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梁武帝捣衣

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沈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阴虫日惨烈,庭草复云黄。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朱颜色已兴,眄睇目增光。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妾身谁为容,思君苦人肠。

 

○拟长安有狭斜十韵

洛阳有曲陌,陌曲不通驿。忽逢二少童,扶辔问君宅。君宅邯郸右,易忆复可知。大息组,中息佩陆离。小息尚青绮,总游南皮。三息俱入门,家臣拜门垂。三息俱升堂,旨酒盈千卮。三息俱入户,户内有光仪。大妇理金翠,中妇事么Δ。小妇独闲暇,调笙游曲池。丈夫少徘徊,凤吹方参差。

 

○拟明月照高楼

圆魄当虚闼,清光流思筵。筵思照孤影,凄怨还自怜。台镜早生尘,匣琴又无弦。悲慕屡伤节,离忧亟华年。君如东景,妾似西柳烟。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悬。愿为铜铁辔,以感长乐前。

 

○拟青青河边草

幕幕绣户丝,悠悠怀昔期。昔期久不归,乡国旷音辉。音辉空结迟,半寝觉如至。既寤了无形,与君隔平生。月以□掩光,叶似霜摧老。当途竞自容,莫肯为妾道。

 

○代苏属国妇

良人与我期,不谓当过时。秋风忽送节,白露凝前基。怆怆独凉枕,搔搔孤月帷。或听西北雁,似从寒海湄。果衔万里书,中有生离词。惟言长别矣,不复道相思。胡羊久剽夺,汉节故支持。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空怀之死誓,远劳同穴诗。

 

○古意二首

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嗷嘈绕树上,翩集寒枝。既悲征役久,偏伤垄上儿。寄言闺中爱,此心讵能知。不见松上萝,叶落根不移。

当春有一草,绿花复重枝。云是忘忧物,生在北堂垂。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差池低复起,此芳性不移。飞蝶双复只,此心人莫知。

 

○芳树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色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临高台

高台半行□,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有所思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紫兰始萌

种兰玉台下,气暖兰始萌。芬芳与时发,婉转迎节生。独使金翠娇,偏动红绮情。二游何足怀,一顾非倾城。羞将苓芝侣,岂畏鹈鸣。

 

○织妇

送别出南轩,离思沈幽室。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日。良人在万里,谁与共成匹。愿得一回光,照此忧与疾。君情傥未忘,妾心长自毕。

 

○七夕

白露月下圆,秋风枝上鲜。瑶台函碧雾,琼幕生紫烟。妙会非绮节,佳期乃良年。玉壶承夜急,兰膏依晓煎。昔时悲难越,今伤何易旋。怨咽双念断,凄切两情悬。

 

○戏作

宓妃生洛浦,游女出汉阳。妖闲逾下蔡,神妙绝高唐。绵驹且变俗,王豹复移乡。况兹集灵异,岂得无方将。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燕赵羞容止,西妲惭芬芳。徒闻殊可弄,定自乏明。

 

○皇太子圣制乐府三首(简文)

△艳歌篇十八韵

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前瞻削成小,傍望卷旌空。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张琴未调轸,饮吹不全终。自知心所爱,出入仕秦宫。谁言连伊屈,更是莫敖通。轻轺缀皂盖,飞辔轹□骢。金鞍随系尾,衔琐映缠鬃。戈镂荆山玉,剑饰丹阳铜。左把苏合弹,傍持大屈弓。控弦因鹊血,挽强用牛翁。弋猎多登陇,酣歌每入丰。晖晖隐落日,冉冉还房栊。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流苏时下帐,象簟复韬筒。雾暗窗前柳,寒疏井上桐。女萝托松际,甘瓜蔓井东。拳拳恃君宠,岁暮望无穷。

 

△蜀国弦歌篇十韵

铜梁指斜谷,剑道望中区。通星上分野,作固为下都。雅歌因良守,妙舞自巴渝。阳城嬉乐所,剑骑郁相趋。五妇行难至,百两好游娱。牲祈望帝祀,酒酹蜀侯诛。江妃纳重聘,卓女爱将雏。停弦时系爪,息吹更治朱。春衫湔锦浪,回扇避阳乌。闻君握节反,贱妾下城隅。

 

△妾薄命篇十韵

名都多丽质,本自恃容姿。荡子行未至,秋胡无定期。玉貌歇红脸,长颦串翠眉。奁镜迷朝色,缝针脆故丝。本异摇舟咎,何关窃席疑。生离谁抚背,溘死讵成迟。毛嫱貌本绝,踉跄入毡帷。卢姬嫁日晚,非复好年时。传山犹可逐,乌白望难期。妾心徒自苦,傍人会见嗤。

 

○代乐府三首

△新成安乐宫

遥看□雾中,刻桷映丹红。珠帘通晓日,金花拂夜风。欲知声管处,来过安乐宫。

△双桐生空井

季月双桐井,新枝杂旧株。晚叶藏栖凤,朝花拂曙乌。还看西子照,银床牵辘轳。

△楚妃叹

闺闲漏永永,漏长宵寂寂。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壁。薄笑未为欣,微叹还成戚。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

 

○和湘东王横吹曲三首

△洛阳道

洛阳佳丽所,大道满春光。游童初挟弹,蚕妾始提筐。金鞍照龙马,罗袂拂春桑。玉车争晚入,潘果溢高箱。

△折杨柳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并为久相思。

△紫骝马

贱妾朝下机,正值良人归。青丝悬玉蹬,朱汗染香衣。骤急珍珂响,甫多尘乱飞。雕胡幸可荐,故心君莫违。

 

○雍州十曲抄三首(是襄州)

△南湖

南湖荇叶浮,复有佳期游。银纶翡翠钓,玉舳芙蓉舟。荷香乱衣麝,桡声随急流。

△北渚

岸阴垂柳叶,平江含粉堞。好值城傍人,多逢荡舟妾。绿水溅长袖,浮苔染轻楫。

△大堤

宜城断中道,行旅亟流连。出妻工织素,妖姬惯数钱。炊雕留上客,贳酒逐神仙。

 

○同庾肩吾四咏二首

△莲舟买荷度

采莲前岸隈,舟子屡徘徊。荷披衣可识,风疏香不来。欲知船度处,当看荷叶开。

△照流看落钗

相随照绿水,意欲重凉风。流摇妆影坏,钗落鬓华空。佳期在何许,徒伤心不同。

 

○和湘东王三韵二首

△春宵

花树含春丛,罗帏夜长空。风声随韵,月色与池同。彩笺徒自襞,无信往□中。

△冬晓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帐褰竹叶带,镜转菱花光。会是无人见,何用早红妆。

 

○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

杂蕊映南庭,庭中光景媚。可怜枝上花,早得春风意。春风复有情,拂幔且开楹。开楹开碧烟,拂幔拂垂莲。偏使红花散,飘扬落眼前。眼亦多无况,参差郁可望。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香烟出窗里,落日斜阶上。日影去迟迟,节华咸在兹。桃花红若点,柳叶乱如丝。丝条转暮光,影落暮阴长。春燕双双舞,春心处处伤。酒满心聊足,萱枝愁不忘。

 

○倡妇怨情十二韵

绮窗临画阁,飞阁绕长廊。风散同心草,月送可怜光。仿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耻学秦罗髻,羞为楼上妆。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斜灯入锦帐,微烟出玉床。六安双玳瑁,八幅两鸳鸯。犹是别时许,留致解心伤。含涕坐度日,俄顷变炎凉。玉关驱夜雪,金气落严霜。飞狐驿使断,交河川路长。荡子无消息,朱唇徒自香。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

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红帘遥不隔,轻帷半卷悬。方知纤手制,讵减缝裳妍。龙刀横膝上,画尺堕衣前。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缠。衣裁合欢衤聂,文作鸳鸯连。缝用双针缕,絮是八蚕绵。香和丽丘蜜,麝吐中台烟。已入琉璃帐,兼杂泰华毡。且共雕炉暖,非同团扇捐。更恐从军别,空床徒自怜。

 

○戏赠丽人

丽妲与妖嫱,共拂可怜妆。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罗裙宜细简,画さ重高墙。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长廊。取花争间镊,攀枝念蕊香。但歌聊一曲,鸣弦未息张。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秋闺夜思

非关长信别,讵是良人征。九重忽不见,万恨满心生。夕门掩鱼钥,宵床悲画屏。迥月临窗度,吟虫绕砌鸣。初霜陨细叶,秋风驱乱萤。故妆犹累日,新衣襞未成。欲知妾不寐,城外捣衣声。

 

○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

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虽居李城北,住在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楼中。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非怜江浦佩,羞使春闺空。

 

○从顿暂还城

汉渚水初绿,江南草复黄。日照蒲心暖,风吹梅蕊香。征舻舣汤堑,归骑息金隍。舞观衣常襞,歌台弦未张。持此横行去,谁念守空床。

 

○咏人弃妾

昔时娇玉步,含羞花烛边。岂言心爱断,衔啼私自怜。常见欢成怨,非关丑易妍。独鹄罢中路,孤鸾死镜前。

 

○执笔戏书

舞女及燕姬,倡楼复荡妇。参差大戾发,摇曳小垂手。钓竿蜀国弹,新城折杨柳。玉案西王桃,蠡杯石榴酒。甲乙罗帐异,辛壬房户晖。夜夜有明月,时时怜更衣。

 

○艳歌曲

云楣桂成户,飞栋杏为梁。斜窗通蕊气,细隙引尘光。裁衣魏后尺,汲水淮南床。青骊暮当反,预使罗裾香。

 

○怨

秋风与白团,本自不相安。新人及故爱,意气岂能宽。黄金肘後铃,白玉案前盘。谁堪空对此,还成无岁寒。

 

○拟沈隐侯夜夜曲

蔼蔼夜中霜,何关向晓光。枕啼常带粉,身眠不著床。兰膏尽更益,薰炉灭复香。但问愁多少,便知夜短长。

 

○七夕

秋期此时浃,长夜徙河灵。紫烟凌凤羽,奔光随玉。洛阳疑剑气,成都怪客星。天梭织来久,方逢今夜停。

 

○同刘谘议咏春雪

晚霰飞银砾,浮□暗未开。入池消不积,因风堕复来。思妇流黄素,温姬玉镜台。看花言可插,定自非春梅。

 

○晚景出行

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飞凫初罢曲,啼乌忽度行。羞令白日暮,车马郁相望。

 

○赋乐府得大垂手

垂手忽苕苕,飞燕掌中娇。罗衣恣风引,轻带任情摇。讵似长沙地,促舞不回腰。

 

○赋乐器名得箜篌

捩迟初挑吹,弄急时催舞。钏响逐弦鸣,私回半障柱。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

 

○咏舞

可怜初二八,逐节似飞鸿。悬胜河阳妓,暗与淮南同。入行看履进,转面望鬟空。腕动苕华玉,袖随如意风。上客何须起,啼乌曲未终。

 

○春闺情

杨柳叶纤纤,佳人懒织缣。正衣还向镜,迎春试举帘。摘梅多绕树,觅燕好窥檐。只言逐花草,计校应非嫌。

 

○又三韵

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花风暗里觉,兰烛帐中飞。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率尔为咏

借问仙将画,讵有此佳人。倾城且倾国,如雨复如神。汉后怜名燕,周王重姓申。挟瑟曾游赵,吹箫屡入秦。玉阶偏望树,长廊每逐春。约黄出意巧,缠弦用法新。迎风时引袖,避日暂披巾。疏花映鬟插,细佩绕衫身。谁知日欲暮,含羞不自陈。

 

○美人晨妆

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试将持出众,定得可怜名。

 

○赋得当炉

十五正团团,流光满上兰。当炉设夜酒,宿客解金鞍。迎来挟瑟易,送别但歌难。讵知心恨急,翻令衣带宽。

 

○林下妓

炎光向夕敛,促宴临前池。泉深影相得,花与面相宜。篪声如鸟ミ,舞袂写风枝。欢乐不知醉,千秋长若斯。

 

○拟落日窗中坐

杏梁斜日照,馀晖映美人。开函脱宝钏,向镜理纨巾。游鱼动池叶,舞鹤散阶尘。空嗟千岁久,愿得及阳春。

 

○美人观画

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

 

○娈童

娈童娇丽质,贱董复超瑕。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袖裁连璧锦,笺织细ㄅ花。揽轻红出,回头双鬓斜。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怀猜非後钓,密爱似前车。足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邵陵王纶代秋胡妇闺怨

荡子从游宦,思妾守房栊。尘镜朝朝掩,寒床夜夜空。若非新有悦,何事久西东。知人相忆否,泪尽梦啼中。

 

○车中见美人

关情出眉眼,软媚著腰支。语笑能娇美,行步绝逶迤。空中自迷惑,渠傍会不知。悬念犹如此,得时应若为。

 

○代旧姬有怨

宁为万里别,乍此死生离。那堪眼前见,故爱逐新移。未展春光落,遽被秋风吹。怨黛舒还敛,啼妆拭更垂。谁能巧为赋,黄金妾自赀。

 

○湘东王绎登颜园故阁

高楼三五夜,流影入丹墀。先时留上客,夫婿美容姿。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衣香知步近,钏动觉行迟。如何舞馆乐,翻见歌梁悲。犹悬北窗幌,未卷南轩帷。寂寂空郊暮,非复少年时。

 

○戏作艳诗

入堂值小妇,出门逢故夫。含辞未及吐,绞袖且踟蹰。摇兹扇似月,掩此泪如珠。今怀固无已,故情今有馀。

 

○夜游柏斋

烛暗行人静,帘开□影入。风细雨声迟,夜短更筹急。能下班姬泪,复使倡楼泣。况此客游人,中宵空伫立。

 

○和刘上黄

新莺隐叶啭,新燕向窗飞。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玉珂逐风度,金鞍映日晖。无令春色晚,独望行人归。

 

○咏晚栖乌

日暮连翩翼,俱向上林栖。风多前归驶,□暗後群迷。路远声难彻,飞斜行未齐。应从故乡返,几过入兰闺。借问倡楼妾,何如荡子妻?

 

○寒宵三韵

乌鹊夜南飞,良人行未归。池水浮明月,寒风送捣衣。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

 

○咏秋夜

秋夜九重空,荡子怨房栊。灯光入绮帷,帘影进屏风。金徽调玉轸,兹夜抚离鸿。

 

○武陵王纪同萧长史看妓

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回羞出慢脸,送态入蛾。宁殊值行雨,讵减见凌波。想君愁日暮,应羡鲁阳戈。

 

○和湘东王夜梦应令

昨夜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悬知君意薄,不著去时衣。故言如梦里,赖得雁书飞。

 

○晓思

晨禽争学啭,朝花乱欲开。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台。红妆随泪尽,荡子何时回?

 

○闺妾寄征人

敛色金星聚,萦悲玉箸流。愿君看海气,忆妾上高楼。

目作三首此首疑衍

猜你喜欢
  元绛·唐圭璋
  卷一六·袁枚
  卷十三·纪事四·冯金伯
  第四折·佚名
  第一折·宫天挺
  ●卷下·李佳
  ●套数(上卷)·王九思
  卷六·袁华
  卷四十八·唐圭璋
  余集卷十二·乾隆
  卷381 ·佚名
  卷179 ·佚名
  卷三十七·曹学佺
  戎昱诗鉴赏·佚名
  卷四·王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臧懋循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杂剧(元)无名氏撰●逞风流王焕百花亭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赏名园贺氏千金笑 正名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一折〔老旦扮卜儿引

  • 卷十二·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二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二十五首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按旧唐书永王璘传云璘以薛缪李台卿蔡珦为谋主其即此台卿欤太白之见辟於永王璘想斯人为之累也】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

  • 卷五·沈德潜

    边贡贡字廷实,历城人。弘治丙辰进士,历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华泉边幅较狭,而风人遗韵,故自不乏。李、何、边、徐并名,有以也。【再送王文熙】夜久河汉横,春堂别灯黯。风凄鸟初动,露重花犹敛。明发不在兹,重关为谁掩?【赠尚子】意

  • 卷九十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一罗隠隠字昭谏新登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歴淮润皆无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勲郎梁祖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

  • 御选明诗卷五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九五言律诗十李攀龙同皇甫膳部寒夜城南咏月片月挂遥岑层城曳素隂寒分空树浄影落御沟深结冷悲征笛匀霜上砧西园芳宴后白雪复谁吟白雪楼诸郎难得意非是敢沈冥拙宦无同病清时有独醒千家寒雨

  • ●崇禎長編卷之十六·汪楫

      崇禎元年十二月   ○崇禎元年十二月   崇禎元年十二月   丁亥朔左副都御史賈毓祥疾免   廣西道試御史劉士禎疏紏輔臣周道登初無寸善可稱但聞其錯亂票擬貼羞綸扉乞加罷黜   戊子吏部騐封司主事林廕

  • 第七十一回 遇强暴故后被污 违忠谏逆臣致败·蔡东藩

      却说齐主高演,入嗣帝位,尚有意治安,惟对待南朝,未肯息怨罢兵,当遣降将王琳为扬州刺史,出镇寿阳,伺隙图南。陈主蒨颇思修和,因仇人在前,无从游说,不得已姑从缓议。会齐主演听高归彦言,召入济南王殷,把他害死,冤气盈廷,不免为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纪昀

    列传五代 【十五】○五代十五卢文进 李金全 杨思权【尹晖】刘审交 王周高行周白再荣 安叔千 翟光邺 冯晖唐景思 王进常思孙方谏 刘词王环折从阮 娄继英慕容彦超卢文进李金全杨思权刘审交王周高行周白再荣安叔

  • 一二五○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五○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六日贵州巡抚臣李庆棻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持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由内廷量为删润改补,发交直省

  • 李汉超传·脱脱

    李汉超,云州云中人,他起初跟随邺州帅守范延光,不为范所了解。他又跟随郓州帅高行周,亦不被亲近信用。恰逢周世宗镇守澶渊,李汉超于是归顺世宗。周世宗即皇帝位,补选李汉超为殿前指挥使,三次迁升为殿前都虞候。宋朝初年,李汉超

  • 太祖孝慈高皇后传·张廷玉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亲马公,母亲郑媪,早年就已病逝。马公素与郭子兴关系很好,于是便将马氏托付给郭子兴抚养。马公死后,郭子兴将马氏收为义女,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养育她。后来郭子兴觉得朱元璋是一个非凡之人,便

  • 卷一百四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二雍正十二年四月上谕十道初六日奉上谕前据署大将军查郎阿等参奏副都统阿克山观音保将江宁荆州满兵马匹毫不经心三令五申皆置不理核其倒毙走失之数竟至十之八九请革职分赔等

  • 卷六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五土田志四土田规制畿辅规制四【乾隆二十八年至五十六年】二十八年八月奉上谕上年因八旗回赎旗地积至一万余顷之多降旨令户部会同内务府及八旗大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 洪武十年六月丁未朔,命延安侯唐胜宗集军士筑颍上城,周三里一百二十七步,高二丈五尺,趾二丈八尺,颠一丈五尺,寻召还。 辛亥夜,有大星赤而芒,自天纪流至天市西垣没。 癸丑,命江夏侯周得兴往济宁,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佛心品第四  尔时佛心如红莲华。莲华叶间有八万四千诸白色光。其光遍照五道众生。此光出时受苦众生皆悉出现。所谓苦者。阿鼻地狱。十八小地狱。十八寒地狱。十八黑闇地狱。十八小热

  • 永嘉八面锋·陈傅良

    十三卷。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谓宋时常有刻刊,永嘉先生所作。又考当时陈傅良、叶适都称作永嘉先生。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但《宋史·陈傅良本传》所载,其撰有《诗

  • 松亭行纪·高士奇

    游记。清高士奇(1644—1703)撰。一卷。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官礼部侍郎。撰有《塞北小钞》、《春秋地名考略》、 《扈从西巡日录》等。康熙二十年(1681),帝奉太皇太后行幸温泉兼巡塞外,士奇扈从。三

  • 乾隆贵州通志·鄂尔泰

    贵州地方志。清鄂尔泰(1677—1745)总裁,靖道谟、杜诠纂修。四十六卷。尔泰有《(雍正续修)云南通志》已著录。诠,曾官仁怀知县。贵州通志前有数修,因有疏漏,鄂尔泰奉诏,邀靖道谟、杜诠于乾隆六年(1741)重修成书,八十万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