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胡颖传

胡颖字方秀,吴兴东迁人。他的先人们寓居吴兴,推行土断政策时成为当地人。胡颖身材高大,性情宽厚。梁朝官至武陵国侍郎、东宫直前。去到番禺,征讨俚洞,广州、西江都护高祖在广州,胡颖于是亲自与高祖结交,高祖和他同郡,隆重地接待他。等到南征交趾,胡颖随高祖前去,其他各位将帅都出自他手下。平定李贲后,高祖回师,胡颖隶属西江,出兵时多派胡颖留守。

侯景之乱时,高祖打败元景仲,又越过大庾岭援救朝廷,平定蔡路养、李迁仕,胡颖都立有战功。历任平固、遂兴二县县令。高祖进军在西昌驻扎,以胡颖为巴丘县令,镇守大皋,负责粮运。去到豫章,以胡颖督管豫章郡。高祖率军和王僧辩在白茅湾会师,共同讨伐侯景,以胡颖主持留守事务。

梁朝承圣初年(552),任命胡颖为假节、铁骑将军、罗州刺史,封他为汉陽县侯,食邑五百户。不久任命为豫章内史,随高祖镇守京口。北齐派郭元建出关,都督侯調率军抵抗。高祖从府内挑选了三千骁勇配给胡颖,命令他跟随侯調,在东关大败郭元建。三年,高祖围攻广陵,北齐人东方光占据宿预乞降,高祖于是派胡颖为五原太守,随杜僧明援助东方光,没有攻克,退回,被任命为曲阿令。不久带领马军,跟随高祖袭击王僧辩。陈书又随周文育去吴兴讨伐杜龛。绍泰元年(555),被任命为假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轻车将军、南豫州刺史。太平元年(556),被任命为持节、散骑常侍、仁威将军。不久兼任丹陽尹。

高祖受禅称帝,胡颖兼任左卫将军,其他不变。永定三年(559),随侯安都征讨王琳,在宫亭打败敌将常众爱等人。世祖继位,被任命为侍中、都督吴州诸军事、宣惠将军、吴州刺史。不去就职,不久授职为吴兴太守,将军职不变。天嘉元年(560),任散骑常侍、吴兴太守。同年六月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追认为侍中、中护军,谥号壮。二年,诏令配享高祖庙庭。其子胡六同袭封。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五·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货下七·脱脱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赵晔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七·佚名
  第四卷 咸丰(中)·缪荃孙
  卷十一·佚名
  卷二十七 中上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上·班固
  王处直传·欧阳修
  卷二百六·杨士奇
  卷第五十二·佚名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高晋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395_1 【冰柱】刘叉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   鬓发蓬舥。雀惊鼠伏,

  • 卷五·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五 (元)周权 撰 ○七言古诗 古琴漆有蛇蚹纹者材之良也道友携一琴甚古谓是零陵湘石枯桐斵成索价三百缗无偿之者戏作湘桐吟 黄锺沈声喧瓦缶良材入爨知多少谁裁鸣凤千年枝蛇蚹龙纹巧蟠纽泽坚古

  • 补录茕斋诗文补遗七十一篇·李白

    李太白全集 补录茕斋诗文补遗七十一篇○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客从昆仑来,遗我双玉璞。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余,食之可以凌太虚。爱之颇谓绝今昔,求识江淮人犹如比石。如今虽在卞和手,□□正憔悴,了了知之亦

  • 02、双戏·蒲松龄

    高公、高母上云年岁周花甲,鬓边白发生;有子万事足,无妾一身轻。 咱家姓高名猷,字是仲鸿,本贯临江府峡江县。俺本宦官后人也,家中有万金产业。我合夫人周氏,都是六十余岁。五十上生了一子,叫小长命。自从读书,起了个名字叫高蕃

  • 志第三十 百官下·沈约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郊庙临轩,则一人执麾。《汉百官表》秦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汉因之。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亦无员,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诸王朝见,则引王就坐。应劭曰:“每日莫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

  • 卷四百七十二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癸丑朔,資政殿學士胡宗愈為禮部尚書,龍圖閣待制、知永興軍蔡京為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宗愈、京除命,政目在三月二十八日。)翰林院學士梁燾言:「元豐侍從可用者多,唯蔡京不可用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纪昀

    列传唐 【七十三】○唐七十三裴坦【贽】 崔彦昭 郑畋王铎【镣】 王徽卢携萧遘韦昭度 张浚刘 崇望【崇龟崇鲁】 郑延昌 王溥卢光启 陆扆王抟郑綮朱朴【孙偓】韩偓裴坦崔彦昭郑畋王铎王徽卢携萧遘韦昭度张浚刘崇

  •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解惠全 白银亮 译注【说明】这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方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yì,益)佐禹

  • 契丹传·薛居正

    契丹,是古代匈奴人的后代。世代居住在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契丹所居之地本是鲜卑人的故地。那里的风土人物,世代君长,前代的史籍中已记载得很详细了。唐朝懿宗咸通末年,契丹王叫习尔之,疆

  • 张晋亨传(附张好古传)·宋濂

    张晋亨,字进卿,冀州南宫人。其兄张颢率领冀州数道之兵马于青崖投向严实,后随严实一道归降蒙古,张颢升为安武军节度使,在西征中战死。太祖十三年(1218),太师、国王木华黎奉命让晋亨承继其兄颢的官爵。晋亨广读书史,为人小心谨

  • 卷一·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圗式卷一祭器一天坛祈谷坛地坛暨各坛祭器天坛正位苍璧 谨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圜象天疏苍皆是天色故用苍也本朝定制天坛正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五 洪武二十五年春正月癸未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播州宣慰使司土官罗钦、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等贡犀、象及马。 丙戌,享太庙。 丁亥,右都御史袁泰奏:“监察御史胡昌龄

  • 第50章·老子

    【原文】出生入死(1),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2)。夫何故也(3)?以其生生之厚也(4)。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5)。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

  • 自作境界品第四·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螺髻梵,天主应当知。八种九种心,常与无明转。能生诸世间,皆心心法现。由彼流转故,诸识与诸根。无明所变异,本心坚不动。世间及根境,皆从十二支。能生及所生,刹那而灭坏。梵世至非想,亦从於因缘。唯

  • 乐郊私语·姚桐寿

    元代笔记。1卷。姚桐寿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将其编入子部小说家类。本书写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元末战乱频仍,姚桐寿避乱于海盐,当时海盐还未被战火波及,他得以闭户安居,从容著述,免遭兵燹之祸,所以本书名为《

  • 庆芝堂诗集·戴亨

    《庆芝堂诗集》18卷,收录诗文1312首。

  • 东行三录·马建忠

    马建忠为清末洋务派要员,谙习洋务外交。此书即为其出使朝鲜时的闻见记录,同时详细记载了清朝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东行续录》一卷、《东行三录》一卷,为马氏所续书,内容同上。本标点本据民国

  • 政学录·郑端

    五卷。清郑端撰。郑端,字司直,直隶枣强(今属河北)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江南巡抚。本书仿吕坤《明职》体例、内容而作。主要记述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的职掌、法规,以备各级官员参考采用。所列机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