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慶芝堂詩集卷九

瀋陽戴亨通乾撰

五言律詩一

◆五言律詩一◆

旅懷

客牛鎮

歲暮返里

烽臺秋望

送車宜年復入都門

送艾明德入都

贈趙南村二首

春望

山行

宿新城

公車入都留別蔡宗魯

春日過趙氏山莊

春感

友人簡邀踏青詩以謝之

讀書丁家窪雜詠

秋日都門感懷五首

微雨忽晴

與諸同人泛舟天橋灣得骸字磨字二首

再至紅橋

都門喜晤方問亭旋送出關憑達家書三首

三至紅橋

宿鎮安堡

春望

將至房山先寄寄齋先生

邃壑

袒腹

再過佛氏山莊

查驗任邱被水山莊

宿里長

書懷

鬚白

髮白

送秦妹丈之中江縣令

寄中江秦妹丈

鬚白

石琴步屈悔翁原韻

仲夏過紅橋阻雨次日尋幽至暮

香山看紅葉得黃字秋字二首

宿來青軒

晚至永安寺遲海涵百

再遊香山

臥佛寺

再遊臥佛寺七首

自洪光寺至說法亭

宦豎張鯨墓

過朝陽洞遂登朝陽絕頂

聽泉

別香山二首

過馬氏園林

自福建接富氏姊來齊河官署

題畫壁和同年子毛秋岑原韻

歷下亭懷古

自雒鎮放舟回縣

生日書懷

瓶中臘梅

雨後省耕過劉氏山莊

書感

倚檻

歸自長城驛經劉園小憩

雨後憶西山寄海涵百邊識珍趙珍兄弟

和毛秋岑濟上之作

編籬

長清縣道中

夜至長清縣

崮山望岱

立秋前二日夜坐懷屈悔翁邊識珍海涵百

初秋過五峰山

過靈巖寺

過裏峪泉

靈巖寺夜步

再過靈巖寺

訪余隱居久候不遇

詠佛手柑

詠方鏡

題千佛山精舍二首

○旅懷

孤館蕭條日嚴霜酷烈時鄉關憑夢寐潦倒賸鬚眉事業愁中酒文章醉後詩百年如過隙寧不感羈遲

○客牛鎮

月破殘雲出清光上几筵溪喧魚唼藻窗暗柳垂煙花氣熏深酌泉聲入夜絃身安忘在客倍覺主人賢

○歲暮返里

經歲羈京國隆冬返塞垣嚴霜翻白晝飢虎獵黃昏面削風塵悴身歸皮骨存老親驚拭淚艱苦到衡門

○烽臺秋望

慘淡黃雲戍陰森白骨堆望鄉無故識弔古有荒臺海月三更出悲風萬里來愁心當此夕鴻雁不勝哀

○送車宜年復入都門

纔釋經年恨旋看臘月行一杯今夕酒千里故人情邊塞此何地詩書豈衞生知余唯賴子相送淚縱橫

○送艾明德入都

曾說君西去初聞不作真徵車明在眼別酒暗傷神愁極今誰侶貧同獨爾親臨歧重把袂瑣屑問回輪

○贈趙南村二首

離索懷良侶逢君宿願伸論交傾肺腑落筆幻蛇神邊塞風塵際冰霜酷烈辰一尊相晤語應訂百年身

著述空前代經綸屈盛朝沈懷甘水石野服近漁樵龍劍秋長嘯螭珠老未凋莫貪禽尚隱蒼赤望甄陶

○春望

天涯登眺淚滴滴墮清笳雪汨峰頭樹春遲塞上花滯遼歸雁少望越暮雲賒心境同莊舄哀吟為喪家

○山行

險路行山塢陰風聒土囊大雲幬厚地寒雨灑穹蒼側足淩■〈山艮〉崿提心畏虎狼將投何處宿翹首望茫茫

○宿新城

百戰興亡地千秋眺望情荒谿量白骨明月弔空城霜冷鷹秋擊燈昏鬼夜鳴平生履險慣當此亦魂驚

○公車入都留別蔡宗魯

脂轄龍沙道悲風愴客神饑寒離二老冰雪去孤身絕域誰堪告傾囊爾又貧壯懷思急遂不敢畏艱辛

○春日過趙氏山莊

野樹緣溪密欹橋一徑通枝低衣墜綠花落鳥爭紅山忽開雲出村仍隔水中主人吟望久攜手步林東

久厭囂塵穢晴郊豁旅顏蕩胸春水活滌慮野雲閒徑曲偏宜竹窗低不礙山貪吟林色暮帶月返柴關

○春感

旅眼經春色翻生物候悲禽聲呼舊侶花蕊破新枝懷土情難抑吟詩句不奇片雲天際遠望久意俱馳

○友人簡邀踏青詩以謝之

迢遞猶為客乾坤空復春禽聲增別恨草色總傷神苦被愁中境頻摧病裏身誰堪還出郭攜榼坐花茵

○讀書丁家窪雜詠 【 在房山縣北巢大司寇寄齋先生別業】

春隱

攜尊

雨後偶成

掬月溪

邃壑

整屧

雨後山行

午睡

山曉

山雨

山行

·春隱

不出繁華境焉知避世心泉清消俗慮雲淡靜塵襟鷺浴盤渦淺鶯巢接葉深物情欣自得相對惜春陰

·攜尊

花開千樹錦柳軃一林煙鹿過溪留跡雲歸月滿川攜尊乘逸興掃石俯流泉苦被微名束空知靖節賢

·雨後偶成

微雨新晴後高軒獨坐秋眾峰拔地起遠水接天流詩有江山助吾來汗漫遊疏狂成野性甘狎海中鷗

·掬月溪

一帶煙光合柴門隔岸開乍離塵市遠頓覺利名灰溪鳥不飛去山雲欲下來忘機終日坐幽意自瀠洄

·邃壑

策杖孤村北攜尊邃壑前席陰雲出谷溪響石流泉魚躍開蘋葉鶯啼過柳煙物微知有託吾道亦從天

·整屧

整屧緣樵徑柴門日色低鷗行分水葉燕語落檐泥藉草杯常把閒吟杖每攜古來恬淡者多半樂巖棲

·雨後山行

宿霧收林薄探幽興不違過橋通蟹舍卓杖立漁磯疏雨灑山麓野風吹葛衣看雲閒出岫踽踽欲忘歸

·午睡

竹軒貪爽豁高臥與峰齊枕上夢初覺檐前日已低野花開絕壁山鳥浴晴溪識得浮生理閒雲過嶺西

·山曉

花氣熏殘夢禽聲喚宿醺岡頭一瀑下村落數家分樵牧人皆出飛潛物自羣慙余行役子終覺羨耕耘

·山雨

遠峰深翠裏隱隱起輕雷石氣蒸雲上山風挾雨來亂流爭磵落棲鳥破煙迴明月東岡出披襟坐釣臺

·山行

每至幽棲地長懷出世心緩隨流水去漸入白雲深墟里淡斜照煙蘿生暮陰道逢樵牧侶閒坐話中林

○秋日都門感懷五首

商聲摧木落生意在松柯大化已如此孤貞奈若何採芝山邃窅捧檄歲蹉跎出處悲身世秋風感慨多

漠漠孤雲細遙連渤海東日光吞野馬山色悴秋風骨以懷親瘦囊因絕俗空歸心千里外飄轉逐旋蓬

世情濃極處偏喜絕無聞徹骨貧應爾謀身事豈羣蒼松寒嘯雪孤鶴健淩雲敗葉經風雨蕭蕭落正紛

萬物逢秋殺榮枯此日看回風山骨慄落葉雨聲乾煉炭炊長餒懸鶉衣自安敢云貧亦樂頗惜後凋難

迂儒投俗尚那得好懷開野性從人議剛腸每自回歸鴻衝塞入蒼隼刷天來吾道唯安拙呼朋縱酒杯

○旱

風鼓邊聲勁塵埋日色懸但看陰匝地不見雨垂天割下銀河水應沾萬頃田自慙無羽翰惆悵意茫然

○微雨忽晴

正喜甘霖沛旋看螮蝀東斷雲攜雨黑落日散江紅鳥溼愁深樹魚歸會晚風獨饒憂國意霑溉望年豐

○與諸同人泛舟天橋灣得骸字磨字二首

呼艇緣城角移尊向柳涯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野景開晴旭高雲補斷厓中流同嘯詠真覺忘形骸

雨暗昨霄月煙開此日波陰晴時不測天地意如何雲色風頭靜天光水面磨悠然若有會山鳥忽來歌

○再至紅橋

再至曾遊處山家熟更宜迎人村犬狎入室野雲隨地僻孤峰秀天空獨鳥遲坐深心境靜忘卻夜歸時

○都門喜晤方問亭旋送出關憑達家書三首

昔別龍沙道同悲異域身長安重破涕故國未歸人事業頻虛歲衰強互問親平生關切意患難覺尤真

七年纔一晤一晤復分襟辛苦成何處乾坤共此心夢中鄉國杳天外海雲深歲月驚虛擲吞聲塞上吟

話舊君能主 【 問亭酤酒市脯留飲竟夜】 君行媿我貧交雖形跡外倍覺愴離神陟岵天涯子倚閭塞上親一函憑遠達心逐渡遼塵

○三至紅橋

頻來幽賞地林壑意相迎倚杖緣溪立晴雲隔水生吟情隨處遠野性覺名輕得意忘言說松風拂面清

○宿鎮安堡

慘雪搏風急陰雲覆野寬馬羸思轍臥身病怯衣單獵虎饑來慣羈人夢未安祇愁途路塞不敢夜衝寒

○春望

雲捲千峰翠煙消萬壑晴欲看春景麗翻使客心驚鴻雁摶風健鷦鷯托羽輕雄邊望不盡歸意若懸旌

○將至房山先寄寄齋先生

客舍頻遷次飄零媿腐儒愁來唯仗酒囊盡不能沽翠嶂晴雲細清溪浩月孤思君吟賞處早晚就菰蒲

○邃壑

已遠孤村北還過邃壑南雲峰騰峻嶺天影浸空潭入世情何淡看山性頗貪幾時沾薄俸歸去覓煙嵐

○袒腹

解衣掛蘿薜袒腹淨塵氛幽意慙高鳥煩心羨白雲何時祛世務終歲出人羣結屋同泉石襟期一證君

○再過佛氏山莊

塵寰意不愜策杖問莓苔橋斷依山曲溪流礙石回蒼煙樵子徑老雪故人梅坐我春風裏談深發舊醅

○查驗任邱被水山莊

永夜不能寐晨興信僕夫人煙衰草白秋色暮雲孤野艇衝冰入殘黎隔岸呼皇恩來救汝不是吏催租

○宿里長

里長昏投宿浮邱見水燈柴垣一破寺鳩面兩枯僧禦臘縫山??罽充饑晒水藤 【 生水中有節饑民取之充腹】 自誇逃竄盡生計有餘能

○書懷

韜精超俗慮幽想洽巖栖結屋峰千仞侵籬月一溪聳身霄漢近放眼白雲低此際堪逃俗相觀物性齊

戴笠理荒穢晨興出露垣誅茅培屋宇移石讓松根收柿工書翰分泉灌竹園百年長此役今世即羲軒

○鬚白

吾鬚方四十白間黑中絲精力衰何遽平生境可思學慙余未進老逼爾先知辛苦年年事殷勤怯歲遲

○髮白

對鏡驚霜雪絲絲入髩新忽思千古事轉慮百年身不老亦無術長存自有神顏彭今日看修短定誰真

○送秦妹丈之中江縣令

十年膺一命此去自難留叱馭蠶叢道懷親燕市樓江聲流萬古風葉下殘秋知爾中途淚潺湲不可收

○梅

草木凋枯日冰霜酷烈時香深天地苦花發古今奇歲月嗟何暮風光占未遲孤芳誰獨賞應與野人期

○寄中江秦妹丈

蜀道雖云險中江政不繁民因招募聚官賴撫循恩雲棧懸丹嶂松濤撼夜猨專心思報最鄉淚莫潺湲

○鬚白

鬚白已多日無如近轉添蹉跎成底事寂寞感華年修慝頻看鏡扶衰不學仙數莖留警惰吾道豈從天

○石琴步屈悔翁原韻

一與青峰別居然綠綺橫古風吹壁冷幽谷響泉清誰解臨厓聽空令逸韻生知音如可遇天地有新聲

他山蒙在御雕琢已無辭輕薄憐膠漆風塵豈磷緇霜峰寒雁落哀峽斷猨遲別調成孤賞空山雨雪時

再疊前韻

山川藏不住劚作紫瓊橫身帶波濤潤音傳巖壑清廟堂雖不御蒼翠覺長生堪惜米顛拜何知聽此聲

不知補天用聊傳清廟辭柱徽殊習玩堅白涅難緇霖雨鳴崖細松風度隴遲高山今在望識曲慕當時

三疊前韻

茲琴非近樂不許膝前橫本以重難御兼之音太清風霄玄鶴下丹穴彩鸞生應與鳴球貢熏風一奏聲

解鼓神人格知稀棄不辭絕無凡指弄翻少俗塵緇挂壁侵苔古遊魚出水遲昔賢成此意應不悅當時

○仲夏過紅橋阻雨次日尋幽至暮

耽幽忘溽暑特地到君家草色分行鹿鶯聲老落花於陵逃俗遠陶令去官賒野性偕孤鶴相隨看早霞

陰雲留過客攜雨到柴門杯酒謀鄰叟園蔬乞近村深燈連曙柝幽夢繞山樊自古唯蕭索方知重友倫

葛衫朝覺爽宿雨夜初還溪漲來新鳥雲開見遠山偶憑丞相圃暫豁旅人顏回首燕城內風塵咫尺間

飯後復來坐清風開我襟山雲低度磵溪鳥不歸林日色回峰影詩情惜柳陰春風沂水後懷古一何深

欲窺羣物理非獨愛村晴臨水知魚樂看山識鳥情天機真自暢幽緒亦旋生遊衍閒居地榮名頓覺輕

避日頻移席殘尊落照間農人歸隴犢樵爨隱雲山佳景隨時得勞生貴自閒還將無盡意乘興叩松關

○香山看紅葉得黃字秋字二首 【 海涵百有詩相約】

山寒經宿雨樹樹雜丹黃名士耽幽勝新詩寄草堂偶依流水坐翻歎俗塵忙嘉會還期再秋風引興長

幾載塵勞夢名山得暫留杖藜探絕壑雲樹狀高秋野性看飛鳥寒聲聽夜流憑將幽僻興攜手問同遊

○宿來青軒

已覽香山勝還尋勝地眠陰崖連戶竹疏磬出山煙月色緣階上泉聲到枕邊夜來魂夢冷身在白雲巔

○晚至永安寺遲海涵百

竟日歷巉巖耽幽不覺艱遠煙歸鳥路清磬夕陽山石磴雲霞引松門鐵鎖攀主人相失後徙倚暮崖間

○再遊香山

一從遊賞後念此意何殷伏枕夢流水開窗想白雲林巒經再過煙月會平分幾日濃霜下丹楓落葉紛

○臥佛寺

虛空天地外清冷對金仙已證真三昧應參不二禪塵勞何所得登眺忽茫然心契幽香妙筌蹄欲棄捐

○再遊臥佛寺七首

西風吹杖履來往亦無端山色飛晴翠鐘聲過遠灘鶴巢雙樹老鹿徑一僧寒佛臥何時醒階前落葉丹

雲起從遮簟風來任落花溪光搖戶牖山色浸袈裟一入希夷境金消世俗譁忽思遂初服身臥白雲賒

我來尋眺聽慈眼自朦朧頓覺見聞寂真教色相空虛窗通遠翠高樹下秋風心境渾無著悠然念始終

雲霞隨過客泉石繞香臺大塊夢誰覺空王睡不回野花開欲歇溪鳥去還來靜驗浮生理孤亭坐蘚苔

大千同一夢佛臥亦何因恍接無言教旋多有累身霜蛩鳴晚砌風籜墜寒筠豈是維摩病西來大義真

松窗雕檻外日日下朝暾一榻空今古深山冷夢魂雲陰侵座溼鳥語入林昏眾衲何多事經聲響暮村

望佛佛猶臥還尋舊路迴野禽隨上下流水亦瀠洄來處雲何在歸途日已頹回看深翠裏瞬息隔塵埃

○自洪光寺至說法亭

說法人何在探奇性頗貪九盤松磴石雙乳石泉甘 【 九盤松雙乳泉任洪光寺西北】 鳥道隨雲入霜林墜葉酣幾時深 【 脫樹字】 裏添得一茅庵

○宦豎張鯨墓

岧嶢閹豎墓松柏上雲霄鑿翠開山穴淩空跨石橋攀蘿尋舊碣拂蘚認前朝惆悵夕陽下蕭蕭紅葉凋

○過朝陽洞遂登朝陽絕頂

洞口朝陽寺山坳日色曛佛天開鬼斧 【 佛室佛像皆依山鑿石而成】 石窟護神雲偶結林泉侶高瞻鸛鶴羣探奇聊憩息峰頂望氤氳

振策猨猱徑身躋翠巘崇濤聲驚地軸人語落天風宇宙收雙目蒼茫立太空桑乾東去疾舟楫海門通

○聽泉

幽磵聽泉聲山中約二更野風生竹□孤月入懷明俗慮一時淨閒心永夜清轉愁明發去塵市若為情

○別香山二首

已命歸途駕猶看旭日前山容增爛縵我意倍流連泉石別今日鶯花想隔年再遊愁不遂把酒囑林泉

殷勤傾濁酒與爾結幽情已快連朝賞還申後日盟白雲常在眼流水莫收聲題遍巖間石君應更著名

○過馬氏園林 【 以下丁巳齊河縣作】

雖未出城市來茲意己欣小庭初過雨密竹暗通雲魚鳥咸知樂囂喧靜不聞暫偷忙裏暇亦覺遠塵氛

○自福建接富氏姊來齊河官署

昔別遼河畔今來濟水濱尋常一分袂二十七年人兄弟尚誰在存亡各愴神高年思骨肉庶一慰慈親

○題畫壁和同年子毛秋岑原韻

滄海誰仙隱飄然去不還天容空映水雲氣暖蒸山老屋升沈外扁舟出沒間浮家計未遂心向畫圖閒

遠水浮天地孤舟日往還到門唯白鳥舉目即青山遙憶風塵際誰知住此間相期婚宦畢身入箇中閒

○歷下亭懷古

歷下亭猶古昔人曾此遊我來尋勝跡霜冷荻蘆秋萬卷藏書屋 【 邊庭實】 干霄白雪樓 【 李滄溟】 徘徊風雅地山色遠含愁

○自雒鎮放舟回縣

歸舟耽自在晚興覺偏濃漁火驚栖鷺柴扉聞夜春煙籠寒渚月風度遠村鐘柔櫓菰蒲外前山隔幾峰

○生日書懷 【 時年四十有九】

寂寞成何事蹉跎忽至今聰明過壯歲道德負初心斜日延疏竹寒花逗晚林昌黎箴自在讀罷一沈吟

○瓶中臘梅

不隨梅競白迎臘吐芳菲於道色唯正先春氣不違暗香聞靜夜幽室發清機意趣忘言說寒窗對月暉

○雨後省耕過劉氏山莊

覘農出東郭林壑夜初晴春雨既云足田家各有營窗虛通燕語花暖聚蜂聲民物欣如此相看慰我情

○書感

故國田園盡無謀奉老親迂疏希用世俯仰學隨人十載空勞瘁殘生尚汨陳終愁經事淺有玷白華身

○倚檻

春風輕拂袖倚檻一開顏宿雨朝初霽孤雲淡未還菱歌生極浦鳥語話青山何必滄洲去悠然意自閒

○歸自長城驛經劉園小憩

芳徑轉幽僻孤亭淨俗氛檐花風靜落人語竹深聞灘響疑來雨松陰欲下雲淵明曾試仕野性卒離羣

○雨後憶西山寄海涵百邊識珍趙珍兄弟

獨坐新晴後官清憶昔閒西峰偕舊侶採藥駐衰顏紅葉林中寺斜陽雨後山別來幽賞地勝事孰追攀

○和毛秋岑濟上之作

濟上春風暖臨流暢我情長橋分甸服一水界齊清泰岱雲來近虛空雨易成田家八萬戶沾灑遍深耕

○編籬

編蘆成小圃籬落近農村野蔓縈新葉綠雲垂滿園漸能羅蝶翅疏不礙花魂領取幽栖意閒吟坐竹軒

○長清縣道中

輪鞅雖云瘁溪山興頗濃炎蒸消澍雨雲壑作秋容禾黍知民力棉機校女傭百年生計足蕭灑是桑農

○夜至長清縣

雨收雲尚在泥淖阻官程隨役呼相應肩輿歇復行野香生夜露荒徑逐蟲聲比至嚴城下譙樓報二更

○崮山望岱

岱宗何處是崮頂正當衝登眺豁雙目蒼茫隔數峰雲來疑作雨心寂若聞鐘何日磨崖上高尋歷代踪

○立秋前二日夜坐懷屈悔翁邊識珍海涵百

露下消煩熱清言欲二更桐陰延夜月蟲語作秋聲觸景情何遠懷人句忽成興心飛鳥上離思覺旋生

○初秋過五峰山

不是因公至何知此境仙奇峰爭插漢秋水遠浮天老衲藏深峪疏鐘出曙煙到來心境寂覓勝且流連

雲構盤空邃仙源入境清過橋通鳥道穿竹忽泉聲峰壑階前秀山禽時一鳴林梢風葉落點點動秋情

素性耽邱壑茲遊暢我情野花隨意發山鳥不知名圭組心俱淡煙霞念頗生攜笻閒眺望緩步覺身輕

坐久花時落風輕水自紋松陰寒欲雨石罅暖生雲山寂樵歌起風霄靜裏聞忘機親牧豎鷗鶴亦同羣

斜陽催返駕無計復淹留好鳥啼將別清泉咽不流霜催紅葉曙山養白雲秋再至幽栖地應??弃信宿遊

○過靈巖寺

鐵縷袈裟舊 【 佛圖澄鐵袈裟尚存】 虬松枝幹長 【 玄奘西去摩松曰汝可西長一年枝忽東向弟子知師歸矣】 神僧歸寂寞林壑望蒼茫野鳥啼空谷虛堂聞妙香筌蹄何處覓心向靜中忘

○過裏峪泉

巉巖循僻路窅窕入林邱見水知村近看山識歲秋鳥啼幽磵竹人倚夕陽樓安得關橦手相隨記勝遊

○靈巖寺夜步

日入興難盡看山夜若何寒潭生月小空谷受雲多樵唱出蘿薜禪燈下芰荷疏鐘聲遠近隱隱隔巖阿

○再過靈巖寺

松窗侵翠靄經案接旃檀疏雨度高閣輕風生暮寒再來禪院淨真遠俗塵干蓮社開何日青山不厭看

○訪余隱居久候不遇

覓勝來幽境兼之訪所思到門寒綠繞隔岸落花遲淺草歸村路斜陽罷釣時徘徊原野上芳躅暮何之

○詠佛手柑

霜柑懸色相佛手是耶非伸屈皆禪諦駢枝亦悟機掌應摩頂現香逐散花飛靜味拳拳妙西來大意微

○詠方鏡

虛中生皎潔靜裏察微茫照老鬚眉熱菱花心事涼萬端無定象隨應不拘方纖翳防虧鑑摩挲為發光

○題千佛山精舍二首 【 在山東省城正南八里】

磴道歷殘雪攀援陟翠巒諸天龕石穴清梵落雲端妙諦閒中悟塵寰世外看萬家煙霧裏攘攘正衝寒晴日擴奇胸崖端卓瘦笻高城浮片水平野聳三峰雲竇藏冰雪風霄響檜松卑喧尋解脫此地覺從容

慶芝堂詩集卷九

猜你喜欢
  赵葵·唐圭璋
  曾觌·唐圭璋
  ◆侍读学士小云石海涯(酸斋集)·顾嗣立
  第八十都回 有情人都成眷属·陈端生
  第五出 奸谋·陆采
  彭寿之·隋树森
  第三折·关汉卿
  词苑丛谈卷二·徐釚
  黄庭坚诗全集十·黄庭坚
  卷二百七十四·陈思
  巻十六·袁表
  卷六百四十四·佚名
  卷三十二·佚名
  十集 三卷·钱德苍
  幽通赋原文·班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王世贞

      唐文皇手定中原,笼盖一世,而诗语殊无丈夫气,习使之也。“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差强人意,然是有意之作。《帝京篇》可耳,馀者不免花草点缀,可谓远逊汉武,近输曹公。 

  • 卷之三·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古诗拟古十二首其一繤繤墙下李芃芃陂中麦浩浩望逺

  • 初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八古今体六十九首【癸亥七】兴京姬室于豳日炎刘起沛时一人方缔造四海遂为基皇?犹然在臯门尚可思屏藩堪示固宫室不言卑往者争?际同归出衆姿秋风经故国膏雨遍新陂父老迎鸾驭材官卫羽旗初来尤

  • 题小蕙周岁日造像·刘半农

    你饿了便啼,饱了便嬉, 倦了思眠,冷了索衣。 不饿不冷不思眠,我见你整日笑嘻嘻。 你也有心,只是无牵记; 你也有眼耳鼻舌,只未着色声香味; 你有你的小灵魂,不登天,也不堕地。 啊啊,我羡你,我羡你, 你是天地间的活神仙! 是自然界不加冕

  • 卷八·王翰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八明 王翰 撰七律中秋小酌録呈诸贤友二首浮云四敛见膧胧蟾泣秋霄海雾空万里素虹生碧落九天丹桂堕金风玉光浮动舞衣上银汉横斜醉眼中入手酒杯须强饮不知来岁与谁同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

  • 列传第三十三·刘昫

    ○郭孝恪 张俭 苏定方 薛仁贵 程务挺 张士贵 赵道兴 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密大悦之,谓曰:“昔称汝颍多奇士,故非谬也。”令与徐勣守黎阳。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张廷玉

        杨洪 石亨 郭登 朱谦 孙镗 范广   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将才也。”令识其名,进

  • ●绎史恤谥考卷八·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氏辑入祠士民(下)顾明楫定西侯参谋顺天人。尽节舟山,妻亦殉之。林世英生员福建人。舟山破,死之。华夏贡生定海人。杭州破,与钱肃乐等起兵守宁波。后以密谋通海,事泄下狱死。妻陆殉之。周宗彝举人海宁人。熊汝霖

  • 第二八六移同治十二年闰六月二十五日一一七○三--一○·佚名

    淡水分府何,移知蚶江分府及惠安知县:难妇已由其生母领回即补分府、署台湾北路淡水分府何为移覆事。(注)本年闰六月初五日,准惠安县(贵县)文开:「本年五月二十四日,据卑县樟柿铺、埔上乡生员陈宝书呈称:『生

  • 卷四十五 论语二十七·黎靖德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章   问:"'明日遂行。在陈绝粮。'想见孔子都不计较,所以绝粮。"曰:"若计较,则不成行矣。"〔焘〕   周问:"'固穷'有二义,不知孰长?"曰:"固守其穷,古人多如此说。但以上文观之,则恐圣人一时答

  • 卷十二·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二   宋 李樗黄櫄 撰魏葛屦诂训传第九    国风葛屦刺褊也魏地陿【音洽】隘【於解反】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急而无德以将之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

  • 劝孝歌·王中书

      清&middot;王中书   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   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   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   我今述俚言,为汝效忠告。   百骸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

  • 杂篇&middot;寓言第二十七·庄子

    [题解]《寓言》以篇首头二字名篇,名篇方法同《外物》。“寓言”就是以假托他人之言来阐发自己的道理。这是庄子论述自己观点的一种手法。全篇的宗旨在于庄子的哲理是用大量的寓言作为论证的根据的,但也

  • 诗解颐卷三·朱善

    明 朱善 撰大雅三文王首章此章之意约言之而四句已足惟周公告戒其君言有尽而意无穷故反覆申之其徳之显即于昭之谓也其命之时即维新之谓也其陟降在帝左右即文王在上之谓也然于昭以言其神而不显又言其徳何也葢周家天命

  • 菩萨戒本经笺要·智旭

    慈氏菩萨说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第二译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笺要大文为三。初归敬述意。二正列戒相。三结示宗趣。初及第三。皆结集家所安。二正列戒相。出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中。谶师于地持论已先译竟。今更译出别行。

  • 在加尔各打印度文化协会欢迎会与该会会长谈话·太虚

    ──一月十六日──长:这次贵团到印度来,以后中印两民族的关系,当更加密切!  师:这次本团访问各国,就是证明中国千年以前的佛教仍健在,希望印度把千年以前的佛教也重建起来!我在中国,就是想复兴唐玄奘时代最盛的佛教,同时沟通

  • 孟郊集·孟郊

    孟郊诗集。宋次道重编。先时世传汴吴镂本五卷,一百二十四篇;周安惠本十卷,三百三十一篇;别本五卷,三百四十篇;蜀人蹇濬用退之赠郊句纂成《咸池集》二卷,一百八十篇。自余不为编帙,杂录之,家家自异。次道总拾遗逸,擿去重复,若

  • 光绪拉池县丞志·佚名

    打拉池县丞,设自光绪元年,全无旧志遗存。叠奉上宪议颁二十七条饬令,遵照访编,阅数月而始成。其于条目中之所未载及载而未全者,委属无从采访。是役也,乃贡生陈希魁、训导谢文俊、廪生杨希贤为编次,附生赵子绅、魏崇文、杨文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