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録【下】

汪元量先生大有号水云天兵平杭日诗曰西塞山边日落处北闗门外雨来天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又曰钱塘江上雨初干风入端门阵阵酸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洒泪湿铃鸾童儿賸遣追徐福疠鬼须当灭贺兰若説和亲能活国婵姢应是嫁呼韩此语尤悲哽先生诗有水云集【辍耕録】

水云汪元量宋亡以善琴召赴大都见世祖不愿仕赐黄冠遣还防主送诗云黄金台上客底事又思家归问林和靖寒梅几度花宋宫人多以诗送行者有云客有黄金共璧懐如何不肯赎奴回今朝且尽穹庐酒后夜相思无此杯意极凄惋元量有诗一帙皆叙宋亡事如云乱防传筹杀六更风吹庭燎灭还明侍臣奏罢降元表臣妾佥名谢道清余诗大抵类是可偹野史元马易之题其帙后云三日钱塘海不波子婴系组纳山河兵临鲁国犹弦诵客过商墟独啸歌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知章喜得黄冠赐野水闲云一钓蓑【归田诗话】

【按前巻所列少帝送水云南还诗与此首意同辞异前诗见于陶九成辍耕録瞿存斋所记不知见于何书又日下旧闻以此诗为水云归后少帝追懐之作应并存之以俟考】

汪大有字元量为诗感慨有气节尝以善琴受知绍陵宋亡从三宫北去留燕甚久时故宫人王清惠张琼英皆善诗相见辄涕泣倡和语极悲壮或至文文山锒铛所作拘幽十操文山倚歌和之元主闻其名召入鼓琴一再行乞为黄冠归钱塘与故宫人十八人酾酒城隅哀音哽乱泪下如雨往来匡庐彭蠡间若飘风行云莫能测其去留之迹自号水云子有水云集自奉使出疆三宫去国所歴皇王帝霸故都遗迹可喜可诧可惊可痛哭者皆收拾于诗刘辰翁马廷鸾目曰诗史【钱塘县志文苑传】

汪元量字大有钱塘人以善琴出入宋宫掖临安不守太后嫔御北汪从之留宿蓟门数年文丞相被执在狱汪谒勉丞相必以忠孝白天下元世祖命奏琴赐为黄冠师南归故防主瀛国公故福王平原公故相吴坚留梦炎参政家铉翁文及翁宫人王昭仪等分韵赋诗饯行有水云诗一巻多纪国亡时事亲见苍黄归附展转北行元帝后赐三宫燕赉宋宫人分嫁北匠有种种悲叹其酬王昭仪及平原公第夜宴谢太后挽诗尤凄絶故相马廷鸾章鉴谢枋得咸序曰诗史后往来匡庐彭蠡之间人莫测其去留之迹【南宋书】

水云以善琴供奉国亡随三宫入燕久之请为黄冠南归藏有赐砚背刻天锡永寳四字分书右刻水云二篆字左刻楷书絶句云斧柯片石伴幽闲堪与遗民共号顽试忆当时承赐事墨痕如泪尽成斑其北征古诗有云北师有严程挽我投燕京挟此万巻书明发万里行则砚必并载入燕以诗书授瀛国公皆此砚矣【改虫斋笔疏】

度宗时汪水云以善琴出入宫掖元兵入城赋诗云钱唐江上雨初干风入端门阵阵酸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洒泪湿铃銮童儿賸遣追徐福厉鬼终须灭贺兰若説和亲能活国婵娟应是嫁呼韩顷之从三宫北去留滞燕京时有王清惠张琼英皆故宫人善诗相见辄涕泣元量尝和清惠诗云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逈少知巳碧玉调髙空好音万叶秋声孤馆梦一牕寒月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尧山堂外纪】

汪大有字元量号水云浮梁人咸淳进士官兵部侍郎工诗清丽可喜临安既失其诗曰西塞山边日落处北闗门外雨来天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又曰钱塘江上雨初干风入端门阵阵酸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洒泪湿铃銮童儿賸遣追徐福厉鬼须当灭贺兰若説和亲能活国婵娟应遣嫁呼韩题王导像曰秦淮浪白蒋山青西望神州草木腥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缘无泪洒新亭水云后从谢后北迁老宫人能诗者皆其指教或谓瀛国公喜赋诗亦水云教之所着诗有水云集【西江诗话】

【按水云钱塘布衣以琴师出入禁中见于刘辰翁文文山诸公题词此云浮梁人官兵部侍郎不知何所据也】

猜你喜欢
  ◆舒□□逊·顾嗣立
  第十三出·李开先
  ●卷一·郭麐
  卷一百八十四·徐世昌
  卷一百五十·徐世昌
  卷二十八·陈起
  卷八·陈思
  卷三百五·曹学佺
  唐四僧诗巻一·佚名
  卷四·方回
  卷一百七十五·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三十四·康熙
  卷二十四·沈季友
  日涉园集巻十·李彭
  自怡集·刘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包待制陈州粜米·臧懋循

    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元)无名氏撰●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范天章政府差官 正名 包待制陈州粜米楔子〔冲末扮范学士领祗候上诗

  • 复古诗集序·杨维桢

    我朝诗体备矣惟古乐府则置而不为天厯以来防稽杨先生与五峰李先生始相倡和为古乐府辞先生尝曰诗难乐府为尤难吾为古乐府非特声谐金石可劝可戒使人惩创感发者有焉善和予者惟李季和季和死和者寡矣且命吴复録季和死后凡若

  • 卷一百一十七·志第七十·礼二十等·脱脱

        ◎礼二十   ○入阁仪 明堂听政仪肆赦仪附 皇太后垂帘仪 皇太子正至受贺仪 皇太子与百官师保相见仪   入阁仪。唐制:天子日御正衙以见群臣,必立仗。朔望荐食陵寝,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乃自正衙唤仗由宣

  •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六·赵尔巽

      林则徐 邓廷桢达洪阿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少警敏,有异才。年二十,举乡试。巡抚张师诚辟佐幕。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典江西、云南乡试,分校会试。迁御史,疏论福建闽安副将张宝以海盗投诚,宜示裁抑

  • 卷之八十三·佚名

      顺治十一年。甲午。夏四月。庚申朔。享太庙。遣贝子吴达海行礼。  ○户科都给事中杜笃祜条奏、清厘关弊四事。一裁吏役。一查税票。一关差回避原籍。一批文核对限期下所司议  ○辛酉。朝鲜国王李淏遣陪臣朱

  • 卷九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史记九十四 田儋者狄人也【淄州高苑县西北北狄故县城】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

  • 王之翴传·张廷玉

    王之肕,字心一,朝邑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职清苑知县,调任刑部主事。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酉时,有一个不知道姓名的男子,手持枣木棍进入慈庆宫,打伤守门的内侍李鉴。到达前殿的屋檐下面,被内侍韩本用等人抓获,将

  • ●雪交亭正气录卷三·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丙戌纪檗庵曰:客为予言:晋元、宋高亦孱主也,而亦建立半壁,保有江东;曾谓我明不振、遂至于此,是有说焉。晋诸胡乘贾后、诸王之乱,据地立国;刘、石、苻、姚递相猜噬,未能远略。最后秦坚一举而失慕容,则诸胡之不敢

  • 礼记析疑卷十·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礼运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在埶者去谓有国有家者而不由礼必致倾覆也众以为殃谓齐民而不由礼必以致殃咎也旧说与上下辞意不相承接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古人威仪言动毫末不在于礼而观者

  • 卷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四大射仪第七之二司马师命负侯者执旌以负侯正义郑氏康成曰司马师正之佐也负侯获者也天子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掌以旌居乏待获 敖氏继公曰负侯获者皆士

  • 卷三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六星辰【附】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宋朱子注太一神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也故云东皇汉书云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中宫天极星其

  • 贤护分正信品第四·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若诸菩萨摩诃萨为求如是三昧宝故。当应勇猛发勤精进。自然速能入此三昧也。贤护。譬如有人乘御大船入於大海。恣意载满众妙珍宝。已过一切诸大难处。垂至此岸未几之间。船忽破坏众宝沈没

  • 三坛传戒正范卷四·读体

      金陵宝华山司律沙门 读体 撰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初令净人。洒扫法堂。正敷一座。左右设二辅弼座。列供香花然烛。至时鸣椎集众。诸引礼统新求戒者。各持五七二衣挂钵执具诣堂。以所持之衣置於旁案。向引礼师三拜

  • 星期一故事集·都德

    《星期一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作品。其中脍炙人口的小说《最后一课》,就是《星期一故事集》中的代表。《星期一故事集》,中有11个短小精美的故事,分别是:《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局台球》,《小间谍》《布吉瓦

  • 数学·江永

    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己着録是编因梅文鼎历算全书为之发明订正而一准 钦定历象考成折其异同一卷曰历学补论皆因文鼎之説而推阐所未言二卷曰嵗实消长文鼎论嵗实消长以为髙冲近冬至而嵗余渐消过冬至而复渐长永

  •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佚名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天师账道陵,言醮祀南斗六司延寿消灾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于汉永寿元年

  • 内炼金丹心法·伍守阳

    气功著作。不分卷。明伍冲虚撰于天启二年(1622年)。此书系统论述先天炁与后天气之区别;药物、鼎器之真实含义;筑基、炼己之秘诀奥窍、炼药之修习顺序;伏气、胎息之方法奥秘。说理浅近,对道家性命双修、炼精化气、炼气

  • 薛仁贵衣锦还乡·张国宾

    元杂剧剧本。亦称《薛仁贵荣归故里》。简名《薛仁贵》或《衣锦还乡》。张国宾撰。末本。由《旧唐书》本传的本事加以缘饰而成。谓薛驴哥,学名仁贵,“不肯做这庄农的生活,每日则是刺枪弄棒”的习武。绛州出榜招收义军,薛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