绍等人,因为这些人与宇文宪关系亲近。宣帝杀死宇文宪,没有什么理由,就谎称王兴等人与宇文宪合谋造反,所以杀戮。人们都知道他们极为冤枉,都说王兴等人是陪着宇文宪死的。

  宇文宪的生母达步干氏是蠕蠕人。建德三年,被册封为齐国太妃。宇文宪有淳厚的性格,侍奉母亲以孝敬闻名。太妃的旧病经常发作,他昼夜衣不解带,在左右服侍。他经常率军东征西战,每次心内惊慌,必定是母亲有病,便骑快马赶回家探视,果然像他所忧虑的那样。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三·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五十三·柯劭忞
  卷一百八十五 表二十五·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九·汪楫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西汉年纪卷十一·王益之
  第七十九册 族档(无年月)·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六·杜大珪
  李叔同年谱(5)·李叔同
  卷一百一·司马迁
  八八 茶水·周作人
  权会传·李延寿
  杨隆演传·欧阳修
  商挺传·宋濂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四·彭定求

        卷74_1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苏颋   炎历事边陲,昆明始凿池。豫游光后圣,征战罢前规。   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锦陂。御杯兰荐叶,仙仗柳交枝。   二石分河泻,双珠代月移。微臣比翔泳,恩广自无涯。   卷74

  • 第二十六回 真义女全忠全孝·陈端生

    第二十六回真义女全忠全孝诗曰:忠孝兼全女丈夫,征东救父绾兵符。云师退避丹诚意,奏凯齐歌返帝都。话说女将军亲身拜雾,正然俯伏红毡,约略焚香了一寸,只闻右先锋叫道:友鹤兄,你快些细看呀,有些意思了。左先锋也叫道:啊唷妙呀,贤

  • 荆南倡和诗集·周砥

    元周砥明马治仝撰过任彦升钓台马治寂寂山水郡依依今古名斯人同化尽系缆旧台倾汀树烟中没寒禽沙际鸣无人坐垂钓永念彼平生【任有出宜兴郡哭范仆射诗序云永念平生】周砥雪树参差短寒山迢递明春流钓台没残照夕岚轻万化同

  • 卷八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九词【唐人乐府元用律絶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幷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塡词开元天宝肇其端元和太和衍其流大中咸通以後迄於南唐二蜀尤家工户习以尽其变凡有五音二十八调各有分属

  • 卷三·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侯官陈衍辑耶律楚材刘润之吕鲲耶律铸耶律季天杨奂刘祁杜仁杰杨鹏杨果赵衍徐世隆王盘一庵商左山胡紫山李冶◆耶律楚材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元太祖召见,处之左右。太宗朝拜中书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弘治十一年六月丙寅朔 丁卯命泰宁候陈璇五军营右哨坐营管操○戊辰虏数入宣府独石马营等处军士前后死者七人伤者二人男妇被虏者十人下巡按监察御史勘问以守备右监丞徐玉都指挥陈雄分守右监丞唐禄指挥穆荣并诸提调管理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殿阁词林记卷二·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殿学华盖殿大学士李贤李贤字原德河南邓州人宣德癸丑进士初授吏部验封主事歴考功文选郎中景泰初上正本十策曰勤圣学顾箴警戒嗜欲絶玩好慎举措崇节俭畏天变勉贵近振士风结民心景帝嘉纳辛未之岁额森遣使通

  • 卷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九康熙六十年夏四月癸巳命副都统噶锡率赴滇兵还上谕议政大臣等曰从前令副都统呉纳哈噶锡带领江宁杭州之满洲兵二千名前往云南听候调遣后派一千名进征西藏尚有一千名留驻云南此内已着

  • 燕公楠传·宋濂

    燕公楠字国材,南康之建昌人,宋礼部侍郎燕肃之七世孙。公楠十岁能写文章,但两次乡试都未中。后曾任赣州通判。至元十三年(1276),世祖平定江南,授公楠为赣州同知。十四年,因平广南有功,升为吉州路总管府同知。二十二年夏,召至上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六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云贵广西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爲遵 旨议覆事雍正八年九月十九日承准内阁大学士公马尔赛等寄字内开雍正八年八月十四日内阁奉 旨鄂

  • 卷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十五地官司徒第二之八遂人掌邦之野正义郑氏康成曰郊外曰野此野为甸稍县都【贾疏从二百里至五百里皆名野遂人专掌二百里中注乃兼言甸稍县都以其三百里外有沟洫井田之法皆知之也】 黄氏度曰

  • 第一 捭阖 4·王诩

    【原文】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①。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②。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③,而与道相追④。【注释】①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

  •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一名会诸佛前亦名如来所说示现众生)·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精舍。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时到著衣持钵。与阿难俱入城乞食。是时城中有大长者子。名须摩提。是人命终。父母宗亲及诸知识。一时号哭哀悼躄踊。称怨大唤

  •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悉罗跋城给孤独园。与无量菩萨众俱。尔时观自在菩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正衣服已偏袒

  • 卷第十·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法语下 示茅蔚起居士 本来面目。体自常明。才落言诠。便成千里。所以诸佛不敢正眼觑着。诸祖不敢一语犯着。但今曲为方便。不免饶舌一场。盖真如不守自性故。无明突起。能

  • 浑盖通宪图说·李之藻

    明李之藻撰。三卷。万历年间刊刻。《天学初函》、《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中均收入此书。介绍西洋星盘的制法和用法。因星盘盘面是将天球球面坐标投影到平面上而成,故名。卷首冠以浑象图说、赤道规略说、昼长昼短

  • 邵兰荪医案·邵兰荪

    清邵兰荪撰。四卷。兰荪,浙江绍兴人。业医四十余年,以医名于时。所学得力于叶桂《临证指南》、程国彭《医学心悟》者尤多。其临证方案初未刊行,辗转传抄流行民间。一九三六年经曹炳章收集整理并分类编辑,由史介生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