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425_1 【续古诗十首】白居易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妾身有存殁, 
-                 【刘诜:词作6首】○○满庭芳次韵赋萍碧唾成花,翠玑浮雾,水边裙影知谁。半沟未合,脂水过生肥。小扇迎风试拂,翩翩去、还复差池。凭兰处,怕伊贪见,见了却忘归。桥西。青不住,乳鸳行破,一瞬沦漪。看疏如有恨,密似 
-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八      宋 韩淲 撰七言絶句	玩易	刚决柔爻是五阳一年春数此方强希夷只把临分画龙见于田意最长	太玄准易装为旅历气推详阳夏时亲寡且从人事说艮离山火去何之	读归去来词	彭泽非缘懒 
- 书载「蛮夷猾夏」,诗称「玁狁孔炽」,久矣其为中国患也。秦、汉以来,匈奴久为边害。孝武虽外事四夷,东平两越、朝鲜,西讨贰师、大宛,开邛苲、夜郎之道,然皆在荒服之外,不能为中国轻重。而匈奴最逼于诸夏,胡骑南侵则三边受敌,是以 
- 司天掌日月星辰之象。周天一岁,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而谨察其变者,以为占。占者,非常之兆也,以验吉凶,以求天意,以觉人事,其术藏于有司。历者,有常之数也,以推寒暑,以先天道,以勉人事,其法信于天下。术有时而 
-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六大学士朱 轼撰循吏传八金王政王政辰州熊岳人也其先仕渤海及辽皆有显者政当辽季乱浮沈州里高永昌据辽东知政材略欲用之政度其无成辞谢不就永昌败渤海人争缚永昌以为功政独逡巡引退吴王栋 
- 袁聿修,字叔德。七岁时家中有丧事,他按礼守丧就像成年人一样。九岁时,被州官征辟为主簿。性情深沉,有见识,处世清静寡欲,从不与任何人竞长较短。姨父是尚书崔休,对他十分赏识。十八岁,他任本州的中正,兼任尚书度支郎中。齐天保 
- (明)王世贞 撰○恩泽公侯伯表古恩泽侯凡有三曰外戚则如吕武之为王与王氏之五侯丁傅梁窦之类曰中官则如赵髙孙程单超之类曰嬖幸则如董贤赵修之类是三者皆能干斁典章变动玄象使帷幄汗马之勲臣解体而不可收志节之士轻视貂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 洪武十七年夏四月戊辰朔。 己巳,享太庙。 升虎贲左卫指挥佥事王宝为府军左卫指挥同知,府军卫正千户张刚、单德、府军右卫正千户李祥皆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豹韬卫副千户张荣、龙骧卫副 
- ○人道人道之交以诚信诚信不磨非惟自成亦足成人诈伪无据非惟自败亦足败人待人以诚盖有生之不以为恩杀之不以为怨者诚则公公则天也待人以伪盖有生之而疑其市恩杀之而疑其复怨者伪则私私则人莫之信也爱己者能爱人轻己者 
-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乙则曰经始灵台其谓之灵者则以其不日之成有如神也孟子曰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此之谓也写官曰孟氏自引经耳岂真以不日之成谓之灵耶左传哀二十五年卫侯为灵台借圃汉地理志济隂成阳有尧灵台后汉章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六)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十五日中有三斋法。云何为三。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八日斋日。四天王遣诸辅臣。观察 
-  五灯严统序治有治统。虽典午奄有朔南。仅足为汉唐之闰位。道有道统。虽河汾拟经赞述。讵敢奸洙泗之见知。禅有禅统。即宗分五派。无非绍震旦之初灯。然不面证。一堂未许称传衣之法嗣。乃有承虚接响。偶以私淑因而暗 
- 宋代诗文别集。80卷。洪适著。《四库全书总目》谓“适以词科起家,工于俪偶”,“其内外诸制,皆长于润色,藻思绮句,层见迭出”,“至于记序志传之文,亦尚存元祐之法度,尤南宋之铮铮者矣”,“其他表、启、疏、状诸篇,亦多 
- 《遵生八笺》中列有“兰谱”一则,兰谱中附有“种兰奥诀”,“培兰四戒”,“雅尚斋重订逐月护兰”12首。 
- 简称《妙林经》, 亦名《习胜经》。道教书名。三卷。此经依托元始天尊与诸真人论道,记其言论,分为十品,每品前为论说,末为偈文(第七《众真说法品》无偈文),偈文概述论说要旨。全经主旨在阐述大乘妙义,认为一切众生,心 
- 本书分三卷,胡传撰。作者字铁花,号钝夫;安徽绩溪人。清同治九年,以岁贡就职训导。后由保奏,以直隶州知州补用,分发江苏。光绪十七年,台抚邵友濂奏调,旨发台湾差委。次年二月抵台,历充全台营务处总巡、台南盐务总局提调;十九年五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