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荆公有“两山排闼送青来”之句,虽用“排闼”字,读之不觉其诡异。山谷云“青州从事斩关来”,又云“残暑已促装”,此与排闼等耳,便令人骇愕。

  山谷《闵雨》诗云:“东海得无冤死妇,南阳应有卧云龙。”“得无”犹言“无乃”耳,犹欠有字之意。卧云龙,真龙邪?则岂必南阳;指孔明邪?则何关雨事。若曰遗贤所以致旱,则迂阔甚矣。

  《清明》诗云:“人乞佘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士甘焚死,用介之推事也。齐人乞祭馀,岂寒食事哉?若泛言所见,则安知其必骄妾妇,盖姑以取对,而不知其疏也,此类甚多。

  《食瓜有感》云:“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来何处蝇。”是固皆瓜事,然其语意,岂可相合也?

  《弈棋》云:“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以湘东目为棋眼,不惬甚矣,且此联岂专指输局邪?不然,安可通也?

  《接花》云:“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挥斤”字无乃不安,且取喻何其迂也。

  士会自秦还晋,绕朝赠之以策。盖当时偶以此耳,非送行者必须策也。而山谷《送人》诗云“愿卷囊书当赠鞭”,又云“折柳当马策”,亦无谓矣。

  秦缪公谓蹇叔曰:“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盖墓木也。山谷云“待而成人吾木拱”,此何木邪?

  山谷《牧牛图》诗,自谓平生极至语,是固佳矣,然亦有何意味?黄诗大率如此,谓之奇峭,而畏人说破,元无一事。

  《吊邢惇夫》云:“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既下“何况”字,须有他人犹痛悼之意乃可。

  《猩毛笔》云“身後五车书”,按《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非所读之书,即所著之书也,遂借为作笔写字,此以自赞耳。而吕居仁称其善咏物,而曲当其理,不亦异乎?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

  诗人之语,诡谲寄意,固无不可,然至于太过,亦其病也。山谷《题惠崇画图》云:“欲放扁舟归去,主人云是丹青。”使主人不告,当遂不知。王子端《丛台》绝句云:“猛拍阑干问废兴,野花啼鸟不应人。”若应人可是怪事。《竹庄诗话》载法具一联云:“半生客里无穷恨,告诉梅花说到明。”不知何消得如此,昨日酒间偶谈及之,客皆绝倒也。

  山谷赠小鬟《蓦山溪》词,世多称赏。以予观之,“眉黛压秋波,尽湖南水明山秀”,“尽”字似工,而实不惬。又云“婷婷弱弱,恰近十三馀”,夫近则未及,饮则已过,无乃相窒乎?“春未透,花枝瘦”,止谓其尚嫩,如“豆蔻梢头二月初”之意耳,而云“正是愁时候”,不知“愁”字属谁?以为彼愁邪,则未应识愁;以为己愁邪,则何为而愁?又云:“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按杜牧之诗,但泛言花己结子而已,今乃指为青梅,限以如豆,理皆不可通也。

  古之诗人,虽趣尚不同,体制不一,要皆出于自得。至其辞达理顺,皆足以名家,何尝有以句法绳人者。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直便也哉?

  鲁直於诗,或得一句而终无好对,或得一联而卒不能成篇,或偶有得而未知可以赠谁,何尝见古之作者如是哉?

  山谷自谓得法于少陵,而不许于东坡。以予观之,少陵,《典》、《谟》也,东坡,《孟子》之流,山谷则扬雄《法言》而已。

  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鲁直好胜,而耻其出于前人,故为此强辞,而私立名字,夫既已出于前人,纵复加工,要不足贵。虽然,物有同然之理,人有同然之见,语意之间岂容全不见犯哉?盖昔之作者,初不校此,同者不以为嫌,异者不以为夸,随其所自得而尽其所当然而已。至于妙处,不专在于是也,故皆不害为名家,而各传後世,何必如鲁直之措意邪?

  蜀马良兄弟五人,而良眉间有白毫,时人为之语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盖良实白眉,而良不在乎白眉也。而北齐阳休之《赠马子结兄弟》诗云“三马俱白眉”,山谷《送秦少游》云“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岂不可笑哉?

  《王直方诗话》云:“秦少游尝以真字题邢夫戾云:‘月团新碾沦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辞》。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山谷见之,乃於戾背作小草云:‘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功裘。金钱满地无人费,百斛明珠薏苡秋。’少游见之,复云:‘逼我太甚。’”予谓黄诗语徒雕刻而殊无意味,盖不及少游之作。少游所谓相逼者,非谓其诗也,恶其好胜而不让耳。

  朱少章论江西诗律,以为用昆体功夫,而造老杜浑全之地。予谓用昆体功夫,必不能造老杜之浑全,而至老杜之地者,亦无事乎昆体功夫,盖二者不能相兼耳。

  茅璞评刘夷叔长短句,谓以少陵之肉,传东坡之骨,亦犹是也。

  “且食莫踟蹰,南风吹作竹。”此乐天《食笋》诗也。朱乔年因之曰:“南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更多。”此杨朴《七夕》诗也。刘夷叔因之曰:“只应将巧畀人间,定却向人间乞取。”此江西之馀派,欲益反损,政堪一笑。而曾端伯以乔年为点化精巧,茅荆产以夷叔为文婉而意尤长。呜呼!世之末作,方日趋于诡异,而议者又从而簧鼓之,其为弊何所不至哉!

  王仲至《召试馆中》诗有“日斜奏罢《长杨赋》”之句,荆公改为“奏赋《长杨》罢”,云如此语乃健。是矣,然意无乃复窒乎?

  张文潜诗云:“不用为文送穷鬼,直须图事祝钱神。”唐子西云:“脱使真能去穷鬼,自量无以致钱神。”夫钱神所以不至者,唯其有穷鬼在耳。二子之语,似可喜而实不中理也。

  李师中《送唐介》诗,杂压寒删二韵,《冷斋夜话》谓其落韵,而《缃素杂记》云“此用郑谷等进退格”,《艺苑雌黄》则疑而两存之。予谓皆不然。谓之落韵者,固失之太拘,而以为有格者,亦私立名字,而不足据,古人何尝有此哉?

  意到即用,初不必校,古律皆然,胡乃妄为云云也。但律诗比古稍严,必亲邻之韵乃可耳。

  《冷斋夜话》云:“前辈作花诗,多用美女比其状,如曰‘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尘俗哉。山谷作《酴釄》诗曰:‘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乃用美丈夫比之,特为出类。而吾叔渊材《咏海棠》则又曰:‘雨过温泉浴妃子,露浓汤饼试何郎。’意尤佳也。”慵夫曰:“花比妇人,尚矣。

  盖其于类为宜,不独在颜色之间。山谷易以男子,有以见其好异之僻,渊材要而用之,益不伦可笑。”此固甚纰缪者,而惠洪乃节节叹赏,以为愈奇,不求当而求新,吾恐他日复有以白武夫比之者矣,此花无乃太粗鄙乎?魏帝疑何郎传粉,止谓其白耳,施于酴尚可,比海棠则不类矣。且夫雨过露浓,同于言湿而已,果何所异而别之为对耶?

  杨轩《牡丹》诗云:“杨妃歌舞态,西子巧谗魂。利剑斫不断,馀妖锺此根。”

  东坡咏酴以“吴宫红粉”命意,而终之曰“馀妍入此花”。山谷咏桃花,以“九疑萼绿华”命意,而终之曰“犹记馀情开此花”。咏水仙以“凌波仙子”命意,而终之曰“种作寒花寄愁绝”。是皆以美人比花,而不失其为花。近世士大夫,有以墨梅诗传于时者,其一云:‘高髻长眉满汉宫,君王图上按春风。龙沙万里王家女,不著黄金买画工。“其一云:’五换邻钟三唱鸡,云昏月淡正低迷。

  风帘不著栏干角,瞥见伤春背面啼。”予尝诵之于人,而问其咏何物,莫有得其仿佛者,告以其题,犹惑也。尚不知为花,况知其为梅,又知其为画哉?自赋诗不必此诗之论兴,作者误认而过求之,其弊遂至于此,岂独二诗而已。东坡《眉石砚》、《醉道士石》等篇,可谓横放而旷远,然亦未尝去题也。而论者犹戒其专力于是,则秉笔者,曷少贬乎?

  予尝病近世墨梅二诗,以为过,及观宋诗选陈去非云:“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相逢京洛浑依旧,祗有缁尘染素衣。”曹元象云:“忆昔神游姑射山,梦中栩栩片时还。冰肤不许寻常见,故隐轻云薄雾间。”乃知此弊有自来矣。(按曹元象一作曾元象。)

  张舜民谓乐天新乐府几乎骂,乃为《孤愤吟》五十篇以压之,然其诗不传,亦略无称道者,而乐天之作自若也。公诗虽涉浅易,要是大才,殆与元气相侔,而狂吠之徒,仅能动笔,类敢谤伤,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也。

  萧闲云“风头梦,吹无迹”,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田夫野妇皆道之。而雷溪注以为梦中云雨,又曰“云梦泽之雨”,谬矣。贺方回有“风头梦雨吹成雪”之句,又云“长廊碧瓦,梦雨时飘洒”,岂亦如雷溪之说乎?

  萧闲《忆恒阳家山》云:“谁幻出故山邱壑,谓予心目。”注以故山为江左,非也,只是指恒阳而已。“好在斜川三尺玉”,公宅前有池,可三亩,号小斜川,三尺字以广狭深浅言之,俱不安。注以为漱玉堂泉,按此堂自在北潭中,岂相干涉。予官门山,尝得板本,乃是“亩”字,意其不然,盖如言几顷玻璃之类耳。

  “暮凉白鸟归乔木”,乃宅前真景也。而注云“洁身而退,如白鸟之归林”,何其妄哉?

  前人有“红尘三尺险,中有是非波”之句,此以意言耳。萧闲词云“市朝冰炭里,涌波澜”,又云“千丈堆冰炭”,便露痕迹。

  乐天《望瞿塘》诗云:“欲识愁多少,高於滟堆。”萧闲《送高子文》词云:“归兴高於滟堆。”雷溪漫注,盖不知此出处耳。然乐天因望瞿塘,故即其所见而言,泛用之,则不切矣。

  萧闲《乐善堂赏荷花》词云:“胭脂肤瘦薰沈水,翡翠盘高走夜光。”世多称之。此句诚佳,然莲体实肥,不宜言瘦。予友彭子升尝易“腻”字,此似差胜,若乃走珠之状,惟雨露中然後见之。据辞意,当时不应有雨也。山黛月波之类,盖总述所见之景,而雷溪注云:“言此花以山为眉,波为眼,云为衣。”不亦异乎?至“一枝梅绿横冰萼,淡云新月炯疏星”之句,亦如此说,彼无真见而妄意求之,宜其缪之多也。

  萧闲《使高丽》词云“酒病赖花医却”,世皆以花为妇人,非也。此词过处既有“离索馀香,收拾新愁”之语,岂复有妇人在乎?以文势观之,亦不应尔。

  其所谓花,盖真花也。言其人已去,赖以解酲者,独有此物而已,必当时之实事。

  李後主诗云“酒恶时拈花蕊嗅”,公咏花词亦喜用醒心香字,盖取其清澈之气,以涤除恶味耳。

  萧闲自镇阳还兵府,赠离筵乞言者云:“待人间觅个无情心绪,著多情换。”

  此篇有恨别之意,故以情为苦,而还羡无情,终章言之,宜矣。《使高丽》词亦云:“无物比情浓,觅无情相博。”次第未应及此也。

  谢安谓王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减其欢乐之趣。”坡诗用其事,云:“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夫“陶写”云者,排遣消释之意也。所谓欢乐之趣,有馀欢者,非陶写其欢,因陶写而欢耳。萧闲屡使此字,而直云“陶写欢情”,“陶写馀欢”,“旧欢若为陶写”,似背元意。

  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开口辄以《三百篇十九首》为准。六朝而下,渐不满意。至宋人殆不齿矣。此固知本之说,然世间万变,皆与古不同,何独文章而可以一律限之乎?就使後人所作,可到《三百篇》,亦不肯悉安于是矣。何者,滑稽自喜,出奇巧以相夸,人情固有不能已焉者。宋人之诗,虽大体衰於前古,要亦有以自立,不必尽居其後也。遂鄙薄而不道,不已甚乎?少陵以文章为小技,程氏以诗为闲言语。然则凡辞达理顺,无可瑕疵者,皆在所取可也。其馀优劣,何足多较哉?

猜你喜欢
  石孝友·唐圭璋
  第四幕·老舍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二齣·邵灿
  玉箫女两世姻缘·臧懋循
  第四折·关汉卿
  卷十五·吕本中
  霜花·戴望舒
  卷六·侯克中
  卷十三·徐世昌
  西溪集补钞·管庭芬
  卷八百十六·佚名
  卷四百三·佚名
  山谷内集诗注卷二十·黄庭坚
  张绍文词作鉴赏·佚名
  西都赋·班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言卷六·洪迈

      五言  蓝溪杂咏十二首      钱起  望山台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  板桥  静宜樵隠度逺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 同文馆唱和诗巻四·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初入试院邓忠臣东门骢马止行行被诏秋闱阅俊英三岛隔云天北极万灯明路国西城人闲聊假诗书乐地逺还闻市井声一夜凉风起阊阖月中应有桂枝生孔仲武十载江湖万里行偶来西馆阅豪英云龙九阙晨书诏灯火千门夜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十二月己未朔中城御史李应魁赈济事竣报闻○户科都给事中姚文蔚劾福建税监高采不报○庚申漷县永乐店地方建 景命殿成竖碑纪事其文曰朕维帝王之兴率本母德华渚洽阳钟灵肇祉载之诗书烁乎盛矣朕以眇躬御极已

  • 卷之七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九·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二月。己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内记注○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崇厚与俄国所议交收伊犁条约章程等件。经王大臣

  • 卷之二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传第四扎萨克多罗扎萨克图郡王布逹齐列传布逹齐科尔沁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土谢图汗奥巴弟天命十一年随奥巴来朝赐号扎萨克图杜棱赉甲胄雕鞍蟒币天聪二年上征察哈尔布逹齐从

  • 别集上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卷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李邴 文肃公 字汉老济州钜野人崇宁五年登进士第尉德州平原满濮州鄄城丞外艰吉除编修国朝会要所捡阅文字宣和初特除校

  • 刘芳传·李延寿

    刘芳,字伯友,彭城丛亭里人,汉代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六世祖刘讷,晋时任司隶校尉。祖父刘该,刘宋时为青、徐二州的刺史。父亲刘邕,任宋的兖州长史。  刘芳的父亲刘邕因参与刘义宣的反叛,死在彭城。刘芳随伯母房氏逃到青州,被赦

  • 陈束传·张廷玉

    陈束,字约之,鄞县人。天生聪慧绝伦,好读古书。会稽侍郎董王己当翰林时,闻束有才华,召来会见。陈束仍以儿童装束去见,考他词赋,挥笔成章。董王己非常赏识,把女儿许配给他,并带他去京城,束的名声更大。嘉靖八年(1529)廷试,世宗亲自

  • 九年·佚名

    (辛未)九年大明崇禎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亥,上行正朝望闕禮。1月3日○丁丑,上以太僕馬,賜東昌尉權大恒。大恒嫌其馬不良,令換他馬以來,上聞而許之。大恒猶不愜,笞其吏,諫官以此劾之,上不從。1月6日○庚辰,閔聖徵馳啓曰:「本道各

  • 卷之十七 说林训·高诱

    说林训木丛生曰林。说万物承阜,若林之聚矣,故曰说林,因以题篇也。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契,刻。桅,船弦板。堕剑於中流,刻下船弦,言其於此下失剑。桅,读如左传襄王出居郑地汜之汜也。暮薄而求之

  • 卷四·高攀龙

    <经部,春秋类,春秋孔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孔义卷四     明 高攀龙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乱也人救邢凡书救者未有不善者也况于伐邢者为狄乎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荘公之薨至是十有一月而始葬则其故可知矣谓

  • 卷七·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七新安首源姚际恒僖公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为邢故。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鹿上,宋地。宋襄前为诸侯所叛,诸侯与楚盟于齐而谋之,今宋襄复要楚于境内而与之盟,且俨然以伯主自命,其秋之见执宜哉!夏,大旱。记内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三(别录之三)·智升

    有译有本录中声闻三藏录第二  声闻藏者。小乘所诠之教也。能说教主。则示生示灭应物随缘。所诠之教。则九部四含毗昙戒律。善男善女。禀之而脱屣尘劳。缘觉声闻。奉之而升乎彼岸。盖真乘之小驾。乃菩提之化城。诱进

  • 卷第三十二·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二目录 大鉴下第十七世 &middot; 径山大慧杲禅师法嗣九十四人 &middot;教忠弥光禅师 &middot;东林道颜禅师 &middot;西禅鼎需禅师 &middot;东禅思岳禅师 &middot;西禅守净禅师 &middot;开善道谦禅师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七·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灵岩廿一录卷上和尚建大法化吴越三十年至甲辰得二十会复有请为廿一录小师果成记。长芦简石西堂庄严母氏请上堂法身无相无相法身之母触之不得背之不可握节当胸实为沉屈撒沙向人眼里还抬手得起么蓦拈拂

  • 五字鉴·李廷机

    《五字鉴》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原名为《鉴略》,李廷机根据我国古史资料所写。此书大略是以五言诗句韵文的形式,按时代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所以,可以说这

  • 公孙龙子注·谢绛

    《公孙龙子》注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