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移剌子敬传

移剌子敬,字同文,本名叫屋古朵鲁,辽国五院人。他的曾祖父是霸哥,官做到同平章事。他的父亲拔鲁,准备任使官。都统杲攻克中京,辽国君主向西逃跑,留下拔鲁督运辎重,不久辎重被掠夺,拔鲁于是自己剃去了头发,逃进山林。

子敬读书好学,皇统年间,皇上特地召移剌固进官编撰修订《辽史》,移剌固辟举移剌子敬为掾属,《辽史》编修完毕,子敬被任命为同知辽州事。按旧的规定,本厅自有所属土地,每年收入数百贯钱,州官每年收取税捐,地主们以此为例,不曾请求辩解。子敬说:“已经有公田,有什么理由再从民田中收取税金?”竟然不去收取民田税金。子敬任期满了,郡人请求将子敬留在行台省,圣上不允许。天德三年(1151),入朝任翰林修撰,迁任礼部郎中。

正隆元年(1156),诸将巡边,皇帝诏令子敬监战,军中元帅拿战利品分给将士,也送给子敬,子敬不接受。还朝入见皇上,海陵王对他说:“你家贫而不贪利,不接受俘获战利品,朕很是赞赏你。”凡是与子敬同行官僚所获取的战利品,都被没收进了官府库中。之后皇上诏令子敬设宴赏赐诸部官员,向他们宣布:“凡受进封的,按常规是派宰相大臣去办,因为你以前的表现才能称职,所以特别直接对你下命令。”让子敬回去了,升迁他为翰林待制。

大定二年(1162),以待制身份同修国史。当时,窝斡的余党散居在诸猛安谋克当中,皇帝诏令子敬前往去安抚他们,仍然宣布他们是猛安谋克,以及州县的汉人,不像以前的时候用兵打仗互相杀伤,心怀怨恨则去残害契丹人。子敬出使归来,改任秘书少监,兼撰修《起居注》,并像以前一样撰修历史。皇帝下诏说“:因为你博通古今,所以任命你去修史。”皇上经常召子敬入宫讲论古今以及时政利害,有时讲到半夜。子敬有良马,平章政事完颜元宜向他索要,子敬因为元宜是宰相,不给他。到了元宜请求辞官,被罢免宰相去东京任职,子敬才拿这匹良马送给元宜并为他送行,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称赞他做的对。

当时,仆散忠义攻伐宋国,宋国请求讲和,而文书、疆界都未确定。子敬和秘书少监石抹颐、修《起居注》的张汝弼正在偏殿侍候,皇上说:“宋主求和,但宋人反复而不讲信义,喜欢夸大其辞。”子敬回答说“:宋人从来都是以浮虚之辞来欺骗人,传来文书说海陵在采石战败,大军向北撤回,他们按兵不动,并不追击,从而保全海陵全军而还。其实海陵不曾在采石战败,宋人的诡谲诈骗大多是这一类的。我朝回书应该写明我们派出大军。如果下令渡江,那么宋国国土,一定归我大金所有。”子敬迁升右谏议大夫,仍然撰修《起居注》。

圣上驾临西京,州县官奉诏入见,猛安谋克不准跟班。子敬禀奏说军民是一体,应该同时命令猛安谋克跟班入见,皇上赞许并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责备宣徽院。到了端午朝会,皇上诏令依照子敬的奏议去办。子敬说山后禁止出入留做打猎的地方划得太广了,对百姓耕垦有所妨碍,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于是把四外打猎的禁地交给了百姓。子敬又迁任秘书监,谏议、修《起居注》等依然如故。

子敬推举同知宣徽院事移剌神独斡、兵部侍郎移剌按答,太子少詹事乌古论三合自荐要取代他们,皇上不同意。子敬和同签宣徽院事移剌神独斡侍奉皇上,皇上说:“辽国虽已灭亡却不忘旧俗,朕认为是这样的。海陵学习汉人风俗,是忘本。如果依照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没有失误,这是长久之计。”世宗将到凉陉,子敬与右补遗粘割斡特剌、左拾遗杨伯仁上奏说:“车驾到曷里浒,西北招讨司正好圈在行宫的内地。请求把它迁到界上,用来作为遮蔽环卫的屏障。”皇上说“:好。”皇帝下令在尚书省说“:招讨斜里虎可以迁徙到界上,治理蕃部的事情。都监撒八仍然在燕子城做猛安谋克之事。”

皇上和侍臣讨论古代的人君是否贤君,子敬上奏说:“陛下凡是和宰相大臣议论策划,不可不叫史官知道讨论内容。”皇上说“:卿说的对。”批转签书给枢密院事,让子敬同修国家历史,出任河中府尹,请求退休养老。河中地方气候炎热,皇上担心子敬不耐暑热,改任他为兴中府尹。子敬的女儿从懿州来兴中探视,在途中遇到强盗,把她的行李掠夺一空,事后又归还了她,并谢罪说“:我辈开始不知道是府尹家的人,府尹对人民有恩德,还能忍心侵犯他吗?”子敬又奉命迁任咸平、广宁府尹。二十一年(1181),子敬辞官,在家中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子敬曾经出使宋国,以及接受诸部落的进贡,所接受的礼物,全部分给了亲戚朋友。到逝世时,家里没有富余钱财,他的儿子典当家宅用来料理丧葬之事。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脱脱
  卷十(中)·常璩
  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鸡逞毒·蔡东藩
  卷第一百三·胡三省
  卷四十·五代(前后蜀)·蒋一葵
  第三十六回 壬辰年明太祖应运龙兴·黄士衡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西汉年纪卷九·王益之
  第十六卷 元贡生 明贡生(一)·缪荃孙
  王盟传·令狐德棻
  卷四十·佚名
  中英藏印条约·佚名
  卷首之一·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斋诗话 全文·曾慥

      一、荆公桃源行   荆公《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指鹿为马,乃二世事;而长城之役,①乃始皇也。又指鹿事不在望夷宫中。荆公此诗追配古人,〔惜乎用事失照管为可恨耳。〕②(《丛话》前

  • 小病·戴望舒

    从竹帘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在浅春的风里它几乎凝住了;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于是遂有了家乡小园的神往。小园里阳光是常在芸苔的花上吧,细风是常在细腰蜂的翅上吧,

  • 卷六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九巫山类五言古巫山高         【齐】王 融想像巫山高薄暮阳台曲烟霞乍舒卷蘅芳自断续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瞩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緑巫山高         【梁】元 

  • 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丑传宫掖 内应外合刃及殿庭·蔡东藩

      却说齐嗣主昭业,即位逾年,改元隆昌。自思从前不得任意,至此得了大位,权由己出,乐得寻欢取乐,快活逍遥,每日在后宫厮混,不论尊卑长幼,一味儿顽皮涎脸,恣为笑谑。世祖时穆妃早亡,不立皇后,后宫只有羊贵嫔、范贵妃、荀昭华等,已

  • 第三卷·况周颐

    李季,宋人,见《广川书跋》。林材,明人,着《福州府志》七十六卷,见《千顷堂书目》。二人姓名,可称绝对(季增李一笔,材减林一笔),不能有二。半臂非胡服也。叶石林云:“即褙子,古武士之服,后又引长其两袖。”云云。江阴炮台官吴祖裕以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杨士奇

    宣德四年五月丙午朔昏刻有流星大如鸡弹色赤尾迹有光出辇道东北行入天津○丁未亦力把里舍伯沙来归奏愿居京自效命为所镇抚赐冠带金织袭衣彩币银钞绵布鞍马仍命有司给房屋器皿等物如例○陕西汉中卫卒周堡妻毛氏一产三男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二百一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六月十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目下各处有雨,禾苗大好,秋成十分可望。米价照常,七钱八分至八线五、六分不等。丝价头等好细丝每两七分九厘有另,次等丝每两七分三厘有另

  • 闲愁记·胡兰成

    闲愁记一却说上回唐君毅来日本讲学,那十几天里,正值爱珍又在吃冤枉官司,我每隔一日到立川警察署拘留所去看她,送饭菜与换洗的衣裳。可是我没有对朋友说起,除非听者三请。我不说,是因为庄严,若说是因为慈悲。那天正午我在东京

  • 论语觧卷五·张栻

    宋 张栻 撰子罕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夫子之言明其义之所当然耳义所当然则亦无不利者夫子特罕言之也至扵命与仁凡夫子之所言何莫非是理而何隠乎尔也在学者潜心何如耳然夫子未尝指言之也谓之罕亦可矣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

  • 第十二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下)·梁漱溟

    人的自觉能动性--人所区别于物的特点--是怎么来的?那仍不外来自一切生物之所以生活的共同源泉而已。作为一切生物所共同的生命本原,在各不同种别的生物皆有所显示或透露,而其透露最大者要莫如人心。简捷地一句话:人心正

  • 卷五百五十八·佚名

    △第五分设利罗品第五复次憍尸迦。假使充满此赡部洲佛设利罗以为一分。有书般若波罗蜜多深妙法门复为一分。於斯二分汝取何者,天帝释言:我意宁取深妙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者何。我於诸佛设利罗所。非不信受供养恭敬。然诸

  • 佛说佛大僧大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佛在王舍国。国有富者。其名曰厉。金银众宝田地舍宅。牛马奴婢。不可称数。厉年西耄。绝无继嗣。其国常法。人无子者。死后财物。皆没入官。厉祷日月诸天鬼神并九子母山树诸神。皆从请子。不能致之。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三(论本第六第七第八)·窥基

    基撰地中第四段。不如理作意中。十六异论。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如是十六异论由二种门下。结成前破。答中为二。初列叙小乘外道强胜上首十六异论。后次第别破。因中有果。文分四。一总标。二徴起。三叙执。四应审

  • 卷第三十七·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七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中夏提纲 或庵体禅师中夏上堂。赫日炎炎六月天。虚空孟浪说新禅。临风有耳应难听。不落诸缘取次传。莫问东西。坐断妙高峰顶。休分彼此。平吞报化佛头。寒不

  • 卷第一·佚名

    莲月禅师语录卷第一门人性容录住遵义府九青山东印禅寺顺治戊戌春师在夜郎山怀白堂受请进院三门云门庭孤峻堂奥幽深且道从那里入乃以拄杖三击云七通八达了也便进。佛殿云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此是过量人行履即今新长老礼拜

  • 逃禅词·扬无咎

    原名《补之词》。词别集。南宋扬无咎撰。一卷。无咎,为汉扬子云之后,诸书误“扬”为“杨”,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人。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高宗朝秦桧专权,屡征不赴,人品高洁。所画墨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八思巴

    律学著述。元拔合思巴(即八思巴)撰。一卷。是《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的附篇,撰于元至元七年(1270),至元八年先后译成维吾尔文和汉文。书中将“戒学”分为三类:(1)“未得令得仪范”,在《近圆羯磨仪范》